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可降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2021年可降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2021年可降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2021年可降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2021年可降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可降解行业深度研究报告以及2021年直接禁用/限用数十种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法规,两法规分别针对中上游和下游,足以撼动行业供需两端的格局。此外,虽然欧盟委员会于2021年5月31日 颁布的关于一次性塑料制品(SUP)的指南未能及时更新此前对可降解塑料的归 类定义,但考虑到该领域极快的更新发展速度,欧盟委员会计划在2022年制定一个 明确的、适用于生物基塑料(BBP)、生物降解塑料和可堆肥塑料(BDCP)的政策 框架。图表9:海外典型国家与地区对于塑料制品的限制、禁止类法规I 时间国家政策内容2008 年欧盟要求成员国提高本国包装垃圾再利用率至55&以上2014 年法国宣布禁止使用

2、严重污染环境的一次性塑料袋制品2015 年欧盟限塑令目标发布:2019年底欧盟国家民众人均消耗不超过90个塑料灸/年,至2025年 减至40个/年2016 年德国对一次性塑料袋进行征税2018 年英国2042年前,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2018 年西班牙全国性禁止免费提供污染型可降解塑料袋2019 年韩国关于节约资源及促进资源回收利用法律修正案,全面禁止一次性塑料袋使用2019 年智利超市及商场禁止向购物者提供塑料袋,对每个违法提供的塑料袋,最高罚款370美元2019 年美国纽约市的凝饮店将不能再使用一次性的泡沫塑料往盒2019 年哥斯达黎“废物综合处理”法律修正案,禁止使用聚乙烯泡沫塑料,

3、禁止使用塑料吸管,零加售场所不能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袋2019 年新西兰商场、超市、服装等零售行业,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对违规椅节严重最高 罚款10万纽币2020 年法国禁止使用一次性餐具2020 年希腊禁止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2020 年加拿大禁用塑料吸管,2021年1月1日起禁用塑料袋2020 年欧盟欧盟2021年将实施塑料税,将对一次性塑料包装征税。税率将为每公斤0.8欧元,即800欧元每吨2021 年欧盟禁用或限、吸管等数十种一次性塑料制来源:各国法猊文件.国联汲券研究所> 企业倾向于超前/超范围布局大型企业,尤其是全球化运营的连锁企业在面临政策变化时为避免自身经营受到 负面

4、影响,往往倾向于超前布局以应对预期中将要落地的变化,并且某些企业从预留 安全边际或提升企业声誉与品牌价值的角度出发,会超范围地执行政策法规所要求落 实的行动。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在2018年即宣布在全球所有业务中将不再使用由不可降 解材料制成的塑料吸管及调酒棒。麦当劳在2018年6月即表示要推出纸吸管,称该 决定是为了更广泛进行环保而努力的一部分。星巴克在2019年7月即宣布,2020 年的时候全球范围内将会停止使用塑料吸管,改成纸质的吸管,国内超过3600家门 店也将会在同时期达到这一目标。百事可乐在2019年表示将摆脱一次性包装,使得 到2025年公司所有包装都将可回收、可堆肥或可降解。2

5、020年8月,奈雪的茶、喜茶、蜜雪冰城等茶饮品牌相继宣布,全国各店将全面或逐步用纸质或可降解吸管取 代塑料吸管。如果说茶饮品牌纷纷使用环保型的吸管代替一次性塑料吸管是政策驱动下避免 被吊销营业执照或罚款而不得已为之,那么替换并不在本次禁塑令覆盖范围内的一次 性塑料制品则更多体现了品牌的营销与ESG (环境、社会、公司治理)方面的考量: 提前实施规定一方面是提早推进并确保实施进度,以避免到期被处罚或弑吊销营业执 照,另一方而企业在对消费者宣传自身的环保理念时也能借此展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 提高在当地的声誉与企业品牌价值。从海外到国内,再到地方,近年来针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限制政策密集出台, 管理

6、标准日趋严格,逐步收紧了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流通环节。从海内外政策端传递 到企业实施端,共振之下催生了可降解塑料行业的拐点,企业的超前布局与扩大化 的执行则进一步推动了拐点的提前到来。2可降解塑料海内外成长空间广阔政策端对普通塑料制品的限制越发收紧,随之而来的是相关替代材料的需求迅速 井喷。早期,对于普通塑料制品尤其是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品有木材、纸等天然材 料,以及可降解塑料这两大类,经过市场上商家与消费者使用/反馈的多轮循环验证, 最终可降解塑料得到了市场认可,被认为是对普通塑料制品的最佳替代方案。图表10:可降解篁料的降解过程自然分解为小块自然分解为小块先合作用.分解为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来源

7、:Nova Institute,国联谨券站究所2.1可降解塑料与普通塑料性能已然相近> 可降解塑料发展至第三代的生物降解塑料可降解塑料是指一类其制品的各项性能可满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内性能不变, 而使用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能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的物质的塑料。这一概念最早起源于 欧洲,西方发达国家以循环经济的思路,使用可降解一次性用具,如瑞典在20世纪 80年代末就试制马铃薯和玉米制的一次性快餐盒。最为理想的可降解塑料应当在使 用过程中与不可降解塑料性能相当,而在使用之后在遗弃、填埋等各种自然条件下都 能自然分解为碎块并一步步降解成大分子、小分子、二就化碳和水。最早发展可降解塑料的欧洲开发了淀粉

