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及治疗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1页
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及治疗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2页
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及治疗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3页
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及治疗分析研究 临床医学专业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及治疗摘要:近年来,随着化妆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肌肤和护肤品的研究也在不断增加,尤其是在敏感性皮肤的研究上,新的护理方式和先进的检测方法越来越专业。本篇论文将从敏感性皮肤的定义、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入手,分析敏感性皮肤的常护理、护理治疗方式。关键词:敏感皮肤 、日常护理、护理治疗Sensitive skin daily care and treatment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cosmetics industry, the study of skin and skin

2、care products is also increasing, especially in the study of sensitive skin, the new nursing methods and advanced detection methods more and more professional. This paper will start from the definition of sensitive skin, epidemiological research results, analysis of sensitive skin care, nursing trea

3、tment.Keywords: sensitive skin, daily care, nursing treatment目 录1.敏感性皮肤的分类12.敏感性皮肤的诊断32.1主观判定32.2半主观测试32.3客观测试33.流行病学结果44.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措施54.1根据医嘱选择合理的护理产品54.2根据不同敏感反应选择护理产品54.3敏感性皮肤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6结论7参考文献81.敏感性皮肤的分类近来,由于敏感性皮肤人群越来越多,敏感性皮肤的概念逐渐被人们熟识。关于敏感性皮肤的防护,已成为化妆品研究生产厂家关注和致力解决的一大领域。敏感性皮肤,英文名Sensitive skin(S

4、S), SS 最初来自消费者俗语,是为了说明皮肤非常容易对外界因素产生反应。一般是由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等原因导致脸部很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比如出现刺痛、烧灼、瘙痒、紧绷感等主观反应的症状,或者出现红斑,丘疹,鳞屑,色素异常等客观反映症状。敏感性皮肤经常用于自己感知皮肤不耐受或较一般人群更容易反应的人群的词语。又根据其生理特征:单纯的主观感觉为主,皮肤处于一种高反应状态,其表现为对环境和局部因素的神经反应性增强以及临床表现:刺激症状缺失的亚临床状态、受外界因素影响明显。近几年,一些学者将此类SS称为自我感知性敏感皮肤(Self-perceived sensitive skin, SPSS)。SP

5、SS可以通过化妆品防护,达到预防和改善的效果。1. 敏感性皮肤的分类敏感性皮肤包括主观反应和/或客观反应两个阶段。主观感知会经常发生在使用或接触可触发因素后数分钟,数小时以及数天。客观感知包括各种临床症状,医生评估的各种皮肤反应。人们对敏感性皮肤的分类也截然不同。下表(图表1)列出了Pons-Guiraud和Muizzuddin,Baumann,Guinot以及Yokota对敏感性皮肤的分型。图表1 敏感性皮肤的分型学者分型特征Pons-Guiraudclassification非常敏感各种外因和内因都易引起急性或慢性的反应,并且伴随比较强的心里作用。环境性敏感易脸红,容易对各种环境因素有反应

6、,皮肤比较干燥,薄。化妆品类敏感皮肤对特定类的化妆品会有短暂的反应。MuizzuddinClassification脆弱性皮肤皮肤屏障功能脆弱或受损但不伴随炎症反应。反应性皮肤有炎症反应但皮肤渗透性没有明显增加。易受刺激的皮肤皮肤的神经性感知非常强烈。很小的刺激也有感知。Leslie Baumann痤疮类型皮肤因为痤疮的炎性,红肿等情况,容易变得脆弱受刺激。刺痛类型因为各种刺激引起的非过敏性的神经刺激。玫瑰痤疮类型因为玫瑰痤疮的症状,面部皮肤比较易发红,皮肤发热等感觉,使得皮肤容易被刺激。过敏性类型过度使用护肤品或皮肤屏障不完整的人群,比较容易引起过敏,常见的过敏因素有香精,防腐剂和产品长久放

