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2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错题专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错题专练第六单元1. 在下列词语字形和加点字字音完全正确的一组后面画“”。(1)肆虐(lüè) 缈小(mio) 归宿(sù) 和蔼(i)( )(2)璀璨(cu) 耙子(bá) 盘踞(jù) 目睹(d)( )(3)恩赐(cì) 荞麦(qiáo) 闺女(gu) 滥用(làn)( )(4)天涯(yá) 莺啼(tí) 破碎(suì) 威胁(xié)( )【答案】(3)(4)【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生字的读音和写法。解答这类题时,一是要加强积累,养成多查

2、工具书的习惯;二是在识记汉字的时候,要注意辨析,掌握汉字的细微差别。第(1)题中,“肆虐”中的“虐”读“nüè”,不要把声母读错了;“缈小”的“缈”,应该是“氵”而不是“纟”。第(2)题中的“耙”应该读“pá”,而不是“bá”。2. 读拼音,写词语。(1)地球kng ki地为我们提供z yuán,我们必须为保护地球gòng xiàn自己的力量。(2)看着大家送来的hu lán和bo gu,正在训练j dì刻苦训练的队员们流下了jng yíng的泪水。【答案】(1)慷慨 资源 贡献(2)花篮 包裹

3、 基地 晶莹【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慷、慨、醒、献、篮、裹、基”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3. 给下面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耙子( ) 蝈蝈( ) 荞麦( ) 蹚坏( )麦籽( ) 闺女( ) 旱天( ) 天涯( )肆虐( ) 参天( ) 险恶( ) 盘踞( )【答案】 . pá . gu . qiáo . tng . z . gu . hàn . yá

4、. nüè . cn . è . jù【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辨析。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依据字音选择正确的词语进行组词即可。4. 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1银河 屋瞻 青苔 啼鸣( )2摇蓝 地质 毁坏 枯竭( )3耙地 倒景 呼唤 降临( )4窗外 享福 乔麦 领悟( )【答案】1瞻檐2蓝篮3景影4乔荞【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辨析错别字的能力。根据平时所学生字及平时的积累,结合具体语境,对每个词中的字进行分析完成即可。1屋瞻屋檐。2

5、摇蓝摇篮。3倒景倒影。4乔麦荞麦。5. 辨字组词。炕( ) 稍( ) 律( ) 栽( )坑( ) 梢( ) 肆( ) 载( )抗( ) 悄( ) 津( ) 戴( )【答案】 . 土炕 . 稍微 . 律师 . 栽种 . 水坑 . 树梢 . 肆虐 . 载重 . 抗战 . 悄悄 . 天津 . 穿戴【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字形相近,偏旁不同。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字形相近,

6、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6. 辨字组词。恨( ) 旱( ) 溜( ) 逮( )狠( ) 早( ) 榴( ) 建( )【答案】 . 仇恨 . 旱天 . 顺溜 . 逮住 . 凶狠 . 早晨 . 石榴 . 建设【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形近字的辨析和给字组词的能力。学生首先要注意辨析字词间的不同,注意字的偏旁,再读准字的字音,根据平时的词汇积累进行组词。组词的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可。“恨”读“hèn”,可组词“仇恨”“痛恨”等。“狠”读“hn”,可组词“凶狠”“心狠”等。“旱”读“hàn”,可组词“干旱”“旱地”等。“早”读“zo”,可组词

7、“早晚”“早晨”等。“溜”读“li”,可组词“溜冰”“溜走”等。“榴”读“liú”,可组词“石榴”“榴莲”等。“逮”读“di、dài”,读“di”时,可组词“逮老鼠”“逮住”等,读“dài”时,可组词“力有未逮”“逮捕”等。“建”读“jiàn”,可组词“建设”“创建”等。7. 选择下列诗句中加点词正确的解释水村山郭酒旗风 ()A. 依山而建的城。B. 山的轮廓。【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字词的解释。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这句诗出自杜牧的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翻译:在临水

8、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山郭:依山而建的城。8. 根据意思或情境写诗句。如今诗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银河,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_【答案】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诗词的翻译。做此题要注意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要靠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如今诗人要迎着狂风巨浪、顶着万里黄沙,逆流而上直到银河,同黄河一起去牛郎织女家中做客。”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浪淘沙一诗中“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两句诗描写的情境。9. 按要求写出诗句。1浪淘沙(其一)一诗中表现黄河雄伟气势的诗句是

9、:_。2杜牧的江南春一诗中描写江南春天明朗景色的诗句是:_。3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一诗中描写院外山水的千古名句是:_。【答案】 .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对于诗歌的积累与诵读。做此类题目,要结合题目要求对各题作出回答,作答完题目要认真仔细的进行检查,做到书写认真,回答正确。注意不加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1)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原诗: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

10、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直上银河,同访牛郎织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2)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春。原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11、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3)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原诗: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 本诗的特点是熔写景写人于一炉。全诗写景,前两句是庭院之景,干净无苔是由于主人的“长扫”,“花木成畦”是由于主人的“自栽”,写景又写人。10.

