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 免疫组织和器官目的要求: 1掌握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的功能;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及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2熟悉免疫器官的组成及结构 3了解淋巴细胞的归巢与再循环的意义教学时数:2学时概述免疫系统是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所组成。免疫器官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类,也分别称为初级(一级)和次级(二级)淋巴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免疫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所有细胞。免疫分子是指免疫细胞的产物。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2、不仅定居在淋巴器官中,也分布在粘膜和皮肤等组织中。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还可通过血液循环在体内各处巡游,持续地执行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使免疫应答既能有效地又能在适度的范围内进行。第一节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 或称初级淋巴器官(primary lymphoid organ),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由骨髓(腔上囊)和胸腺组成。一、骨髓(一)骨髓的结构与造血微环境造血细胞 造血组织(造血) 红骨髓血窦黄骨髓。(二)骨髓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场所(见下图)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pluripotent hema
3、topoietic stem cell,HSC)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的能力,在骨髓微环境影响下,可经过定向干细胞、祖细胞、前体细胞等分化阶段,最终分化、成熟为各种血细胞。2B、NK分化成熟场所3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附:造血干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生成1. HSC的起源 卵黄囊(23W)®肝、脾(37M)®骨髓(胚胎末期、出生)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潜能:自我更新self-renewing和分化differentiation(最初分化为)共同淋巴样祖细胞和共同髓样祖细胞等2. HSC的表面标志 CD34、c-kit(CD117)CD34:表达于14%骨髓细胞,逐渐下降至成熟血细胞
4、不表达CD117:是干细胞因子SCF的受体,表达于14%骨髓细胞Lin- 细胞:(谱系阴性细胞):早期造血干细胞 红母细胞-红细胞 巨核细胞-血小板 髓样祖细胞 肥大细胞 嗜碱性粒 髓系祖细胞 嗜酸性粒多能干细胞 中粒 粒-单核干细胞 MO DC T 淋巴样祖细胞 B NK DC3.HSC的分化及免疫细胞的生成(1)多能造血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机制骨髓、胸腺微环境是其发育分化必要条件通过动物体内或人工体外半固体微环境条件模拟,可进行造血干细胞分化的研究。A.分泌CK或其他介质胸腺基质细胞分泌IL7、胸腺激素、胸腺素、促胸腺生成素使T成熟骨髓基质细胞分泌IL7,proB preB骨髓及胸腺基质细
5、胞分泌CSFs促不同谱系细胞生长分化B.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经AM、细胞外基质与干细胞及其分化的血细胞相互作用,提供剌激信号(2)髓样干细胞及分化红系:EPO红细胞生成素髓样干细胞(EPO、SCF存在下)红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巨核系:TPO血小板生成素髓样干细胞(TPO、IL-6、IL-11)巨核细胞集落形成 单位(CFU-MeG)粒单系:GM-CSF、SCF、IL3髓样干细胞具有产生粒细胞系、红细胞系、巨核细胞系和单核-巨噬细胞系潜能的集落形成单位(CFU-GEMM)(在G-CSF/M-CSF/GM-CSF、SCF、IL-3存在下)中性粒细胞或单核/巨噬细胞嗜酸性粒细胞:GM-CSF
