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试题诗歌鉴赏分类汇编1_第1页
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试题诗歌鉴赏分类汇编1_第2页
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试题诗歌鉴赏分类汇编1_第3页
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试题诗歌鉴赏分类汇编1_第4页
2015年北京高考一模、二模试题诗歌鉴赏分类汇编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5届各城区一模试题诗歌鉴赏海淀区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 1518题。过辛稼轩神道(明)张以宁长啸秋云白石阴,太行天党 气萧森。英雄已尽中原泪,臣主元无北伐心。岁晚阴符仙蠹化,夜寒雄剑老龙吟。青山万折东流去,春暮鹃啼宰 树林。【注】辛稼轩神道:辛弃疾葬于江西上饶,其墓侧驿路旁有“稼轩先生神道金字碑”。太行天党:指辛弃疾当年在北方带兵聚义、共谋恢复中原的上党地区。阴符:兵书。宰:坟墓。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正确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3分)A.首联描写了稼轩墓地秋云笼罩的环境,渲染出阴郁萧森的气氛。B.颔联中英雄泪与臣主心对比,解释了英雄壮志难酬的根本原因。C.颈联以兵书被虫蛀、雄剑龙吟

2、来暗指辛弃疾内心的无奈和不甘。D.尾联中诗人化用辛词并运用典故,以慨叹英雄已逝,遗憾难消。16 .下列诗句与“英雄已尽中原泪”所表达的情感,不相符的一项是1】(3分)A.把吴钩看了,栏杆拍扁,无人会,登临意。8.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C.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D.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17 .有人评价这首诗“意境苍凉,情怀悲壮”,情节和诗歌内容作简要赏析。(6分)18 .从古至今赞美英雄的作品不可胜数,在作家笔下英雄人物各具风采: 屈原诗中的将士 “诚既勇兮又以武, : 堪称鬼雄;苏轼笔下的一世之雄曹操“醐 酒临江,"英武豪迈,雄姿英发的周瑜

3、“谈笑间, ' 风神潇洒。(3分) 西城区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19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满庭芳夏日襟水无想山作周邦彦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人静乌莺自乐,小桥外、 新濠溅溅。凭阑久,黄芦苦竹,拟泛九江船。年年,如社燕,飘流瀚海,来寄修椽。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憔悴江南倦客,不堪听、急管繁弦。歌筵畔,先安簟枕,容我醉时眠。【注】此词乃作者被外放任襟水县令期间在无想山消夏时所作。溅溅:流水声。社燕:即燕子,春社时飞来,秋社时飞走。 尊,通“樽”,酒杯。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1】(3分)A. “风老莺雏”三句,写夏初风物,取景典

4、型,饶有特点,给人成熟饱满之感。B.乌莺乐、溪水喧,作者笔下的景物蕴含活力,呈现出清新、自然、美好之态。C. “且莫思身外,长近尊前”句有暂时抛开个人荣辱,向酒杯中找寻寄托的意味。D.“歌筵畔”三句,写在弦歌与美酒中意欲醉眠,表现出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下片引入“社燕”,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何妙处? (6分)用古代诗文原句填空。(4分)上片末尾,周邦彦由自身遭遇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所述境况。二人所处环境均为低湿之地:周邦彦是“地卑山近,衣润费炉烟”;白居易则是“住近温江地低湿,二人仕途所遇也均有困顿之感:周邦彦是“憔悴江南倦客”,被外放为官;白居易则是“ ",被贬为江州司马

5、且困居九江。故周邦彦凭阑,大有二人同为苦命之人的感慨,这就应了白居易所说的“ , 两位诗人隔空交会,可谓宦海漂泊,古 今同一。东城区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 16题。 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宋朱熹江水浸云影,鸿雁欲南飞。携壶结客何处?空翠渺烟霏。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 堪插满头归。风景今朝是,身世昔人非。酬佳节,须酩酊,莫相违。人生如寄,何事辛苦怨斜晖。无尽今来古往,多少春花秋月, 那更有危机。与问牛山 客,何必独沾衣。【注】隐括:依某种文体原有的内容辞句改写成另一种体裁,叫隐括。此词即隐括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一诗。牛山:在今山东临淄。晏子春秋内篇谏上:“(齐)景

