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作文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家乡的风俗教学目标1 .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你参加的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2 .明确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挑选能够突出风俗特点的材料来写3.分清详略,学会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的方法。点S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 .(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 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2 .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学生自由 发言)3 .导入新课:现在,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二、启发思路。1 .介绍之前,说一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
2、学生自由讨论)2 .汇报讨论成果。(1)要介绍的风俗是什么?(2)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3)你将把哪一部分作为重点去写?3 .根据你要介绍的风俗特点,你打算拟定什么题目?(1)写特色小吃,可以直接用其名称作为作文题目。可供选择的题目:春节习俗家乡的春节欢度 节三、习作指导。1 .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哪一种风俗,想想它的突出 特点是什么。2 .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抓住重点课文 ,以北京的春 节为例进行指导。出示课文片段欣赏: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夜饭,到处是酒肉的香 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 年画。除夕
3、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 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 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教师点拨:这一段采用“总一分”的结构写除夕。中心句是“除夕真 热闹”,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从味、色、声三个角度 描写老北京除夕的风俗习惯。“到处是酒肉的香味” “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 “家家灯火通宵” “鞭炮声日夜不绝”,作者从气味到色彩再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的描绘,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3 .写作技巧点拨。(1)要把风俗活动的各个环节写清楚,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 身的感受。(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一般先简要地交代风俗活动的
4、时间、地点、 人物和内容,然后详写参加活动的经过,最后写活动的结果及感受。可 以把风俗的特点或来历自然地穿插在合适的地方。(3)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可以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写。风俗活动中发 生的事情很多,写时既要对群体活动的情景做总体描述,也要对其中 的个体作具体的描述。对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内容要详细描写,其余部分可一笔带过,这样可以使文章重点突出,主题鲜明。4 .写自己对风俗活动的看法,可以用夹叙夹议的方式,表达出自己的 观点,注意要有理有据,论证充分。5 .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四、习作点评。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 楚所写的是什么风俗,内容详略得当
5、、特点突出,语言通顺恰当,等等。3£、/J、结学生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风俗,选取不同材料,运用抓住特点描写风 俗的方法,介绍出家乡的风俗活动,详略得当,表达出自己的看法。六、延伸。将你的习作与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勾画 出对方习作中所刻画的家乡的风俗特点。(看看是否详略得当)已板书设计I习作:家乡的风俗抓特点详略得当。教学反思I1 .本次习作,鉴于学生对家乡的风俗知之甚少,没有生活基础,课前可 先让学生充分搜集材料,有助于课堂上对于习作内容深入讨论,也有 助于拓展学生习作思路。2 .对于家乡的风俗的介绍,学生还缺乏深刻的理解,对于一些场景的 叙述过于简略,学生对于
6、习俗的来历、一些节日的象征意义缺乏了解, 缺乏实际体验。- o习作 一写作品梗概日教学目标I1 .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以梗概的形式,用简练的语言介绍一本书。重点2 .理清书籍内容的框架、把握要点3 .锤炼语言,表达连贯。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同学们 , 最近我们学校要举办一次读书活动, 要求我们六年级的学生为低年级的同学推荐一本书。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来说说你的想法 ?(同桌相互交流)2. 教师点评导入新课: 对书的内容进行概括可以用梗概的形式, 用简练的语言进行介绍。我们在用文字向别人介绍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或推荐一篇文章时, 常常会用到写梗概的方法。写梗概 , 就是把书、文章或
7、影视作品的主要内容用简练的语言写下来。学会写故事梗概, 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记住自己看过的书、文章和影视作品, 还能培养分析概括能力 , 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品梗概的写法。二、启发思路。1. 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的梗概部分, 说说你的发现。(脉络清晰 ,写出了书的内容的基本框架,使用概括性语言,主次分明,过渡自然,语意清楚连贯。)2.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引导学生从内容、构段方式、语言、立意几个方面进行交流。(1) 引导学生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讲了几件事。(2) 引导学生把每件事用最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并合并成段。(3) 适当补充内容, 自然过渡 , 使语意清
8、楚连贯。3. 梗概要求。(不能改变作品的中心思想;抓住作品的主要内容,保留作品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品的思想内容,使它成为通顺的、连贯的短文章。)4. 根据要求 , 挑选自己想介绍的书试写作品梗概。三、习作指导。1. 整理思路 : 学生先打草稿, 确定自己想写哪一本书。2. 写作技巧点拨。第一步 : 读。通过精读原作, 尽可能地和文本、作者“对话”, 了解原作内容 , 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如果一两遍读不明白就多读几遍, 直到完全理解原作。第二步 : 抽。 在理解原作的基础上, 抽取出原作各部分的大意。需要强调的是对一些描写具体或是富含情感的关键段落要注意适当保留原句 ; 对一些简短的