8、改性塑料路线,被称为第一代降解塑料。 这类淀粉基可降解塑料是在传统PE (聚乙烯)等单体聚合过程中加入淀粉等添加剂 进行改性,使塑料在环境中可裂解成微小的塑料碎片。但是在后来的研究中发现,成 为碎片后的塑料无法完全降解,会形成微塑料等继续毒害环境。因此淀粉改性塑料也 被称为“生物破坏性塑料”(不完全降解型)。第二代降解塑料为光热降解塑料,因对 温度、光照强度等降解条件要求十分严苛,发展也十分缓慢。随后,可降解塑料在美洲得到进一步发展,依托当地丰富的生物质资源,诞生出 以PLA为代表的第三代降解塑料,即生物降解塑料,虽然降解条件仍存在部分限制, 但其可在细菌真菌、藻类等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微生物的

9、作用下,断裂高分子中的长 链,最终完全分解至CO2和水,实现完全生物降解,并且其原材料来源于玉米等的 发酵,属于生物基来源材料。后来,PBS、PBAT、PHA等其他生物可降解塑料也相 继获得发展,从理论上能实现真正的绿色环保、无环境毒害。图表11:可降解塑料不同分类方法生物基来源生物基来源石油基来源无需堆肥不可堆肥降解方式原料来源生物降解PBS类PHA类PLA类PCL类光降解PE等淀粉基类尚无量产产 品来源:化学工业,国联证券研究所在传统的分类法“按原料来源分类”以及“按降解方式分类”之外,我们添加了 "按处理方式"的分类方法:第一代淀粉改性塑料以及第二代的光热降解塑料均不

10、可 堆肥,否则会产生微塑料等长期残留物,导致地肥产物被污染;主流的PLA等材料 更适合通过单独的工业堆肥过程处理其制成的可降解塑料袋一般称为“可堆肥塑 料袋”,但在德国等堆肥设施的实践中并不提倡将其与厨余垃圾等一起堆肥,因为它 们需要的工业堆肥周期比厨余垃圾长,处理过程不同步;最理想的可生物降解塑料无 需堆肥,即便遗弃在自然环境中也能短时间内完全降解。未来更新一代的可生物降解 塑料商业化品种或将从无需堆肥的PHA等中诞生。图表12:堆肥厂内的堆肥条垛及翻堆机等设施来源:南京大学.国联证坂研完所> 可降解塑料性能提升至接近普通塑料早期的淀粉基塑料机械性能较差,并且透明度低,在不断改进其配方

11、并且摒弃其 中的不可降解组分,改为与生物降解聚酯(如PLA/PBAT/PBS/PHA/PPC等)共混后, 发展至今的淀粉基塑料性能已经得到较大提升。同样的,PLA、PBS/PBSA. PBAT 等后来发展出的可生物降解塑料起点比淀粉基塑料更高,其性能也经历了改进提升的 过程,目前主要的可降解塑料性能描述如下表所示。图表13:主要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对比来每:和晚尚簿解塑料的发展现状分析.国联证券研究所项目淀粉基塑料PLAPHAPBS/PBSAPBAT耐热性能较低较高高高高成膜性能较好差较好较好良好硬度较低高低较低低力学强度适中较高高高高耐水解性能适中低高高高透明性低高低低低价格低较低高较高较高从这

12、几种产品性能的角度分析,淀粉基塑料依然是综合性能最低的:从制作塑料 硬质产品的需求出发,PLA具备较高的硬度和高透明性,是理想的透明容器、管材 制造原料,但耐水解性能不佳;从制造软质产品的角度,PBAT兼具PBA和PBT的 特性,性能接近传统石油基塑料,具备较好的延展性和断裂伸长率,成膜性能突出, PBS/PBSA与其性能接近°PHA具备良好的降解能力,不要求工业堆肥等苛刻条件, 但其价格过于高昂。短期来看,可降解塑料最被人们关注的三个特性呈现“不可能三 角”,在价格、性能与规模化上短期难以达成完美一致。综合来看PBAT、PLA的性 能与普通的日用消费级塑料已经比较接近。图表14:可

13、降解。料短期内的不可能三角来源:国联证券研咒所2.2经过市场验证的可降解塑料是最佳替代方案> 纸吸管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替代品使用感较差由于国家禁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塑料装其及一次性塑料吸管等的政策即将于次年 落地,从2020年开始,多家品牌连锁饮品与饮食店集中下架了一次性塑料吸管、塑 料餐勺、塑料餐叉在内的一次性塑料餐其,转而更换为纸吸管、木质餐叉餐勺。在 2021年元旦之后,下架现象迅速扩散至所有的连锁餐饮行业。然而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与反馈,消费者普遍反映纸吸管在内的替换用品使用体 验与此前相比差距过大。根据多家媒体对部分品牌使用的纸吸管进行仪器测评的姑果 来看,参与测试的纸吸管均在受力