6、公游于 牛山,北临其国城而流涕日: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据皆从而泣。”【附】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砚.的一项是1】(3分)A.首句“江水浸云影”,描写江水倒映出天空之云。一个“浸”字写出了一江秋水的澄澈。 B. “风景今朝是"两句,意即美好的自然现在依然存在,而曾经登临的昔人已成为过去。 C. “无尽今来古往”三句,词人从时空变换角度抒发了人生短暂、时有危机的无奈之感。 D.富有理趣,是宋代诗词的特点之一。此词

7、由景入情,表达了词人对人生、世事的理解。 下列画线诗句的意境,与“空翠渺烟霏” 一句最为接近的一项是1】(3分)A.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B.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C.三山凌苦雾.千里激悲风。D.焰随红日去,烟逐暮云飞。隐括之作,贵在翻新。比较杜牧原诗,任选一个角度,分析朱熹此词的新意。(5分)朝阳区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9分。15.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一题。(19分)水龙吟 秋兴吴则礼秋生泽国,无边落木,又作萧萧下。澄江过雨,凉飙吹面,黄花初把。苍鬓羁孤,粗营 鸡黍,浊醪催贵。对斜斜露脚,寒香正好,幽人去,空惊咤。头上纶巾醉堕,要欹眠,水云萦舍。牵衣儿女,归来欢笑,仍邀同社。月底蓬门,

8、一株江树,悲虫鸣夜。把茱萸细看,牛山底事,强成沾洒。注释:贵:读shi,赊欠。社:一种民间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牛山:晏子春秋载,齐景公登牛山,流涕曰:“美哉国乎!若何去此而死也?”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1】(2分)A.词的上阕“秋生”句和“澄江”句,交代了时节,描写了环境特点,营造了悲凉孤寂 的氛围,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B. “苍鬓”句,描写了词人两鬓斑白,人生老迈,漂泊孤苦,只能靠自己种地养鸡糊口, 连喝杯浊酒也要赊欠的困顿境遇。C. “把茱萸细看”与王维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异曲同工,遥想了故 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D.整首词所描写的萧萧落木

9、,雨后澄江,云水萦舍,月下江树的景象,画面感极强,表 现了词人独具匠心的构图能力。词结尾句“牛山底事,强成沾洒",借用齐景公登牛山而悲泣的故事,来抒发时光易逝的 人生悲叹。下面诗句中与这句的用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A.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诗经卫风氓)B.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唐刘禹锡乌衣巷)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宋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E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下阕写词人酒醉“欹眠”后,有“牵衣儿女,归来欢笑

10、,仍邀同社” 一句。请结合全词简 要赏析这一句。(5分)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8分)“头上纶巾醉堕”写词人借酒浇愁。酒,在古典诗词中往往与忧愁相伴。白居易的琵 琶行中“ 0 ,”之句,刻画了送别之际,宾主举杯,想要将离别之情与杯中之酒 一饮而尽的场景;范仲淹在苏幕遮中有“ (D ,,化作相思泪”之句,借酒抒发 相思之愁;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低吟着“,”,将自己的苦闷与释然都融在这一杯酒里。当然,也不乏借酒助兴的作品。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用“,”,写出他在辞官归田后,和家人团聚的温馨与快乐。石景山区五、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 18-21题,共18分。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11、。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注,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此句出自孟子,是说有一个齐国人每天外出向扫墓者乞讨祭祀后余下的酒饭, 回家后洋洋自得,竟然向妻妾夸口说是权贵请自己吃饭。郊行即事程题芳原绿野恣行时,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飞。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18 .清明诗中“士甘焚死不公侯” 一句表现了介子推的名利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 , ”两句也表现出相近的态度。(2分)19 .下列诗句中,与“人乞祭余骄妾妇” 一句所使用表现手法相同的两项是【】【】(4分)A.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12、。于嗟鸠兮,无食桑甚!B.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C.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D.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鹏空好音。E.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20 .两首诗都描写了清明时令的郊野景象,但呈现的氛围与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请结合诗句进行比较。(4分)21 .现在的清明节是古代上巳节(农历三月三日)、寒食节与清明节气融合的结果,汇聚了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综合介夫传、两首宋诗和链接材料中的相关内容分条概括。(8分)【链接材料一】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据历合在清明前二日。 旧俗以介推焚骸,国人哀之,至其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犯之则雨雹伤田。三月三日,士民并出江

