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福镇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1页
万福镇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万福镇中学七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第I卷选择题(30 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 7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辔头(P 可环谒(ye)硬住(g eng)骊歌(l风流倜傥 (t1)B.炽痛(zh1)默契( q1)祈祷( q?)脑髓(su1)人迹罕至(h 岔)C.哽咽(y 蝉蜕( tu1)可汗( hcn)秕谷(b1九曲连环( q?)D.确凿(z co)机杼(zh 功执拗(niu)讪笑(shdn) 扑朔迷离 (shu)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 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爷:父亲。)C. 于是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人声鼎沸。(人声鼎沸

2、:形容人声喧闹。D. 我对他很恭敬,因为我听说,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方正:做事情呆板, 不知变通。)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小明的学习成绩是班级中最好的同学。B、 能否保护好水资源,是关系到人类持续发展的大事。C、 万福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D、 每个中学生将来都希望自己成为有用人才。5、 下列作家、作品、朝代或国籍、出处错误的一项是A. 木兰诗郭茂倩宋代乐府诗集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中国朝花夕拾C. 丑小鸭安徒生丹麦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D. 黄河颂冼星海现代黄河大合唱6、 请选出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A.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选自鲁迅的朝花夕拾,文

3、章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 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B. 最后一课是德国作家都德创作的短篇小说,韩麦尔先生是一位恪尽职守、道德高尚的教 师形象和感人至深的爱国志士形象。C.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辑的乐府民歌,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安徒生笔下的“丑小鸭” 一出生就伴随着别人的嘲弄和歧视,但他向往美、不懈地追求美, 在经历过种种挫折和打击之后,终于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天鹅。丑小鸭的经历告诉我们:只要不 懈追求,努力进取,即使身处逆境,也终能实现自己的理想。A.菜畦狂斓 臃肿人迹罕至 B .叮嘱逼狭丑陋来势汹汹C.阻仰崎岖 屏嶂 荒草

4、萋萋 D .澎湃怪诞谰语一泄万里3、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他很高兴 ; 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 一定遇见了。 ( 机关:周密而巧妙的计谋,秘密。)美女蛇”27、 请选出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1小鸭不得不在水上游来游去,好使水面不致于完全冻结成冰。2冬天变得很冷,非常的冷!3最后,他终于昏倒了,躺着一动也不动,跟冰块结在一起。4不过他游动的这个小范围,一天晚上比一天晚上缩小。水正在结冰,人们可以听到冰块的碎 裂声。5小鸭只好用他的一双腿不停地游动,免得水完全被冰封住。A. B. C. D. 二、阅读课外现代文,完成 8-10 题。(本大题共

5、3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乡村教师 岳 勇(1)临近大学毕业的那段日子,同学们都为毕业后能留在城里能有份好工作忙开了,唯有娟子 _ ,如无事人一般。(2) 我们同宿舍的几个姐妹都劝她出去活动活动,争取能在城里留下来。哪知娟子却笑笑 说:“我要回乡下去。”(3) 我们都吃了一惊,娟子的老家我们结伴去游玩过一次,在大巴山最深处,汽车在二十 里以外就进不去了。 村里人住的全是茅草屋。 我们当时都笑着调侃说那儿是全国最贫瘠的地方。 而现在,娟子却轻描淡写地放弃了这次改变命运跳出农门的良机,要重新回到那穷山沟,我们 都替她惋惜。(4)这时,娟子一本正经地给我们说了一个故事。(5) 10 年

6、前,大巴山深处有一所学校。整个学校只有一间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个班级, 也只有一个老师。班上有 13 名学生,那位乡村老师讲他们从一年级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级。(6)然而,就在小学快毕业的时候,不幸的事发生了。(7)有个放牛娃在山上玩火, 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给引燃了。 等大家发现时, 大火已经快封住了 教室门。(8) 教室里的 13 名乡下娃子都乱了套, 但那位乡村教师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镇静。 他一面 教孩子们不要慌张, 一面将被大火围困的孩子们一个个往外背。 大火已将窄窄的木门完全封住, 老师的衣服、头发和胡子全都烧焦了。但他并没有放弃。到最后,教室里只剩下两名女同学。(9) 老师在一次冲进火

