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方军元)_第1页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方军元)_第2页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方军元)_第3页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方军元)_第4页
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方军元)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本文获2009年揭阳市中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论文一等奖)惠来县实验小学 方军元朗读是多种感官参与的以声释意的活动,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如果语文老师自己不善于朗读,甚至连课文都读得平淡吃力,怎么能带领学生进入文字作品的佳境,去领略文字作品的意味,去追求语言表达的完美呢?其结果,往往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乏味以及对学习爱好产生转移,更谈不上对朗读有什么兴趣了。因此,我觉得作为一个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一、朗

2、读有利于深入体味文字作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因为朗读调动了多种感官,所以它加深了朗读者对文章的记忆,且是在享受中自然加深了记忆。叶圣陶先生曾精辟地指出:“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做一种享受,而不看做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的境界。抱着这种享受的态度是最容易得益的途径。”学生的朗读过程也是广泛吸取语言营养的过程。朗读了大量篇章,多少次朗读、反复地含英咀华之后,很多说千道万也难讲清的语感、搭配习惯、语言规律等问题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迎刃而解,“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叶圣陶)。比如我们学习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六课桂

3、林山水这篇文章: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我攀登过峰峦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

4、,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到下来。这样的山围绕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再加上空中云雾迷蒙,山间绿树红花,江上竹筏小舟,让你感到像是走进了连绵不断的画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篇文章短小精悍,文句优美。它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写景佳作。当我们反复品味其中的一词一句时,会感受到文本的语言魅力。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仅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总领全文,概括桂林山水的奇丽之景堪称天下第一。第二句话用“乘着”、“荡漾”、“观赏”引出了作者对漓江水、桂林山的精彩描写,朗读的时候,我们要对这些词语加以强调性的重音处理: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我们乘着

5、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这样的朗读才能比较准确地表达出作者对将要观赏到桂林山水的美的憧憬。仔细地品读,对学生进一步阅读、理解文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可以让学生领略到这篇课文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精妙,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作者在文字背后表达出来的思想感情。在第二、三自然段中,作者在表达上有两大特点。这是我们在朗读时要把握好的基调。第一,作者通过“看见过玩赏过却从没看见过”; “攀登过游览过却从没看见过”这样的句式来告诉我们桂林山水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二,作者用排比法写出了漓江水,桂林山异乎寻常的美。在介绍它们的特点时,在每一个小分句中,作者都用了一个“真”字。把他看到了桂林的山水

6、以后,心中的惊叹、赞美之情表现得更加强烈。我们朗读文章时,对这三个“真”字应注入饱满的激情,充分调动想象力,要把自己、听者引进一个新奇、美妙的境地,做到仿佛身临其境、乐而忘返,更好地体会出作者通过文字传递出来的那份由衷的赞美之情。久而久之,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他们不但可以在自己写作时模仿、消化那种文笔,还可以在说话时对照、应用那些词句,出口成章,从而使学生变得思维缜密、情感丰富,文字表达和口头表达越来越准确生动,辞不达意、言不及义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二、朗读有利于发挥语言的感染力,对学生进行美的熏陶。文字语言也有感染人的力量,“爱不释手”、“掩卷遐思”都是被感染的表现。可

7、是,当把文字作品变为有声语言的时候,那感染人的力量应该更强烈,会让人听了为之动容。前两年热播的有关毛泽东青年时期的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中有这么一组镜头:青年毛泽东和他的同学在高声朗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故今日之责任, 不在他人, 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 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 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鹰隼试翼,风尘吸张;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 纵有千古,横有

8、八荒;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听着这气势磅礴、精炼齐整、优美流畅的颂读,看着这群年轻人酣畅淋漓地展现出中华民族有志青年意气风发、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胸怀祖国的气魄,电视机前的观众无不感到热血沸腾,为之振奋。好多学生看后掀起了阅读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原作的热潮。甚至在小学生的现场作文考试中,都能读到以上的某些文段。由此可见,一篇文章,读出声音来,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语调神情来,比单用眼睛看所得到的印象要深刻得多,对文章思想感情的领会要透彻得多,从中受到的感染也要强得多。还有,好的文字作品往往都是具有音乐美的,一些散文名篇中排比句、叠词的运用,

9、长短句的交替,诗歌中的节奏和押韵无不使作品音韵铿锵、抑扬顿挫,蕴含音乐的魅力。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通过集体朗读、小组朗读、个别朗读等多种方式使学生体会到作品优美的韵味。近些年来,学生诵读经典作品的活动方兴未艾。语文课程标准中也十分倡导经典诗文的背诵和积累,它能使学生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朗读这种有效的学习武器,在朗读中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孩子们了解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比如教学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三课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

10、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如此诗句,无须多讲,只要把握住全诗舒缓、赞美的朗读基调,以及加点字的朗读重音,熟读成诵,一幅雄浑壮丽、深邃开阔的草原画面就会自然地浮现眼前,那音乐的美感也会油然而生,学生就会被深深地陶醉,仿佛神游于宽阔美丽的大草原。这样,“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优美意境通过诵读、美读就会在学生的头脑中渐渐形成,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也会慢慢地在他们心中植根。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加深对作品内容的体验与感悟。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到感

11、染,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在朗读中学生读懂作品的过程也是学生的认识过程,是思维的过程。学生不断地提高认识,同时也发展了思维, 加深了对作品内容的体验与感悟。比如在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二十一课孔子中,出现了“韦编三绝”这个成语。乍一看,学生可能根本就不懂它的意思是什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并不急于讲解它的含义,而是有意地让学生反复朗读有关文段。片段如下:孔子到了晚年,喜欢读周易。春秋时期没有纸,字是写在一片片竹简上的,一部书要写许多竹简,还必须用熟牛皮绳子把这

12、些竹简编联在一起。平时卷起来放着,读的时候就打开。周易文字艰涩,内容隐晦,孔子就翻来覆去地读,这样读来读去,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这就是“韦编三绝”成语的由来。即使读到了这样的地步,孔子还是不满意,说:“如果我能多活几年,就可以多理解些周易的文字和内容了。”为了使朗读真正达到目的,我把全班分成男女同学两大组进行朗读竞赛,中间穿插着起示范作用的个人朗读等多种方式。渐渐地,学生们对文中加点字的把握越来越准确,朗读变得抑扬顿挫起来,感情也融入了,孔子直到晚年还勤读不辍的好学形象已经跃然纸上。我知道让学生理解“韦编三绝”这个成语的时机已是水到渠成,就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先分别解释“韦编三绝”中的“韦”、 “编”、“三”、“绝”各个字的意思。经过一阵热烈的讨论,答案清晰了:“韦”是熟牛皮绳子, “编”是编联的意思,“三”是指许多次,“绝”指磨断。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说孔子到了晚年还翻来覆去地读周易,把编联竹简的熟牛皮绳子磨断了许多次,后来则泛指人读书非常勤奋。“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我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一贯践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