13、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南朝梁宗慎荆楚岁时记)【链接材料二】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链接材料三】清明即寒食,又曰禁烟节。古人最重之,今人不为节,但儿童戴柳祭扫坟萤而已。世族之祭扫者,于祭品之外,以五色纸钱制成幡盖,陈于墓左。(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丰台区(二)本大题共1题,共16分。25.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 冠题。(16分)和中斋韵(过吉作)文天祥功业飘零五丈原,如今局促傍谁辕?俯眉北去明妃泪,啼血南飞望帝魂。骨肉凋残唯我在,形容变尽只声存。江流千古英雄恨,兰

14、作行舟柳作樊。【注】:中斋,邓刻的号,官至礼部侍郎。川山战败后被俘,与文天祥一起被元兵解送,北去大都。吉,吉刑,是文天祥的故乡。两位志士被押,经过故地,感慨不尽,以诗唱和。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 】(3分)A.首联中作者自比在五丈原早卒的诸葛亮,又以“局促”的辕下驹自比,感叹沉重;“傍谁辕”以设问手法表露国势不济,大厦将倾,实在难有依傍的深忧和悲苦。B.颔联用典,前句中含有泪光北去的王昭君正是作者被押北上、不舍不甘的写照;后句“啼血南飞望帝魂”,表现作者一路难以排解的悲辛和企望南归的苦愿。C颈联两句均有句内对比,前句“唯我在”似幸,而“骨肉凋残”则实大不幸;后句“形容变尽”是

15、不幸,而“只声存”指有说话和写作自由,则是不幸中的大幸。D.尾联“兰作行舟柳作樊”句大意是:岸边飘拂的柳枝,在诗人眼中,却成了羁縻身心的樊笼牵绊;身在樊却心似兰,诗人借木兰这种香木表达自己忠贞不屈之心。尾联“江流千古英雄恨”的 “恨”,包含了作者“”之恨,“国之将亡,无所依傍”之恨,“”之恨和“骨肉凋残”之恨。“骨肉凋残”在狱中家书有所体现,是指° 6 6分)在横线处填写诗文原句。(3分)“啼血南飞望帝魂”化用了 “望帝啼鹃”的典故。望帝,是古蜀王杜宇,失国后魂化为杜鹃鸟,昼夜悲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句中的子规即杜鹃鸟。古人常以“杜鹃

16、”表达衰怎悲苦之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其间旦暮闻何物? ”的描绘,就是诗人凄 苦内心的真实写照。华阳国志中说:“子规鸣声凄厉,最容易勾起人们的别恨乡愁。”所以,古人常用“子规(杜鹃)”表达思乡之情。下列诗句中,使用这个意象表达思乡之情的两项是【】【】(4分)A.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唐推涂春夕)B.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宋如令送春)C斗转春归不自由,韶华已逐水东流。子规独抱区区意,血泪交零晓未休。(宋拙游三月三十夜闻杜宇)D.亭高千里纳山色,人静万物争春妍。天涯倦客早归去,空山日暮多啼鹃。(宋凋密横翠亭)E

17、.翠烟浓处着啼鹃,唤得韶光上柳绵。父老已知农事急,一蓑烟雨辨秧田。(宋喝士达吁江道中)顺义区二、阅读下面唐诗,完成 1215题。共16分。rt 1二月二日李商隐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注】二月二日:蜀地以此日为踏青节。I元亮井,陶潜:“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作者称“无文通半顷之田,乏元亮数间之屋” ,意指难以归隐躬耕。亚夫营:汉代将军 周亚夫,曾屯兵于细柳,以军纪严明著称,后人称为“亚夫营”。游人:作者自指。12 .盛唐有“大李杜”,指李白、;晚唐有“小李杜”,指本诗作者和 ,小杜的

