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师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语文试卷_第1页
百师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语文试卷_第2页
百师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语文试卷_第3页
百师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语文试卷_第4页
百师联盟2016届高三第一套原创猜题(新课标I)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HLLYBQ整理 供“高中试卷网()”绝密启用前考号_(百师联盟原创)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语 文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甲 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班级_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宋明理学有所谓气象和颜乐之说。气象指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圣人与贤人在其外表所表现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而颜乐指凡感悟到圣

2、人与贤人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一种乐趣,一表现在外,一体验在内,内外结合,形成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例如,在魏晋时代,名士们向往一种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 到了北宋年间,理学家创导一种“圣贤气象”,以作为他们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形象标准。程颢要弟子从尧舜和汤武那里感觉到两种精神品德:圣人有圣人的气象,不假修习,天性纯全;而贤人有贤人的气象,修身体道,双复其性。程颢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按照宋明理学家的看法,尽管我们未见过孔子、颜子或孟子这些贤人,但我们从

3、他们的论语孟子中,观其言就可把握他们三人的三种气象,即一种元气无迹,一种和风微迹,另一种则是秋杀迹著。在宋明理学家看来,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姓名_ 正因为如此,朱熹与吕祖谦在他们编辑的近思录里以“圣贤气象”作为终篇。在他们看来,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在程氏弟子看来,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其弟子光庭如沐春风;而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其弟子游杨程门立雪。近思录还记载了其他人的气象,如说周敦颐“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说曾子“传圣人学,其德后来不可测”,又说诸葛孔明“诸葛武侯有儒者气象”等等。 气象是人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别人从阅读他们的书中可以感觉得

4、到或看得到的。不过,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也有一种感觉,这是一种内在的感觉,这是有这种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一种内 在的感悟。这种感悟,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乐就是一种自我享受或受用。 现在大家都议论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为何都是长寿的,其实这就是所说的“至圣人之道”,由”化”而享有的“乐”所带来的结果。这是一种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像贺麟、宗白华、冯友兰、任华、张岱年、周辅成诸位教授,他们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这种乐趣其实也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因为是哲学家,他们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哲人们是靠他们的哲思活着。 (摘编自洪汉鼎<气象与颜乐,光明日报

5、2015年6月22日)1下列有关“气象与颜乐”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气象”指我国哲人特有的具有高超精神境界的所表现于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 B“颜乐”指凡感悟到圣贤精神境界的人其内在所体悟到的超然物外的哲人精神境界。 C中国传统文人自古都有一种自我欣赏的人格理想,这种人格理想就是“圣贤气象”。 D北京大学哲学系老教授都长寿,这是研究哲学而获得的颜乐精神境界所带来的结果。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我国哲人特有的品质的形成,一个是表现在外的精神面貌和人格特征,一个是体验在内的一种乐趣,需要两者结合。B. 宋明理学家所创导的“圣贤气象”是以自然气象来

6、比喻圣贤精神感悟的,是一种理想的圣人和贤人的内在形象标准。C. 宋明理学家认为,要学圣人必先要知圣人气象,如孔子、颜子和孟子三位贤人就有三种气象:元气无迹,和风微迹、秋杀迹著。D. 宋明理学家称之为“乐”,就是一种内在的感觉即自我享受或受用,这是有高超精神境界的人自己才能体验得到的内在的感悟。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时代的名士们向往的不拘礼仪、率性纵情、风流潇洒的风度就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和宋明理学所谓的气象有关。 B. 宋明理学家各自有他们的气象,例如程颢和程颐的气象就不同:程颢近乎颜子,有如春生;程颐有如孟子,近乎秋杀。C. 因为气象是圣人

7、的精神境界所表现于外的,所以别人必须从阅读他们的书中才可以感觉得到或看得到,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D. 颜乐不只是中国哲人才有,西方哲人也会有。因为他们是哲学家,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很少为繁杂事操心,只乐于哲学沉思和著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47题。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人也。少好学,仕郡奏曹吏。会郡守与州牧有隙,曲直未分,以先闻者为善。时州牧章已去,郡守恐后之,求可使者。慈年二十一,以选行,晨夜取道,到洛阳。慈以计败州牧诬章,而郡守得清。由是知名,而为州牧所疾。恐受其祸,乃避之辽东。 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后孔融

