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_第1页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_第2页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_第3页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_第4页
采矿工程实习报告范文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产实习报告年级:班级:专业:姓名:学号:日期:专接本采矿李千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全面了解矿山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过程,培养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对矿山现用的开拓系统、采矿方法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采矿生产工艺及其劳动组织等;3 、为采矿方法课程设计收集资料;4 、了解矿山井巷掘进工艺、设备、劳动组织及施工顺序。二、生产实习内容1 、矿山生产技术报告对矿山生产进行一般性的全面认识。听取安全报告、地质报告、采矿方法报告、矿床开拓及井巷掘进报告,对矿山生产进行一般性全面认识(如矿区概况、地质构造、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开拓系统、矿井提升运输、通、排、压系统、阶段内矿块布置、矿区所用采矿

2、方法等)。2 、现场参观通过现场参观,对矿山生产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包括:(1) 地面参观:地表地形、勘探工程、工业场地布置、卷扬机房、扇风机房、选矿厂、废石场、空压机房、火药库、地面运输系统等;(1) 井下参观:阶段开拓系统,井底车场布置,井下主要开拓巷道布置(竖井、斜井、主要运输巷道等),井下主要胴室(火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空压机房等),各种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等;(2) 采矿场实习:这是生产实习的重点,对矿山所用的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并对某些问题进行较细致的调查分析;(3) 井巷掘进实习:通过生产技术报告和现场参观了解竖井斜井的延深,平巷掘进的工艺

3、过程和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及其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了解采场水平巷道和天井的施工方法等;(4) 收集有关课程设计的资料。实习报告内容在地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以下的矿山设备:(5) 卷扬机房。(6) 主井井塔。(7) 副井井塔。(8) 空压站。(9) 露天排土场。(10) 斜坡道。弓长岭地下铁矿一、矿区一般概况:弓长岭井下铁矿最早开采始于1909年。1933年,日本人在二矿区开凿了第一口竖井;1938年,又开凿了第二口竖井,采用平胴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利用干式充填法对通洞和后台区的富矿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回采,共采铁矿石1970564吨。解放初期,矿山在后台沟及通洞区进行开采。1954年以前,利用

4、全面展开式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1954年以后,主要利用房柱式水平分层充填法采矿。1953年7月,根据日伪时期的残存资料以及1950年、1951年的地质勘探资料,由苏联国立矿山企业设计院完成了弓长岭第二矿区初步设计书,包括开采、运输、供电、排水、通风等项内容,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设计费用较高,难以适应当时钢铁工业的急迫需要,这项工作未能实施,但它成为弓长岭井下建设的主要依据二、矿区地质概况:1 、矿体数量及分布情况:由于热液交代磁铁石英岩而在磁铁贫矿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富矿体。二矿区内共有138条富矿体,主要集中在第六层铁矿中,该层有65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77.1%;其次第四层铁矿中有21条富

5、矿体,占富矿体的6.5%;硅质岩层中有29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13.5%,第三层铁矿中有19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2.5%,其余矿层中富矿极少。在富矿体中位于第六层铁矿中的ri、rii富矿体规模最大,约占富矿体的73%其次为赋存于第四层铁矿中的riii富矿体。富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30m其中rii赋存于-100m标高以上现已基本采完。2 、矿床成因条件及类型,矿床地质构造,矿床勘探类型:弓长岭铁矿床是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后期经热液交代富集的磁铁矿床。矿床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变质岩系中。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可划分为:块状磁铁石英岩矿石、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矿石、致密块状磁铁富矿石三

6、种自然类型。按有用矿物成分可划分为:磁铁石英岩、假象赤铁石英岩、磁铁富矿、赤铁富矿四种自然类型。按工业要求可划分为:贫矿(m,高炉富矿(rd),平炉富矿(rm)三种工业类型。本次设计范围内基本无赤铁型矿石。条带状矿石多为贫矿;块状、致密块状矿石主要构成富矿,大部分集中于第六层铁矿中。二矿区位于弓长岭背斜北翼,矿区西北至寒岭断裂,东南到30勘探线,全长4850m,宽750m,面积3.6km2o二矿区又可划分为:东南区(1930线),中央区(919线),西北区(0-9线)。3 、主要矿体产状及赋存条件:弓长岭井下铁矿有贫、富两种铁矿石。矿区贫矿赋存在两个含铁带内。含矿层总长1600m(中央区范围内