18、 泊秦淮被清代沈德潜称为“绝唱”。最后两句是:“, 。"(4分)13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 的一项是1】(3分)A.首联点明踏青时间地点和印象,虽是冷风,但旭日温暖,到处充满暖洋洋的春意。B. “花须”即花蕊,因花蕊细长如须;“柳眼”即柳叶的嫩芽,因嫩芽如人睡眼方展。C. “万里” “三年”,表面是写空间的悬隔,时间的漫长,实抒欲归不能的苦闷和无奈。D.“风檐雨夜声”是写夜间檐前风吹雨打的声音,这里是用来形容江边浪潮声的凄切。14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1】(3分)A. “东风日暖”和“闻吹笙”,从不同的角度写出了江行踏青的感受。B. “无赖”本指人狡珍多诈,此指

19、花开、柳舒实属假象,具有欺骗性。C. “元亮井” “亚夫营”,均用典故,随手拈来,信口道出,不着痕迹。D. “新滩流水”仿佛午夜檐间风雨的凄凉之声,是作者内心独特感受。15 .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以乐景写哀情,以哀景写乐情,倍增其哀乐。”本诗则是以乐境反衬愁思,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房山区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6.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断句。(5分)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 (取材于李渔闲情偶寄脱窠臼 )7.阅读下面的

20、小令,完成一题。(13分)沉醉东风渔父白朴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 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下列对这首小令的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 】(3分)A.开头两句选用“黄”“白” “绿” “红”这样色彩鲜明的字眼,展现了渔父生活环境的优美,引发读者丰富的想象。B.小令中的渔父虽然没有生死之交,却能以在秋江上自在来去、 心地单纯的白鹭沙鸥为友,让人感到其心灵世界的洁净美好。C. “烟波钓叟”就是诗人在这首小令中着力表现的渔父,因为渔父不识字,没文化,所 以在万户侯面前骄傲不起来。D.这首小令语言平实自然,风格清新质朴,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像白鹭沙

21、鸥那样生活自 由自在、行动无拘无束的渔父形象。与“黄芦岸白苹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所表现的意境相近的两项是1】(4分)A.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杜甫绝句)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C.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D.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阴子满枝。(杜牧怅诗)E.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白朴天净沙秋)有人认为,“钓叟”是小令作者白朴用以自比的形象,这和下面“链接材料”中柳宗元以 “蓑笠翁”自比是一样的。请问:我们可以从“钓叟”和“蓑笠翁”身上看到两作者怎样的相同情怀与不同情怀? (5分)【链接材料】、一一注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2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注:本诗为柳宗元被贬到永州后所作。这首小令的作者白朴是“元曲四大家之一”,有人为另外三大家中的一位编了一则谜语,谜面是:“自称铜豌豆,刚硬不一般,剧中诉冤情,雪下六月天。 "谜底是 。 (1分)8.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6分)我国古代不乏有爱国之士, 他们的爱国言行、情怀与精神在一些传世的诗文中常常有所 体现,如:屈原国殛中的“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即通过楚国爱国将士的行动表现了他们奋死抗敌、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爱国精神;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凭谁问: , 等句则借历史故事曲折地表明了词人自己人老心不老,志在恢复中原、为国效力的爱国情怀;

23、左传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夜缱而出”游说秦伯之举同样表现了其一片爱国之心, 其说辞从“秦、晋围郑, 开始,至“ ,唯君图之”收束,从多个 角度剖析利害关系,最终说服了秦伯。2015届各城区一模试题参考答案诗歌鉴赏海淀区15. (3 分)A16. (3 分)D17. (6分)评分要点:结合诗歌相关内容(2分),分析其苍凉的意境(2分)和悲壮的情怀(2分)。18. (3分)终刚强兮不可凌 横槊赋诗 橘橹灰飞烟灭(书写正确、规范、美观,笔画不清按错别字扣分。每空 1分,写错字、别字或漏字不 给分) 西城区三、(13分)(3分)D (“渴望归隐的决绝态度”于诗无据)(6分)手法:比喻(

24、类比)(或托物寄情)。妙处:将自己比作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的社燕,传达出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感,生动形象,又颇为含蓄。或:借社燕来往无定、寄人檐下等特点,寄托了自己 对长期宦海漂泊、无从把握自身命运的疲倦生涯的感慨,形象恰切,又颇为含蓄。评分标准:本题6分。手法2分;形象特点与作者心绪,各1分;妙处,2分。(4分)黄芦苦竹绕宅生 谪居卧病将阳城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评分标准:每空1分。句中有错字、别字、多字、少字,则该句不得分。东城区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11分。16.(3分)C (3分)B(5分)可从内容、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等角度比较。朝阳区15. (19分)(2分)C