8、在北海为贼所围,慈为求救于平原相刘备,单骑突围直出,竞得刘备兵解融之难。 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时独与一骑卒遇策。策从骑十三,皆韩当、宋谦、黄盖辈也。慈便前斗,正与策对。策刺慈马,而揽得慈项上手戟,慈亦得策兜鍪。会两家兵骑并各来赴,于是解散。 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入山中,称丹杨太守。是时,策已平定宣城以东,惟泾以西六县未服。慈因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所附。策躬自攻讨,遂见囚执。策即解缚,捉其手曰:“宁识神亭时邪?若卿尔时得我云何?”慈曰:“末可量

9、也。”策大笑曰:“今日之事,当与卿共之。”即署门下督,还吴授兵,拜折冲中郎将。后刘繇亡于豫章,士众万余人未有所附,策命慈往抚安焉。左右皆曰:“慈必北去不还。”策曰:“子义舍我,当复与谁?”饯送昌门,把腕别曰:“何时能还?”答曰:“不过六十日。”果如期而反。 慈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劈善射,弦不虚发。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其妙如此。曹公闻其名,遗慈书,以箧封之。发省无所道,而但贮当归。孙权统事,以慈能制(刘)磐,遂委南方之事。年四十一,建安十一年卒。慈临亡,叹息曰:“丈夫生世,当带七尺之剑,以升天子之阶。今所志未从,奈何而死乎!”权甚悼惜

10、之。评曰:太史慈信义笃烈,有古人之分。 选自三国志·吴书四·卷四十九,有删改)注:许子将:许劭,字子将,当时著名的人物评论家,刘繇的谋士。楼棼:城楼上的柱子。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B. 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C. 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 D. 尝从策讨麻保贼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善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

11、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郡守”与。州牧”,都是官职名,“州牧”也叫作“刺史”,“郡守”即“太守”。 B“手戟”是太史慈所用之物,和孙策的“兜鍪”都是作战时用的一种攻防武器。 C“署”“拜”都是任命官职的意思,但“署”是暂时代理,“拜”是正式任命。 D“天子”,古以君权为神所授,故称帝王为“天子”。如孙权、刘备、曹操都是天子。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太史慈聪颖机智,为人豪侠仗义。他年轻时担任本郡的属吏,用计破坏了州官对郡守诬告的奏章,澄清了郡守的冤屈。 B. 太史慈智勇双全,是个孤胆英雄。他为了报答恩情,单骑突围,到平原搬

12、来了刘备的救兵,解了北海相孔融的围。 C太史慈笃守信义,大有名士风范。他投降孙策后马上去安抚旧主刘繇的部下,大家都认为他不会回来了,结果他如期回到军营。 D太史慈志向高远,可谓大丈夫。他认为应当提着七尺宝剑护卫天子,施展自己的抱负。可惜他正值壮年,抱憾而终。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北海相孔融,闻而奇之,数遣人讯问其母,并致饷遗。(5分)(2)慈当与繇俱奔豫章,而遁于芜湖,亡人山中,称丹杨太守。(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元词,完成第89题。 虞美人 赵孟頫 浙江舟中作 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消沉万古意无穷,尽在长空淡淡鸟飞中。海门几点青山

13、小,望极烟波渺。何当驾我以长风?便欲乘桴浮到日华东。注:浙江:此指钱塘江。断送:消磨。海门:在钱塘江人海口。桴:木筏。日华:太阳的光华,此指太阳。8结合词意,简要赏析“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二句。(5分)9全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下片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开篇先以美好闲静、“_,_”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2)曹操在短歌行中表达自己广纳贤才的心胸,希望贤才多多益善的句子是“_,_”(3)苏轼赤壁赋中写出了作者飘飘欲仙的神态,抒发作者心旷神怡的心情和飘然欲举的

14、超然之乐的语句是“_,_”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 青花瓷 左世海 当麻大急匆匆赶回村里时,他的弟弟麻二和妹妹麻花也到家了。昏暗的屋子里,除了盘腿坐在铺着破芦席的土炕上的娘,还有位陌生的秃顶老头。 “这是吴叔叔,你爹生前的好友。”娘向麻大他们介绍道,“今天让你们回来,是有件事要扣你们商量。” “啥事呀?大老远的催人回来,我单位还忙着呢!”麻