7、置引起的菌群变化。Guinot血管反应相关易脸红。环境因素相关皮肤反应和环境刺激相关。接触性反应皮肤反应和接触某种物质相关。荷尔蒙相关皮肤反应和月经周期,压力等相关。Yokota低皮肤屏障组屏障功能降低且神经敏感性增强。炎症组皮肤屏障功能正常但有炎症改变,神经敏感性增加。“正常”组屏障功能正常,且无炎症改变,但神经敏感性明显增强。2.敏感性皮肤的诊断2.1主观判定通常是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敏感者进行自我评价。经过有些中国学者的试验发现有些问卷并不适用于中国人群,但Baumann问卷的敏感型或耐受型皮肤分型和刺痛试验分值呈现良好的相关性(P<0.05)。所以问卷作为快速筛选的方法,其参考意义

8、不容忽视。中国的科学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研究设计出适合中国人群的问卷。对敏感性皮肤的判断是通过一个世界常用的流行病学问卷上的问题:您是否是敏感性皮肤?以此来进行判断。但基于人们对敏感性皮肤的认知不足,以致人们常常难以判断自己是否是敏感性皮肤。2.2半主观测试乳酸刺激测试在一定浓度、一定时间只引起皮肤的刺痛感被用于皮肤对于刺痛感敏感性的评定。辣椒素(反式8-甲基-N-香草基-6-壬烯酰胺)作用于疼痛C纤维和A8纤维的辣椒素受体被认为与皮肤神经敏感性有关。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phoxide,DMSO)刺激皮肤可引起一过性的红斑或风团,且反应程度与浓度、暴露时间及个体敏感性密切相关。还有

9、学者使用其他的一些化学探头引起皮肤刺激,确定皮肤的敏感性包括: 12烷基硫酸钠(SLS)乙醇、薄荷醇、山梨酸、苯甲酸、尼古丁、组胺以及浸泡测试。2.3客观测试借助于客观的仪器,理化分析手段等客观的量化敏感性皮肤生物物理参数的改变。用皮肤水分蒸发仪测量敏感性皮肤的经表皮水分丢失测试,皮肤水分测量仪器评价角质层皮肤水分含量,用Primos评价敏感性皮肤的纹理改变,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观察大脑反应,用超声波测量皮肤表皮层、真皮层、皮下组织的厚度,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皮肤的血流情况,分光光度计测量敏感性皮肤的红斑以及皮肤颜色变化,交叉偏正光照片观察潜在的红斑。皮肤神经感觉测试仪器测量神经敏感

10、性的敏感皮肤,皮肤红外光谱测定仪可以测量皮肤屏障功能脆弱或受损的敏感性皮肤,用皮肤温度测量仪器测量有灼热感的皮肤,拉曼光谱测量皮肤各物质的含量变化,用Tap stripping 的方法提取角质层厚,理化分析观察角质层物质的变化。3.流行病学结果SS患者越来越多,有国外调查表明,超过40%的人群是敏感性皮肤,亚洲人群数量最为庞大。同时,不少世界一流的化妆品公司注意到敏感性皮肤护理这一市场,也在关注和研发适合敏感性皮肤人群的护肤品,以此改善和保护此类人群的肌肤。许多学者利用Misery问卷的方法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几个国家调查的结果如下:图表2:敏感性皮肤的比率在不同国家及地区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国

11、家调查人群调查地区非常敏感和敏感性皮肤比率轻度和不敏感皮肤的比率敏感性皮肤的发生率调查方法法15岁以上人群整个国家52.00%48.00 %男性44%女性59%通过电话或入户方式随机选取人群进行问卷调查。皮肤敏感级别分为:“非常敏感”、“敏感”、“轻度敏感”、“不敏感”。英国18岁以上人群整个国家男性38.2%女性51.4比利时15岁以上人群欧洲8个国家25.80%69.80%男性37%,女性49.4%意大利53.80%44.80%西班牙31.60%68.00%葡萄牙27.40%72.40%希腊29.80%67.60%德国35.60%64.20%瑞士30.80%68.00%法国51.9%48.

