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必背名篇情景式默写1、劝学(1)在劝学中,“ , ”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2)劝学中,“ , ”,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 ”(4)劝学中的“ ”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5)荀子劝学中指出:“ , ”这与韩愈师说中所表达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观点是相同的。2、逍遥游(1)逍遥游描写迁徙南凕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
2、, 。”(2)在逍遥游中描绘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5)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 。(6)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
3、”,但却以世俗之见自视,以出类拔萃的佼佼者自居,作为人生的境界,他们也仅仅是斥晏翱翔于蓬蒿之间罢了。并未入道,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 , , 。(7)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 , 。(8)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 ?(9)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 。(10)当看到大鹏经过
4、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 。3、师说(1)在师说中,士大夫之族以地位、官职为借口拒绝从师学习的语句是:“ , 。”(2)在师说中,韩愈所指的老师和教小孩子读书的老师是不一样的,即“ , , ”。(3)师说中,强调了从师是为了学道,和人的年龄大小无关的两句是: “ , ?”(4)韩愈认为择师的标准是: , , , 。4、 阿旁宫赋(1)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16个字“ , , , !”简明扼要地交代了秦王朝灭亡的历史过程,和篇首“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的气势构成鲜明的对比。(2)阿房宫赋是 朝 (作者)写的 (
5、体裁)的典型代表。运用 (手法),借写阿房宫的兴建毁灭,阐述 的道理。他与 被称为“小李杜”。(3)作者表达人人都想过好的生活,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句子是:“ , 。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4)作者用排比句渲染阿房宫所繁华奢靡,与老百姓的的劳作吃穿作对比,其中描写“乐声之多与市井言语对比”的句子是:“ , ”(5)阿房宫赋最终要说明的道理是:“ , ; , ”(6)作者向当朝统治者敲响警钟的句子:“ , ”(7)阿房宫赋的文眼是:“ ”5、赤壁赋(1)赤壁赋中描绘出秋江的朗爽与澄净,也恰好体现作者怡然自得的心境的语句是: , 。(2)写作者引吭高歌,吟诵古代咏月的诗歌的诗句是: , 。(3
6、)写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雾气笼罩江面,天光、水色连成一片的诗句是: , 。(4)写作者任凭一叶扁舟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的语句是: , 。(5)用蛟龙、嫠妇听箫声的感受来突出箫声的悲凉与幽怨的语句是: , 。(6)用比喻手法写生命之渺小的诗句是: , 。(7)借客人之口来感慨生命的短暂,羡慕江水的长流不息的语句是: , 。(8)写希望与神仙相交,与明月同在的语句是: , 。(9)写清风与明月可激情享用,无人禁止,无穷无尽的语句是: , 。(10) 赤壁赋中“ , ”写出了一世之雄曹操对江斟酒,横矛吟唱“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情景。6、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作比
7、喻,含蓄地说明了梁惠王的什么疑问?_,_。(2)孟子形象地论证民饥而死,民不加多的根源不在荒年,并提出什么看法?_,_。(3)用对比手法写出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句子是:_,_。(4)文中对王道的开端描写的句子是:_,_。(5)孟子从渔业方面进行阐述,并符合当下可持续发展观的两句是:_,_;(6)寡人之于国也中,能体现孟子注重民众教育,通过认真兴办学校,最终达到和谐社会的句子是:_,_,_。7、陈情表(1)形象刻画孤独惨境的句是 , 。(2)陈情表文笔简洁流畅,语言生动,用 , , , :形容祖母垂危之状。(3)作者以乌鸟反哺作比表达孝道的句子是: , 。(4)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连神灵都可鉴证的
8、句子是: , 。(5)文章结尾用: , 来表明自己的忠贞之情。8、兰亭集序(1)在兰亭集序中,王羲之用“ , 。”两句否定了生死等同的虚妄之说,这是作者超越了人生无常之痛的理性思考。(2)我们在感叹时光流逝时,往往会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兰亭集序中有一句相似的感叹: , 。(3)作者用哪两句表达了能使他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的原因。 , 。(4)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_,_。9、游褒禅山记(1)“ , ”,照应“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2)“ , ”,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3)“ ,常在于险远, ”,照应“