15、大瞄了眼坐在炕上的老头,疑惑地问。 “可不是,有话快点说,我公司还有事要办。”麻二有些不耐烦了。 “你们都吃公家饭,哪有我忙,早上走得急,家里猪还没喂哩。”一旁的麻花也嘟哝道。 “他叔,还是你来说?”母亲望了望众人,示意秃顶老头先说。 “是这样!”老头拧灭手中的烟头,望着麻大笑笑,说,“十年前,你爹老麻和我在一个施工队干活,两人相处得亲如兄弟。有一天下班后,老麻见一个衣衫破烂的老婆婆,蹲在路旁冻得浑身发抖,她的面前放着个挺好看的青花瓷瓶,说啥也要卖给他。老婆婆说这是她祖辈留下的东西,为了吃饭活命,只好拿了出来。当时,老麻看她确实可怜,一咬牙花了100元买下了那只青花瓷瓶。” “那,后来呢?”麻

16、大禁不住问道。 “后来,老麻又跟着施工队去了河南,我没去,临走时他把花瓶存放到了我家,说等返回时来取。不料这一走竟然杳无音信。直到上个月,我遇到一个和他一起打过工的老乡,才知道那年他在河南工地出了事。唉,好人命苦啊。” 老头说着,从提包里小心地拿出一个布包,捧到母亲面前,一层层打开后,果然露出一只尺余高的很好看的青花瓷瓶。 麻大、麻二和麻花见了,立即凑迂脑袋来。 “这可是宝贝呀!”老头又说,“前些日子我专门找专家看了,说这是地道的宋代官窑真品,按现今的价,少说也在50万元以上。”老头边说边将花瓶递给了麻大娘。 麻大娘盯着花瓶,抚摸着,半晌,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 麻大等人听后呆了。 “

17、我和你们爹是兄弟,他虽然走了,但我不能做出见利忘义的事情。这不,我经过多方打听,才找到你们这 个村子,这次物归原主,我也放心了。” “这这花瓶真值那么多钱?”麻大瞪大眼睛,紧盯着娘手里的花瓶,有些不敢相信。 “这还有假?”老头笑笑说,“专家亲自鉴定过的。本来,我想出50万,把花瓶留下来,可你娘非要把你们一个个都叫回来,商量后再定。” “娘,我看卖了吧!50万,值了!”麻大说。 “娘,大哥说得对,卖了吧!”麻二和麻花在一旁帮腔。 麻大娘看看儿女们,又望望对面坐着的老头,迟疑着,最后摇了摇头。 “这您老糊涂了咋的?”兄妹几个急了。 “我不卖,自有不卖的理由!”娘抹着泪,思虑了片刻说,“你爹死了,这

18、是他的东西,我想留个念想,有它在身边,就像有你爹陪着我一样,我不孤单。再说,我不愿看到你们为分几个钱弄得六亲不认,家事不和,要卖也要等我死了后,你们咋分、咋闸,我不想看到。” 麻大兄妹听了,面面相觑。 “你妈说得也对!”老头插话道,“这古董嘛,越放越值钱,到你娘百年之后,就不止这个数了。” 麻大兄妹听了低头不语。 老头走后麻大抢先发话了:“娘,我看您跟我到市里去吧,这老屋走风漏气的,哪像人住的地方。”麻二赶紧说:“娘,还是跟我到县城去,您这么大岁数了,每天还出去捡垃圾,您听听村里人背后咋骂我们,说您养了几头靠不住的白眼狼。” 麻花也急了,说:“娘,跟我到镇里去吧,看看您脏的,衣服、被褥多年没人

19、洗,都快发霉了。去我那儿,给您换一茬儿新的。” 可麻大娘始终摇着头,抚摸着那个花瓶,浊泪横流。 兄妹们我看看你,你看看我,没辙了。 月初到了,麻大破天荒地提着大包小包回来了,说:“娘,我工作再忙,以后每月也都会来看您,您想吃啥,尽管说。” 麻大走后没两天,麻二也回来了,说:“娘,以后我每月专门请假回来看您,您没零花钱和我说,我少下一顿馆子,就够您用了。” 来到月底,麻花又来了,说:“娘,这是我给您买的新衣服,您先换上,我这就给您洗被子去。” 村人见麻大他们隔三岔五来看娘,都说:“这麻婶有后福呀,早些年一个人凄惶的,没人管,现在好了。俺以后老了要是能像她这样,就知足了” 麻大娘听后,嘴上笑着,眼

