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语文同步测控优化训练11 竹林深处人家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1.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晾( ) 沏( ) 隧道( ) 竹箬( )山岚( ) 竹坞( ) 山麓( ) 匾箪( ) 答案:liàng q suì ruò lán wù lù dn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画家的话只说明了这里的竹林旺盛,是名幅其实的竹乡。B.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C.回过头来,发现山麓的竹林上出现了镂镂轻烟。D.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画它,实在束手无册。 解析:A项“幅”应为“副”;C项“镂镂”应为“缕缕”
2、;D项“册”应为“策”。 答案:B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气势:(2)竹坞:(3)山岚:(4)匾箪: 答案:(1)人或事物表现出来的某种力量和形势。(2)竹林茂盛的山间平地。(3)山林中的云雾。(4)盛东西的扁形竹器。4.本文选自_,作者是_,他是我国当代画家、_家。 答案:现代文丛 黄蒙田 散文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1.竹林深处人家的生活有哪些特点?你喜欢他们吗? 解析:从作者遥见炊烟,听到禽鸣,闻到竹香,看到村民,吃到笋干,听到欢笑来体会。 参考答案:生活环境优美,待人热情好客,品格勤劳质朴。2.你觉得哪些语句写得美妙?妙在何处? 解析:从语句的内容、修辞、表达效果上
3、加以分析。如:“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这个句子写得妙。这是个比喻句,承接上文“海”的比喻,抓住风吹草动的特点,用“浪”来描述竹林在“一阵风吹过”时的动态特点,非常形象生动。 参考答案:“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这句话写得好。这是作者的心理活动描写,展示了竹林的浓密与情趣,屏风的比喻、诗句的引用,都增添了语言的想象力和趣味性。3.作者是如何来表现“竹林美”与“竹林人家美”的? 解析:(1)从立足点的角度;(2)从修辞角
4、度;(品味语言);(3)从乡村的角度。 参考答案:通过移步换景的角度,描写了竹林的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竹林的美;竹林人家的朴实、勤劳、好客,也表现了竹林的美。4.作者用了哪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 解析:找出比喻句,用简洁的语句表达。 参考答案:作者用了下面四个比喻来描写竹林的茂密:(1)竹的海洋从平地到山顶全植着竹子,看不到房子、小径和其他景物,像被竹的海洋淹没。(2)竹海暗浪风吹过处,涌起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浪,像大海波涛。(3)海底隧道走在竹海里,竹叶密得教人仰头看不见上空,像走过竹海的海底隧道。(4)竹的屏风有时丛竹挡路,像个屏风。5.本文从不同角度对竹子进行描写,说说下
5、列句子描写的角度。(1)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2)茶里面有一股清香的新竹的气息事实上这里连空气也充满了竹的清香。(3)看到整个世界都是绿色,除了近处的竹叶在微风中摆动发出沙沙的响声,再也听不到别的吵音。 解析:描写的角度有视觉、听觉、嗅觉等。可抓住重点词“嫩青色和墨绿色”“气息”“声音”等判断。 答案:(1)视觉(颜色) (2)嗅觉(气味) (3)听觉(声音)快乐时光爸爸评语 老师发了小明的“0”分试卷给小明,叫小明拿回家签名。 第二天,老师问小明:“你爸爸说了什么?” 小明:“老师,脏话要去掉吗?” 老师
6、:“当然。” 小明:“他一句话都没说。”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阅读理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江南竹乡,并不是没有别的植物,但竹子之多,给你的印象似乎是,那里除了竹,其他便什么植物都不存在了。其实不是没有而是看不到。远远望去一连几座山头,从山麓一直到山顶,不,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层又一层的,不但分不出竹枝、竹干和竹叶,连房子、小径和小桥流水都看不到,仿佛全被竹的海洋淹没了。当一阵风吹过的时候,竹海上涌着暗浪,一浪推着一浪,一直涌到很远,你很难知道那一片嫩青色和墨绿色的竹海有多深,只是你看竹浪的起伏和它的气势,就意味着它是非常深沉的。 我们沿着小溪边的石子路深入到
