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课时练习题一选择题(共15小题)1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正确是()A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减小B在化学反应后其质量增加C在化学反应后其化学性质发生了变化D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解答】解: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B、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D、催化剂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可以加快也可减慢某些化学反应的速率,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2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
2、品部位加热;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解答】解: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分别是:连(连接仪器、组装实验装置)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装入固体药品,注意用高锰酸钾时,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定(用铁架台固定仪器装置)点(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收(收集氧气)移(把导管移出水面)熄(熄灭酒精灯),可得题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故选:D。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有关几个“口“的位置正确的是()A装药品的试管口应向下倾斜 45
3、176;角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集气瓶口应向下C进入试管的导气管口应露出胶塞较长D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在集气瓶口【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中,为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不是倾斜 45°角,故选项说法错误。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集气瓶口应向上放置,故选项说法错误。C、试管内的导管口应稍露出胶塞即可,以便于气体的导出,故选项说法错误。D、验满时,带火星的木条应放于集气瓶的口部,不应伸入瓶内,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4分别取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其中一份(用a表示)直接制取氧气,在另一份(
4、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下列图象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两份相同质量、相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a和b,一份(用a表示)直接制取氧气,在另一份(用b表示)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最终生成氧气的质量相等;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b反应速率快,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少;a反应速率慢,至反应结束所需的时间多;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分解生成氧气,观察图象,C符合变化过程。故选:C。5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A第
5、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解答】解:A、通过气球膨胀的快慢很明显的显现出哪一物质的催化效果好,故A正确;B、通过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很明显的看出反应速度的快慢,也就知道了谁的催化效果好了,故B正确;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由于分两次实验,如果都能复燃,根本无法判断哪一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好,故C错误;D、第四组虽然也分两次实验,但通过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的话,很明显就能比较出反应速度
6、的快慢,故D正确。故选:C。6下列装置中,最适合用来收集氧气的是()ABCD【解答】解:A、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应该是长进短出,故错误;B、氧气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应该短进长出,故错误;C、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导管要伸入集气瓶的底部,故错误;D、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D中收集氧气的方法是正确的。故选:D。7飘尘是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粒状漂浮物,颗粒很小,不易沉降它与空气中的SO2,O2接触时,SO2会部分转化成SO3,使空气中的酸度增加,飘尘所起的作用可能是()A氧化剂B还原剂C催化剂D吸附剂【解答】解:SO2会部分转化成SO3的过程中,SO2与空气中的O2发生反应
7、,飘尘只是起到了加快反应的作用,其自身的性质和性质都未发生改变,因此,飘尘在变化中起催化作用并不改变反应的实质为反应的催化剂;故选:C。8加热氯酸钾和高锰酸钾混合物片刻,试管里最多可能含有几种固体物质()A五种B四种C三种D二种【解答】解:根据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O2+2O2、2KClO3KCl+3O2可知反应物中有三种固体物质,算上未分解的部分高锰酸钾和氯酸钾固体,因此最多可能含有五种固体物质。故选A。9将一定质量的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变量y随加热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则变量y可表示的是()A生成O2的质量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MnO
8、2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解答】解: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A、生成的氧气质量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A错误;B、固体中的氧元素质量逐渐减小,然后不变,故B正确;C、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会改变,固体质量逐渐减小,固体中MnO2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C错误;D、固体质量逐渐减小,钾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D错误。故选:B。10现有A、B两种质量相等的固体,其中A为纯净的氯酸钾,B是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A、B分别放入试管中,并在两个酒精灯上同时加热制取氧气当A、B均完全反应后,如下图所示,得到的氧气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
