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柱配筋_第1页
框架结构柱配筋_第2页
框架结构柱配筋_第3页
框架结构柱配筋_第4页
框架结构柱配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框架柱纵筋直径:硅规(I)柱9.3.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3偏心受压柱的截面高度不小于600mm时,在柱的侧面上应设置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并相应设置复合箍筋或拉筋;9.3.3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

2、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抗规6. 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6.3.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J)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6122一、二、三级框架梁内

3、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间距:硅规(I)柱9.3.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柱中纵向钢筋的净间距不应小于50mm,且不宜大于300mm;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柱中各边的纵向受力钢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o注:水平浇筑的预制柱,纵向钢筋的最小净间距可按本规范第

4、9.2.1条关于梁的有关规定取用。9.3.3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的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11.4.13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框架柱、框支柱

5、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o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6. 4.4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2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一、二、三级抗震设计时其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200mm抗震等级为四级和非抗震设计时,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300mm;柱纵向钢筋净距均不应小于50mmo抗规6. 3.8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200mm。2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

6、距不宜大于配筋率:硅规(I)柱9.3.1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5%;4圆柱中纵向钢筋不宜少于8根,不应少于6根,且宜沿周边均匀布置;9.3.3I形截面柱的翼缘厚度不宜小于120mm腹板厚度不宜小于100mm当腹板开孔时,宜在孔洞周边每边设置23根直径不小于8mm勺补强钢筋,每个方向补强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该方向被截断钢筋的截面面积。腹板开孔的I形截面柱,当孔的横向尺寸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一半、孔的竖向尺寸小于相邻两孔之间的净间距时,柱的刚度可按实腹I形截面柱计算,但在计算承载力时应扣除孔洞的削弱部分。当开孔尺寸超过上述规

7、定时,柱的刚度和承载力应按双肢柱计算。9.3.8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s应符合下列规定:A*w。*35/y也底(9,3.8)Jy式中:为一一梁腹板宽度I坛梁截面有效高度.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的弯弧内半径,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6d;大于25mm时,不宜小于8d。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防剥落的构造钢筋。11.4.12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11.4.121规定的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0.2;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1;

8、*11.4.12-1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柱樊型抗震等级二缓三级四级中柱、边柱0.9(1,0)0-7(0.8)0.6(0,7)0.5的6】竟柱.框支柱L10.90.80.7注:1表中括号内触值用于框架鳍构的柱;1采用335MPa金、*M>MPia级燃向爱力钢筋时,应分别检表中数值增加。.1和005采用;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加以上时,应按衰中数值增加01来周.11.4.13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勺

9、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6.4.3柱纵向钢筋和箍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6.4.3-1的规定值,且柱截面每一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2%;抗震设计时,对IV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表中数值应增加0.1。表6.4.)1拄纵向受力钢筋酸小配筋百分率()柱类型杭履等级ttJR一级二级三嫌四皴申柱.边拄0.9(h0)0.7(0.8)&6(0.7)0.50.5角柱1.10,90.80.75枢支柱L10.90.7注:1表中括号内数值适用于框架结构;2采用335Fs

10、缀、/OOMPs缓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按表中数值增加0.1和0.05采用手3当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熟值应塔加采用*6. 4.4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满足下列规定:1抗震设计时,宜采用对称配筋。3全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不宜大于5%、不应大于6%,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5%。4一级且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其单侧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5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产生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抗规6. 3.3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不应

11、大于0.35。2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7. 3.4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一、二级不应少于2巾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巾126.3.7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建造于IV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表氏3.7-1柱战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类别抗

12、震等级二四1中柱和边柱0.9(100.7(0.9)0.6(0,7)0.5(0.6)角柱.标支柱L10.90.80.7注1袁中站三内放信用十隹黑皓枸的住?2,捐他强度岳准值小于4nMp工时,去巾鞋曲应片加0-1福作强度希推16为40UPh时,表申熟怕由错加。一。力3混汨十强度等覆高干匚60时,上述觐值应相将增加口门.8. 3.8柱的纵向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4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连接和锚固:硅规(n)梁柱节点9.3

