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1(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J”。(3 分)杏仁(ren rdng)翡翠(fei f$i)唾沫(tti tud)机杼(zhu shti)脉脉(mo mil)僧人(sOng zeng)二、看拼音写词语。(11 分)zi 9。k$ kaoba lecai xidngnai hejian duanhud tan三、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Xwen zhang1. 腊八粥的作者是中国著名作家沈从文。()2. 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3. 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
2、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4. 藏戏的开山鼻祖是唐东杰布。()5. 详略安排得当,中心突出,才能更好地让别人了解自己想表达的意思。四、选择下列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除夕春联扫除蒜瓣B.必定光景燃放翡翠C.猜想筷子腊肉慧仁D.预备规距吆喝蜜浅B. 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反 问)C.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D.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比喻)4. 下列对古诗寒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 寒食这首诗写了传统习俗,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后一天,在寒食节这一
3、 天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B. 诗的前两句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象。句中“飞”字动感极强, 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C. 诗的后两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 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D. 本来寒食节要禁火的,可是权贵豪门照样点蜡烛。诗中充分流露出作者对 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5. 下列诗句与“春节”无关的一项是(C)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C,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D. 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五、填空题。(26分)1. 比一比,再组词。(5分)醋(陈醋)校(学校)眨(眨眼)宵(元宵)
4、桥(大桥)酸(酸味)饺(饺子)泛(泛舟)霄(云霄)轿(轿车)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婀娜)的舞姿 (鲜明)的性格(夸张)的手法(娴熟)的技能(独特)的唱腔(美好)的姿态3. 品读句段,完成练习。(15分)(1)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 老铺子都要挂出儿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 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色各 样。 写出语段中的近义词:律、清-色、都、通通。(2分) 这段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灯的种类之繁多,样式的新颖 有趣。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
5、o (2 分) 红楼梦、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作品,还有两篇是西漩记、三国演义。(2分)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你眼中的元宵节.元宵节的晚上,彩灯无数,有的像燃放的彩球,有的像展翅的蝴蝶,有的像 可爱的玉兔(2分)(2)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 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 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能够体现老舍“京味儿”的词语有:零七八碎儿、杂拌儿、玩意儿。(2 分) 从这段话中,体会到老舍“京味儿”的语言特点是:通俗幽默、明白如话, 充满北京的地域特色,调动了艺术表现力。(2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
6、(1分) 第三件事买玩意儿指的是(B )。(2分)A. 风筝、空竹、口琴等B. 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六、阅读理解。(20分)(一)课内阅读。(9分)长歌行 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1. 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2. 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4分)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恐:担心。焜黄:枯黄。诗句的意思:常常担心那肃杀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飘落百草也凋零。3. 这是一首劝诫世人珍惜时间的诗。(1分)4. 这首诗最后两句和岳飞满江红中的“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至悲切。
7、”所表达的意思相同。(2分)(二)课外阅读。(12分)边城(节选)沈从文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 五十年前如何兴(xing xing)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 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 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崛人 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dd。daoV)锁了门, 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hua hua V)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 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