9、图象中,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但却是从一开始就有氧气生成是不正确的,应加热一段时间后再有氧气生成,故A错误;B、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一样多,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A产生的氧气多,并是在B产生氧气一段时间后生成,故C正确;D、分析图象可知A反应从一开始就有氧气产生,比B要先得到氧气,故D错误。故选:C。11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A向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B加热一定量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C用等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解答】解:A、这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
10、化作用下制氧气的反应,反应一开始就有氧气产生,所以曲线从原点开始画,又因为过氧化氢溶液是一定量的,所以过氧化氢消耗完之后反应停止,出现一条平行于x轴的直线。故A正确;B、高锰酸钾分解产生了氧气,使固体的总质量减少,当反应停止时,固体的质量不再减少,故B正确;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时,产生氧气的质量相同,只是反应时间不一样,故C正确;D、向一定量的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该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D。12下列是有关氧气的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内,检验是否集满了氧气B收集氧气时将导管伸到集气瓶的中部C加热高锰酸钾时,药品
11、应均匀铺在试管底部D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拿出水面,盖上玻璃片,正放在桌面上【解答】解:A、检验收集氧气的瓶是否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的瓶口,观察木条是否复燃,故错;B、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导气管应该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以便收集到较纯的气体,故错;C、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增大受热面积,故对;D、当水排空时,停止通气,盖上玻璃片,将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不是拿出水面,再盖上玻璃片,故错。故选:C。13用双氧水和少量二氧化锰制取氧气,以反应时间为横坐标(t),生成的氧气质量为纵坐标(m)图中能表示该变化过程的是()ABCD【解答】解:A、双氧水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
12、气,二者混合就产生氧气,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时,生成氧气的量不再变化,图象应该是从原点先上升,后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与变化过程对应。B、由A选项的分析,二者混合就产生氧气,图象应该是从原点先上升,而不是过一段时间才产生氧气,故选项图象与变化过程不对应。C、观察该图示可知,二者还未混合就产生大量氧气,是不符合事实的,故选项图象与变化过程不对应。D、观察该图示可知,混合后生成氧气越来越少是不可能的,故选项图象与变化过程不对应。故选:A。14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按4:1的质量比混合,此混合物中含二氧化锰m克加热此混合物制取氧气,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比较()A增大
13、B不变C减小D无法判断【解答】解:在二氧化锰和氯酸钾混合加热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质量保持不变,固体混合物的质量不断减小,即分子的质量不变,分母的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断增大。故选:A。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中含有氧气,加热即可放出B从空气中可以得到氮气和氧气,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CO2转化为臭氧(O3),这个变化是化学变化D凡是含氧的物质都可以作为实验室制氧气的原料【解答】解:A、高锰酸钾中含有的是氧元素,不是氧气,故错误;B、分离空气获得氧气,属于物质的分离,发生的是物理变化,故错误;C、O2转化为臭氧(O3),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D、二氧
14、化碳含有氧元素,但是不能作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料,因为该反应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进行的,不适合在实验室制取氧气,故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共5小题)16实验室常采用分解H2O2的水溶液(MnO2作催化剂)的方法制取氧气。(1)写出用分解H2O2的水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2)用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装置如图所示。写出图中制定仪器的名称:a导气管,b集气瓶。用该方法收集氧气时,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C(填字母代号)。A、把点燃的木条伸入瓶内B、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C、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如果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尽可能不含空气)最
15、好选用排水法收集。如果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 (填编号)。A、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B、换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C、加热锥形瓶。【解答】解:(1)分解H2O2的水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O2;(2)a是气体导出的仪器,是导气管b是收集气体的仪器集气瓶检验集气瓶中氧气是否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若复燃,证明收集满。要得到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排水法收集,这样收集的氧气中不含空气。减慢液体滴加的速度,可以控制锥形瓶中的反应很剧烈程度;故答案为:(1)2H2O22H2O+O2(2)导气管、集气瓶;C;排水;A。17学校化学兴趣小组知道二氧化锰
16、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后,在想探究其他一些物质如氧化铝是否也可做过氧化氢的催化剂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过程,并填写下列空白(1)【问题】氧化铝能不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2)【猜想】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3)【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氧化铝,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Al2O3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4)【结论】氧化铝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故氧化铝能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5)【讨论与反思】经过讨论,有的同学认为只有上述两个证据,不