14、承载(对应耐牙咬性能)方面表现令人失望,与普 通塑料或可降解塑料吸管比差距明显;在饮料中耐浸泡性能测试环节,所有纸吸管均 发生变形、发胀,体验更差的是,在实际使用尤其是在热饮中使用时,纸吸管除了软 化弯折外,部分甚至发生了解体,完全丧失了吸管的作用。图表15:纸吸管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过程中暴露出性能短板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除了吸管物理功能的降低,纸吸管在口感与合格率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收集 到的消费者反馈表明大部分纸质吸管口感有纸皮味,部分品牌存在明显酸涩味。史为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报道对10款纸吸管检测发现其中有5款高铉酸钾消耗量超 标,属于不达标产品,表明可溶出有机物质的含量超标。测试工程

15、师认为:“可能是 纸张的结构比较软和松散,胶水和植物纤维迁移到了测试液中。”其他替代品如木质餐具也面临类似的问题消费者集中质疑木质签勺的前端 部分弧度过于扁平,根本无法有效使用,并且部分产品有较重的木材味道影响口感。 用于替代一次性塑料袋的纸袋则存在安全隐患遇到水特别是高温的水,纸袋的物 理性能将迅速降低,无法有效承载物体。某著名连锁餐饮品牌的纸质食品包装袋曾经 发生过热饮从底部掉出造成烫伤的新闻事件。图表16:木质整具与纸袋同样存在性能短板来源:国联证券研咒所> 性能更为优异的可降解塑料得到市场认可商家在寻找新的吸管材料来替代不可降解塑料时,早期主要权衡因素是成本。通 过当时价格比较可

16、知,塑料吸管单价只要0.065元/根左右,纸吸管的价格在 元左右,PLA (聚乳酸)吸管达到元/根。使用PLA吸管,单 根成本比塑料吸管约高0.15元。根据奈雪的茶招股书所示,其2018-2020Q3的单 店平均订单量约608单/日,按照每单1杯饮品的保守数据测算,再考虑10%的损耗 率,则用PLA吸管替换原有塑料吸管带来的单店月成本提升约为3000元,纸吸管 则只提升约1000元,全国34万家茶饮店的替换成本差价约合81.6亿元/年。随着纸吸管的投入使用,消费者开始不断反馈糟糕的使用体验和对门店运营方的 负面评价,部分消费者甚至因此降低了消费频次,同时,初期纸吸管及PLA吸管供 应短缺带来的

17、溢价在两者产能的快速提升后逐步平抑,且两者价差也随之降低,后期 PLA吸管与纸吸管单根价差已缩小至数分钱,最终商家考虑到对销售量的影响和成 本差距的缩小,用PLA吸管替代纸吸管与一次性塑料吸管不再有此前那么大的成本 阻力。同样的,在其余被政策禁止的一次性塑料餐具、餐盒、包装袋的替代材料上,可 降解塑料因为其性能十分接近原先的普通塑料,所以对消费者体验的影响是最小的。 无论是针对孤度过小的木质餐勺还是存在安全隐患的纸质食品包装袋,选用新一代的 可降解塑料来替代都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最佳方案。随着市场在试错后确定了可降解塑料是对原来的一次性塑料制品的最佳替代方 案,对可降解塑料制品的需求迅速井喷位于江

18、苏、浙江的几家塑料制品公司,春节期间至今,产线基本都处于满负荷生产状态,工人实行三班倒的工作制度。甚至在 春节假期期间,厂内也会排满发货的卡车。下游需求的井喷对于上游的影响之一是可 降解塑料及其上游关键原材料均呈现暴涨,比较典型的是聚乳酸、PBAT及其上游原 材料BDO的价格。图表17: 2。20年起可降解塑料及上游原料上涨明显来源:Wind,国联证券奇究所2.3短期、中长期分别替代日用低端、日用中高端/工业类目前塑料材料按用途可分为日用塑料、工业塑料与医用塑料,其对性能、生物相 容性等指标的要求逐级提升。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日用塑料,部分消费品尤其 可选消费品如家电电子产品等则更多使用工

19、业塑料,医用塑料相对小众。> 短期替代最为迫切的是日用低端类的包装材料目前全球每年生产近4亿吨的初级塑料,用来制造1亿吨以上的塑料袋、超过 5800万吨的塑料瓶。从上述主要指标中可以看出,塑料袋和塑料瓶为主的包装类用 途是塑料的最大用途,2018年的数据显示包装用途占总量的40%,其次为建筑(20%)、 汽车制造(9%)o从IHS所统计的2018年全球白色污染来源看,由于包装材料的一 次性应用特征,全球塑料垃圾中近60%是塑料包装,电子设备、汽车、家庭非包装 塑料等耐用消费品产生合计17%的塑料垃圾,建筑与农业则分别贡献了 5%的占比。图表18: 2018年全球塑料应用领域分布 图表19