6、、 IL5、IL3髓样干细胞CFU-GEMM(在GM-CSF、IL-5、IL-3存在下)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Eos)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IL5、TGF髓样干细胞CFU-GEMM(在IL-5、TGF-存在下)嗜碱性粒细胞集落形成 单位(CFU-Baso)IL-3、IL-4 嗜碱性粒细胞(3)淋巴样干细胞及分化T谱系胸腺内T获得功能性TCR的表达、自身MHC限制、自身耐受A.TCR和链基因重排T细胞占总数9599%,T细胞占总数15%DN阶段链基因重排,与preT替代链组成pT:,即preT IL-7使preT 后期增殖,分化成DP细胞,链基因重排,即TCRB. CD3、CD4、
7、CD8表达DN阶段 胸腺淋巴样干细胞不表达CD3、CD4、CD8DP阶段 CD4+、CD8+(DP)、低表达CD3 TCR开始表达,CD3增多SP阶段 DP与胸腺上皮膜抗原肽-MHC/复合物结合发育为SP细胞:与类分子结合DP细胞,CD8高,CD4少至消失与类分子结合DP细胞,CD4高,CD8少至消失胸腺阳性选择positive selection:DP-抗原肽-MHC/复合物不结合或高亲和力,95%凋亡,阳性选择分化为SP,获自身MHC限制 胸腺阴性选择negative selection:SP-抗原肽-MHC/复合物(DC、M)高亲和力,被删除,进入外周T不针对自身抗原,获T中枢免疫耐受小
8、结:胸腺发育三阶段、阳阴性选择后,SP细胞(CD4+ CD8-及CD4- CD8+)获自身MHC限制和中枢免疫耐受,进入外周T库。B谱系来源于骨髓淋巴干细胞。早期B细胞的增殖分化与骨髓造血微环境密切相关。骨髓基质中的细胞因子和黏附分子是B细胞发育的必要条件。A.Ig重轻链基因重排 ProB-重链V区重排(顺序:D-J、V-D-J)大PreB-完成重链()重排并表达小PreB-轻链V- J重排未成熟B-表达mIgM,遇抗原 克隆删除 中枢耐受 成熟B-表达mIgM、mIgD,受抗原剌激发生免疫应答B. Ig(CD79a)/Ig(CD79b) B重要标志,ProB即表达,介导信号传递C.5和Vpr
9、eB 大PreB的受体:链和5-VpreB/替代轻链组成 NK来源:骨髓表面标志:TCR-、mIg-、CD56+、CD16+耐受机制:生理条件下抑制性R占优势(KIR2DL、3DL和CD94-NKG2A),识别MHC类分子,而处于受抑制状态。肿瘤或V感染时MHC分子下调,解除抑制,杀伤敏感。二、胸腺(一)胸腺的结构基本结构单位是胸腺小叶,分皮质和髓质两部分。胸腺实质由胸腺细胞和基质细胞组成。胸腺细胞绝大多数为处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未成熟T细胞。基质细胞包括胸腺上皮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胸腺浅皮质层中有前T细胞(前胸腺细胞),深皮质层内有皮质胸腺细胞,髓质层中的髓质胸腺细胞输出到外周即为T细
10、胞。(二)胸腺微环境 胸腺上皮细胞是胸腺微环境最重要的组分,以两种方式参与胸腺细胞的分化:1分泌CK和胸腺肽,调节胸腺细胞的发育和细胞间相互作用,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分化、发育。2细胞间相互作用,促进胸腺细胞增殖、分化、发育。3胞外基质,如胶原蛋白,网状纤维蛋白,葡萄糖胺聚糖促上皮细胞与胸腺细胞接触。(三)胸腺的功能1. 胸腺是T分化、发育、成熟场所、胸腺细胞在胸腺微环境作用下,最终生成CD4+T、CD8+T。趋化因子 皮质 (95%)前T细胞 进入胸腺 大部分凋亡 髓质(5%) T细胞亚群(具不同功能) 1% 外周免疫器官特定的胸腺依赖区 阳性选择胸腺细胞 识别自身MHC-抗原肽复合体的T细胞
11、 阴性选择胸腺细胞 产生对自身成分耐受的T细胞群体 (禁忌细胞株)胸腺上皮细胞和其他基质细胞产生的胸腺激素和细胞因子在胸腺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诱导作用。 2. 免疫调节功能3. 参与自身免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第二节 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 immune organ或称次级淋巴器官(secondary lymphoid organ)由淋巴结、脾、黏膜免疫系统组成。外周免疫器官是淋巴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一、淋巴结 300-500个(一)淋巴结的结构 分皮质和髓质。1被膜和小梁2. 皮质区 分浅皮质和深皮质区。 浅皮质区 B细胞定居,称非胸腺依赖
12、区(thymus-independent area)。 初级滤泡、次级滤泡深皮质区(副皮质区) T细胞定居,称胸腺依赖区(thymus-dependent area并指状树突状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深皮质区的毛细血管后小静脉(高内皮小静脉high endothelial venule,HEV)由高立方内皮细胞组成,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程有关。皮质淋巴窦:2髓质区 由髓索和髓窦组成。髓索中含有B细胞、浆细胞和巨噬细胞等。髓窦内为淋巴液通道,与输出淋巴管相通。(二)淋巴结的功能(免疫功能)1过滤和清除异物(病原体、毒素、有害异物)2产生免疫应答 T(深皮质区75%)、B(浅皮质区25%)定居场所免
