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业1:总结典型的混凝土本构模型类型,并就每种类型给出有代表性的几个模型按照力学理论基础的不同,已有的本构模型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以弹性理论为基础的线弹性和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以经典塑性理论为基础的弹全塑性和弹塑性硬化本构模型;用内时理论描述的混凝土本构模型等。1、 混凝土单轴受力应力一应变关系1.1 混凝土单向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1、saenz等人的表达式saenz等人(1964年)所提出的应力一应变关系为E2.31(0-2)-(2:-1)()2:()3ES-0-0-00图1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关系2、Hognestad的表达式Hognestad建议的模型,其应力一应变曲线的上升段为二次
2、抛物线,下降段为斜直线,如图2所示,表达式为:2二二2-(一)%Y;0;0;0二二1-0.15('一'°)二0;0三;三;cu;cu;00u图2Hognestand建议的应力-应变关系一应变关系为<1(上升;03、GB50010-2002建议公式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所推荐的混凝土轴心受压应力段);3二='(3-2)(二a-2)(一)卜0-0-0>1(下降段):。(J)';0式中,a表示应力一应变曲线的上升段参数;c为下降段参数。4、CEBFIP建议公式CEBFIP模式规范建议的单轴受压应力一应变关系为2._k/;。)-(;/;。)一-
3、39;01 (k-2)(;/0)式中,k为系数,k=(1.正。(80/仃0)方©为混凝土纵向弹性模量。2、混凝土非线性弹性本构模型1、混凝土非线性弹性全量型本构模型当材料刚度矩阵D用材料弹性模量E和泊松比"表达,则为全量E-v型;如果材料的刚度矩阵D用材料模量K和剪变模量G表达,则为全量KG型。在全量本构模型中,关键是要合理确定材料参数E和v随应力状态变化的规律。Ottosen本构模型的建立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建立强度和开裂准则;定义非线性指标P;建议采用的割线模量Es;建议采用的泊松比九。引入一非线性指数3,表示当前应力(仃1,。2,。3)距破坏(包络面)的远近,以反映塑
4、性变形的发展程度。假定主应力5和仃2值保持不变,63(压应力)增大王时混凝土破坏,混凝土的多轴应力一应变关系仍采用单轴受压的Sargin方程fc2-A(D-1)()2;c;c21-(A-2)D()2;c;c但用多轴应力状态的相应值代替且二三EpEf二/Esc;f二3/Ef式中各符号的意义见图3。将以上两式代入后,得轴割线模量:二次方程,解之即得混凝土的多EsE,"d1-11E0耳EiEBEfc(a)fu(b)图3Ottosen本构模型(a)单轴受压应力泊松比-应变曲线(b)多轴应力-应变曲线(c)其中,。与W均以受压为正值;fc为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A=E0/Ec;E0为混凝土初始弹
5、性模量;Ec为混凝土应力达fc时的割线模量;%为应力达峰值时的应变;D为系数,对仃一名曲线上升段影响不大,而对下降段影响很大,如图所示。限制0WDW1.0,D愈大,则曲线下降愈平缓。这一曲线基本上可以反映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全曲线的主要特征,因而在混凝土有限元分析中应用很广。由上述分析可见,Ottosen模型是以非线性弹性理论为基础,仅仅适当地改变了割线模量Es和泊松比vs;所采用的参数仅采用单轴试验数据便可确定;给出的与单轴受压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特征相同的一般三轴受压应力一应变曲线,以及峰值应力点和软化段,使计算简单。2.2非线性弹性本构关系一增量型采用全量形式对按比例一次加载的条件是合适的,它
6、与加载路径无关。在逐级加载以及非比例加载情况下采用全量形式会感到困难,这时采用增量形式比较合理。因为采用非线性弹性理论,所以仍假定应力状态与应变状态有一一对应关系,材料参数是应力状态(或应变状态)的函数。但这时不采取全量形式,而采用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的形式,材料本构矩阵将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联系起来。各向同性增量本构模型(1) 含一个可变模量匚的各向同性模量假定泊松比¥为不随应力状态变化的常数,而用随应力状态变化的变切线模量已取代弹性常数E,并采用应力和应变增量,则可得下列增量应力一应变关系:Et1.1E(1)(1-2)式中,°ij,用分别表示应力和应变增量张量;对多轴应力状
7、态下混凝土,可根据等效单轴应力Et为应力一应变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模量,一应变关系确定。(2) 含两个可变模量Kt和Gt的各向同性模量增量应力一应变关系d二0=2Gtd%(3Kt-2Gt)d-1、双轴正交各向异性增量本构模型混凝土在开裂,尤其是接近破坏时,不再表现出各向同性的性质,而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的性质。因此,用各向异性描述混凝土开裂后的性能更为合理。(1)正交各向异性本构关系假定混凝土为正交各向异性材料,并且在各级荷载增量内力一应变呈线弹性关系,其应力增量与应变增量关系为1一32式中,E1、巳为施加一级荷载后在主应力方向的等效切线模量;d。1、d。2、d。3为由荷载增量引起的应力增量;必