13、.4梁纵向钢筋在框架中间层端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节点的锚固:1)当采用直线锚固形式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且应伸过柱中心线,伸过的长度不宜小于5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2)当柱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可采用本规范第8.3,3条钢筋端部加机械锚头的锚固方式。梁上部纵向钢筋宜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包括机械锚头在内的水平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4lab(图9.3.4a)。3)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此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柱外侧纵向钢筋内边并向节点内弯折,其包含弯弧在内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弯折钢筋在弯折平面内

14、包含弯弧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d(图9.3.4b)o拥筋蛙部簟锚头锚固<b)铜筋末端恸弯折幡固图9.3,4梁上部纵向钢筋在中间层端节点内的锚固2框架梁下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的锚固:1)当计算中充分利用该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的锚固方式及长度应与上部钢筋的规定相同。2)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或仅利用该钢筋的抗压强度时,伸入节点的锚固长度应分别符合本规范第9.3.5条中间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锚固的规定。9.3.5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或连续梁中间支座,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节点或支座。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宜贯穿节点或支座。当必须锚固时,应符合下列锚固要求:1当计算中不利用该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

15、点或支座的锚固长度对带肋钢筋不小于12d,对光面钢筋不小于15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2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压强度时,钢筋应按受压钢筋锚固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内,其直线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7la;3当计算中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锚固在节点或支座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受拉锚固长度la(图9.3.5a);4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宜按本规范第9.3.4条第1款的规定采用钢筋端部加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也可采用90。弯折锚固的方式;5钢筋可在节点或支座外梁中弯矩较小处设置搭接接头,搭接长度的起始点至节点或支下部纵向锢筋在节点中直线锚回座边缘的距离不应小于1.5h0(图9.3.

16、5b)oIL>I一5比下部级向纲筋在节点或支座藕围外的搭接图9.3,5梁下部纵向钢筋在中间节点或中间支座范围的锚固与搭接9.3.6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的中间节点或端节点,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柱纵向钢筋在顶层中节点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要求:1柱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且自梁底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2当截面尺寸不满足直线锚固要求时,可采用90。弯折锚固措施。此时,包括弯弧在内的钢筋垂直投影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在弯折平面内包含弯弧段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图9.3.6a)o3当截面尺寸不足时,也可采用带锚头的机械锚固措施。此时,包含锚头在内的竖向锚固长度不应小于0.5lab(

17、图9.3.6b)o依纵向钢筋呀弯折常固(3拄纵向锹筋通头加错板辘固图9.3.6顶层节点中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4当柱顶有现浇楼板且板厚不小于100mm寸,柱纵向钢筋也可向外弯折,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d。9.3.7顶层端节点柱外侧纵向钢筋可弯入梁内作梁上部纵向钢筋;也可将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及附近部位搭接,搭接可采用下列方式:1搭接接头可沿顶层端节点外侧及梁端顶部布置,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ab(图9.3.7a)其中,伸入梁内的柱外侧钢筋截面面积不宜小于其全部面积的65%;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钢筋宜沿节点顶部伸至柱内边锚固。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第一层时,钢筋伸

18、至柱内边后宜向下弯折不小于8d后截断(图9.3.7a),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当柱外侧纵向钢筋位于柱顶拓揍接头沿顶层端节点外制及累瑜顶邰布置(b)辖接授头沿节点外制直蛾布置图9,3,7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内的锚固与搭接第二层时,可不向下弯折。当现浇板厚度不小于100mm寸,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也可伸入现浇板内,其长度与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相同。2当柱外侧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且宜分两批截断,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柱外侧纵向钢筋的直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外侧并向下弯至梁下边缘高度位置截断。3纵向钢筋搭接接头也可

19、沿节点柱顶外侧直线布置(图9.3.7b),此时,搭接长度自柱顶算起不应小于1.7lab。当梁上部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弯入柱外侧的梁上部纵向钢筋应满足本条第1款规定的搭接长度,且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d,d为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直径。4当梁的截面高度较大,梁、柱纵向钢筋相对较小,从梁底算起的直线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顶即已满足1.5lab的要求时,应将搭接长度延伸至柱顶并满足搭接长度1.7lab的要求;或者从梁底算起的弯折搭接长度未延伸至柱内侧边缘即已满足1.5lab的要求时,其弯折后包括弯弧在内的水平段的长度不应小于15d,d为柱纵向钢筋的直径。5柱内侧纵向钢筋的锚固