9、、不影响作品主题表达的次要段落则大胆地取舍。第三步: 连。将抽取出来的各部分大意连接起来。第四步: 理。将连接好的语句梳理通顺: 删去重复的文字, 做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衔接, 使它成为一段通顺的话。不过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梗概也不例外。成文后多读多改, 梗概才能更精彩。四、片段练习。1 . 教师出示 : 片段一 : 毛主席舀了两碗水送到她们母女俩手里, 说:“你们俩歇会儿吧! ” 然后对警卫员说: “来 , 咱俩试试 , 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 ” 毛主席推碾子还挺在行, 一边推 , 一边还用笤帚往碾盘里扫碾出来的玉米碎粒。片段二 :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 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 只是一支一
10、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 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2 . 学生练习概括。(片段一:毛主席让母女俩歇会儿,然后与警卫员一起帮她们推碾子。片段二:毛泽东收到电报后悲痛万分,茶饭不思。)3 .总结:(1)要把人物语言描写概括成叙述性的话一一直接引语变为转述句。(2)要把人物动作描写进行选择后,概括成叙述性的话。4 .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五、习作点评。1 .范文展示,教师挑选优秀的梗概作品,实物投影。2 .请有代表性的一两位同学朗读自己的梗概,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 篇梗概好在哪里?哪些方面值得学习?3 .师生共同评议修改,交流值得学习的地方。六、小组交流,互评互改。七、誉写、展览
11、。让学生将修改后的梗概认真善写一遍,张贴在宣传栏展览。B板书设计I习作:写作品梗概读懂内容,把握脉络读筛选概括,合并成段抽、连锤炼语言,表达连贯理团教学反思1 .本次习作,学生对“梗概”的认识不多,所以教学难度较大。借助鲁 滨逊漂流记进行例文分析,让学生掌握概括作品的方法,提高学生的 概括能力。2 .教学时不仅要强调理清文章脉络,更要重视语言的锤炼和语意的连让真情自然流露啕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经历的事情,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2 .能够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表达真情实感。3 .写完之后,能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与小组同学交流EJ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文章中最能打动人的莫过于
12、真实的情感,本单元的几篇课文有的直接 表达主人公的情感,有的通过细致的叙述表达情感。上节课,我们用几 句话表达了不同情境下的情感,今天,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生活中的 经历,把它写成一篇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板书:让真情自然流露二、回忆经历,拓展思路。1. 回忆自己的生活经历, 想想都有哪些情感体验, 用一个词说一说。(学生自由交流)2. 教师展示表示情感的词语。畅快感动欣喜若狂归心似箭 激动 盼望欣慰惧怕愤怒难过追悔莫及忐忑不安愧疚沮丧3. 给这些词语归类, 区分词语的感情色彩。(表示“好”与“不好”)三、联系生活, 思考题材。1. 生活中你有什么令你难忘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回忆生活。2. 说说
13、是什么事让你产生了这种情感。3. 你内心真实的想法是什么?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四、交流感受, 总结写法。1. 引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事说一说。2. 各抒己见 , 细说自己的感受。(1) 同桌互相说一说: 先回顾事情的经过, 回忆当时的心情, 然后理清思路。(2) 集体交流 , 互相评议。3. 教师点评总结。要把印象最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如果在事情发展的过程中, 情感有所变化, 要把情感的变化也写清楚。写作方法指导:(1) 精描细绘见真情。用心捕捉生活中令人感动的细节发挥想象 , 适当地添加外貌、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描写等, 展现人物形象 , 抒发人物情感。(2)
14、 万事求实显真情。注重反映生活中真实的事情 , 反映自己真实的生活经历, 如实记录、叙述这些事情, 是写出真情实感的基础。(3) 直抒胸臆见真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 大胆地抒发自己的真情, 用真挚的情感唤起读者的共鸣, 打动读者。(4) 巧妙地安排结构。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欲扬先抑等手法, 选取一个典型的事物作为线索贯穿全文, 使文章跌宕起伏, 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5) 第一人称描写叙述。第一人称 , 是一种直接表达的方式, 不论作者是否真的是作品中的人物, 所叙述的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或者是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事情。运用第一人称描写叙述可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 使读者产生一种真实、亲切的感觉,
15、 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五、构思起草, 修改完善。1. 激发构思起草的兴趣, 展开竞赛, 看谁写得既快又好。2. 学生独立构思、书写, 教师巡视。3. 指导修改 , 完善习作。六、互读评议。1. 学生自由朗读自己认为写得好的部分给小组同学听, 再说说觉得写得好的原因。2. 学生评议、交流。3. 小组内推荐写得好的习作供全班欣赏。七、欣赏佳作, 点石成金。1. 欣赏优秀习作, 全班交流。2. 同学们交流: 习作的优点在哪里?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3. 学生拿出练习纸修改。4. 指名评改 八、课堂小结。通过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导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分享心得。已板书设计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事情
16、的经过(情感的变化)E映深刻的内容(具体)1 .本次习作讲评课,注意把习作与生活体验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个人 体验,让学生在自读自悟中习得方法并迁移运用。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交流、互帮互助,培养了习作表达能力,学会 了表达情感的方法。口习作例文此教学目标1 .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2 .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3 .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1. 回顾课文 , 说说从课文中的发现。师 : 同学们 , 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 它们分别讲了什么 ?2. 学生讲述从课文中的发现。教学预设 :