8、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 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 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 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 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 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 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 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 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篷篷把锣鼓很单纯的敲 打
9、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 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 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 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hd。hao J)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 百响鞭炮。1. 用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2. 把双重否定句“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改成肯定句。(2分)一船快慢必须靠鼓声。3. “鼓声如雷鸣”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赛龙舟的鼓声声势浩 去。(2分)4. 龙船和一般的船
10、只比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来。(2 分)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5. 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 (4分)端午节的活动,详写了赛龙舟,略写了穿新衣、饮雄黄酒、用雄黄酒写王字 等习俗。七、习作展示。(25分)“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请 你介绍自己家乡的-种风俗,写出风俗的主要特点。题目:家乡的风俗。略。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质量检测卷2一、书写1. 看拼音,写词语。 V I jiao banqT xTwu yafan maila yue nong chou bi ciao ye二、填
11、空题2. 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并选择合格的释义(填序号)。素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画。素”的解释有:与荤相对:本来的,原始的:白皙:一向,向来,从来。素 材中的素应选第种解释。(1) 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2)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3) 我们要做名有素质的公民。()3辨字组词。侯()鸦()稠()熬()饺()候()鸭()绸()傲()交()4写出近义词和反义词。近义词:吞噬 ()发誓 ()雄浑 ()布施一-()反义词:朴实 ()敦厚 ()间断 ()朴实一-()5.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再选词填空。能歌()() 日()不() ()堂
12、大()地广()()万()更()(湎三()(1 )比喻居心不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词语是O(2)这个演员面部表情非常丰富。(3 )他们的节目表演失败了,弓I发礼堂里一阵o(4 )西藏生活节奏比较缓慢。6. 古诗名句填空。1 木我L弄机杼。终日不成章2 .,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o3 冷露无声湿桂花。4 .百川东到海?5 .课夕卜我也积累了许多思乡的古诗,我能在下面的横线上写上两句。三、选择题7.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 脉搏血脉脉脉动脉 B.脏土 眼水 K5L 睡话C.纤细纤绳纤维纤夫 D.搅和暖和和弄和面 8下歹I句子中,与其他句子意思不同的一句是()A .它们飞得这么低
13、,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B .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遥 远的家。C它们飞得这么低,能看到遥远的家。D.谁也不能否认,它们飞得这么低,不 能看到遥远的家。9.下列诗句中加点字注释有误的一项是()A. 皎皎(明亮)河汉女 B.纤纤擢(洗)素(白)手C.泣涕(眼泪)零(落下)如雨 D.盈盈(清澈)一水间(隔) 10 .把下列句子填入横线,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书法是易学难精的艺术。作为一门传统艺术,o唯其如此,才能成为生活中真正的随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大家。 它要求笔墨有出处,结字有法度诚然,既定的法度有时会使书法显得死板 传承是它显著的特征穿着汉唐服装,舞出时代风采但是一流的书法家 都是从法度中
14、走出来的不像现代艺术那样可以天马行空为所欲为AB.C.D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北京的春节是老舍写的,他的作品还有猫和草原B沈从文是我国著名作家,他写过小说边城C. 寒食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韩翊D. 藏戏一课主要讲了藏戏的形成过程和艺术特色四、信息匹配12 .用F”给加点字选出正确读音。插置(ge ge )机杼(zhu shu ) 纤纤(qian xian )焜黄(hun kun ) 唾沫(tub tu ) 迢迢(zhao tiao ) 13 .选词填空。A .闲在B .自在(1)靠南墙根种了半圈南瓜,一棵棵像绿色的龙蛇,蔓儿()地顺着木棍爬到墙上,向墙外伸头探脑。(2 )