20、应符合本规范第9.3.6条关于顶层中节点的规定。9.3.8顶层端节点处梁上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A应符合下列规定:4W°,鳖屋曲(9.3.8)式中上瓦梁腹板宽度;自一梁截面有效高度.梁上部纵向钢筋与柱外侧纵向钢筋在节点角部的弯弧内半径,当钢筋直径不大于25mm寸,不宜小于6d;大于25mm寸,不宜小于8d。钢筋弯弧外的混凝土中应配置防裂、防剥落的构造钢筋。9.3.9在框架节点内应设置水平箍筋,箍筋应符合本规范第9.3.2条柱中箍筋的构造规定,但间距不宜大于250mm对四边均有梁的中间节点,节点内可只设置沿周边的矩形箍筋。当顶层端节点内有梁上部纵向钢筋和柱外侧纵向钢筋的搭接接头时,节点内

21、水平箍筋应符合本规范第8.4.6条的规定。6.4.5柱的纵筋不应与箍筋、拉筋及预埋件等焊接。6.5钢筋的连接和锚固6.5.1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应符合下列规定:1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宜设置在构件受力较小部位;抗震设计时,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范围。钢筋连接可采用机械连接、绑扎搭接或焊接。2当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搭接做法时,在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应配置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1/4。当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应大于100mm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寸,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

22、0mm范围内各设置两道箍筋。6.5.2非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应取la。受拉钢筋绑扎搭接的搭接长度,应根据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钢筋截面面积的百分率按下式计算,且不应小于300mmh=5.(6.5.2)式中:It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mmLlt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mm),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采用;?一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应按表6.5.2采用。表6,5.2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制筋面积百分率()虱2550100受拉搭接长度修正系数?L21.4I.6注: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钢筋面枳百分率取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搭接接头的受力

23、钢筋与全部受力钢筋面积之比.6.5.3抗震设计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人应按下列规定采用,一、二级抗震等级U=L15乙(6.5.3-1)三级抗震等级=L054(6.5.3*2)四级抗震等级人二1.00。(6.5.3-3)2当采用绑扎搭接接头时,其搭接长度不应小于下式的计算值:人=,匕(6.5,3-4)式中:%抗震设计时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3受拉钢筋直径大于25mm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8mm寸,不宜采用绑扎搭接接头;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框架柱:一、二级抗震等级及三级抗震等级的底层,

24、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也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三级抗震等级的其他部位和四级抗震等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2)框支梁、框支柱: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3)框架梁:一级宜采用机械连接接头,二、三、四级可采用绑扎搭接或焊接接头。5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受拉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6当接头位置无法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时,应采用满足等强度要求的机械连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7钢筋的机械连接、绑扎搭接及焊接,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6.5.4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的纵向钢筋在框架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图6.5.4)应符合下列要求:1顶层中节点柱纵向钢筋和边节点柱

25、内侧纵向钢筋应伸至柱顶;当从梁底边计算的直线锚固长度不小于la时,可不必水图6.5.4非抗震设计时框架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示意平弯折,否则应向柱内或梁、板内水平弯折,当充分利用柱纵向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其锚固段弯折前的竖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5lab,弯折后的水平投影长度不宜小于12倍的柱纵向钢筋直径。此处,lab为钢筋基本锚固长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有关规定。2顶层端节点处,在梁宽范围以内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可与梁上部纵向钢筋搭接,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5la;在梁宽范围以外的柱外侧纵向钢筋可伸入现浇板内,其伸入长度与伸入梁内的相同。当柱外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大于1.2%时,伸入梁内的柱纵向钢筋宜分两批截断,其截断点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20倍的柱纵向钢筋直径。3梁上部纵向钢筋伸入端节点的锚固长度,直线锚固时不应小于la,且伸过柱中心线的长度不宜小于5倍的梁纵向钢筋直径;当柱截面尺寸不足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伸至节点对边并向下弯折,弯折水平段的投影长度不应小于0.4lab,弯折后竖直投影长度不应小于15倍纵向钢筋直径。4当计算中不利用梁下部纵向钢筋的强度时,其伸入节点内的锚固长度应取不小于12倍的梁纵向钢筋直径。当计算中充分利用梁下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梁下部纵向钢筋可采用直线方式或向上90。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