20、: 2018年全球白色污染来源分布家庭非包装塑料,4%来怎:IHS Markit,国联诅篆研咒所塑料包装废弃物处理的第一目标是将塑料作为资源再利用而进行回收再生。美国 塑料工业协会(SPI)制定了塑料制品分类的标志代码:在三个游头组成的代表循环 的三南形中间,加上数字1到7和英文缩写来指代该制品所使用的树脂种类。这样 一来,塑料品种的识别就变得十分便捷,回收成本大幅削减。现今世界上的多数国家 均采用这套SPI标识方案。中国在1996年制定了与之几乎相同的标识标准。从中可 以看到我们生活中接触最广泛的7类塑料材料是:PET、PE(HDPE, LDPE)、PVC、 PP、PS、其他(以PC为主)。

21、这7类塑料的用途主要就是塑料瓶、包装袋、食品 容器等一次性用途。图表20:塑料制品分类标志代玛株志电料神类在生产过程中 是否需要使用 微化削耐熟H度皮用拳例&PET聚对莘二甲酸 乙二醇Si(PET)80-C用完即弃快科 瓶&HOPE高密度聚乙垛 (HDPE)不需要75-C奶类饮料瓶、 乳座PVC聚筑乙炳 (PVC)80C的金属 差垫片、商用 «««.手套&LDPE低密 (LDPE)不需要70X2保灯纸、食物 袋&PP聚丙烯(PR)不需要140C可用于微波炉 的容器、饮管&PS聚苯乙燃 (PS)不需要95 X:用完即奔的外 卖

22、盆&OTHER所有其他塑料 (例如聚碳酸 flfi)根据情况而定 (例如PC不 南要使用型化根据情*而定 (例如PC是 140D根据情况而定 (例如PC可 用来制造可再 用塑料HD来海:SPI分类标准.国联证券研究所正文目录全球政策共振加速普通塑料制品淘汰41.1 全球塑料废弃物危害日益增长 4全球政策共振催生可降解塑料行业拐点82 可降解塑料海内外成长空间广阔 11可降解塑料与普通塑料性能已然相近122.1 经过市场验证的可降解塑料是最佳替代方案15短期、中长期分别替代日用低端、日用中高端/工业类172.2 可降解塑料的替代空间远超市场预期20价值环节向可降解塑料行业中上游扩散282

23、.3 可降解塑料产能投放密集且体量扩大28上游关键原材料成为高价值环节 303 投资机会31风险提示33图表目录图表1:全球塑料产量增长迅速4图表2: 239年全球塑料产量分布4图表3:全球与中国箜料产量(百万吨)及环比增速(%,右轴) 5图表4: 195。2015年间所生产塑料的最终归宿5图表5:全球塑料垃圾处理方式占比6图表6:全球与欧盟塑料垃圾产生量与增长率6图表7:箜新生产到废弃入海路径(2014年)7图表8:近年对于塑料制品禁限类的全国性法律、法焜与相关政策内容8图表9:海外典型国家与地区对于塑料制品的限制、禁止类法规10图表10:可降解塑料的降解过程11图表11:可降解塑林不同分类

24、方法12图表12:堆肥厂内的堆肥条垛及翻堆机等设施13图表13:主要可降解塑料的性能对比14图表14:可降解塑料短期内的不可能三域 14图表15:纸吸管替代一次性塑料吸管过程中暴露出性能短板15图表16:木质卷具与纸袋同样存在性能短板 16图表17: 2。20年起可降解塑料及上游原料上涨明显 17图表18: 2018年全球塑料应用领域分布17图表19: 2018年全球白色污染来源分布17图表20:塑料制品分类标志代玛 18图表21:常见聚合物的应用领域19图表22:海洋微2料残余中不同聚合物出现频率19图表23: 2016年塑料废弃物源头产生量排名前20国21图表24: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及同比

25、变化22图表25:快递业务市场塑料包装替代空间测算23图表26: 一次性&具市场塑料包装与吸管替代空间测算24图表27: 2019年全球可降解篁料消费结构26图表28:部分欧盟进口中国塑料制品量27Scientific American对海洋垃圾中的微塑料残余的分类统计表明海洋微塑料中出 现频率最高的是聚乙烯(PE),在样本中有近80%的出现概率,其次是聚丙烯(PP), 出现概率超过60%,再次是聚苯乙烯(PS)、聚酰胺(PA)以及聚酯(PET/PES)。 这前五大材料各自对应塑料袋/饮料瓶/管材、瓶盖/萍膜/容器、一次性餐具/泡沫制品、 绳子/渔具/纺织品、纺织品/饮料瓶这些用途。这

26、5类材料中排前3的PE、PP和PS 的用途与一次性包装材料高度相关,是短期可降解塑料替代最为迫切的目标。图表21:常见聚合物的应用领域图表22:海洋微塑料残余中不同聚合物出现频率聚乙烬(P6)聚革乙爆聚丙怫 (PP)K9K <POM)汽«««件.电子设备n具、杯子、漂厚物 冷如嚣.集装箱聚觥脸 (nylon) (X)蚂子、蛎织品JR乙墉 chlonde (PVC)堕科管道、电影略 集装箱JK甲基丙烯酸期 acrylate (PMA)驾片安 (比虬汽车挡Kifii*)丙知8(AC)大衣、饭疗设备聚对蒸二甲酸乙二南幽 terephthatete (PET)ttt