12、 下面对诗歌书湖阴先生壁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诗歌前两句写庭前优美的景色,突出了湖阴先生居住环境干净、香雅、清幽的特点,侧面烘托了主人湖阴先生的高洁形象。B. 诗歌后两句用“护田”和“排闼”两词,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还体现了诗人在退居时期仍有对高洁清雅品格的喜爱和向往之心。C. 诗歌赞美了庭院的清幽,表达了对湖阴先生生活方式、生活情趣的肯定,也流露了诗人对这种渴望而不可得的生活的无奈和苦痛。D. 诗歌景物描写极具层次,从院内写到了院外,多角度观察,由远及近,既是对主人的赞叹,又写出了山水的情态。E. 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

13、关合,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韵味深长。【答案】C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理解。书湖阴先生壁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是题写在湖明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全诗前两句写杨家庭院之景,上句写庭院的洁净,下句写庭院的秀美。后两句写杨家周围的自然环境。本诗描写湖阴先生庭院和环境之美,也赞扬了

14、湖阴先生爱勤劳、爱洁净、爱花木和热爱自然山水的良好品性和高尚的情趣。故A、B、E正确。CD错误。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11. 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A. 包,缠。B. 把东西卷在里头。12. 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A. 流水漫溢。B. 不加选择,不加节制。13. 地球资源枯竭。( )A. 尽,用尽。 B,全部,所有。14. 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 )A. 看见。B. 听见。【答案】11. A 12. B 13. A 14. A【解析】【分析】【11题详解】“裹”的含义有(用纸、布或其他片状物)缠绕、包扎和把人或物夹杂在别的人或物里面。结合句子中的“纱衣”一词,可

15、知此处的“裹”意为缠绕。【12题详解】滥用:胡乱地或过度地使用。滥:过度;没有限制。【13题详解】枯竭:(水源)干涸;断绝,“竭”的含义有用尽、全部。【14题详解】目睹:亲眼看到。“睹”的含义只有看见的意思。15. 把下面的诗句填写完整,并写出诗句的意思。1九曲黄河万里沙,_。_2千里莺啼绿映红,_。_3一水护田将绿绕,_。_【答案】 . 浪淘风簸自天涯 .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 . 水村山郭酒旗风 . 千里江南处处黄莺啼啭,柳绿花红,依山傍水的村庄和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 两山排闼送青来 .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两座青山

16、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理解记忆和诗句翻译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内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内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翻译诗句时,可以先理解 每个字词的意思,然后把字词的意思串联起来就是诗句的意思。1这两句诗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浪淘沙(其一):“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译文: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地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2这两句诗出自唐代杜牧的江南春:

17、“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译文:千里江南处处黄莺啼啭,柳绿花红,依山傍水的村庄和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3这两句诗出自宋代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译文: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16. 文学常识填空。1浪淘沙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以神奇的想象追溯黄河之源的句子是:_。2江南春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

18、中描写的是江南一带_季的景色,这些景色有_。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诗中描写_的情景,表达了_。【答案】 . 唐 . 刘禹锡 .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 唐 . 杜牧 . 春 . 黄莺、柳树、红花、城郭、酒楼、寺庙 . 宋 . 王安石 . 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 . 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和从田园山水、从与平民交往中所领略到的无穷乐趣【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古诗的相关文学常识,注意平时对相关内容的识记和积累。1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全诗内容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2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唐代诗人杜牧的江南

19、春,全诗内容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3本题考查的诗歌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书湖阴先生壁,全书内容是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20、。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17. 明朝杨慎认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中“千里”的“千”字应改为“ 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对此,你的看法如何?为什么?_【答案】杨慎的观点不对。错在误解“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数或误解了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既然是写江南春色,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解析】【分析】【详解】考查了对字词的理解。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我认为杨慎的观点不对。错在误解“千里”在这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或误解了艺术创作虚实结合的方法;既然是