20、窝不由又淌出几滴眼泪。 两年后的一天早晨,麻花突然给麻大打来电话,说:“出大事了,咱娘屋子烟囱倒烟,昨夜她一氧化碳中毒,等人发现时,已经去了。” 麻大听后立即驱车赶回村子。 安排完娘的后事,麻大、麻二和麻花迫不及待地取出娘珍藏的那个青花瓷瓶,话不过三句,就吵闹起来 在麻大娘的坟前,一个秃顶老头一边烧纸,一边喃喃念叨着:“老嫂子,放心走吧。要不是我当初编了个故事,给你一个假古董,你这晚年咋活呀!”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11期)(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务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在市里工作的麻大和在县里工作的麻二平时极少回家看望母亲,当吴老头告诉他们青花瓷的事,

21、他们幡 然悔悟,决心用实际行动孝顺麻大娘。 B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给麻大娘换洗衣服可以看出,麻大娘的女儿麻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是孝顺的。 C小说注重语言描写,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吴老头叙述青花瓷的故事,表现他的细心周到,又推动了故事的展开。 D小说以青花瓷是个假古董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E发生在麻大娘家的故事具有讽刺意义,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尤其是孝顺老人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独到之处。(2)小说写的人物有五个:麻大

22、、麻二、麻花、麻大娘和吴老头。你认为主人公是谁?请简要分析。(6分)(3)小说以“青花瓷”为题目,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4)小说中画线句子两次写麻大娘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分)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题。(25分)被消费的民国才女 民国才女作家被社交网络段子手盯上,其作品成了偷师的材料库。张爱玲、林徽因被伪托成“情感导师段子手”,还只是民国才女作家在当下被误读的表现之一。包括萧红、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等,民国女作家堪称中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女性,她们的人生遭际、文采

23、风流,在今天看来,仍然具有非同凡响的魅力。她们被不断地发掘、谈论,同时也被不断地误读、遮蔽。张爱玲:才华大于“小资祖师奶奶”张爱玲说过,出名要趁早。但是她大概也没有想到,她去世之后,还这么有名。这些年,不光她生前发表或出版的作品,被多次再版重印,成为畅销书,她生前完成或未完成的作品,也被研究者从各种渠道中找到,以“遗作”之名首次出版,依然读者众多。她的一篇短短的小说,被大导演李安拍成电影色·戒,成为娱乐圈的热点话题,也成就了亚洲娱乐圈一线红星汤唯。就在当下,她的一部不到3万字的英文未完稿少帅被整理、翻译出版,又引来无数“张迷”翘首以盼。 出身贵族、文字卓绝,再加上独特个性,张爱玲被很

24、多读者追捧。但不知道从何时起,张爱玲被分析成了“中国小资的租师奶奶”。有评论者说:“张所表述的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趣味,是张粉最痴迷的气息。张爱玲遗留的摩登影像,加剧了张爱玲作为小资偶像的命运。”如果说这样的说法成立,那也跟张爱玲自身的关系不大。张爱玲在作品中表现出足够的文学天才,在真正的读者那里,那才是她的核心魅力。 张爱玲的文学和人生确实是够传奇的。她曾经在20世纪30年代红遍上海滩,但之后销声匿迹几十年。直到20世纪80年代,其文学作品被海外学者夏志清大力发掘和力赞,在海内外华人圈俘获庞大的“张迷”群体。而近些年来,随着各种资料的解密,关于她晚年客居海外,创作不顺、生活也很不平顺的晚景

25、,也被反复咀嚼。于是“张爱玲晚年在美国的悲惨生活,她所有的浪漫情怀,变得奢侈和苍白”这种“女神”倒塌论,又应运而生。 不过,张爱玲的文学遗产执行人宋以朗,倒不这么看:“我觉得,只要张爱玲自己喜欢,何必要求她一定要住花园洋房,坐跑车、养番狗、吃鲍参翅、穿名牌时装、携高贵手袋、戴钻戒、搞整容?就我所知,张爱玲在赖雅(张爱玲的第二任丈夫,美国人,左派作家。1956年,两个人结婚。1967年赖雅逝世)之后的感情生活应该是空白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为什么一定要她有个伴侣呢?没有这些东西就一定很凄凉吗?” 林徽因:“女神”传记泛滥且八卦化 对于不少人来说,林徽因是“女神”级人物的头号备选人物。不管是文摘杂