27、tM.始织奸缀愤酸树炯 (AKD)明版、徐料聚K乙嫦聚甲真丙爆酸酯聚对紫二甲酸乙二B?酩I部酸树脂I聚氨酩筑材汽车零郁件来源:Scientific American,国联i正券町究所来源:Scientific American,国联i正券町究所来波:Scientific American,国联证券研究所> 中长期需替代日用中高端塑料及工业塑料除了排在海洋微塑料中前3的PE、PP和PS这些与一次性包装材料高度相关的 品种,我们注意到以功能性为主要特点的聚酰胺(尼龙,PA)、聚酯(PET/PES)、 聚甲醛(POM)、聚甲基丙烯酸酯(PMA)也占有相当的比例。这部分材料注重强度、 耐磨性等在

28、内的功能性,可降解塑料对其的替代存在难度。其中,用于纺织服装的聚 酯纤维(PET/PES)有PLA等材料可替代,但尼龙类的替代目前还没有足够强度与 合理价位的可降解塑料能胜任。由于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有大量的塑料制品用于出口,行业对于海外进出口政 策相当敏感。目前,欧盟方面已经对部分进口纺织品可降解材料占比提出了要求,一 些大型跨国公司比如耐克等也单独提出了至2023年进口的原材料纱线、化纤要达到 特定的可降解材料比率等要求。部分国家出于高昂的垃圾处理成本的考虑,提出让供 应商负责那些无法被可降解塑料替代的塑料制品的售后回收环节,这一类需求以及未 来的政策落地将给行业带来巨变。我国需要提前预判

29、欧盟等国家塑料行业新政策法规 的落地时间与影响,及时根据他国环保及贸易等方面的标准进行产能的提前布局与供 给匹配。目前,部分国内厂商已经意识到这一趋势将带来的行业影响:特步不久前推出了 聚乳酸含量为60%的T恤,同时计划于2022年Q2上市聚乳酸成分达67%的针织 卫衣,于Q3上市100%纯聚乳酸风衣,并提出2023年前,力争实现聚乳酸产品单 季市场投放量超过百万件。考虑到我国包含纺织服装在内的庞大制造业体系及对应 的出口量,这一需求端倒逼行业升级的因素,影响范围或远大于目前市场所考虑的 国内一次性包装材料领域。2.4可降解塑料的替代空间远超市场预期政策背后的驱动力往往是经济因素:使用不可降解

30、塑料制品的全生命周期成本 正随着人们的认知深化而而不断提升,这一过程给予了可降解塑料源源不断的需求 动力。对于政策推动带来的国内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以及海外市场环保需求倒逼国 内制造业带来的海外塑料替代空间分别进行测算,至2025年两者合计的可降解塑料 替代空间或超过1400万吨(测算过程见正文)。> 环境成本是可降解塑料长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从中短期来看,国内的直接政策驱动决定了可降解塑料在未来数年内的需求扩 张空间下限。综合前述的国内塑料制品限制、禁止法规及政兼目标,不可降解塑料制 品的限制与禁止主要集中在四个重点领域一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其、宾 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递塑料包装,

31、此外农用薄膜这一专业细分领域也不容忽视。上 述5个领域的政策直接驱动国内可降解塑料制品对不可降解塑料制品的替代进程,构 成最基础的政策驱动型需求。从长期来看,全球不可降解塑料使用带来的环境成本提升打开了可降解塑料在 未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需求扩张空间上限。随着中国及周边国家“禁废令”的落地, 原先全球发达国家出口塑料垃圾的低成本处置手段已行不通,加上塑料废弃物的危害 性被逐步认知,其带来的健康与环境风险进一步提高了使用过程中的隐性成本。使用 不可降解塑料带来的便利性并不会随时间而变化,但使用其所带来的成本则在逐步提 升,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成本终将驱动可降解塑料替代不可降解塑料过程的自发进行。 由

32、于中国是全球塑料材料产量排第一的国家,同时也是欧美等全球主要消费市场的工 业产品供应国,全球可降解塑料替代进程将给国内企业带来远超市场预期的成长空 间。根据2010年的一项研究,塑料垃圾量,排在前5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德 国、巴西、日本,然而,根据Science Advances在2020年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 由于美国是全球第一大废塑料出口国,持续将塑料垃圾出口至发展中国家,影响了塑料 垃圾的统计结果。美国2016年出口至中国的塑料垃圾占其总塑料垃圾出口量的80%以 上,中国在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处理这些进口垃圾的同时,废料产生率(即回收塑料中不 可回收物的污染率)达20%25%,有些高达4

33、0%,并留在了中国。因此,数 据矫 正后相对应的塑料垃圾源头产生量排名显示:2016年全球塑料垃圾产生量国家与地区 排名第1的是美国,约4202万吨,第25名分别为欧盟28国、印度、中国 与巴西;统计的产生量帝20名国家中,人均产生量第1也是美国,约130.09千克/ 年,第25名分别为英国、韩国、德国、泰国。综合产生总量与人均量排名,全球 塑料垃圾产生的主要来源(即塑料消费主体)是西方发达国家与地区。图表23: 2016年塑料废弃物源头产生量排名前20国堂料垃圾产固体废物产塑料垃坂占年 人均塑料垃圾总量排名 国家 生量(百万 生总量(百 固废总量百 数量(百万)产量(千克/ 人均排名吨)万吨

34、)分比(%)4)1美国42.02320.813.10323.10130.0912欧盟28国29.89243.711.70511.2054.56103印度26.33277.19.501324.5019.88184中国21.60220.49.801378.7015.67195巴西10. 6879. 113.50206. 2051.78116印度尼西亚9. 1365.214. 00261.6034. 90167俄罗斯8.4759.614.20144.3058. 6688德国6. 6851.413.0082.3081.1649英国6. 4732.020. 2065.6098. 662105.9054.