13、疫应答场所淋巴细胞再循环 (血淋巴细胞-HEV-输出淋巴管-胸导管-左锁骨下静脉反回)二、脾(一)结构 外包被膜,实质分白髓和红髓。 白髓内沿中央动脉分布的淋巴组织称淋巴鞘,主要由T细胞组成,为胸腺依赖区。白髓内有淋巴小结和生发中心,含大量B细胞,为胸腺非依赖区。(二)功能(免疫功能)1T(40%)、B(60%)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4血液滤过功能(病原体、衰老红白细胞、免疫复合物、异物)5. 造血功能 三、黏膜免疫系统muscosal immune system,MIS亦称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us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
14、sue,MALT 人体粘膜400m2,50%淋巴组织在粘膜(一)MALT的组成1肠相关淋巴组织 gut-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包括派氏集合淋巴结、淋巴小结(淋巴滤泡)、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固有层弥散淋巴细胞,(1) M细胞(memberanous epithelial cell or microfold cell膜上皮细胞或微皱褶细胞):通过吸附、胞饮或内吞摄入肠腔内抗原,以囊泡形式转动并传递给M、DC,再由这些APC提呈给淋巴细胞。(2)上皮细胞间淋巴细胞(intraepithelial lymphocyte,IEL,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 40%表型与
15、+ T相同,为胸腺依赖性 60%表型与+ T相同,直接由骨髓迁移至肠上皮分化成熟在免疫监视和细胞介导的黏膜免疫中具有重要作用。2鼻相关淋巴组织(nas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NALT)分别位于扁桃体和鼻后淋巴组织,共同组成韦氏环3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bronchial-associated tissue,BALT)支气管上皮下。抗原陷入淋巴滤泡上皮隐窝,B接受剌激增殖,形成生发中心(二)MALT的功能及其特点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2SIgA抗感染3诱导口服抗原产生免疫耐受:生物学意义阻止机体对肠腔内共栖的正常菌群产生免疫应答;治疗自身免疫病提供新途径。附
16、:皮肤相关淋巴组织(SALT)也称皮肤免疫系统。皮肤的表皮层和真皮层中均有免疫细胞存在。表皮层中的郎格罕斯细胞属于树突状细胞。表皮层中有少量的表皮内淋巴细胞,几乎都是T细胞。第三节 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一、淋巴细胞归巢概念: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称为淋巴细胞的归巢(lymphocyte homing)机制:淋巴细胞归巢受体lymphocyte homing receptor与相应配体(血管地址素vascular addressin血管内皮细胞,尤其是HEV)相互作用结果二、淋巴细胞再循环1概念: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lymphocyte recirculation)2途径 (1)淋巴结 LC-HEV-输出淋巴管-胸导管-左锁骨下静脉返回 (2)脾 LC经脾A-白髓-脾索-脾血窦-脾V返回 (3)其他组织 LC-毛细血管-组织间隙-随组织液流回淋巴结-胸导管或血液循环3意义 (1)LC在外周分布更合理 (2)淋巴组织不断补充LC (3)增加抗原与APC接触机会 (4)将免疫器官与组织连成整体小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所组成。免疫器官根据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两类,也分别称为初级(一级)和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遗产分房协议书范本
- 个人房屋抵押合同
- 配电箱组装培训
- 《启迪-课件素材》课件
- 车辆开运输发票合同协议
- 远程医疗服务合同协议
- 河道入股协议书
- 邮送广告制作合同协议
- 跪求个人协议合同协议
- 送菜合同协议书模板
- 医疗器械国产化战略政策与产业生态优化研究报告
- 司法辅警面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山东青岛东鼎产业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22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陕西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模拟试卷(含答案)
- 甘肃甘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高频题库带答案2025年
- 注册会计师企业审计风险试题及答案
- 矿山施工过程中的风险控制及预防措施
- 校长在初三二模教学质量分析会上讲话明确差距,对症下药,多方联动,分类推进,奋战60天
- 民事起诉状(劳动争议纠纷)
- 酒店前台挂账管理制度
- 船舶ABS规范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