26、志对她才貌双全描述的多次转载,还是电视剧人间四月天的风靡一时,都让林徽因在其逝世多年以后,在当下年轻人当中的知名度,不亚于一个当红明星。 在当当网上可以查阅到,关于林徽因的传记书不下10种,比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不离不弃,且行且珍惜喜欢你是寂静的人生不过如此,且行且珍惜林徽因传:你是人间四月天等。而其中几本书的广告词之陈词滥调,也是让人无语了。“一代风华绝世佳人林徽因,让三大才子徐志摩、梁思成、金岳霖痴迷钟爱一生,不离不弃,且行且珍惜,便是世间最美爱情的注脚。”“文艺圈民国一代才女和精神贵族;都市小资艳羡不已的五好女性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嫁得好、爱得好!” 除了那些颠三倒四说了又说的情感故

27、事,以及她被女人“羡慕嫉妒恨”的好命、才华之外,林徽因的文学作品却鲜有人提及。除了“人间四月天”“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这些被段子手“兑水”成情感鸡汤文之外,林徽因还有更多值得欣赏的诗歌。比如,在20世纪40年代,为躲避日本入侵林徽因与梁思成迁居到四川李庄,国仇家恨加上艰苦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让她的身体健康受到很大影响,在病榻上,她写下一首名为十一月的小村的新诗。 作为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对梁思成建筑学术的协助和贡献,也值得真正钦佩。20世纪30年代,纷乱、忙碌的时期,林徽因陪伴梁思成,行走大地,开始对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进行一连串的实地考察。其中一项最大成就是,他们一起确认、测量、绘制并拍

28、摄了山西五台山里一座建于公元857年的木结构寺庙佛光寺。 (摘编自被消费的民国才女:陆小曼才华被婚恋故事淹没)相关链接 张爱玲(1920 1995),中国现代作家。作品主要有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1944年结识胡兰成并与之交往。1973年,定居洛杉矶。1995年,病逝于美国的公寓,终年75岁,骨灰被撒入太平洋。作品有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城之恋半生缘赤地之恋。晚年从事中国文学评价和红楼梦研究。(百度百科) 林徽因(1904-1955),中国建筑学家、文学家。参与了梁思成中国建筑史和英文版图像中国建筑史的编写。共发表过诗、散文、小说、剧本共70余篇

29、,如散文窗子以外纪念志摩去世四周年,小说九十九度中,诗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深笑等。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主要设计者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装饰花纹设计者。(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现在的社交网络段子写手把目标瞄上民国才女作家,抄袭她们的作品,为她们写传记,他们的这些作品反而成为畅销书。有的段子写手技艺高,拥有的粉丝多。 B. 具有非同凡响的魅力的堪称我国第一代现代知识女性的民国女作家,如萧红、张爱玲、林徽因、陆小曼等,现在只是被不断地误读、遮蔽。 C. 张爱玲被很多读者追捧的原因是贵族的出身、卓绝的文字,再加上独特的个性,其中最重

30、要的是她所表述的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趣味。 D. 张爱玲客居海外,创作不顺、生活也很不平顺的晚景,被有些别有用心的人解读为“在美国的悲惨生活,她所有的浪漫情怀,变得奢侈和苍白”。 E. 林徽因在当T上升为头号“女神”的备选人物之一,是因为她的那些颠三倒四、说了又说的情感故事、好命和才貌,而非她的文学作品和学术成就。(2) 以张爱玲:才华大于小资祖师奶奶作为小标题,这样说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3) 林徽因成为才女的主要表现有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4) 从张爱玲、林徽因等民国才女被不断地误读、遮蔽这一现象,你感受到了当下人们存在什么样的现状?这些现状反映的