35、210.90123. 3047. 861311日本4.8844.411.00127. 0038.441512界国4.8027.317.6069.0069.54513韩国4.5118. 624. 3051.2088.09314意大利3.3729.011.6060.6055.51915埃及3.0423.413.0094.4032. 161716法国2.9332.69.0066. 9043.811417巴基斯坦2. 7330.49.00203.6013.422018阿根廷2.6618.214. 6043. 6060.95719阿尔及利亚2.0912.416. 9040.6051.591220马来西亚

36、2.0613.715.0030. 7067. 096来源:科学进展,国联译券研完所为改变处理洋垃圾给国内带来严重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的现状,2017年7月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该方案提出,2017年年底前,禁止进口生活来源废塑料,2019年(2018年12月 31日起)禁止进口工业来源废塑料。随后,其他发展中国家如印度、泰国和马来西 亚也相继跟进了 “禁废令”,西方发达国家转移塑料垃圾变得越来越困难。美籍日裔教授岛津洋一警告称,为避免塑料垃圾对人体健康产生的负面影响,其 妥善处理需要的技术价格高昂,这将使塑料处理的成本过高。此前西方发达国

37、家的塑 料处理的成本仅仅是将其运往别处,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禁止进口塑料垃圾,发 达国家可能别无选择,只能在国内加以解决,但是从目前包括美国费城、孟菲斯在内 的一些城市来看,垃圾回收再利用能力不足,回收垃圾的一半甚至全部都被送去焚烧 或者填埋,对环境造成持续的毒害。对于国内而言,其实“禁塑令"与“禁废令"的出台背后有着共通的逻辑与驱动 力。此前塑料制品的使用只涉及制造流通等成本,被废弃后造成污染的环境治理成本 以及危害民众健康造成的医疗保健成本并未纳入考虑。居民生活中的塑料垃圾处理费 用包含在总的垃圾处理费中,以固定金额/ (户-月)或固定金额/吨的形式收取;非 居民生活

38、垃圾处理费探索实行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按是否混装分别定价),上述 收费方式均不区分塑料垃圾与其他垃圾。使用塑料的环境成,本在被认知与定价后或将 抬高塑料制品的价格/处理费用,或进一步通过政策提高准入难度。尝试对塑料垃圾造成的额外医疗支出进行敏感性分析:2019年,居民医保基金 收入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9.3%)支出8191亿元(比上年增长15.1%),按照其 对健康的影响从1%、4%到10%,则对应医保支出增量为81.91、327.64、819.1亿 兀> O对于国外而言,除了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的投入与补贴,还有一个选择是对塑料 制品供应商提出可降解塑料材质替代的要求,或者提出让供

39、应商负责塑料制品售后的 回收,目前欧盟部分客户已经对国内供应商提出了类似需求。上述国内外的两条路径 均以环境成本为核心驱动力,推动塑料制品价格上涨或使其获得难度加大,由于国内 外人工费的提升使得包括拾荒在内的塑料回收利用率提升困难,因此最为直接的驱动 结果是使得可降解塑料占有率持续提升。> 中短期政策驱动带来的国内替代空间根据发改委等九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以 及后继推出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 通知,我们认为不可降解塑料袋、一次性塑料餐具、宾馆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递塑 料包装以及农膜领域是中短期内政策直接驱动带来的替代空间。

40、根据我们的测算,至 2025年禁塑令完成实施后,这5大领域合计将给可降解塑料带来近400万吨替代空 间,折合近800亿元市场规模(详细测算如下)。图表24: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及同比变化规模以上快递业务量(万件)烷模以上快遂业务量:同比(如 右轴)来通:Wind,国联证卷研免所根据2020年数据,我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总量累计达到833.60亿件,同比增 长31.23%, 2010-2020年快递业务量10年内增长约35倍,复合增速为42.95%。 2017年起,快递量增速变得较为平稳,2021年快递量再次猛增国家邮政局监测 显示2021年全国快递业务量突破500亿件(截至7月4日),接近2018

41、年全年水 平。我们保守取20182020三年平均增速27.69%作为2021年的增速,并进一步 以按年递减2pct的速度来预测未来快递量。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重点省市将先行试点禁用一次性塑料包 装,到2022年,上述全国重点省市快递塑料包装将禁用不可降解塑料,到2025年 全国快递禁用不可降解塑料。按照2019年的数据上述省市快递业务量占全国快递总 业务量的48.17%o根据现有快递包装结构(塑料包装占比41%,其中的塑料薄膜占 比63%)以及每件快递塑料袋需要40.87克塑料来测算,至2025年,相对应的快递 业可降解塑料替代市场规模约164万吨。图表25:快递业务市场塑料包