15、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的时候。A .何况 B .奈何(3) 桌上那大青花瓷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它下不来。(4) 从古以来的先贤圣人,还需要勤奋学习,()是普通之人呢!14 .只有一组全对,在后面打F”,其余的找出并改正(1)腊月展览风筝空竹口琴()(2)更新鞭炮除夕春联扫处()年糕充足店埔开张对联()(4)年画通霄间断除非万不得已()(5)必定光景载然不同燃放亲戚()五、语言表达15 .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 .八儿对妈妈说:妈,妈,你吃三碗我也吃三碗,一共八碗,是吗?(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2. 过春节时,孩子们不跑到街上去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 地玩
16、耍。(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3. 在他身边桌上那两只筷子,很浪漫的摆成一个十字。(缩句)4. 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八儿的爹同妈也都奈何它不来了。(换 一种说法,意思不变)5老舍的文章语言有京味儿,其实,我们四川话也很有特色的,请尝试 将下面段话稍做 修改,变得有II味儿”(至少改2处)。爸爸,您出了小区大门一直走,走到头,拐个弯,就到了。稍等,您的包忘了 拿。16 .仔细观察下面这幅漫画,完成练习。1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幅漫画的主要内容。2. 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A. 降低紧张用力的程度。(松懈)B. 连续不断地自言自语。(嘟嚷)C. 对自己所不了解的事
17、物觉得新奇而感兴趣。(好奇)D. 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咆哮)3. 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花生仁儿脱了他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拟人)B. 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抗吗?(反 问)C. 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夸张)D. 锅里的粥也像是益发浓稠了。(比喻)4. 下列对古诗寒食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寒食这首诗写了传统习俗,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后一天,在寒食节这一 天家家禁火,只吃现成食物。B. 诗的前两句写了春天京都长安城的寒食节景象。句中“飞”字动感极强, 表现了春天的生机勃勃。C. 诗的后两
18、句写夜晚景象,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 烛之光,如闻轻烬之味。D. 本来寒食节要禁火的,可是权贵豪门照样点蜡烛。诗中充分流露出作者对 现实的不满和对权贵们的讽刺。5. 下列诗句与“春节”无关的一项是()。A.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C.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2.中秋节团聚,如果你在现场,你会怎样劝说那些晚辈?六、现代文阅读阅读综合训练。农家过年 中国人过年,农村和城市大有不同,尤其从前农村,过年别有一番韵味。 每年一进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腊月初八,要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 要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灶王爷的嘴,送灶王
19、爷上天,上天言吉事,回宫降吉 祥。接下来就是杀牛宰羊,置办年货,买新衣,购新帽,备齐葱、蒜、姜、 箔、表、香。全家人屋里屋外大扫除,扫掉一年的晦气。剃头要赶在二十七,二十七,剃精细;二十八,剃傻瓜。贴对联是很讲究的,二十八,贴年画, 大门、二门、屋门贴什么,墙上、树上贴什么,都是按规矩进行的。年前几天, 人们忙着做各种各样的食品,先是蒸,蒸糖包、豆包、菜包、枣花馍,蒸出龙、 凤、谷仓、麦堆等花样;次是炸,炸油条,炸丸子,炸假玉”有红薯做的, 有小米饭做的,有粉条做的,有豆子做的;后是包,主要是包饺子,饺子的花样 很多,有素的,有肉的,有包硬币的,还有包糖的,吃到硬币的人是最有福气的。 经过这一
20、番忙碌,终于到了除夕之夜,就是大年三十。一家人闲下来,围着 火盆坐在一起,开始熬年夜。从家事年景到天下大事,拉家常,话人生,直熬到 小孩子犯困打盹。第二天鸡叫头遍就响起了鞭炮声。大人们早早打开大门,叫作开门进宝。各家父母再三嘱咐小孩子不能乱问,不能多说话,免得说出不吉 利的话,这增添了一种庄重肃穆的气氛。早晨要先做好供品,端到列祖列宗面前, 小孩子跟着大人一起跪下磕头。还要供奉天地全神,祈保一年到头全家平安。 大年初一,主要是向长辈们拜年,除了自己的父母、祖父母之外,还有家族 的近支远门,三爷家、四奶家、五叔家等等,小孩子们高兴的是可以得到压岁钱。 刚过门的新媳妇要按照亲疏远近去认门,当然也免
21、不了户户请吃,直吃得新娘子 笑口难合。 初二到初四,是走亲戚的时间。闺女回娘家,外甥看舅舅,三乡五里,路上 行人如织,穿梭往来。春节的身影还没走远,元宵节又飘着雪花赶到了。漫天飞 舞的洁白雪花,伴着红艳的灯笼,红艳的对联,再加上儿童们花花绿绿的衣服, 融合成一幅农家喜庆图。乡民们舞狮子、耍龙灯、踩高跷、跑旱船,游村串 乡的小货郎叫卖着吹糖人琉璃响”猴上树”等。新年过后的一个大正月 就这样踏着欢乐匆忙的脚步走去了,人们祈盼来年会更好。17农家过年时年前的活动十分讲究,请你根据第段的内容,完成表格。时间腊八腊月二十四至二十六腊月二十八年前几天活动吃祭灶饼剃头18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
22、,错误的打x。(1)本文详写的是除夕和大年初_ ,具体写了守岁、拜年、走亲戚等风俗。()(2)作者对年前的准备、初二到元宵节的活动都描写得比较简略,但都必不可少,因为这样 才能完整地呈现农家过年的风貌。()19 .根据短文内容完成选择。农家过年时的很多活动都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腊月二十三吃祭灶饼,用麻糖粘住灶王爷的嘴,是希望灶王爷();全家大扫除是希望();大年初一早早打开大门,寓意();大年初一早晨,供奉天地全神,祈保( )o一年到头全家平安开门进宝上天言吉事,回宫降吉祥扫掉 一年的晦气20 .本文可以说是一幅完整的农村过年图谱,具有满满的仪式感和浓浓的年味。现在很多人都感觉年味淡了,请