17、 匆匆第4 自然段 , 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 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 很能打动读者, 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那个星期天中, 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 “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 “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 , 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3. 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交流。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1) 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2) 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 抒发自己的情感。4. 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我的老师片段:像这样的
18、老师, 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 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直接抒情的部分: 像这样的老师, 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 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 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 的时候 , 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5. 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 让读者感动, 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抒情 , 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 或直接抒情, 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运用这样的方法, 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19、。二、学习“初试身手”。1. 创设情境 : 临时抽查课文背诵, 询问被抽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情。 (担心、害怕;窃喜、开心。)2. 师 : 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 当心情不同时, 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3. 出示不同的情境, 体会不同心情的不同表达。(1) 分组交流 , 具体说一说自己有哪些新的发现。听的同学要认真倾听对感兴趣的问题可以提问、补充。(2) 每组推荐一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 共享发现的乐趣。师生共同评价 , 培养学生准确、有条理地进行交流的能力。(3) 再读课本中的示例, 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愿望实现高兴;打球失败遗憾、压抑、难过。 )4. 同学们
20、 , 你们一定也有心情“好”与“不好”的状态 , 现在就让我们选取一两个情境, 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感受吧。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两个, 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 ,分别写几句话, 把当时的情感自然地表达出来。走在小巷里奔跑在田野中弹琴 钓鱼5. 学生书写 , 教师巡视指导。6. 完成后 , 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自己写的内容, 互相倾听, 发表意见。优秀示例:(1) 走在小巷里心情好: 夕阳西下 , 落日的余晖洒在小巷里, 带给我温暖的感觉。我一蹦一跳地走在长长的小巷里。今天 , 我的一篇作文在报纸上发表了。老师、同学们都向我祝贺。正当我回想时, 小巷的大杨树上一只喜鹊“喳喳喳”地叫着 ,
21、 好像在夸赞我: “好好好。”一条大黄狗对我笑脸相迎 , 冲着我“汪汪汪”地叫了几声 , 仿佛在说: “你真棒 ! ”心情不好 : 夕阳西下 , 我垂头丧气地走在长长的小巷里, 感觉小巷昏暗而又狭长 , 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因为马虎今天考试做错了一道题, 我感觉非常遗憾和懊悔。这时, 小巷的大杨树上一只喜鹊“喳喳喳”地叫着 , 好像在嘲笑我 : “羞羞羞。 ” 连往日对我笑脸相迎的那条大黄狗也冲我 “汪汪汪”地叫个不停 , 好像也在看我的笑话。(2) 奔跑在田野中心情好 : 我奔跑在田野中, 许多小鸟在自由地飞翔着, 它们一高兴,便唱出清脆悦耳的曲子。和煦的春风吹拂着小河, 一群顽皮的孩子正欢快
22、地在河边吹着柳笛。一切是那么美好,我情不自禁地吹起了愉快 的口哨。心情不好:我在田野中伤心地跑着,天空下起了蒙蒙细雨, 水中一圈一圈的涟漪缓缓荡开。我轻轻叹了口气,望着灰蒙蒙的天空I 顿时觉得周围的一切都变成了黑灰色,花朵不再微笑,风儿不再温和, 小鸟停止了歌唱,连路也变得更长了。三、学习“习作例文”。1 .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1)课件出示书中的习作例文别了 ,语文课,学生自由朗读。(2)思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我”对中国语文课的情感变化: 由不喜欢到喜欢得不舍得放弃。) 讨论: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情感的变化的?(以情感变化为线索,通 过具体的事例、内心的独白来表达真实的情感。
23、)(4)指名说,教师小结。2 .阅读习作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1)轻声读课文,思考:课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幸福、感恩) 说说文章围绕“老阳儿”写了哪些内容。(母亲把“老阳儿”叠在 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默读,批画,说说文章是怎样写出作者的情感的。(4)全班汇报交流:文章融情于事,将情感融入事件的叙述中,借助生活中的小事,表达了 自己的情感。£3板书设计I交流平台、初试身手、习作例文(将情威融入JU事或景物直接捋惜国教学反思;1 .在“交流平台”的教学中,通过具体的片段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发 现规律,指导学生了解表达情感的方法。2 .在“初试身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
24、充分交流后,根据情境进行练习, 使学生在练习与评价中提升了情感表达能力。3 .在“习作例文”的教学中,注重让学生自己体验情感,让学生在自读 自悟中习得方法。国教学目标1 .想一想自己的心底藏着哪些心愿 ,明确自己最大的心愿是什么。2 .写一写心中藏着的这个心愿,对自己,对别人和对社会的 作用。3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来表达自己的心愿。Q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文题。1 .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大家的心愿都是什 么呢?(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各抒己见。)(板书:心愿)2 .那心愿指的是什么呢?(所谓心愿,就是希望将来能达到某种目的的想法 ,是对一件事 物的美好希望、设想与期待,也是对某一