42、装替代空间测算来源:Wind.中国产业信息向,国联证券研究所年份快递件快递件YOY塑料占tT薄膜占比单耗政策覆盖 面替代空间实际替代 空间占比可降解塑 料市场亿件%克/件%万吨%万吨2020833.6028%41%63%40.8748%4220%820211047.7526%41%63%40.8748%5330%1620221295.9624%41%63%40.8748%6640%2620231577.0622%41%63%40.87100%16650%8320241887.5820%41%63%40.87100%19960%12020252221.5018%41%63%40.87100%23

43、570%164根据美团研究院的«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2019 年中国餐饮外卖产业规模为6536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39.3%o与此同时,外卖 产业的渗透率也继续提升。2019年全年外卖产业渗透率达到14.0%,相比2018年 的11.0%提升了 3个百分点。美团2019年财报显示,2019年美团餐饮外卖业务继 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全年交易笔数同比增长36.4%至87亿笔,交易金额同比增长 38.9%至3927亿元,日均交易笔数增长36.4%至2390万笔,每笔订单的平均价值 同比增长1.8%。截至2019年年底,中国外卖消费者规模约4.6亿人,相比2

44、018年 年底增长12.7%,在9亿网民中的占比约为50.7%o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 2019年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4843万人,按此计算,外卖消费者占我国城镇常 住人口数量的53.9%o根据美团配送的数据,2019年我国即时配送订单达182.8亿单,其中外卖订单 占比70%折合约127.96亿单,对应4.6亿消费者为人均27.8单/年,平均13天以上 点一单,向上空间仍然十分充足。再考虑到近年外卖产业渗透率持续提升,交易笔数 快速增长,我们按照2019年36.4%的增速以每年增速同比降低10%的保守预计测算, 至2025年增速降至19.34%,同期外卖订单将达到499.96亿单据研

45、究测算,单个塑料碗和塑料饭盒的重量基本在4060g左右,塑料餐勺或 餐叉重23g。有环保组织调研显示每份外卖平均消耗3.27个餐盒,我们按照每单 外卖3个餐盒(50g/盒)+1个塑料袋(5g)计算,忽略餐勺等重量,则每单外卖会 产生155g废弃塑料。考虑2025年地级以上城市餐饮外卖领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 餐具消耗强度下降30%的目标,则测算出至2025年外卖订单领域可降解塑料替代空 间为139.49万吨。同时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8184万吨,其中 塑料吸管近3万吨,则外卖领域一次性寮具及塑料吸管的替代空间为142万吨。图表26: 一次性秦具市场塑料包装与吸管替代空间测算农

46、源:CFLP美团配送,国联证券研咒所订单量亿件订单量Y0Y单耗克/件政策覆盖 面替代率%可降解塑料市场万吨2020169.8833%15530%30%26. 702021219.9729%15530%30%33.692022278. 3427%15530%30%41.832023344. 8124%15560%30%99. 202024418.9221%15560%30%119.882025499.9619%15560%30%142.49针对不可降解塑料袋领域,除了外卖中涉及的需求,其余需求主要在于商场、超 市、药店、书店、展会、集贸市场等实体经营性场所o 2020年底直辖市、省会城市、 计划

47、单列市城市建成区的上述场所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集贸市场为规范和限制 使用),至2022年底,实施范围扩大至全部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和沿海地区县城建 成区。到2025年底,上述区域的集贸市场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按照区域涉及人口来测算,至2025年上述政策涉及人口 5亿,人均在上述区域 消费4个塑料袋/周,则折合1.04公斤/年的消费量,对应塑料袋可降解需求市场需 求约52万吨。按照另一种算法,据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所统计的,我 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截至2019年,塑料免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其中 若是上述区域集贸市场及商场等的不可降解塑料袋占比仅为1020%。则至少也对

48、 应4080万吨/年的替代空间。2019年农业部等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用地膜污染防治的意见,要求到 2020年基本建立塑料回收体系,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到2025年,农膜基本 实现全回收。2020年,农业部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在农膜回收 以外,特意提出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全生物降解农用薄膜。根据2019年全国农用 塑料薄膜使用量240.77万吨推算,由于农膜回收价值低,其回收率后续较难提升。 2020年未回收的农膜比例低于20%,这部分此后5年内若有80%转化为可降解塑料 材质,则将给农膜行业带来38.52万吨的替代空间。综上各领域,至2025年合计将 给可降解塑料行业

49、的带来396.52万吨的替代空间(忽略较小的酒店一次性用品量)。2021年2月9日,国管局办公室、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国家发展改革委办 公厅三部门发布关于做好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管办发 (20214号),其中第3点要求,到2021年底前,公共机构全面停止使用公共 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内的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 品。公共机构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名录(第一批)特别以负面清单的 形式说明,不可降解材料是指含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 氯乙烯(PVC)、乙烯-醋酸乙烯(EVA)、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非生物