25、 (“遥想了故乡亲人对身处远方的诗人的思念”有误,“把茱萸细看”抒发的是时光易逝、人生短暂的感慨和词人对故乡亲人的思念)(4分)C D【评分参考】答对一项得 2分。答案超过两项本题不得分。(5分)这一句描写了词人酒醉中的梦境(或“想象”)(1分):词人回到家中,儿女牵衣,一家人高高兴兴地去参加社日活动(1分)。与下文醒来后眼前孤独漂泊的生活(1分)形成鲜明的对比(或“衬托”“虚实结合”)(1分),表现了词人的羁旅愁苦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1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8分)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人生如梦一尊还好江月携幼入室 有酒盈樽【评分参考】每空1分。句中有错该

26、句不得分。石景山区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18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分)19 . C E (4 分)20 .【答案示例及评分参考】 清明诗中的郊野上蓬蒿满地,荒芜的坟冢与盛开的桃李 构成对比,流露出诗人对世事无情的感慨。郊行即事诗中的郊野则桃红柳绿,春意盎然, 展现了诗人珍惜春光、尽情游乐的兴致。每诗氛围与情感各1分,共4分。21 .【答案要点】对介子推节操的敬重纪念。敬畏自然,敬畏神灵。慎终怀远(缅 .怀祖先,追思逝者)。珍惜美好春光,融入自然。尽情欢乐,享受健康生活。【评分参考】每点 2分,共8分。答出任意四点即可得满分。丰台区(二)25.【答案】A【解析】A选

27、项中“如今局促傍谁辕”不是设问,而是反问。【答案】功业未成远离故土家破人亡,长子道生因病死于惠郡治所。佛生在战乱中不知所终,后来又听说已经去世了。【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杜鹃啼血猿哀鸣【答案】AD【解析】A选项,第三句“蝴蝶梦中家万里”中“家万里”三个字点出作者离家在外。B选项中子规啼血主要取其暮春时伤春的悲伤之意,和离别没有关系。C选项中根据第二句“韶华已逐水东流”表明此处为感慨时光易逝,壮志难酬。D选项,第三句“天涯倦客早归去”中“天涯倦客”四个字点出作者飘零在外, 想要“早 归去”回到家乡。E选项主要表现田园中的春色,及农家生活,并不涉及乡愁。所以答案为AD。顺义区二、阅读

28、下面诗歌,完成 12-15题。共16分。12. (4分)杜甫、杜牧。“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13. (3 分)A14. (3 分)B15. (6分)诗人在首联联写江间春色, 写物遂其情,正是为了要反衬出自己的沉沦身世 与凄苦心境。是以乐境写哀思,反而使愁情更浓。(以轻快流走的笔调抒发抑塞不舒的情怀, 以清空如话的语言表现宛转曲折的情思。 )(意思对即可)房山区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24分。6 .参考答案: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 /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 不彳/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焉用传之评分建议:5分。必断处

29、有10处,断对的个数减去断错的个数后乘以0.5,所得数据为考生得分。如果出现 X.5分的情况,则记为 X+1分;如果断对的个数减去断错的个数后得负 数,则记为0分。【原文】古人呼剧本为“传奇”者,因其事甚奇特,未经人见而传之,是以得名,可见非奇不传。“新”即“奇”之别名也。若此等情节业已见之戏场,则千人共见,万人共见,绝无奇矣, 焉用传之?是以填词之家,务解“传奇”二字。【译文】古人称剧本为“传奇”,是因为它所写的事情非常奇特,别人没见过,才把它记了下来,从而便得名了,可见没有奇特的事是不会去写剧本的。“新”就是“奇”的别名。如果某个情节已经在戏场中演过, 那么千千万万的人就都见过了,也就没什