23、你结合本文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 其中的原因。阅读专项训练。亲情是一碗浓香的粥(节选) 母亲在厨房忙碌了好一阵子,厨房里渐渐飘出粳米的特有香气。香气一点点 浓郁起来,粥香如蝶,满室翩盼,锅内深红浅绿,脂稠玉浓,伴着气泡上下翻飞, 飞珠溅&套如流花。一我的眼睛竟然随着那馥郁的香气而慢慢湿润了。 这哪里是一碗粥啊,这分明是母亲心底对我那份至浓至醇的爱啊! 母亲端来一碗看似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粥,我先用嘴唇轻轻碰触,感知它的 温度,再用牙齿撞进它绵香软糯的怀内,用舌输送着它清爽嫩滑的躯体,然后我 的味蕾一点点地通泰舒展,我的身体一段段地褪尽疲惫,我的心灵一寸寸地扫去 凡尘喧嚣。 伴着袅袅的粥香,我
24、与父母闲话家常,碗边的话,像是投进岁月长河的石子, 淡淡然了无回声,清朗得如同天上人间。清代文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自拟了 煮粥的标准:见水不见米,非粥也;见米不见水,非粥也。必使米水融合,柔 腻如一,而后谓之粥。急躁之人理解不了粥的妙处,父母的一切平凡而琐碎的 爱,就如同不疾不徐的火,持久平和/才能熬出这一锅好粥。21 .画”的句子运用了的修辞手法,从粥的、三个方面详细描写了粥的美味诱人。22 .画_”的部分详细描写了 我喝粥的过程和感受。仔细品读,补全思 维导图。嘴唇味蕾感知温度输送躯体扫去凡尘喧嚣23 .选文中作者对粥的美味诱人和吃粥的过程与感受描写得极为详细,但对与父母闲话家常的描 写却一
25、笔带过。对作者这样安排详略的原因,说法恰当的一项 是()。A.与那碗粥相比,同父母闲话家常显得很平常B .我喜欢喝母亲熬的粥C那碗粥融入了父母对我至浓至醇的爱D. 我忘了同父母聊天的内容了七、书面表达24 .习作风景线。在一年里,我们会度过许多美好的传统节日。在你的家乡,这些传统节日都有 哪些独特的风俗呢?你参与这些风俗活动时的感受如何?选择一个你最感兴趣 的,写一写。要求: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晰,语句通顺;题目自拟。参考答案1. 栖息乌鸦搅拌贩卖腊月浓稠彼此熬夜2 .条43 .诸侯乌鸦粘稠熬粥饺子时候鸭子 绸带骄傲上交4.吞没起誓雄壮施舍华丽狡猾连续 华丽5 .善舞 夜停哄笑 人稀象
26、新 两刀两面三刀能歌善舞 哄堂大笑 地广人稀6 .纤纤擢素手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脉脉不得语 中庭地白树栖 鸦 何时复西归 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春风 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洲)7 . B8 . C9 . B11 . c12 . ge zhu qiankun tud tiao13 . B A B A14 . IV处除a宵载截15 .八儿对妈妈说,妈妈吃三碗他也吃三碗,问妈妈是否有八碗。过春节时,孩子们即使不跑到街上去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中也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筷子摆成十字。 八儿的爹同妈再也吃不下桌上那大青花碗中的半碗陈腊肉了。 老汉,您出了小区大
27、门一直走,抵垄,倒拐,就到了曜。等一哈,您的包包莫拿 的嘛。16 .在中秋节团聚时,年轻人和孩子们都在玩手机或平板电脑,有说有笑,却把老人晾在一边。请放下手机和平板电脑,关心一下长辈,用语言交流,拉近距离。17 腊月二十三 腊月二十七吃腊八粥置办年货、大扫除 贴对联、年画做各种各样的食品18 .xV19 .20 .以前过年时有很多习俗,十分热闹,仪式感满满的,年味浓。随着人们的生 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习俗被省略了,还有一些习俗只是流于形式,例如拜年, 人不见面,被一个电话或一个视频代替了,压岁钱也被微信红包等代替。因 此说年味淡了。21 . 比喻 气味 颜色 形态22 .牙齿舌身体心灵撞进怀内
28、通泰舒展褪尽疲惫23 . C24 .示例:兀宵73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又到了 ,我们开开心心的过完这一天。每到这一天我们都会 以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迷,舞龙狮,来记我们的这一天。今天,妈妈给我煮了团团圆圆的汤圆,爸爸看我狼吞虎咽的样子,爸爸就给我 讲起了元宵节的来历,十五日是一年一度之中第一个月圆之日,所以称之为元宵 节吃完热气腾腾的汤圆,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花灯,在大街上张灯结彩车水马 龙,人声鼎沸。五彩的花灯挂在空中,闪耀着光芒,街上的花灯各种各样,有鲤 鱼灯,兔子灯,龙灯,莲花灯等等,数不胜数。最有趣的就是猜灯迷,因为猜灯 迷很有趣,所以深受大家喜欢。不一会儿,一条回旋环绕的长龙展现在我的眼
29、前,它有黄色的龙身,金光灿灿 的龙磷,长长的身躯,斗头的龙头,一双又亮又大的龙眼,随着咚锵。咚锵。咚 锵。咚咚锵的鼓声,那条金色的龙就动起来了,有时候空中飞腾,有时候掠过地 面,状如在跟大家说元宵节快乐,活灵活现的出现在人们的面前,从此,每年正 月十五,人们都会用竹子扎成龙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以表示对龙的感谢和 怀念。这次的元宵节我玩的不亦乐乎。收获满满,元宵节真是热闹啊!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3(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离家三里远,别是一家风。一一明吴承恩二、看拼音写词语。(io分)jie ran ran fa
30、ng xiao fan wan bu de yifei tenghe kuangda chiJiaohuonong choh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J ”。(3分)榛子(zhOn zheng)蜜饯(jian qian) 掺和(chan can) 敦厚(dun dun) 猿牙(lido niao) 两颊(jia xia) 四、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 J ”,错的打“ x ”。(5分)1. 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2. “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从这里我们读出八儿是真的饿坏了。()3. 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4
31、.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5. 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藏戏侧重介绍藏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五、连线题。(8分)1. 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中秋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 将珍惜时间的名句与作者出处连起来。(颜真卿劝学)(岳飞满江红)(王贞白白鹿洞二首)(朱熹劝学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六、填空题。(25分)1.