25、特定事物的欲望、 向往或强烈倾向。) 二、启发思路。1 .现代作家巴金曾在随想录中写道:“把想做的事都做好,把想写的作品全写由来,使自己可以安心地闭上眼睛,这 是我最后的愿望。”这是巴金的心愿 ,你的心愿是什么呢?2 .首先要学生想好自己的心愿。3 .收集可用的素材:先想一想自己都有哪些心愿。(1)对社会的题材:科学家发明新药,治愈癌症;残疾人能得 到更多的关爱;空气和水不再被污染;人和人之间多一些理解(2)对别人的题材:奶奶的病赶快好起来;爸爸能有更多的时 间陪自己;好朋友永不分离3. ) 对自己的题材: 有机会去看看高山、草原、大海; 努力学习,长大以后让爸爸妈妈过上更好的生活4. 老师也
26、有一个心愿(对别人的), 那是什么呢?(每一个学生都能认真听课,将来长大了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5. 同学们 , 想好了自己最想表达的心愿后, 想一想 , 我们可以用哪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愿?(选择表达的方式,如记叙故事、写信、写日记或者创作诗三、习作指导。1. 整理思路: 学生先打草稿, 确定自己要写的心愿。2. 搭建好结构: 先写什么, 后写什么, 要心中有数, 在素材排列上要有逻辑性。3. 细化 : 拓展好层次和细节, 要有亮点; 要清楚、准确地表达出自己想说的。4. 注意首尾呼应, 前后连贯。5. 以自身为例, 给学生讲解如何写自己的心愿。(1)开头:开篇点题,我有一个心愿,它是(2)
27、中间分三段叙述(注意详略): 第一段 , 为什么我有这个心愿 ?(略写)第二段, 如何去实现这个心愿?(详写)第三段, 实现后的好处。(略写)(板书:详略得当)(3)结尾呼应开头:表决心,表示一定要实现自己美好的心愿。6 .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7 .写好以后,要认真读一读,用修改符号修改不满意的地方 , 使语言更加通顺、流畅,意思更加清楚、明白。四、习作点评。1 .选由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 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什么心愿,为什么有这个心愿以及如何实现这个心愿。重点从这方面进行点评,另外,分析文章的结构特点以及语言是否通顺、恰当等。2 .同桌之间相互点评习作。五、
28、课堂小结。学生通过这次习作的练习,能将自己的心愿具体地描述和清 晰地表达由来,进而让学生下定为这个美好心愿而努力奋斗 的决心。可以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进行描绘,确保行文的流畅。O板书设计I习作:心愿对社会对别人对自己逻辑性亮点详略得当同教学反思1 .通过这次习作,让学生懂得了 :生活中不是没有写作的材 料,而是大家很少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作文时要善于运用 表达的方法。通过这节课的点评 ,同学们受益匪浅。2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对修辞运用、词语积累不够重视 学生的文章缺乏文采,语言不够丰富多彩。习插上科学的翅膀飞教学目标1 .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界。2
29、 .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3 .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联系课文,轻松导入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吗?(科幻类)2. 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玛琪非常痛苦, 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 ,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学生。)3. 请同学们再思考下, 托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月 ?(因为历史那部分内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4. 我们来想象一下, 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真人老师中选择一个, 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可以就同一内容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师的优点是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5. 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 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来的农场又是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同学们 , 请发挥你们的想象, 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 带领我们奔向未来的世界吧。(板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二、自由讨论, 启发思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通理工学院《空间数据库与数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市户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复习数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 天津渤海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级案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2025年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网络安全管理考试试卷及答案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高等代数方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物流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平顶山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中西医临床诊疗技术预防医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2025年高三下学期期末五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北京八中学乌兰察布分校2025届中考第三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 急性冠脉综合征
- 店铺合租合同模板
- 泵、真空设备企业数字化转型策略
- 幽门螺杆菌科普课件
- ISO TR 15608-2017-中英文版完整
- 手术室常用药物
- 数字贸易学 课件 第18、19章 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概述、包容性发展与全球数字鸿沟
- 学校护蕾行动工作方案及计划书
- DLT 866-2015 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选择及计算规程解读
- 房屋抵押个人借款标准合同
- 云南省昆明市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