30、么奇特的了, 哪用再去写呢?所以剧作家一定要理会“传奇”这两个字。7 .C (对“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的准确理解应是:渔父虽然不识字, 但他自在美好的生活足以让人间的万户侯羡慕。)A E (题干中两句诗的意境优美恬适,A、E两项的诗句亦然。)答案要点:相同情怀一一远离世事(远离纷扰、远离尘嚣、不满于现实),崇尚自然(钟情自然、寄情山水)。(1分)不同情怀一一白朴有不与达官贵人为伍,甘于淡泊宁静、崇尚逍遥自在生活的情怀;(2分)柳宗元虽孤寂郁愤,但却仍有着清高而孤傲的情怀。(2分)评分建议:按要点给分。答案:关汉卿(1分)8.答案: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廉颇老矣 尚能饭否 郑

31、既知亡矣 阙秦以利 晋评分建议:6分,每句1分。出现错别字或其它错误则该句不得分。.2015届各城区二模试题诗歌鉴赏海淀区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4-17题。水调歌头李太白画像(宋)李纲太白乃吾祖,逸气薄青云。开元有道,聊复乘兴一来宾。天子呼来方醉,洒面清泉微醒,余 吐拭龙巾。词翰不加点,歌阕满宫春。笔风雨,心锦绣,极清新。大儿中令,神契兼有坐忘人。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 乃敢尚衣嗔。千载已仙去,图象耸风神。【注】相传李白醉酒呕吐,唐玄宗以巾帕为其拭面。“大儿中令”,“坐忘人”,分别指李白的好友郭子仪、司马子微。14 .下列诗句没有表现李白“逸气薄青云”的一项是【】(3分)A.长风破浪会有时

32、,直挂云帆济沧海。B.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C.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D.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15 .下列诗句所体现的人物“风神”与“不识将军高贵,醉里指污吾足,乃敢尚衣嗔”不相符的 一项是1】(3分)A.手持一枝菊,调笑两千石。B.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C.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D.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16 .下列评价与李纲词中所言李白诗歌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1】(3分)A.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B.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C.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D.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17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9分)酒入豪肠,七分

33、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摘自余光中寻李白请分别写出李白诗中含有“月”、“酒”的诗句。(4分)余光中诗句中的“剑气”,可理解为李白的豪气、才气。请结合李纲词作或你的阅读积累,对 李白的“剑气”加以阐释。(5分)西城区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 16-19题。(16分)赴洛道中作(晋)陆机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注】陆机:西晋文学家。出身东吴名门,东吴灭亡后退居家乡,闭门勤学,后被迫离开家乡前往京城洛阳。案辔:案,同“按”。按

34、辔,手抚驭马的缰绳,任马慢步行走。16 .按照提示在横线上填写内容。(4分)“振策陟崇丘”中“陟”的意思是。在出师表中,有句子写道:“宫中府中, ;陟罚臧否,。”其中“陟”意思是 。17 .下列有关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3分)A.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紧扣诗题,概括写自己“远游”中历经了艰辛的跋涉。B. “振策陟崇丘,案辔遵平莽”写诗人行程的风尘仆仆,流露出漫漫行程之后的释然。C. “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句用“悲”来修饰风,突显诗人情感中的孤寂和落寞。D.全诗写赴洛途中所见,借崇丘、悲风、清露、明月等来表达身在旅途的独特感受。18 .陆机曾说:“诗缘情而绮靡。”意思是诗歌

35、重在抒发诗人情感,且应注重文辞华美。请从这个角度赏析诗句“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4分)19 .诗中“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描写了周围幽雅清丽之景, 结尾却转而抒发“不能寐”“独长想”之情,如何理解这样写的效果?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认识。(5分)东城区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1-15题。屈原塔苏轼自注:在忠州,原不当有塔于此,意者后人追思,故为作之。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精魂飘何处,父老空哽咽。至今沧江上,投饭救饥渴。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屈原古壮士,就死意甚烈。世俗安得知,眷眷不忍决。 南宾旧属楚,山上有遗塔。应是奉佛人,恐子就沦灭。 此事虽无凭,此意固