31、是什么问题?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和认识。(8分)第卷 表达题(共80分)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 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1) 当今社会无论我们做任何事,在辛勤付出的同时,更需要了解客观事实,_,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自我,实现人生的价值。 (2) 本次会议,以高效的方式,聚焦公司来年发展目标,就工作思路_、建言献策,为2016年工作提前谋好篇布好局,起到了全盘谋划的作用。 (3) 通过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新老媒体_,深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受众体验更好的新闻产品,为确保新闻 报道的客观公正起到了很大作用。 A扬长避短 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32、 B扬长避短 集思广益 取长补短 C取长补短 扬长避短 集思广益 D取长补短 集思广益 扬长避短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 劳动者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据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九成行业周工时超过40小时,隐藏其后的事实就是众多劳动者休息权利无情剥夺。 B. 截至目前,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已突破1.7万公里,动车组列车运营数量达1 800组,每年发送旅客9.1亿人次,均位居世界第一位。 C. 我们曾经推崇鲁迅怀疑、批判和抗争的精神,然而在当下,不但这种精神没有被很好地继承,而且被很多人遗忘甚至铲除。 D随着科技的发展,青少年中科技迷越来越多,这说明中国的创新教育已经取得初步成

33、效,创新教育的快速发展将影响到中国能否快速发展。15.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3分) 从科技性上来说,手机“飞行模式”的推出_。有的“飞行模式”仅是关闭了通话功能,有的是在硬件上停止基带芯片,还有的是关闭包括Wi - Fi、蓝牙等一切无线连接由此可见,各个手机厂商对“飞行模式”的设置并不相同,“飞行模式”是一个既没有国际标准,也没得到航空行业认证的功能。 A并不是为了在飞机上使用手机它只是模拟了飞行时“没网”的状态 B是因为在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所以模拟了飞行时“没网”的状态 C是因为模拟了飞行时“没网”的状态,所以在飞机上不能使用手机 D并不是模拟了飞行时“没网”

34、的状态,它只是为了在飞机上能使用手机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5分) 政府当然是会犯错的,政府通常由精英组成,但政府的聪明程度并不总是精英智商的相加,_ 。改革就是为了让政府更聪明更有效率。中国这些年有成就也有问题,_,这是全球包括大量西方精英的共识。也许这个国家的治理不完美,但对比同时期的其他国家,_。17.下面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标志(标志的主色调为蓝色,圆形是紫、绿、黄、橙、红等色彩叠加),请写出该会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6分)六、写作(60分)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

35、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近来,多地街头来来往往的许多小孩子、青少年戴着“头上长草”的发卡,这些卡通发卡有小草、小蘑菇、玫瑰等花花草草造型。这种发卡一经推出即受到某类群体的喜爱,到处刮超流行旋风。对此,有人欣然接受,认为此举可以舒缓压力和焦虑;有人不以为然,认为头上插草有点不吉利,许多人表示“至少我不会戴”。对此你有怎样的感悟和认识?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密码猜题卷·语文参考答案与解析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一)1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这种人

36、格理想就是圣贤气象”于文无据,原文是“这些生活作风和人格形象当然是和他们的某种精神境界相联系的”,并没有说这是“圣贤气象”。2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是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精神感悟的”与原文不符,原文是“程颢 还以自然气象来比喻圣贤的精神面貌”,不是“感悟”而是“面貌”。“内在形象标准”应为“形象标准”。3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C项,“除此之外别无他法”的说法太绝对。4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主要根据句意断句, 同时关注标志语,参考句子的结构等。原文:尝从策讨麻保贼, 贼于屯里缘楼上行詈,以手持楼棼,慈引弓射之,矢贯手著棼,围外万人莫不称

37、善。5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及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项,曹操没有称帝,他只是挟天子以令诸侯。6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文意的能力。C项,“他投降孙策后马上去安抚旧主刘繇的部下”错,这件事发生在他投降孙策 一段时间之后,不是“马上”。7参考答案:(1)此海相孔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探访他的母亲,并送给她丰厚的礼物。 (2)太史慈本来要和刘繇一起逃到豫章,可是他却逃到了芜湖,躲在山中,自称是丹阳太守。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的能力。第(l)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奇”,意动用法,“以为奇”;“数”,“屡次”的 意思;“讯问”,是“探访”“省视”“问候”的意

38、思;“饷遗”,指“丰厚的礼物”。第(2)句,要注意的关键词有:“当”,“本来”的意思;“遁”“奔”“亡”,都是“逃”的意思;这四个分句的主语都是太史慈。 参考译文:太史慈,字子义,东菜郡黄县人。(他)从小好学,在郡里担任奏曹史。正巧当时郡守和州牧发生嫌隙,(双方各执一说,)谁对谁错难以分辨,于是朝廷下令奏章先到的一方算是有理。那时候,州牧的奏章已经发出,郡守担心落后,寻求可以派遣的人。太史慈当时二十一岁,被郡守选中,于是日夜兼程赶路,到了洛阳。太史慈用计破坏了州牧诬告的奏章,郡守的冤屈才获得澄清。太史慈也因这事出名,却又因此被州牧怨J限-。(太史慈)担心被州牧报复,便躲避到辽东去了。 北海相孔