9、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强调了“志”的重要作用。 (5)“有志矣, , ,亦不能至也。” 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力”才能实现。 (6)“有志与力, , ,亦不能至也”则说明成功做好一件事,光有“志”与“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借助“物”才能实现。 (7)“然力足以至焉, , ”,是说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到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8)“ ,可以无悔矣, ?”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10、 六国论(1)对于战国时六个诸侯国灭亡的原因,苏洵在六国论中所持的观点是:“ ,
10、, , ” (2)对于土地的得失,祖父及其子孙的做法是:“ ”(3)苏洵以比喻的方式引用古语来佐证用土地贿赂秦国的严重后果的语句是:“ , , , 。” (4)借古讽今是古人常用的劝谏当朝统治者的方法,苏洵在六国论中也这样讽谏宋朝统治者:“ , , 。”11、氓(1)用赋的手法写男子向女子求婚的句子是: , 。 , 。(2)在诗中以桑叶之润泽有光,比喻女子的容颜亮丽。另一说,用桑叶茂盛比喻男子情感旺盛之时的句子是: , 。(3)桑葚是甜的,鸠多食则易致醉;比喻爱情是美好的,人多迷恋则易上当受骗的句子是: , 。(4)以桑叶的枯黄飘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弃的句子是: , 。 (5) 女子对爱情态
11、度专一,男子对爱情却怀二心。这种鲜明的对比在文中,集中体现的语句是: , 。(6)以“淇”和“隰”的有界来喻示爱情的终结和痛苦的无边的句子是: , 。12、离骚(1)屈原在离骚中以饱蘸激情的笔墨,发出了长声叹息而掩面流泪,哀伤人民生活多灾多难的感叹,这两句诗是 , 。(2)离骚中抒发诗人将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决不后悔的句子:。虽然现实很残酷,追求真理的道路很曲折,但是诗人也会不惜一切去寻求真理,表现屈原勇于追求真理的执着、不屈、矢志不渝的无畏精神和坚定信念的句子: , 。(3)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虽然遭到不公的待遇,但是为了自己心中追求的目标九死不悔的语句是: , 。(4)屈原
12、在离骚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自己才能优秀却遭到嫉妒和造谣中伤的句子是: , 。 (5)屈原在离骚中借前贤能够坚守正道来勉励自己的句子是: , 。(6)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 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在选文中诗人用比兴的手法借助鲜花香草写自己要修养自己的品行的句子是: , 。(7)表现诗人怨恨君王过分荒唐,始终不能明了自己心迹的句子是: (8)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13、: , 。 (9)表达人生在世虽然各有各的乐趣,但诗人唯独把爱美当做常态的句子是: , 。 (10)写作者向古圣先贤学习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的句子是: , 。 (11)表现诗人宁愿突然死去随着流水消逝啊,也不肯做出世俗小人的模样的句子是: , 。 (12)表现诗人忠贞不移,即使肢解身体也不会改变志向的句子是: , 。 (13)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给予深深同情的句子是: , 。 (14)写诗人坚持心中的理想和追求,纵然死一万次也绝不后悔的句子是: , 。 (15)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 , 。 13、短歌行 (1)曹操短歌行中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
14、下,有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的句子: , 。(2)曹操的短歌行中的“ , ”被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化用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名句。(3)曹操在短歌行中化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 , ”。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学的人。(4)曹操短歌行中“ , ”抒发了广招天下贤才,一统天下的博大胸怀,就化用了管仲形解中的“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故能成其高”。(5)曹操在短歌行中“ , ”两句,借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的典故,来表示希望自己像周公那样热切的接纳人才,使天下的人都心悦诚服的归顺他。(6)作者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是: , 。
15、(7)曹操短歌行中“ , ?”写诗人一边喝酒一边高歌,感叹人生短促,日月如梭。(8)短歌行中“ , 。”写诗人在酒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难遣。(9)曹操在短歌行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作者将奏瑟吹笙,宴请宾客,不甚欣喜。(10)曹操在短歌行中“ , ?”两句用比喻的手法,以明月的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11)曹操在短歌行中用“ , 。”两句写诗人想象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的场景。(12)曹操在短歌行中用“ , 。”两句写诗人与贤才亲密交往的场景,彼此久别重逢谈心宴饮,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表达了诗人希望与贤才真诚交往的强烈愿望。14、