12、10%日本18岁以上人群整个国家54.47%45.53%男性52.84%女性55.98%美国18岁以上人群整个国家44.60%55.40%男性38.2%女性50.9%俄罗斯15岁以上人群整个国家39.72%60.28%男性25.40%女性50.1%巴西15岁以上人群整个国家34.22%65.78%男性22.30%女性45.70%中国15岁以上人群北京上海广州12.79%87.21%男性8.62%女性15.93%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敏感性皮肤已经成为普通消费者在生活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非常大的困扰。敏感性皮肤人群要先寻找有效的改善敏感性皮肤的措施,即先确定自己的敏感性皮肤烦人发生机制及影响

13、因素,并避免接触敏感源,抑制发生机制,可以使敏感性皮肤得到很好的改善。4.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措施:4.1根据医嘱选择合理的护理产品在敏感性皮肤出现不良的皮肤反应后,需要第一时间就医,切勿滥用抗敏感性药物,有些富有刺激类成分的产品会加重皮肤的病情。因此,患者需要谨遵医嘱,定时定量地使用医生给予的护理药品,并结合自身的病情,合理的选择护理产品。4.2根据不同敏感反应选择护理产品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需要选择适合的护理产品。首先过滤引起皮肤刺激的因素,也就是过敏原并避免与其接触,再选择适合的护理产品。经学者检验,乳酸刺激方法可以判断产品是否适合敏感性皮肤使用。在选择护理产品时一定要谨慎,例如:在消费

14、者购买膏霜类护肤品时,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将护肤品挤出一些,放置在普通的勺子中,用火慢慢点燃,直到护肤品燃烧殆尽,如果此时有大量的黑色残渣出现,那么便说明该护肤品中含有大量的添加剂,不适合敏感性皮肤的人群使用。4.3敏感性皮肤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停止使用彩妆及普通化妆品,仅用温和清洁能力的产品,或者就用清水洗脸可以用成分简单或专业医用类保湿护肤品进行护理。停止使用任何有刺激活性成分的产品,如视黄醇,过氧化苯甲酰两周。两周内停止任何形式的去角质护理。必要时进行2周的医学治疗。 对于需要用彩妆护理的女性,应该停止使用产品两周后,按产品刺激由低到高的顺序每周增加一个产品:口红、粉饼、腮红等。日常的护理产品

15、应该使用温和去角质的,促进角质细胞脱落,减轻红斑和炎症,保湿,防止皮肤干燥或皮肤过度水分蒸发,更重要的是避免紫外线照射。温和的去角质产品一般含有聚乙烯、玻璃粉、霍霍巴籽粉、视黄醇等,有文献报道视黄醇可以通过外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特别是天然抑制剂),减少或消除干燥,脱皮等副作用,促进皮肤角质层修复。与此同时,随着护肤品研究的发展,有研究报告表明其产品中所含有的专利活性物有自动识别皮肤pH值的功能,且只能在表皮发挥去除老化角质的作用,而当活性物到达皮肤深层中性环境时,会自动停止,避免对正常皮肤屏障功能的损害。简而言之,敏感性皮肤的日常护理还需要不断完善,还需整理总结出一套合理的护

16、肤产品成分及功能说明,以此作为给临床医生或普通消费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一个原则是使用保湿的产品,最佳的脂质混合来改变角质层的功能,有抗炎和舒缓作用的产品。结论目前没有非常便利的诊断敏感性皮肤机制的措施,如何有效的快速诊断不同机制的敏感性皮肤,对后期的护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有研究表明,在中国很多人群中,由于各种综合性原因,很多人对SPSS的感念都不清楚,尤其很多不使用护肤产品的人群,甚至是皮肤科医生,譬如:人群面部经常或时常发生皮肤刺激,但不确定自己是否属于SPSS。因此建议相关医疗机构和化妆品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科普的方式,向消费者广泛普及敏感性皮肤的特点和症状,提高消费者的认知,让

17、敏感性皮肤患者及早进行有效护理,防止皮肤的进一步恶化。参考文献1成英.选用化妆品应注意安全性J.中国化妆品.2011(08)2康建华,陈平娥.皮肤化妆品的合理使用J.大同医专学报.2012(02)3钱卫平,李敬胜.化妆品与皮肤J.中国化妆品.2011(01)4 Xu F, Yan S, Wu M, et al. Self-declared sensitive skin in China: a community-based study in three top metropolises. J Eur Acad Dermatol Venereol. 2013 Mar, 27(3):370-55 Rittié L, Varani J, Kang S, et al. Retinoid-induced epidermal 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