7、竹海里去。两旁高大的竹林密密匝匝,把路的上空盖着,此刻阳光猛烈,在这里却丝毫感觉不到,仿佛是在竹海的海底隧道里走过。要不是当地的朋友带路,恐怕很快就会迷途,因为在我看来,竹林里的大路小径以至竹树,都是差不多的,路上又没有标志或街名。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很有点“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味道。1.“从平地开始就全铺着竹”一句中,用“铺”而不用“长”,为什么? 解析:理解词语的生动性,根据“铺”的特点分析,“铺”有分布广、面积大的特点,给人的感觉好像竹子密密地排在一起。 参考答案:极言竹子之
8、多,“铺”给人的感觉好像是一根挨着一根。2.从这两段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感情? 解析:理解描写中包含的感情,对竹海的极力描绘,流露出了对竹海的惊讶、喜悦和赞美之情。 答案:惊讶、喜悦3.“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一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能表现这一特点的句子有哪些? 解析:首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在文中找出写“山”的相应语句即可。 参考答案:有时看到前面一丛像屏风一样的竹挡着去路,心里想已经到尽头了。但是到得前面,那一丛竹忽然像机关布景似的移开,我们已经发现另一条山路让出来。(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1。早晨,好清爽!我决计不
9、骑车,不邀游伴,就带着这满怀2的好心情,独自去访问我的那些山中好友。 那座古桥,是我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德高望重的老桥,你在这涧水里已经站了好几百年。你曾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你俯视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岁月一去不返,惟有你坚持着,从不改变姿式。从你(1) (布、缀、长)满苍苔的石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古老而坚韧的灵魂。 过了古桥,我走进一片树林。树林向我打着清脆的手势,枝间有小鸟唤我的名字,叶上有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我静静地靠在一棵树上。以树的眼光看周围的树,我发觉我也变成一株树了。脚下长出根须,头发变成树冠,我挥动树枝似的手臂,让灵魂变成汁液,在我身体的年轮里旋转,结成树籽,又被
10、鸟儿衔向远方。 呵,你好,山泉姐姐!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让我照照自己的浑浊吗?你好,溪流妹妹!吟一首轻快的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白云嫂子!你洁白的身姿飘曳,使憔悴的天空返老还童。你好,瀑布大哥!你天生(2) (雄伟、雄壮、雄浑)的男高音,从遥远的古代唱到而今。你好呀,悬崖爷爷,高高的额头,刻着玄奥的智慧;深深的峡谷,(3)_(蕴涵、包含、显现)无尽的神秘。抬头望着你,我像瞻仰一位至上的智者。云雾携来一卷卷天书,可是供你翻阅?喂,你们,云雀小弟,唧唧喳喳说些什么呢?我知道你们都是纯洁少年,怕是在谈论一路飞行所见的好风景? 捡起一块卵石,轻轻敲击,我倾听远古火山爆发传来的声音;接住一片落叶
11、,细数叶脉,我猜测它神秘的掌纹,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虔诚地献上我给它的注目礼;采来一朵小花,我把它插上我的头发,在这无人的山谷,我要做一女性。 忽然下起了雷阵雨,我赶紧奔向一株老柏,慈祥的柏树撑起了伞。满世界都是雨,惟有我站立的地方没有;我看黑云压顶,_,闪电飞驰。我突然发现有许多蚂蚁,它们也在树下避雨。啊,蚂蚁,茫茫天地间,我们有缘分,也做了一回患难兄弟。 雨过天晴,一弯虹桥形成了,两座高山正好做了虹的桥墩。修一座天堂竟是这么简单,只需要一阵雨的工夫?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又一想我上虹桥去看什么呢?还不是看虹桥下的好山好水好风景?那么,我就站在这虹桥下,岂不既看了天国又看了人间?虹
12、桥好像知道我的心事,只一会儿,便悄悄不见了。 幽谷里传来几声犬吠,云岭上(4) (飞、掠、冲)过一群归鸟。我轻轻挥手,作别山中众朋友,趁一路月色,带回满怀的好心情4.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的两个“满怀”的含义。满怀1:满怀: 解析:这两处“满怀”的主要区别是“怀”的用法不一样,第一个“怀”是引申义,第二个“怀”是本义。 参考答案:1人体的前胸部分。2人的心中,心情。5.文中四处横线上应填入的词语依次是_、_、_、_。 解析: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1)用“缀”满苍苔更贴切,带有“点缀、装饰”的意思,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2)“雄浑”修饰男高音比较合理。(3)“蕴涵”的包括“包含”的意思,有文学色