16、归去来兮辞(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 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15、滕王阁序(1)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2)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
17、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 ”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3)直接描写滕王阁壮丽景观的句子是:“ , ; , 。” 描写滕王阁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 ; , 。”(4)表达自己不因年华流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的句子:“ , ; , 。”(5)王勃滕王阁序用 “ , ; ,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6)写云消雨停,艳阳高照的景象的句子是:“ , 。”(7)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 , ; , ”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大雁被寒气惊扰,叫声消
18、失在水边的动人画面。(8)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了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 ”写来宾驾着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的句子有: “ , ; , 。(9)“ , ”两句,写山峦、平原的广阔和川流、湖泽的迂回。(10)用清新自然的描述,写管弦之胜,歌声之美的诗句“ , 。”(11)宇宙高远无穷,人生无常,不禁悲从中来的诗句是“ , ; , 。”(12)表达地势偏远、南海深邃,天柱高耸、北极星远的诗句是“ , 。”(13)表现作者怀才不遇知音难逢的句子是:“ , ; , 。(14)表示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还为时不晚的句子是:“ , 。”(15)王勃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达自已怀才不
19、遇的两句:“ , 。”借用冯唐、李广的典故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的两句是 “ , 。(16)王羲之记述兰亭集会的盛况是:“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王勃也记述了滕王集会的盛况:“ , ; , 。”(17)表达自己乐观开朗情怀的两句是:“ , 。”(18)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 , ; , 。”(19)用古人的典故来反衬自己坚定的意志的句子是:“ , ; , 。”16、 山居秋暝(1)山居秋暝中表现诗人决心远离官场,洁身自好,归隐山林的诗句是“ , 。”(2)王维的山居秋暝中用月光水声衬出山林幽静的句子是:“ , ”。(3)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写人的活动的诗句是:“ , ”。(4)雨本寻
20、常,却常常能淋湿诗家的心,读王维山居秋暝“ , ”,我们能感到初秋傍晚的清新美好。(5)山居秋暝中采用以动写静的手法表现秋天山林幽静景象的诗句是 , 。17、将进酒(1)将进酒中显示诗人对未来充满信心的诗句是: , 。 , 。 (2)使用了曹植痛饮的典故 , 。(3)李白在将进酒一诗中,悲叹人生短暂,人生易老的句子是: , 。(4)将进酒中用比兴手法显示黄河的宏伟气魄和浩大声势的诗句是: , 。 , 。18、 梦游天姥吟留别(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作者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 。(2)古代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比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 ,送我至剡溪。(3)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表现
21、诗人蔑视权贵的句子是_,_。 (4)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善于描写想象的世界,他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云中仙人出场时的穿着与出行工具的诗句“_”和“_”令人叹为观止。(5)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_,_。_,_。(6)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仙人盛会异彩纷呈场面的句子是_,_。_,_。 (7)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揭示入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8)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_,_。(9)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梦境转入现实的过渡句是_,_。_,_。(10)描写天门山打开的雄伟气势的句子是_,_。_,_。(11)表现李白鄙弃权臣