39、融听说这件事后,认为太史慈是个奇才,多次派人探访他的母亲,并这给她丰厚的礼物。后来孔融在北海郡被贼寇包围,太史慈为孔融到平原相刘备那里求救兵,他单身冲出包围·终于搬来刘备的兵马,解了孔融的围。 扬州刺史刘繇和太史慈同郡,太史慈从辽东回来,没有和别人见面,只是渡江到曲阿去见刘繇。还没有去之前,恰巧孙策打来了。有人劝刘繇可以派太史慈担任大将军,刘繇说:“我如果用太史慈,许劭不就要取笑我了吗?”只是让太史慈侦察(孙策)军队的真伪虚实。当时,太史慈只带一名骑兵,在路上遇到孙策。孙策随从的骑兵有十三人,都是韩当、宋谦、黄盖一类的勇士。太史慈便向前挑战,和孙策正面相对。孙策刺太史慈的马,钩住太史

40、慈脖子上的手戟,太史慈也拿住了孙策的头盔。正好两家的兵骑赶来相助,双方这才解散。 太史慈本来要和刘繇一起逃到豫章,可是他却逃到了芜湖,躲在山中,自称是丹阳太守。那时候,孙策已经平定了宣城以东只有泾县以西六个县没有归附。太史慈于是住到泾县,建屯立府,山越之民有许多来归附的。后来,孙策亲自来征讨,太史慈才被俘虏。孙策见到太史慈,立刻替他松绑,拉着他的手,说:“还记得在神亭那个时候的事吗?如果你在那个时候提到了我,会如何呢?”太吏慈回答:“那可不一定。”孙策于是大笑说:“今目天下之事,我要和你一起来商讨。”(孙策)立刻派他担任门下督,回到吴郡,授兵给他,封他为折冲中郎将。后来刘繇在豫章死了,兵士有一

41、万多人,不知道归附谁,孙策命令太史慈前往安抚。(孙策)左右的人都说:“太史慈一定往北而去,不再回来。”孙策说:“太史子义除了我,还会依附谁呢?”(孙策)于是在昌门为他送行,握着他的手腕道别,向他说:“几时回来?”太史慈回答:“不超过六十天。”太史慈果然按期回来。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有很长的须髯,长长的手臂,很会射箭,箭不虚发。他曾经跟随孙策讨伐麻保的贼兵,贼兵在屯区里,攀爬到楼上叫骂,两手扶着楼的梁柱,太史慈一箭射去,贯穿贼人的手掌而射入梁柱,围外一万多人看了个个叫好。他射箭的功夫就是如此神妙。曹操听到他的名声,派人送信给太史慈,用小箱子装着。太史慈打开一看,里面没有任何文字,只是放了(一种

42、药材)当归。孙权掌权后,因为太史慈能制住刘磐,就把南方的事都托付给他。太史慈四十一岁,在建安十一年(206)去世。太史慈临死时,叹息道:“大丈夫生在世上,应当带着七尺长剑,来登上天子殿堂的台阶。如今我的志向没有实现,怎么就要死啊!”孙权(知道太史慈死了,)非常悲痛惋惜。评论谎:太史慈十分守信义,诚厚刚正,大有古人的风范。8参考答案:起首二句“潮生潮落何时了?断送行人老”,透露出舟行江中的词人对潮起潮落永无终了的大自然的困惑。在永恒的大自然中,人们消磨了自己的青春,匆匆走完了自己短暂的人生旅途。永恒与短暂的对比使人产生了强烈的悲慨。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这两句,上句写景,下句 抒情

43、,情景交融。作者从潮起潮落的永无休止,想到人生易老,发出强烈的感慨。9. 参考答案:下片,即景抒情。词人极目眺望,远处青山点点,海门烟波渺渺,他不由得想起海上仙山。最后两句抒发他离开浊世的愿望。他想驾长风、乘仙筏,驶向那令人向往的神仙境界。这不仅给全词涂上一层神话色彩,而且透露出词人想于烟波浩渺之外寻求人生的解脱,逃避现实的苦恼与困惑的迫切心情。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身为宋太祖十一世孙的词人生活在宋、元更替之际,社会动荡,民心不安。这首词表现了他对人世沧桑的深沉感慨。下片写青山点点、海波渺渺表现内心的迷茫与困惑,写驾长风、欲乘桴表现逃避现实的愿望。10. (1)芳草鲜美落英缤