21、写江南春色,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18. 指出下面的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填序号)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D作比较1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2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多千米的星球。( )3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4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答案】 . D . B . C . A【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了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引资料、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打比方等。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及写作目的,选用最佳方法。第1题中把“地球”“同茫茫宇宙相比”运用了作比较。故选D。第2题“约为六千四百多千米”运用

22、了列数字。故选B。第3题中把“地球”比作“一叶扁舟”运用了打比方。故选C。第4题中“例如”表明运用了举例子。19. “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就想发芽,赶紧钻出来吸些雨露。”对这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麦籽儿当作人来写,把麦籽儿发芽生长的样子写活了。B. 这里写出了麦籽儿播种下去之后,因为土质松软,很快就发芽了,长势喜人。C. 这里写出了麦籽儿躺在土里是舒服,但吸不到雨露,就赶紧冒出了吸些雨露,要不就要渴死了。D. 这里写出了麦籽儿适合在松软的土地里生长。【答案】C【解析】【详解】作者描述麦籽儿在“床”上“躺得挺舒服”,还“吸些雨露”,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

23、法,把麦籽儿当作人来写,写出了麦籽儿的茁壮成长,一定能长成熟,农民们丰收在望。而麦籽儿长势喜人的原因则是因为土质松软,而且麦籽儿适合在土质松软的泥土里存活,选项ABD正确。麦籽儿是因为生存条件适宜主动生长,而非被动因为没有雨露而生长,选项错误。20. 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说明方法。1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笫二个星球。( ) 3它在群山之中无奈地垂下了头,像生命垂危的老人,形容枯槁,奄奄一息。( )【答案】 . 打比方 . 列数字 . 打比方【解析】【分析】【详解】考查说

24、明方法。1把地球比作母亲和摇篮,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40万亿”“二个”是数字,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3把“它”比作垂危的人,这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21. 下列对说明方法的判断错误的是( )。A. 地球又像是一个巨人,地壳是他的皮肤。(打比方)B. 在那里,一年中的每一天,白天和黑夜都一样长。(打比方)C. 国际语言学会曾对9至18岁的青年与35岁以上的成年人学习世界语的情况进行过一个比较,发现前者就不如后者的记忆力好。(列数字、作比较)D. 云能预示天气。比如,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举例子)【答案】B22. 现在蝈蝈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快去逮吧

25、,你听,叫得多好!”对这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他觉得蝈蝈叫得太吵,嫌烦,希望孩子把它捉住。B. 他小时候逮蝈蝈总是挨骂,他想让孩子们自由自在地逮蝈蝈,尽情享受童年的乐趣。C. 他并不珍惜自己种在地里的庄稼,任由孩子到地里捉蝈蝈,踩坏了庄稼也无所谓。D. 他自己很喜欢蝈蝈,希望孩子帮他捉来给他玩一玩。【答案】B【解析】【详解】可从文章内容小时候因为逮蝈蝈儿,常常挨骂,爹娘骂:不好好拾柴火。地主骂:蹚坏了他的庄稼。现在蝈蝈儿就在自己地里叫,他想招呼从地头路过的那个孩子: “快去逮吧,你听,叫得多好!”找出答案。选项正确。根据只有有一个地球课文内容回答。23. 朗读品悟。(1)地球,这位人类

26、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这是作者对地球的赞美,句中将地球比作_、_,说明了_。本句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我还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_。(2)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本来”是_的意思,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_。我还知道哪些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如:_。(3)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这句话采用了_说明方法。“至少”的意思是_。我来谈谈自己对本句话的理解:_。除了本句中使用的说明方法,我还能从课文中找出其它的说明方法。如:_。

27、【答案】 . 母亲 . 摇篮 . 地球养育着我们 . 比拟 . 突出了地球的重要性 . 指头上的蝴蝶像一位翩翩起舞的少女,那般多姿。 . 本身就是 . 大自然的所有资源本身是可以自生的,周而循环 . 矿石资源,土壤资源,煤,石油 . 列数字 . 表示最小的限度 . 科学的证明了人类生存家园的唯一性 . 举例子【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理解。(1)本题考查的对句子说明方法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句的内容“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可以得出这句话中把母亲比做摇篮,可以突出地球像母亲一样的养育着我们。同时这句话中还运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即意思就是