22、贵戚的傲骨的句子是_,_。 (12)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是很多诗作的共同主题,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_,_。 (13)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流露出消极情绪: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有消极情绪的流露:_,_。19、 蜀道难(1)蜀道难的主旨句是: , 。(2)蜀道难中运用夸张修辞方法,写出秦蜀之间崇山叠岭、不可逾越的句子是: , 。(3)蜀道难中写出水石相激、山谷轰鸣的惊险场面的句子是: , 。(4)运用夸张极言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的句子: , 。(5)虚写映衬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的句子: , 。(6)表明历史悠久,和外界
23、交通不便的句子: , 。(7)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 , ”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古以来秦、蜀之间少有往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 , ”,进一步表明秦、蜀之间为高山峻岭所阻挡。(8)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引用神话传说为其增添了浪漫气息,如引用“五丁开山”一神话的句子是“ , ”。(9)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不但写到蜀山之高峻,还描写了人的行路之难。他借助一些细节动作加以摹写,寥寥数语,便把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绘声绘色地刻画出来了,困危之状如在眼前,体现这一内容的句子是“ , 。 , ”。(10)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指出逶迤千里的蜀道,还有更为奇险的风光。诗人先用“ , 。”托出山势的高险,然后
24、由静而动,“ , 。”写出水石激荡、山谷空鸣的场景。(11)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写出了剑阁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特点的句子是“ , , 。”。20旅夜书怀(1)旅夜书怀中“ , ”两句,寓情于景,通过写景展示诗人的境况和情怀:象江岸细草一样渺小,象江中孤舟一般寂寞。(2)杜甫在旅夜书怀中用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怆心情。相应的诗句是: , 。(3)旅夜书怀中“ , ”两句,写诗人因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政治抱负,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
25、同时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4)旅夜书怀中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的诗句是: , 。水天空阔,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里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21、蜀相(1)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评价。上句看起来是说刘备,其实是从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也流露出诗人的一丝委屈和对肃宗的失望。(2)杜甫蜀相中“ , ”两句,借对祠堂庭宇景色的描写,抒发凭吊情怀。这是因景抒情的千古名句。(3)杜甫蜀相中“ , ”两句,写对诸葛武侯的悼念。以诸葛之伟才,得先主托孤之重,后主言听计从,本可以一统河山,建千秋伟业。无奈天不从人愿,诸葛亮正当盛年之时,
26、即在五丈原病逝军中,苦心经营的兴复大业也付之东流。确实让人痛惜不已。22、登岳阳楼(1)杜甫登岳阳楼中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拉开时间的帷幕,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的诗句是: , 。(2)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洞庭湖浩瀚无际的磅礴气势,意境阔大,景色宏伟奇丽。(3)登岳阳楼中“ , ”两句,写诗人站在岳阳楼上,遥望关山以北,仍然是兵荒马乱、战火纷飞;凭倚窗轩,胸怀家国,不禁涕泪交流。23、登高(1)登高中,“ , ”的诗句,表现了自己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处境,也蕴含着要与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精神。 (2)登高中写远望所见,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是:“ , ”用落叶
27、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3) 登高中,诗人借表现个人潦倒困苦、借酒浇愁,深刻地表达自己因国难家愁而悲愤的句子是“ , ”。(4)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的句子是: , 。24、琵琶行(1)古人常化用前人诗文为己用,如吴激人月圆中“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 ? ”,“ , ”。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中“ ,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缘之一。因其啼声甚哀,往往用来传达一种凄凉之情或思念之意。琵琶行中有这样两句“ ? ”,锦瑟也有一联提到