17、能证明氧化铝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还要补充一个探究实验:实验三:【实验目的】探究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步骤】准确称量氧化铝(少量)的质量;完成实验二待反应结束,将实验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氧化铝的质量【讨论】如果氧化铝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则说明氧化铝可以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6)但小华认为,要证明猜想,上述三个实验还不足够,还需要再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Al2O3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解答】解:(3)实验验证通过实验一探究Al2O3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1的步骤是: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
18、,可见常温下过氧化氢分解速率很慢然后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见,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但不能说Al2O3就是过氧化氢的催化剂实验三:通过实验前后两次称量,可知实验三是探究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将实验二反应后的物质进行过滤可得到Al2O3,必须经过洗涤、烘干后才称量,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最后,还必须在增加一个实验:探究Al2O3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后是否改变只有Al2O3具备既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又保持不变,才能作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答案是:(3)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过氧化氢
19、溶液的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不分解实验一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Al2O3 ;,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加入Al2O3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的分解速率实验三:(5)Al2O3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干燥 (6)Al2O3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18根据下图实验装置进行回答:(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水槽 铁架台(2)若要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用于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试验,则需a或c和d配套。(在af中选择)(3)e、f中的导管均应接近仪器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排尽。(4)若将g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应将 (填“”或“”)与发生装置相连。(5)实验室需少量甲
20、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制甲烷气体的发生装置应选用a(填字母)装置。【解答】解:(1)题中所指仪器是水槽,是铁架台;(2)实验室制取氧气可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在做铁丝燃烧的实验时,需要在瓶底留少量的水或细沙,所以需要a或c和d配套;(3)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e、f中的导管均应接近仪器底部,是为了将瓶中的空气排净;(4)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将g装置装满水,用于收集氧气,则应将与发生装置相连;(5)实验室需少量甲烷气体,可用加热无水醋酸钠与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得,因此需要加热,故发生装置应选用a。故答案为:
21、(1)水槽;铁架台;(2)a或c,d;(3)排尽;(4);(5)a。19科学探究是奇妙的过程,请你一起参与实验探究,并填写下列空白:【提出问题】:小松同学用“双氧水”(过氧化氢溶液)清洗伤口时,不小心将过氧化氢溶液滴到水泥地板上,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 小松联想到自己曾经用二氧化锰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他想,水泥块能否也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呢?于是他到附近建筑工地取回一些小水泥块,并用蒸馏水浸泡、冲洗、干燥,并进行以下探究。【猜想】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实验一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不复燃常温下过氧化氢
22、不分解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加入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结论】水泥块能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故水泥块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讨论与反思】小芳认为:仅凭上述两个实验还不能证明水泥块为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她觉得需要增加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水泥块在反应前后质量是否改变。【实验步骤】准确称量水泥块的质量;完成实验二;待反应结束,将实验二试管里的物质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对比反应前后水泥块的质量。【分析】如果水泥块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则说明水泥块可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但小华认为,要证明小松的猜想,小芳的补充实验还不够,还需
23、要在补充一个探究实验:探究水泥块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是否改变。【解答】解:【实验验证】实验一:根据实验现象是木条不复燃,说明了是用木条在检验是否生成了氧气,对比实验二的操作,可以得出实验一的操作;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所以实验现象是木条复燃,说明了氧气的存在,更说明加入水泥块后过氧化氢中有有氧气产生,故答案为: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实验一 在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实验二在装有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水泥块,然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 研究是否是催化剂不但要从能够改变反应速率方面分析。还要从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方面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打捞船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
- 2025年天然饮用矿泉水行业报告
- 电影制作编剧聘用合同书6篇
- 员工借调合同样本8篇
- 模具雕刻加工合同协议
- 恋爱钱财协议合同书
- 比亚迪电池买卖合同协议
- 恒大买卖合同有补充协议
- 商品购销电子合同协议
- 民办学校聘用合同协议
- 预防人畜共患病课件
- 肾移植围手术管理的课件
- 09DX004 民用建筑工程电气初步设计深度图样
- 母语对目标语习得的影响
- 医疗纠纷处理及防范技巧与案例分析课件
- 昆明市农科院嵩明基地种质资源圃大棚设施维修项目清单
- 全过程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方案范本
- DB4403T339-2023城市级实景三维数据规范
- 心电监护仪故障应急预案
- 冀教版五年级英语下册-lesson-19-课件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