44、纷 (2)山不厌高 海不厌深 (3)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羽化而登仙11. (1)答案:答E给3铃,答D给2分,答C给1分;答A、B不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的能力。A项,“他们幡然悔悟,决心用实际行动孝顺麻大娘”错,他们并没有悔悟,而是看中了青花瓷的价值;B项,“麻大娘的女儿麻花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她内心深处是孝顺的”错,她和两个哥哥是一样的;C项,“语言符合人物的身份”体 现得不明显。 (2)答案示例:主人公是麻大、麻二和麻花兄妹三人。原因: 一是这兄妹三人贯串小说情节发展的始终,二是这兄妹三人是小说讽刺的对象。 主人公是吴老头。原因:一是吴老头设计并导演了

45、这。个故事,二是他的出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主人公是麻大娘。原因:一是小说围绕麻大娘写其儿女的态度变化,二是以吴老头为麻大娘编造的谎言为线索,引 发人们对类似麻大娘之类老人处境的关注,和儿女孝道的反思。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的能力。如何辨别认定小说中的主人公呢?主人公应贯串小说情节的始终,应是小说中各种矛盾冲突的中心人物,是小说中主要矛盾的主导方面。主人公的表现及其性格决定小说的主题,其他人物起陪衬、烘托、补充作用等。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应在麻氏兄妹三人和吴老头及麻大娘中选择。 (3)参考答案:有线索作用:青花瓷是小说贯串始终的结构线索,组织全文; 有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吴老头用

46、假的青花瓷让麻大娘的三个儿女转变对她的态度,由原先的不管不问到争着抢着“孝顺”; 有深化主题的作用:青花瓷是对麻大娘的三个儿女讽刺的载体,让人印象深刻。 解析:本题考查解读小说标题的内涵与作用的能力。以物件(物象)为标题,有作为结构线索贯串全文、推动故事情节、寄托作者情感、揭示文章主题、隐含比喻象征意义等作用。这篇小说的标题有三个作用:线索、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4)参考答案:第一次是“两行浊泪从满是沟壑的面颊淌下”,麻大娘看到青花瓷瓶,睹物思人,想到老伴,自然流下泪水,其背后,也有对儿女不孝的委屈与隐忍;第二次是“眼窝不由又淌出几滴眼泪”,是麻大娘对村里人对自己“待遇”转变后复杂心理的反

47、应,含着泪水的背后,是高兴、心酸与无奈。效果:两次描写,层层递进,丰富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凸显了小说讽刺儿女不孝的主题。解析:本题考查探究小说情节安排和人物心理的能力。小说中两次写麻大娘流泪:第一次是吴老头把青花瓷瓶递给麻大娘之后,第二次是村里人都羡慕自己之后。分析达两次流泪要结合人物的心理。12(1)答案:答E给3分,答A给2分,答D给1分;答B、C不 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表述不全面,原文中是“她们被不断地发掘、谈论,同时也被不断地误读、遮蔽”。C项,“所表述的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趣味”指的是张爱玲被称为“中国小资的祖师奶奶”的原因。D项,不太准确。“

48、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原文没有根据,原文是说张爱玲的晚景“被反复咀嚼”,于是说她晚年凄凉孤独,这明显是误读。(2)参考答案:原因:张爱玲成为“中国小资的祖师奶奶”是“张所表述的20世纪40年代的上海趣味,是张粉最痴迷的气息”。“张爱玲遗留的摩登影像,加剧了张爱玲作为小资偶像的命运”。张爱玲是中国现代作家,她在作品中表现出足够的文学天才,在真正的读者那里,才是她的核心魅力。张爱玲的文学和人生确实是够传奇的。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可结合材料小标题“张爱玲:才华大于小资祖师奶奶”部分和“相关链 接”部分进行筛选并整合。 (3)参考答案:林徽因是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对梁思成建筑学术的协助和贡献很多,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 林徽因是文学家,著有敬文、诗歌、小说、剧本等,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