32、照样子,写词语。(9分)(1)例:各种各样(各X各X式词语)(2)例:糊糊涂涂(AABB式词语)(3)例:哄堂大笑(形容笑的四字词语)2. 关联词语填空。(4分)(1)这()粥,()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除夕之夜要守岁,()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3)(觉。)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大家都承认味道D.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五、填空题。(26分)1.比一比,再组词。(5分)醋()校()眨()宵()桥()酸()饺()泛()霄()轿()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6分)()的舞姿()的性格 ()的手法()的唱腔()的姿态 ()的技能3.品读句段,完成练习。(15分)(1)
33、元宵节,处处悬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炽而美丽。有名的 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 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有的图案各色各 样。 写出语段中的近义词:。(2分) 这段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让人感受到灯的种类之,样式的o这些细致的描写都是为了突出“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2分) 红楼梦、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中的作品,还有两篇是、。(2分) 用上“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你眼中的元宵节。.( 2 分)(2)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即使没有饺子吃,也必须买杂拌儿。他们的第二件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
34、口琴等,和年画。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4)北京的春节()讲排场,()分外热闹.3.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 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 总是说时候还早。 第1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第2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 这段话中,第句话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句中有一个字“”字 堪称文眼。 从文中的“进进出出”,我读出了八儿的心情。(2)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 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句中“哄堂大笑”中“哄”应读”,它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
35、 “宏愿”的意思是:O唐东杰布的宏愿是O 人们哄堂大笑的原因是因为他不仅,还O七、阅读理解。(22分)(一)课内阅读。(9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等景物,渲染了的气氛。(2分)2. 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 一词看出月色的 。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 o (3 分)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 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
36、想到月中桂 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C.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道这 种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D.这是一首 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 “花” “家”。4.“不知秋思落谁 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 有,o (2 分)(二)课外阅读(13分)中秋节为何吃月饼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天 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玲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 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
37、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 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 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己有从事生产的饼师, 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 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 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 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
38、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 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 月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赵之玲表示,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1.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3分)(1)不假思索,随口说出。()(2)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3) 一般是指对某人或者是某事物的喜爱或重视。()2.连一连。(4分)太师饼汉代胡饼宋月饼殷、周宫饼、小饼唐3.根据选文填空。(4分)月饼的“始祖”称为,真正称为月饼是在逐渐流传是在,制作工艺得到较大提高是在4. 总结