13、彩。(4)“掠”不仅写出了飞行速度的快,还包含了停留时间短。 答案:(1)缀 (2)雄浑 (3)蕴涵 (4)掠6.第段中用“德高望重”描写古桥,请你结合这一段的描写,从两个方面概括出古桥使作者崇敬的精神。 解析:此题考查重要信息的筛选。“在这涧水里已经站了好几百年”反映石桥的历史悠久和坚强。“你曾把无数人马渡过彼岸,把滚滚流水送向远方”写石桥任劳任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参考答案:(1)永不改变的持久性。(2)担当重任的责任心。(只要意思接近即可。)7.下列各项对这篇短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段中写“我也变成一株树了”,是为了表现作者对树的亲近感。B.第段中一连串的动作,表现了作者访
14、问了山中的朋友后心情变得纯洁天真。C.第段写躲雨,其作用是为了表现在复杂多变的气候面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第段中的“真想踏上那座桥,一步登上天国”表现了作者的消极思想。 解析:第段中的语句不是表现作者的消极思想,而是表达出内心的渴望,这是一种积极的思想。 答案:D8.用“”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 解析:文章结构层次的划分要注意前后呼应。第段中“独自去访问我的那些山中好友”交代故事发生的开端。“我轻轻挥手,作别山中众朋友,趁一路月色,带回满怀的好心情”是对上文的总结。 参考答案:深层探究9.本文写景运用了哪些方法?(至少答出23点。) 解析:写景方法有很多,具体到一篇课文,要结合写的对象和方法
15、来分析。 参考答案:(1)用“移步换景法”描写景物,即边走边看,依次描写看到的景物,通常是描写和记叙两种表达方式相结合。(2)点面结合,主题集中:本文只抓住当地竹子多的特点加以描述,从竹海、竹浪、竹坞、炊烟写到竹林深处的人家,从面写到点,从竹海写到人家,从粗写到细,点面结合,主题集中。(3)注重色彩的描绘,清丽柔美:文章以竹林的嫩青色和墨绿色为基调,充分表现出大自然美的和谐;然后描写竹乡、竹浪、村庄、农家,都是一个接一个的清丽画面,有如一幅色调柔和的图画。中考链接10.(2010福建龙岩中考,3)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对“叶(绿叶、红叶、落叶)”进行想象描写。(灵活表达,写一句即可。)示例:对“花
16、”的想象描写:(1):你是大地的微笑。(2):天边的彩霞怎么跑到地面玩耍来啦? 解析:要求:修辞手法运用贴切(不限修辞手法的种类),想象合理,语句通顺。 答案示例:(1)(绿叶)你是护花使者。(2)(红叶)枫树枝头秋意闹。11.(2010浙江温州毕业考试,7)在徜徉书本、汲取知识的同时,让我们把目光投向社会,投向历史。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总有一些景物,让我们流连忘返。看那“长河落日”“水桥流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青山换绿”“柳树萌芽”,你有什么感受?任选其中一处景物,完成下面的填空。我看_,感受到_。(2)总有一些人,让我们心生敬意。在消防队门口,有这样醒目的标语:“赴汤蹈火为人民,恪尽职守保平安。”请你说说标语中运用“赴汤蹈火”这一成语的妙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高中英语读后续写名校试题范文
- 基于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的单元教学计划
- 关于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综合协议
- 委托加工合同注销协议书
- 定制合同如何解除协议书
- 宾馆租房合同协议书范本
- 吴江区工程咨询合同范本
- 小型高空车出售合同范本
- 娱乐场所投资协议书模板
- 售后回租合同终止协议书
- 样品确认流程培训
- 《基于管理需求下的酒店设计研究》
- 外研版九年级上册英语Module 1~12全册教案(大单元教学设计)
- 新人教高中英语必修一至选择性必修第四册课文(七个模块)
- 《发电机自动准同期装置整定计算技术导则》
- 《GMP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我们为什么要努力学习-励志主题班会(课件)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初中内容解读
- 《全面质量管理》习题集(含答案)
-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 单元思考与行动 教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统编版(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作业设计《小蝌蚪找妈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