28、把一个事物当作另外一个事物来描述、说明。比拟的辞格是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这样写的好处是突出了地球的重要性。仿写时注意使用相同的修辞手法进行描写,注意语言完整流畅,不要写错别字即可。(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理解。本句中“本来”是原有的,本来就有的。所以这句话写出了大自然的所有资源本身是可以自生的,周而循环的。生活中海油不可再生资源的自然资源的,例如有矿石资源,土壤资源,煤,石油。(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方法的理解和辨析,结合原句的内容进行辨析和理解。从“40万亿千米”等数字可以得出使用的说明方法是列数字。在原句中“至少”的意思是表示最小的限度,

29、所以这句话写出了科学的证明了人类生存家园的唯一性。根据平时对说明方法的积累和识记,可以得出文段中使用的说明方法还有举例子。24. 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读读背背。(1)“_,_!”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2)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_。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_,保护_。让地球_!【答案】 .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 . 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别无去处 . 保护地球 . 地球的生态环境 . 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识记。(1)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语段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

30、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2)出自课文只有一个地球,语段为: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25. 简答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一想,遨游太空的宇航员为什么会发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的感叹?_【答案】地球之美在于她养育着我们一代又一代,但人们没加爱护,破坏了生存的空间。【解析】【分析】【详解】考查理解句子的含义。宇航员说地球“可爱”,是因为地球无私地养育这人类,孕育这万物。而“破碎”一词,

31、在这里可理解为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对地球的伤害,如文中提到的资源枯竭的危机。宇航员的感叹简洁、形象地概括了地球的特征,突出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6. 在句子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下面画上横线。1那清澈湖水中的每一个倒(dào do)影,反映了我们祖辈的亲切呼唤。2树汁流经树干(n àn ),就像血( xi xuè)液流经我们的血管一样。【答案】1.dào 2.àn xuè【解析】【详解】略27. 看拼音,写词语。jng yíng yáo lán hé i kuàng wù g

32、òng xiàn mù d k jié wú s kng ki hu huài 【答案】晶莹 摇篮 和蔼 矿物 贡献目睹 枯竭 无私 慷慨 毁坏【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读一读拼音,一定要读准字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书写时要注意“摇篮、蔼、献、睹、竭、慷慨、毁”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28. 南朝四百八十寺()A. 确数,整整有四百八十座寺庙。B. 虚指,形容寺院很多。29. 浪淘风簸自天涯()A. 去除粮食中的杂物。B. 颠

33、簸。【答案】28. B 29. B【解析】【分析】【28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南朝四百八十寺: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四百八十:虚指,形容寺院很多。【29题详解】本题考查字词的理解。解答此题时要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和平时积累的字、词、句,进行分析得出答案。浪淘风簸自天涯: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簸:颠簸。判断下面说法的正误,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30. 三黑与土地作者是苏金伞,这首诗写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重新获得土地的事情,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31

34、. “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身上”意思是说,人们给大地带来伤害,大地就会伤害无辜的儿童。( )32. “(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既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又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答案】30. 31. × 32. ×【解析】【分析】【30题详解】本题叙述正确。【31题详解】本题叙述错误。“任何降临在大地上的事,终究会降临在大地孩子身上”意思是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生活在大地上,沐浴着阳光雨露,感受着风霜雨雪,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成长。如果家园受到破坏,而我们不能及时醒悟,不懂得及时补救挽回,那么任何对大地的影响,对地球的伤害

35、都将演变成对人类自身的伤害。假如人们唾弃了大地,那么他们就是唾弃了自己。如果家园遭到毁灭,人类又怎能独自生存?这句话直接将人类的生存与大地的保护联系起来,指出了两者兴则共兴、灭则同灭的密切关系。其中“大地孩子”指的是人类,不是指无辜的儿童。【32题详解】本题叙述错误。“(地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这句话使用的是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将地球比作一叶扁舟,形象的写出了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并没有使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33. 第二三小节连用了两个“恨不得”,正确的理解是( )A. 写出了“三黑”特别想吃地里的土,变成种子在地里睡觉。B. 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地的热爱,想尝一尝土地的味道,想感受土地的温暖舒适。C. 写出了“三黑”觉得有了自己的土地还得干活,心里很气愤。D. 写出了“三黑”等不及土地上长出庄稼,想直接品尝泥土,在地里睡觉。【答案】B【解析】【详解】首先要了解词语的基本意思,恨不得:急切希望(实现某事);巴不得。接着要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第二三小节主要讲了农民三黑有了自己的土地,视若珍宝,把整个生命投入到土地中,“恨不得把每一块土地都送到舌头上”“恨不得自己变成一粒种子”,两个“恨不得”写出了“三黑”对自己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