39、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八、习作展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每个节日也有不同的食品,元宵吃汤圆,端 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 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参考答案】2021年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略。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ran fang xido fdnji。 ranwan bu d6 yi截然燃放小贩万不得己he kuang da chi jiao huo nong chohfei teng沸腾何况大匙
40、搅和浓稠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o (3 分)掺和(chan V can)两颊(Jia V xia)榛子(zhen zheng)蜜饯(jidn qian)敦厚(dun V dun) 獴牙(lidoJ niao)四、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X”。(5分)1. 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J)2. “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从这里我们读出八儿是真的饿坏了。(X)3. 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J)4.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J)5. 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藏戏侧重介绍藏
41、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J)五、连线题。(8分)1. 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中秋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2.将珍惜时间的名句与作者出处连起来。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重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颜真卿劝学)(岳飞满江红)(王贞白白鹿洞二首)(朱熹劝学诗)六、填空题。(25分)1. 照样子,写词语。(9分)(1)例:各种各样(各X各X式词语)各形各色、各行各业、各家各户(2)例
42、:糊糊涂涂(AABB式词语)整整齐齐、安安静静、来来往往(3)例:哄堂大笑(形容笑的四字词语)捧腹大笑、开怀大笑、眉开眼笑2. 关联词语填空。(4分)(1)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2)(因为)除夕之夜要守岁,(所以)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人睡觉。(3)(虽然)说是枣子同饭豆搁得多了一点儿,(但是)大家都承认味道 是比普通的粥要好吃得多了。(4)北京的春节(不但)讲排场,(而且)分外热闹.3. 品读句子,完成练习。(12分)(1)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他一个人进进出出灶房, 看到一大锅粥正在叹气,碗盏都已预备整齐,摆到灶边好久了,但妈妈 总是说时候还早。 第1句话
43、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第2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这段话中,第L句话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句中有一个字“亶”字堪称 文眼。 从文中的“进进出出”,我读出了八儿喜悦与迫不及待的心情。(2)于是,年轻的僧人唐东杰布许下宏愿,发誓架桥,为民造福。一无所 有的唐东杰布,招来的只有一阵哄堂大笑。 句中“哄堂大笑”中“哄”应读“hOng” 它还有两个读音分别是储叫、h onflo “宏愿的意思是:伟大的志愿。唐东杰布的宏愿是在雅鲁藏布江上架桥。 人们哄堂大笑的原因是因为他不仅一无所有,还口出狂言。七、阅读理解。(22分)(一)课内阅读。(9分)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
44、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 .这首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月光、庭院、乌鸦、桂花等景物,渲染了凄清、 孤寂的气氛。(2分)2. 诗的前两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由“地白一词看出月色的 皎洁。这种景象不由得让我们想起李白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3分)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 (2分)A. “中庭地白树栖鸦” 一句中“树栖鸦”以动衬静,既描写了乌鸦栖树的 情景,又烘托了月夜的寂静。B.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一句,诗人由被秋露打湿的庭中桂花联想到月中桂 树,这 句暗写诗人望月,正是全篇点题之笔。C. “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是诗人觉得中秋夜望月怀人的太多了,不知 道这 种
45、思念之情会落到谁那里,反正自己是没有这份思绪的。D.这是一首 七言绝句,押a韵,韵脚分别是“鸦” “花” “家”。4.“不知秋思落谁 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类似的诗词句 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分)(二)课外阅读。(13分)中秋节为何吃月饼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月饼,那么,中秋节为何要吃月饼呢?天 津市天文学会理事赵之玲介绍说,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月团、团圆 饼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月饼,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 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太师饼”,这是我国月饼的“始祖”