8、)2为在方向1,2的应力对方向2,l所引起的影响(泊松比)。关于泊松比的值,一般由试验确定,一般在0.150.20之间,"的值的大小对计算结果影响相对较小,Darwin和Pecknold建议:双向受压时=0.2一向受压、一向受拉和双向受拉时/心4-4V=0.2+0.6+0.4<fcJ<fcJ这一模型被广泛采用。(2)等效单轴应力一应变关系El和巳值可由双轴受力的应力-应变关系求得,但由于这种应力一应变关系包含了泊松比和微裂缝的影响,因此必须在双轴受力的应力一应变关系中消除泊松比的影响。线弹性材料在单轴受压和双轴受压时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如图4所示,可见,由于泊松比的影响,在双
9、轴受压状态下的材料刚度增大了。双向受压图4线弹性材料的等效单轴应变对于混凝土这样的非弹性材料,在双轴受力时刚度增大,除了泊松比的影响外,还有其内部微裂缝开展的影响。消除泊松比影响并考虑微裂缝影响的单轴应力一应变关系,称为等效单轴应力一应变关系,如图5所示,其曲线形状随应力"(=。1/Gr2)变化。这样切线模量可由等效单轴应力一应变关系确定曲线DarwinPecknold模型在双向应力状态下,Darwin和Pecknold于1977年提出了一个正交异性的应力应变关系矩阵,他们认为在消除了泊松比的影响后,等效的应力应变关系仍可用Saenz公式:其中,i为主应力方向(i=1,2);%为相当
10、于最大压应力5c时的轴向应变值;”为等效,、三iu匚'匚/的单向应变,即EcEc=5c/%是最大压应力时的割线模量。任意应力时的切线模量Ei:ic1+(E0-2)(;u)+(;u)22sicic混凝土弹塑性本构模型目前采用的弹塑性本构关系可分为两种:全量理论和增量理论。全量理论是塑性小变形理论的简称,适用于简单加载情况,在按比例加载的情况下一般可获得比较满意的结果。增量理论又称流动理论,是描述材料在塑性状态时应力与应变速度或应变增量之间关系的理论。1、混凝土弹塑性增量理论弹塑性增量理论需要对屈服准则、流动法则和硬化法则做出假定。Tfoid1-A.kI.例o_|_矶。_ID1开上式即为增
11、量理论的弹塑性本构矩阵的一般表达式。式中的A表示硬化参数,其值由材料试验确定。对于“做功硬化”材料,参数2、混凝土弹塑性全量理论1、全量理论的基本假定A等于在产生塑性变形过程中所做的功。(1)(2)(3)假定体积的改变是弹性的,且与平均应力成正比,而塑性变形体积不变不可压缩。假定应变偏量和应力偏量相似且同轴。单一曲线假定:对于同一种材料,无论应力状态如何,其等效应力与等效应变之间有确切的关系。2、应力一应变关系弹塑性应力一应变关系采用如下形式弹性阶段塑性阶段sijej2G式中,G为剪变模量;G为等效应变皆的函数。3、全量理论的弹塑性矩阵应力一应变关系的矩阵表达式1121为弹塑性矩阵,其表达式为
12、1,03-1,1-213一二3-P=2(1-2)1皿明其中,3-3、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在外荷载和环境作用下,由于细观结构缺陷(如微裂缝、微空洞等)引起的材料和结构的劣化过程,称为损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对混凝土材料损伤模型的研究。从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入手,在本构模型中加入损伤变量来反映材料的损伤演变过程。比较典型的损伤模型有:Mazars损伤模型,Loland损伤模型以及分线段模型和分段曲线模型等。下面介绍下Mazars损伤模型:单轴受力状态下混凝土损伤本构模型(1) 单轴受拉损伤模型Mazars将脆性材料的应力一应变曲线分为上升段和下降段分别予以描述,如图6所示。图6Maza剧伤模型的相关关系曲线以峰值点(%,°c)作为分界点,当8w%时,认为仃-名曲线为线性关系,材料无损伤(D=0)。当君%时,仃-名曲线按指数规律下降,材料产生的损伤(D0)。其受拉应力一应变关系如下:Eo;0-一c仃.一%君1,一,E0%(1-豆广华之)工-expbt式中,E0是线弹性阶段的弹性模量;at,bt是材料常数,其中下标t表示受拉。(2) 单轴受压损伤模型设马,”和为主应变,当沿仃1方向单向受压时,马=名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综合管廊项目实施方案(范文)
- 城市通风廊道规划规划设计方案(范文参考)
- 产业园集中供热项目初步设计(范文参考)
- 购房定金合同的协商建议
- 试用期员工劳动合同续签协议
- 教育机构加盟品牌使用许可合同
- 数字化校园电子显示屏设备采购安装合同
- 境外资产申报税务合规执行合同
- 自助海鲜烧烤创业计划书
- 餐饮的商业计划书
- 波浪理论基础图解
- 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与治疗指南解读
- 汽车改色备案流程委托书范本
- 角的度量说课PPT
- 西汉马王堆T型帛画
- 肥皂盒模具毕业设计
-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 四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5 解决问题的策略(1)-苏教版
- 跨境电商视觉营销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GB/T 6739-2022色漆和清漆铅笔法测定漆膜硬度
- 工艺质量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