7、海,那两名女同学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师看了她俩一眼,最 后咬咬牙,背起其中一个就往外冲。(10) 烧得通红的门框呼地一声砸下,将老师砸了一个踉跄, 但他最后还是背着那个女孩从 大火中爬了出来。(11)他把那个女孩被盗安全地带,然后又急急地冲进了早已变成火海的教室。就在这时,轰的一声,教室烧塌了。老师和最后那名学生再也没有出来(12)讲完这个故事,娟子眼圈都红了。( 13)我们都猜了出来:“最后就出来的那名女同学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泪点点头, “但你们知道最后那位被老师留在教室里再也没有被出 来的同学是谁么?”我们都摇摇头。( 15)娟子说:“是老师的女儿呀!”( 16

8、)说完这句话,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来。( 17)我们的眼圈也都红了。( 18)最后,我们宿舍有三个姐妹跟着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我是其中一位。8、选文第( 1)段横线上应下列哪个词最准确(3 分)A. 悄无声息B. 按兵不动 C. 默默无 D. 一声不响9、选文的题目“乡村教师”其含义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3 分)3A. 赞扬去乡村任教的大学毕业生和纪念舍己救学生的乡村教师B. 指舍身救学生的大学毕业生娟子C. 指同宿舍的三个姐妹跟着娟子都去她老家作了一名乡村教师D. 指乡村教师舍身救学生的精神感动了她们10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等几种。从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采用

9、了哪一种顺序,它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什么?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 分)A. 补叙,补充交代娟子回乡下任教的缘由B. 倒叙,更突出地交代娟子回乡下任教的结果C. 插叙,更清楚地交代娟子回乡下任教的原因D顺叙,更有条理地交代娟子回乡下任教的经过第 II 卷 非选择题( 90 分)三、 语言运用与默写( 10 分)11. 仿照下面句式,写一个比喻句。( 3 分) 例:同情是一缕春风,让枯秃的枝头绽出新绿。同情是 _ , _。12.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5 分)( 1) _, _ 。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 2)木兰诗 中形容北方苦寒, 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_ , _( 3)我

10、们的生活难免烦恼, 如何面对烦恼, 许多名家对我们提出了谆谆告诫。 普希金告诉我们,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 _13. 用正楷字体书写下面的诗句( 2 分)雄 兔 脚 扑 朔,雌 兔 眼 迷 离四、 阅读。( 30 分)(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 17 题。( 16 分)(1) 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师今天 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套衣帽,他 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的气氛。最使我吃 惊的是,后

11、边几排一向空着的板凳上坐着好些镇上的人,他们也跟我们一样肃静。其中有郝叟 老头儿,戴着他那顶三角帽,有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些旁的人。个个看来都很忧 愁。郝叟还带着一本书边破了的初级读本,他把书翻开,摊在膝头上,书上横放着他那副大眼 镜。(2)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 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 ! 现在我明白了, 镇上那些老年人 为什么来坐在教室里。这好像告诉我,他们也懊悔当初没常到学校里来。他们像是用这种方式 来感谢我们老师四十年来忠诚的服务,来表示对就要失去的国土的敬意。(3) 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祈祷的钟声也响了。窗外又传来普鲁士兵的号声他们 已经收操了。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

12、色惨白,我觉得他从来没有这么高大。“我的朋友们啊,”他说,“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 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了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 ” 然后他呆在那儿, 头靠着墙壁, 话也不说, 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 “放学了,你们走吧。 14老师为什么在最后一课时穿戴礼服 ?郝叟等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 ? (用原文句子回答, 4分) 15选文的第二段加点的“这种方式”指什么? (4 分)16. 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和号声后“脸色惨白” ? (4 分) 17韩麦尔先生使出全身的力量, 在黑4板上写了 “法兰西万岁! ”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二)

13、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8 22 题。( 14 分)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 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 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 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

14、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 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 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释:司马温公:司马光死后被封以温国公称号,故称司马温公。下帷:原指汉代董仲舒下帷讲学,三年不看窗外这件事。这里借此指读书专心。绝编:原指孔子读易经时,反复翻阅,多次将穿简册的牛皮绳子翻断这件事。这里指读书刻苦。迨:等到。1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 分)稍稍宾客其父()即书诗四句()迨能倍诵乃止 ()咏其文 ()19翻译下列句子( 2 分)(1) 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 书不可不成诵。20. 选文主要记叙了方仲永哪三个阶段的故事?(用文中原句回答)(3 分)21. ( 1)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用文中原句回答) 一文概括主旨的句子是什么?(用文中原句回答)(3 分)22. 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 分) 五、作文。(共 50 分)23请学习课文中的例句,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的句式写一段话介绍你所 喜欢的某处。要求:围绕一个中心写话,描写对象分类列举,“不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