46、。汉代 张骞出使西域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 了以胡桃仁为馅的圆形饼,名曰“胡饼”。唐代,民间己有从事生产的饼师,京城长安也开始出现糕饼铺。据说,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杨贵妃赏月 吃胡饼时,唐玄宗嫌“胡饼”名字不好听,杨贵妃仰望皎洁的明月,脱口而 出“月饼”,从此“月饼”的名称便在民间逐渐流传开。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 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常把与月亮有关的神话故事,如嫦娥 奔月等作为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受百姓青睐的中秋美食。到了清代, 月
47、饼的制作工艺有了较大提高,品种也不断增加。赵之玲表示,中秋吃月饼,和端午吃粽子、元宵节吃元宵一样,都是我 国民间的传统习俗,寄托了人们的美好情感。1. 根据词语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对应的词语。(3分)(1)不假思索,随口说出。(脱口而出)(2)心思灵敏,手灵巧,形容人聪明能干。(心灵手巧)(3)一般是指对某人或者是某事物的喜爱或重视。(青睐)2. 连一连。(4分)太师饼汉代胡饼/宋月饼殷、周宫饼、小饼唐3. 根据选文填空。(4分) 月饼的“始祖”称为太师饼,真正称为月饼是在唐虬,逐渐流传是在宋朝, 制作工艺得到较大提高是在清朝。4. 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短文主要介绍了月饼的演变。 能够体现
48、老舍“京味儿”的词语有:o (2分) 从这段话中,体会到老舍“京味儿”的语言特点是:.o (2 分) 句中破折号的作用是O (1分) 第三件事买玩意儿指的是()。(2分)A. 风筝、空竹、口琴等B. 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六、阅读理解。(20分)(一)课内阅读。(9分)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百川东到海,?少壮不努力,!1. 将诗句补充完整。(2分)2. 理解下列加点的词语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4分)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恐:O焜黄:O诗句的意思:3. 这是一首劝诫世人的诗。(1分)八、习作展示。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食品。
49、每个节日也有不同的食品,元宵吃汤圆,端 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即使是同一食品,在不同的地方做法和吃法也会 有所不同。请以家乡的风味食品为题,介绍你家乡的一种美食,注意抓住 重点,写出特点,详略得当。不少于500字。略。统编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4(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一、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离家三里远,别是一家风。一一明吴承恩二、看拼音写词语。(io分)jie ran ran fang xiao fan wan bu de yifei tenghe kuangda chiJiaohuonong choh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J
50、 ”。(3分)榛子(zhOn zheng)蜜饯(jian qian) 掺和(chan can) 敦厚(dun dun) 猿牙(lido niao) 两颊(jia xia) 四、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 J ”,错的打“ x ”。(5分)1. 老舍创作话剧龙须沟,获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2. “ 那我饿了!八儿要哭的样子。”从这里我们读出八儿是真的饿坏了。()3. 腊八粥的作者沈从文被称为“乡土文学之父”。()4. 寒食这首诗写寒食节禁止烟火,吃冷食的传统习俗。()5. 从内容看,北京的春节介绍的是节日风俗,而藏戏侧重介绍藏 戏的形成及艺术特色。()五、连线题。(8分)1. 将下列传统节日与对应的古诗句连起来。中秋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清明节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重阳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2. 将珍惜时间的名句与作者出处连起来。(颜真卿劝学)(岳飞满江红)(王贞白白鹿洞二首)(朱熹劝学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老年健康风险预警与管理方案
- 十五五规划纲要:碳市场建设的深化与交易机制完善
- 环城路外延伸线申请报告
- 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光储充一体化技术应用
- 2025湖北彭家寨旅游开发限公司人力资源招聘48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京考税务考试题库及答案
- 山东税务遴选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小升初数学试题模拟试卷
- 产品经理培训计划
- Oracle实施顾问技能提升培训计划
- 《大学美育(第2版)高职》全套教学课件
- 湖南省娄底市娄星区联考 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无答案)
- 2025广东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检察院招聘聘员、后勤服务类人员3人笔试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工程招投标考试题及答案
- Unit5SectionB1a~1f课件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上册
- 2025森蓝环保(上海)有限公司招聘2人笔试历年难易错考点试卷带答案解析2套试卷
- 江西省景德镇市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物理试题(无答案)
- 电信渠道经理课件
- 2025年国家开放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及答案解析
- 仓库改善方案
- 2026年高考语文散文阅读-探究散文主旨意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