50、 降解高分子材料,换言之,可降解材料不能含有上述的PE、PP、PS、PVC、EVA、 PETo对于市场上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检测脸证过程一般如下流程所示:1、样品纽分确认:降解试验前需要确认含量大于等于1%的有机成分的组分;含量小于1%的组分加和总量应小于5%;*注:含量小于1%的组分可豁免(不提供生物分解能力和证明)。2、挥发性固体含量要求:挥发性固体含量应大于等于50%:3、重金属及特定元素要求:符合标准要求;4、降解性能要求:样品的相对生物分解率应大于90%,其中组分大于1%的有 机物的生物分解率应大于等于60%:由于上述定义的明确和检测验证的实施,以往通过在可降解塑料制品中添加PE 等不可

51、降解组分来改善性能、降低成本的做法将被禁止,通过堵上劣币驱逐良币的 漏洞,将令可降解塑料需求空间更为刚性,测算安全边际更高。> 中长期海外市场倒逼带来的替代空间除了上述的中短期政策驱动带来的国内市场替代空间,由于我国是全球制造与出 口大国,有大量外贸塑料制品以及聚酯纤维纺服产品是用于出口的,受欧盟等地区及 国家的政策影响,这些产品均面临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地区的可降解政策升级。从2019年全球可降解塑料消费结构来看,与此前阐述的白色污染以及海洋垃圾 分布相呼应,主要以软、硬质包装材料需求为主,排在后面的为纺织品、消费品及农 业用品,国内出口的可降解塑料制品未来在全球替代不可降解塑料的权重排序

52、也基本 按照下图比例所示。图表27: 2019年全球可降解箜料消费结构电子,2% 其他,1畏建筑,4%来源:智研咨询,国取证券研完所若按塑料类别测算,2019年全球需求中,聚乙烯需求量最高,为1.05亿吨, 占全部需求总量的41.2%;聚丙烯需求量为7630万吨,排名第二,占全部 需求总量的29.9%:聚苯乙烯需求量为1778万吨,占比7%<,上述三类塑 料主要用途即是制造一次性塑料龛、容器、包装膜及餐具,也是海洋微塑料 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品种。在远期,这三类的绝大部分需求都将被可降解塑料 所替代。三者合计近2亿吨需求量中,按照不同阶段2060%的真实替代 率做敏感性分析,对应全球总量23

53、887167万吨/年的替换空间。若按照当 前可降解塑料全球产能投放计划来看,国内产能占比远远超过一半,保守按 1/3的未来市占率测算,则对应7962389万吨的全球替代空间。1. 从产品用途测算,全球每年制造约1亿吨塑料袋,数千万吨的塑料膜,若以 20、40、60%的替代率进行敏感性分析,则仅塑料袋一项带来的替代市场空 间就是2000-6000万吨/年,中国每年制造全球1/4以上的塑料,即便按等 比例替代率测算,也能占据塑料袋这一单一品类5001500万吨的替换空 间,算上塑料膜、包装材料等其他领域,替换空间也是千万吨级市场规模。2. 以欧盟进口中国且已经表示要在未来规定可降解塑料含量的纺织用

54、化纤、塑 料及其制品为例进行测算。根据2019年欧盟从中国进口的这三类产品来算, 三者总量为435.76万吨,按照到2025年进口总量中可降解塑料占比分别为 20、50、80%进行敏感性测算,其分别对应三种材料或存在87、218、349 万吨的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该测算中尚未包含服装、窖靴、帽类、纱线以 及玩具、家具等传统意义上更重要的出口类别,同时也是各类塑料的重要应 用领域。国内光涤纶长丝这一个化纤品类的年产能就超过了 4300万吨,对 应同样量级的纺织品,其中大量用于出口,据此来粗略测算对欧盟、美国等 重要出口地区的主要涉及领域,其总的替代空间或也在千万吨级。图表28:部分欧盟进口中国塑

55、料制品量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光所从更长远的视角看,按照L.Shen等人在丈献中通过行业专家访谈汇总的规点, 在目前几类生物降解塑料与普通石油基塑料存在的性能差距下,31%是生物降解塑料 可推算出的最大渗透率。根据这一最大渗透率以及2021年的全球塑料产量测算,远 期全球塑料中最多将有超过1.20亿吨/年的产能将被生物降解塑料取代,按1/4比例 折算给国内带来超过3000万吨/年的生物降解塑料需求。图表29:不同驱动因素下对可降解塑料替代空间的估算来源: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驱动因素涉及行业/品类替代空间(万吨/年)快递业164中短期国内外卖领域142政策推动实体商铺52农膜39总计397中长期海外 市场倒逼按出口欧美地区的化纤及制品估算替换空间千万吨级按最终用途估算塑料袋、膜、包装的替换空间千万吨级按PE、PP、PS类别估算全球替代空间7962389远期最终渗 透按照生物降解塑料可推算出的最大渗透率31%测算30003价值环节向可降解塑料行业中上游扩散3.1可降解塑料产能投放密集且体量扩大> 市场选择PBAT与PLA为主要扩产品种通过前述的可降解塑料的发展以及各自性能对比,可降解塑料相关技术发展至今 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阶段,主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