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1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2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3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4页
统编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解析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下语文第四单元检测题(解析版)150 分)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 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词语的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案犊(du)洗濯(zhu6)清涟(li m)悲天悯人(min)B.隐曜(yi)部渎(xi6)黑约(qi)好路梨花(yi)C.斟酌(zhu6)慎重(sh也)累赘(do)如释重负(shi)D.”帖(tu 0) 则除(shm)眩胧(mmg) 如肺流离(pd )答案:B 解析:A项,案犊一案牍;C项,累赘(zhu i ) ; D-,肺一一沛。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 要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只有持之以恒 ,才能滴水穿石、取得应有的成就

2、。B. 他是计算机专家,又精通英语,我们这些初学计算机的人要不耻下问 ,虚心向他求教。C. 拿到高中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他如释重负 地松了一口气,脸上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容。D.对于中国这个尚有众多贫困人口的国度来说,法律援助制度的实施更是任重道远.c答案: B 解析 : “不耻下问”指向地位比自己低、常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3.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B.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深受感动。C.我望着这群洁白的哈尼小姑娘和充满朝气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D.你们的

3、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宁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答案:B解析:A.重复赘余,可去掉“大约”或“左右”;C.搭配不当,“洁白”跟“小姑娘”不能搭配,“充满朝气”与“梨花”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可把“洁白”和“充满朝气”换位置。D.否定不当,“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应为“也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4.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近年来,我国各地普遍兴起育家风、传家教宣传活动,凝聚起万千家庭的向善力量。家风也称“门风”,是一个家庭或一个家族的文化基因,由上一代传给下一代,一代代 不间断地传递、延续。,从而使一个人在进入复

4、杂的社会后,拥有辨别、筛选、取舍的能力。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家教塑造着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及生活习惯关系到整个家庭对外的社会形象和社会评价这其实是给人思想加工的第一道工序家风好不好,直接决定了这个家族或者这个家族的走向A.B.C.D.答案:C解析:准确判断句子表达的中心,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 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承接“家风”对家庭的影响这个话题,进一步说对社会的 影响,由家风说到“家教”,“这”指代前句“家教”,最后说明“家教”的作用。5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孝心是什么?孝心是一句及时的问候,安抚父母牵挂的心灵

5、;示例:孝心是一次温柔的按摩,揉搓父母疲惫的肩膀;孝心 是一生不懈的努力,回报 父母多年的培养。6 .名著阅读。(6分)(1)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儒勒 -凡尔纳 的三部曲之一,他 的另两部作品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 神秘岛。(2分)(2)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里所描绘的哪些景象如今已变成了现实?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 4分)示例: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等都已成为现实。从中我明白了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但是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才可能有来源于现实且高于现实的想象、否则不是科幻只是 空想;而如果连想象都没有、没有目的、没有方向, 更不可能有科学的进步。7

6、 .综合性学习。(8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七年级(1)班开展了 “孝敬亲老,从我做起”的 主题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1)你认为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方式来达到活动目的?请写出两个。(2分)活动方式一:示例:讲有关“孝敬亲老”的感人故事活动方式二:示例:举行“孝敬亲老”演讲比赛1 2)请你紧扣主题,为此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示仞一:孝敬亲老、弘扬美德示例二:饮水要思源、为人不忘亲(3)在母亲节来临之际,请你给母亲发一则微信,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 情。(至少使 用一种修辞手法)(4分)示例:幼时不晓事,妈妈唠叨总逆耳;长成才知恩,母亲叮嘱倍温馨。妈妈,您辛苦 了 !我永沅旁您!

7、、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一)古诗文积累。8 .默写填空。(10分,每空1分)(1)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李商隐贾生)(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3)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5)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6)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 公店(其五)(7)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刺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淫误国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8n在海边,极目远眺,只见大连着海,海连着天,海天一色,一望无际,这雄浑壮 阔的景象让我不由自主地

8、吟诵起来:“示例:秋风萧瑟,洪波涌起。”(请从我们学 过的古诗词中选取恰当的 两句作答,答案不唯一)(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15分)陋室铭刘禹锡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 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9 .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的含义。(4分)(1)有仙则名(有名,出名)(2)谈笑有鸿儒(大)(3)可以调素琴(不加装饰的)(4)无丝竹之乱耳 (弦乐器和管乐器)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文:这是

9、简陋的屋舍,只因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 到简陋了)。(2)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文:苔痕蔓延到台阶上、使台阶都绿了 ;草色映入竹帘、使室 内染上青色。11 .下列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D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B.本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 “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 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 不陋。【解析】“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 .选文和下面的链接材

10、料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 子”应具有怎 样的情操? (4分)【链接材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子罕) 君子应该具有清雅脱 俗、安贫乐道、高洁傲岸、淡泊宁静的情操。【参考译文】孔子想要搬到中原以外的边远地区去居住。有人说:“那里非常闭塞落后,不开化,怎么能住呢? ”孔子说:“有君子去 住,就不会闭塞落后了。”三、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 17题。(20分)我是吴宓教授每天早上七点半,欧洲文学史教授吴宓准时来到教室,开始在 黑板上书写。 很快,讲义抄了满满一黑板,详细写着参考书、著者、出版 社、出版