36、已切。古人谁不死,何必较考折。 名声实无穷,富贵亦暂热。大夫知此理,所以持死节。【注】忠州:古属楚地,但屈原并未去过那里,生平事迹也与忠州无关。南宾:隶 属于忠州。11 .本诗分三段:前八句写 ,次八句推测屈原塔的来历,末八句。(4分)12 .本诗内容涉及我国一个传统节日的习俗。下列与这个节日相关的诗句是【】(3分)A.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B.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C.浴兰包粽念忠臣,千古不亡湘水身。D.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13 .诗中代指屈原的一项是【】(2分)A.楚人B. 奉佛人 C. 古人 D. 大夫AJ屈原赴死之决绝B.加人眷怀之不绝q沧江之投饭d.龙

37、舟之竞渡15.学校修建“中华文化名人画廊”14 .下列使用对比手法强化议论力度的一组是1】(3分)富贵之短暂声名之无穷;屈原持志之高洁:作者景仰之无限,常你从屈原和苏轼中任选一人,拟写100字左右的介绍。.有关这位文化名人的介绍要求涉及下列内容:时代,地位,著名作品,诗文名 句,对后世的影响。(6分)朝阳区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14.阅读下面两首汉乐府诗,完成一题。艳歌行无名氏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兄弟两三人,流宕在他县。故衣谁当补?新衣谁当绽?赖得贤主人,览取为吾绽。夫婿从门来,斜倚西北眄。“语卿且勿眄,水清石自见。”石见何累累,远行不如归。(20 分)悲歌无名氏悲歌可以当泣,远望

38、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欲归家无人,欲渡河无船。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 的一项是1】(2分)A.艳歌行中,兄弟几人流浪他乡,孤苦无依,旧衣无人补,新衣无人缝。B.艳歌行中,好心的女主人帮游子缝补衣衫,却被从外归来的丈夫误会。C.悲歌中,游子以远望故乡代替还乡,排遣了思念故乡却不得归的痛苦。D.悲歌中,游子内心的情感无法诉说,就像车轮在肠中转动般阵阵绞痛。古诗中“燕”的意象蕴含丰富。下列表格中,对诗句中“燕”寄寓的感情的解说,不正确 的一项是1】(3分)诗句“燕”寄寓的感情A.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诗经?谷风)表现爱情美好,倾诉思念情人之切B.笙歌散尽游

39、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极,双燕 归来细雨中。(宋欧阳修米桑子)表现春光美好,传达伤感惜春之情C.当年燕子知何处,但苔深韦曲,草暗斜川。(宋张炎高阳台西湖春感)表现羁旅情愁,状写漂泊流浪之苦D.燕子归来衔绣幕,旧巢无觅处。(宋李好古谒 金门怀故居)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之慨艳歌行和悲歌两首诗都抒发了深挚的情感,采用的主要抒情手法却不同。请 简要赏析。(5分)根据提示写出诗文的原句。(10分)“叠词”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字重叠构成的词,如艳歌行里的“翩翩”。叠词可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富于艺术魅力。如李密陈情表中“,”写出祖母时日无多,呼吸微弱的样子,流露出作者对祖母的拳拳深情;杜牧阿房宫

40、赋中,“,”用建筑物上钉头密密闪耀的细节,揭示了秦人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形象地描摹出壮阔的长江奔腾不息的样子;周敦颐爱莲说“ ,一 ”,写莲花清纯芬芳,如佳人玉立在水中。丰台区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6题。洞仙歌北宋李元膺一年春物,惟梅柳间意味最深。至莺花烂漫时,则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予作洞 仙歌,使探春者歌之,无后时之悔。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一年春好处,不在浓芳,小艳疏香最娇软。到清明时候,百紫千红,花正乱,已失春风 一半。早占取韶光共追游,但莫管春寒,醉红自暖。注青眼:指初生之柳叶,细长如眼。1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1 】(3分)A.上片先以“雪云散” “放晓晴”写冬尽春归的季候转换,然后写早春梅柳的独有风姿。B.下片“一年”三句, 写“小艳疏香”胜过浓芳, 体现了词人对春光美景独特的审美眼光,C. “到清明”四句写清明暮春时节百紫千红,虽一片烂漫,但“春已衰迟,使人无复新意”D.词末三句借景抒情,表达伤春之意,赏花不怕春寒,大不了喝酒自暖,也要早占韶光。15 .诗人提出“探春及早”的观点,下列诗句所写的景致,不符合作者的审美情趣的两项是(6分)A.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B.最是一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