28、杜鹃“ , ”。(3)描写琵琶女犹豫不决而出场的诗句是: , 。 (4) 既交待秋天的背景又蕴含离别之意的句子是: , 。25、 无题(1)李商隐的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中表明相爱的人心灵相通的两句诗是: , 。26、锦瑟(1)锦瑟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华年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 , 。 (2)锦瑟中表达“华年往事”如梦般凄迷、如杜鹃啼春般伤感的诗句是: , 。感叹“才华被弃如沧海遗珠,追求向往终归飘渺虚幻”的千古名句是: , 。(3)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惋不已的句子是 , 。 27、虞美人(1)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与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29、是: , 。 (2)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借乐景写哀情的句子是: , 。(3)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词人遥望金陵想象,并传出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慨叹的句子是: , 。(4) 李煜的虞美人一词中直接抒发亡国之恨的句子是_,_。 28、雨霖铃 (1)柳永雨霖铃一词中刻画分别时痛苦的细节描写是: , 。全词上下片过渡的句子是 , , 。(2)柳永雨霖铃中情景交融、最为人称道的句子是: ? 、 。 29、苏幕遮范仲淹(1)范仲淹的苏幕遮中借草地的绵延感叹故乡遥远的句子是: 。 , 。(2)范仲淹的苏幕遮中借酒来抒发浓烈的思乡愁绪的句子是: 。 , 。30、蝶恋花 (1)欧阳修的蝶念花中体现女主人公无限的伤春之
30、感,把感情寄托到命运同她一样的花上的句子是: , 。 31、定风波(1)定风波(苏轼)词中写词作者遇到突如其来的风雨,顶风冲雨,从容前行的句子是 :“ , ? ”。(2)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诗长啸的句子是: , 。 (3)定风波(苏轼)词中的“ , , ”这三句饱含人生哲理,也是点睛之笔。词人认为只要怀着轻松旷达的心情去面对人生的一切风雨,也就无所谓风雨无所谓晴了。 (4)定风波(苏轼)词中描绘了这样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 , , 。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些些的暖意,在写景中传达出人生的哲理:寒冷中有温暖,逆境
31、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32、念奴娇 赤壁怀古(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修辞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一句: , , 。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既点题,又为周瑜出场营造声势的句子是: , , 。(3) 表达词人旷达之情的句子是: , 。 33、 清平乐(1)黄庭坚清平乐中,寻春不得,又不解黄鹂啼叫,难解心中寂寞的诗句是: , 。34、 一剪梅李清照(1) 李清照的一剪梅中“ , , ”句用动感的愁的移动写出作者的愁绪缠绵悠长。35、声声慢(1)李清照声声慢中有七组十四个叠字,看似平平淡淡,无一愁字,却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这七组十四个叠字是:“ , ,
32、。” (2)李清照的声声慢中写凄凉晚年的凄苦心境的句子是:“ , !”可见词人满心都是愁,自觉酒力压不住心愁,酒味淡了,真可谓酒入愁肠愁更愁。 (3)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 ”的句子是由景入情,情景交融。作者的感情渐渐融入落花中,只能看着菊花一朵朵、一瓣瓣的枯萎凋落,对花自怜,不由黯然神伤。(4)李清照的声声慢中的“ , , ”句子,作者用雨点打在梧桐叶上的情形,写出自己不能自抑的凄苦。36、醉花阴(1)李清照在声声慢中的“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写孤寂凄凉,便觉时光难捱,而在醉花阴中,也有极为类似的情绪传达,借袅袅香烟、阴沉天色写因愁浓而怨天长,那一句是:“ , 。”(2)古人写花,
33、可不着一字而尽得风流,李清照在醉花阴里便有如此绘菊的名句,是:“ , 。”(3)相思无形,柳永以“衣带渐宽终不悔”状之,让人觉得无比形象,李清照醉花阴里以花比人,也有非常形象的描述,即:“ , , 。”37、满江红(1)岳飞的满江红里“ , ”句表现出对不共戴天的敌寇的切齿痛恨。(2)岳飞的满江红里“ , , ”句既是岳飞的自我律令,也是对世人的告诫和鞭策。(3)岑参在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车师西门伫献捷”来表现对出师军队必胜的信心,而岳飞的满江红中“ 、 , ”句不仅有这样必胜的信心,还有对朝廷的无限忠诚。(4)岳飞的满江红里“ , ”表现出直捣敌人老巢的气势。(5)披星戴月征尘满衣,而立之年功业未竟在岳飞的满江红中体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建筑工地吊车租赁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合同条款中的格式条款和霸王条款
- 内科体液调节护理
- 皮疹的护理诊断
- 2025年辽宁省本溪市中考二模地理与生物试题
- 2025年风湿免疫理论知识试题
- 医学伦理与器官移植核心议题
- 小学生流感传染病防控教育
- 传染性肝炎防治与管理
- 小儿碘缺乏症的临床护理
- 拔牙术后并发症及处理对策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中考一模物理试题(解析版)
- 幼儿园大班语言文学活动《小鱼睡在哪里》课件
- 全册(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六年级上册-人教版
-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
- 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因为喝酒上班迟到检查范文
- 房屋续租再签合同范本
-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当代社会政策分析 课件 第一章 导论
- 暑期酒店营销方案及策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