11、年代等。学生上前 偷看,发现他所写的,竟全凭记忆。课堂上的吴教授,常穿一袭灰布长袍,一手拎布包袱,一手拄手 杖,戴一顶土棉 纱睡帽就走上讲台。打扮虽然古板,讲的却是纯英文诗 歌。而且开讲时,笔记或纸片看 都不看一眼,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讲到 得意时,还要拿起手杖,随着诗的节律,一轻 一重地敲着地面。课堂上这番敏是吴宓花了苦功夫才换来的。半夜时分,别人都睡下了,室友经常寿虱他埋头备课。第二天一早,别人还没醒,他已经在“室外晨曦微露中”反复诵 读。当他任教东南大学时,清华大学四年级学生梁实秋曾旁听他的课,回校后半是羡慕半是嫉妒地抱怨:内容丰富,井并有条,学校未能罗致,“宁非憾事哉”。他像一座钟。他

12、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工整,写下的外文字母及 数字,笔画粗细, 好像印刷的一样整齐。一次,有个青年教师不小心把上课用的教科书丢了,吴宓要求他上课前必须找到。当晚,宿舍熄灯睡觉,吴先生前来敲门,高声问:“教科书找到没有? ” 这名不耐烦的教师只好骗 他:“找到了,吴先生,请放心吧。”这才过关。这位老师,给学生们留下的印象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上课像划船的 奴隶那样卖劲”。这些学生中,许多人后来大名鼎鼎:钱钟书、曹禺、吕叔湘与他 们相比,老师吴宓一度不那么出名。比起课堂上的严谨,学生们更爱回忆吴宓课下的关爱。一次,他和学生们一起走 在街上,对面开来一辆汽车,他连忙举起手杖,一面挡住

13、车,一面催着学生们一字排站 在人行道上,这才让开道路。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在他曾任教的消华大学学生BBS上,一个女学生曾略带艳羡地提到,当 年在清华课堂上,看见有女生站 着听课,吴先生总是会跑出去替她们找来凳子坐。又有人追忆起吴先生点名,点到“金 丽珠”这个名字,情不自 禁地说:“这个名字多美。”全班大笑。这位教授经济并不宽裕,他身上的长衫年岁太久,磨损得布纽扣都要掉了,也舍不 得换。但他却很舍得请学生吃饭。每次在小馆子里坐下,他都神情严肃地拿过菜单,用正 楷在小纸片上写下要点的菜及价格, 一笔一笔算清楚,估量口袋里的钱够用,这才交给 跑堂的。学生李廷先最难

14、以忘怀的,是与老师“月下湖畔、吟咏啸傲”的往事。而钱钟书也把老师课堂上的风采学了几分。正如学者江弱水所言,除了老师这个身份,怎么来描画吴宓其实都不到位。从东南大学到西南 师院,数也数不清的讲堂上,作为“老师”的 吴宓”划过了动荡不已的时代,也划过了他的一生”。?可惜,到这一生要结束的时候,他已经不能当老师了。 1976年,因饱受折磨而身 体虚弱的吴宓回到陕西老家气听说一些中学因为没有外 语老师而不开英语课,便急切地 问:“他们为什么不请我啊?我还可以 讲课。”?没有人记得他的教授身份,除了他自己。据说,弥留之际,他不停 地喊着:“我是 吴宓教授。”注释:彼时正值文革时期,吴宓成为大罪人,受尽苦

15、难。病重有残疾,只得回家养病。13 .根据文章内容,说说第段中的加点词语“潇洒”具体指什么。(4分)吴宓凭记忆把讲义t细地抄在黑板上;讲课的所有内容均脱口而出,无须看笔记或纸14 .文中第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 (4分)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吴宓工作产谨、一丝不苟的特点、就像钟的运作一样、分秒不差。15 .第段中说“类似的故事口耳相传,让古板的吴教授在后人记忆里鲜活起来”,将“类似的故事”概括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吴宓为学生们挡车让他们安全过马路;课堂上,吴宓总会跑去找凳子给站着的女同学坐;课堂点名时,吴宓点到好听的名字会情不 自禁地赞美;生活不宽裕的 吴宓粮舍得请

16、学生吃饭。16 .文章第段都整段写到学生对吴宓的回忆或评价,是否多余?请说明理由。(4用这些后来成为知名学者的学生的回忆或评价,从侧面衬托出吴宓先生治学严谨、学识渊博等特点,也写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给学生的印象)之深。17 .联系全文,以下对第?段画线句子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4分)(B )A.吴宓弥留之际的呼喊表达了他内心对教育事业的渴望之情。B. “据说”表明是传闻,用传闻留下悬念,暗示吴宓人生的多种可能性。C.吴宓弥留之际反复强调“我是吴宓教授”,体现了他对于无法从事教学的不甘。D.作者用该句作为全文的结尾,表达了他对吴宓的同情之心。(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 22题。(20分)有重

17、量的精神运动铁凝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 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新 媒介使昔日纸面凝聚的诸多艺术的神性,不断被界面的感觉颠覆和碾轧。然而,我觉得,界面代替了纸面的阅读,损失的可能是时间的纵深和历史的厚重。 人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上世纪70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 翰克利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 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

18、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即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 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 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气。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在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在田 野的草垛上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 为喜欢。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性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 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 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打击你,既甜蜜又酣畅。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 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正如文化给人的力量一样,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虽然它是无用的,然而一切都有痕迹,我们沉重的肉身会因某些时刻无用的阅读而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人的存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