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Unit 4 I have a pen pal课时3 Let's try_第1页
六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Unit 4 I have a pen pal课时3 Let's try_第2页
六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Unit 4 I have a pen pal课时3 Let's try_第3页
六年级上册英语一课一练Unit 4 I have a pen pal课时3 Let's try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 3Let's try Let's talk一、根据图片选出合适的短语。() 1. A. live in ChinaB. live in Sydney() 2. A. write a letterB. write an email() 3. A. go hikingB. go swimming() 4. A. do homeworkB. do word puzzles() 5. A. play basketballB. play baseball二、选择合适的介词填空。1. Miss White is talking _ John. 2. Theyre talking _

2、their pen pals. 3. He lives _ a farm. 4. Whats your pen pal _?5. Im very interested _ English. 三、单项选择。() 1. _ I also be his pen pal?A. AreB. CanC. Am() 2. What are you_?Im writing a letter. A. do B. doing C. does() 3. _she live in shanghai?No, she doesnt. A. Is B. Do C. Does() 4. Sarah is writing an

3、 _ to her pen pal. A. email B. letter C. story() 5. Does he _ playing football?Yes, he does. A. liking B. likes C. like() 6. _is your pen pal?Shes twelve. A. HowB. How oldC. How many四、用所给词的正确形式填空。1. My parent_(like) going hiking. 2. Im from_(Chinese). 3. Can he also_(be)_(you) pen pal?4. Does he lik

4、e_(do) word puzzles?5. Im interested in_(swim). 6. _(Do) your cousin live in Beijing?五、按要求完成句子。 1. Im climbing the mountain. (对画线部分提问)_are you_?2. Peter is from Australia. (同义句)_3. I go to school by bike. (对画线部分提问)_ _ _go to school?4. in, Shenzhen, your, does, live, aunt (?) (连词成句)_5. He lives in Sy

5、dney. (改为一般疑问句并作否定回答)_ he _ in Sydney?_,_ _.答案:一、1. B2. B3. A4. B5. A二、1. to2. about3. on4. like5. in三、1. B2. B3. C4. A5. C6. B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6、。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四、1. likes点拨:My parent是单三形式,故动词用单三形式。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

7、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2. China3. be; your点拨:can是情态动词,后跟动词原形,故用be。4. doing5. swimming点拨:in是介词,后跟动词的­ing形式。6. Does五、1. W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