7、),矿体出露最高点为大破子。矿体总的走向120°160°,倾向ne,倾角60°85°,矿区规模最大的为第六铁矿。矿区富矿集中分布在中央区及西北区的六层铁中,在东南区六层铁中分布零星,而在硅质层中富矿集中。4 、矿石的种类及品位,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石的种类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极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镜铁矿等。磁铁矿的品位平均是30%铁矿彳格是530元/t。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所示:三、矿区自然地理概况:二矿区山脉走向为senww向,自矿区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大破子、中山、茨山、后台、磨石山。大破子海拔标高586.88m,是矿体出

8、露最高峰,沟谷海拔标高100280m,比高200300nl本区属于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761.5mm,雨季为79月份,年平均气温8.8C,冻结深度为1.1m。降雪期为10月次年3月,最大降雪厚度为0.33mo风速4月份最大,平均3.97m/s,8月份最弱,平均1.8m/s,风向夏季为南风或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或西北风。矿区位于汤河和兰河之间,汤河发源于区域西南部千山山脉,从矿区西部安平镇附近向西北流过。汤河河床为卵砾石组成,河床宽20100m,水深几十厘米,常年流水,平均流量为5m3/s,最大流量为144m3/s,最小流量为3.0m3/s,雨季河水暴涨,水深1m=四、矿床开拓及

9、运输系统概况:4.1 中央区上含铁带中央区上含铁带采用下盘中央竖井开拓方法,阶段运输巷道上下盘环形布置,通风方式为中央对角式两翼风井布置,中段高度60米。选用10吨架线式电机车牵引2m3侧卸式矿车,采用762mnM距铁路运输。矿岩经中段穿脉溜井装车,经穿脉环到下盘巷道。通过中央石门进入环形井底车场。其中平矿、高炉矿卸入主溜井,经900X1200mn式破碎机,由主井箕斗地表157米水平矿仓。经126篇二:采矿工程专业实习总结范文浙江大学优秀实习总结汇编采矿工程岗位工作实习期总结转眼之间,两个月的实习期即将结束,回顾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这两个月,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悉心关怀和指导下

10、,通过我自身的不懈努力,我学到了人生难得的工作经验和社会见识。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采矿工程岗位工作实习这段时间自己体会和心得:一、努力学习,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在采矿工程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同时

11、,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采矿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采矿工程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二、围绕工作,突出重点,尽心尽力履行职责。在采矿工程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采矿工程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

12、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采矿工程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根据采矿工程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采矿工程岗位工作的任务。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三、转变角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从大学校门跨入到采矿工程岗位工作岗位,一开始我难以适应角色的转变,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认为没有多少事情可以做,我就有一点失望,开始的热情有点消退,完全找不到方向。但我还是

13、尽量保持当初的那份热情,想干有用的事的态度,不断的做好一些杂事,同时也勇于协助同事做好各项工作,慢慢的就找到了自己的角色,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这就是一个热情的问题,只要我保持极大的热情,相信自己一定会得到认可,没有不会做,没有做不好,只有你愿不愿意做。转变自己的角色,从一位学生到一位工作人员的转变,不仅仅是角色的变化,更是思想观念的转变。四、发扬团队精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协同其他同事。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

14、的精髓是共同进步。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相互合作,团队就会齐心协力,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很多人经常把团队和工作团体混为一谈,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区别。优秀的工作团体与团队一样,具有能够一起分享信息、观点和创意,共同决策以帮助每个成员能够更好地工作,同时强化个人工作标准的特点。但工作团体主要是把工作目标分解到个人,其本质上是注重个人目标和责任,工作团体目标只是个人目标的简单总和,工作团体的成员不会为超出自己义务范围的结果负责,也不会尝试那种因为多名成员共同工作而带来的增值效应。五、存在的问题。几个月来,我虽然努力做了一些工作,但距离领导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如理论水平、工

15、作能力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采矿工程岗位工作岗位还不够熟悉等等,这些问题,我决心实习报告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努力加以改进和解决,使自己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针对实习期工作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打算做好以下几点篇三:采矿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报告范本生产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1 、全面了解矿山生产系统和生产工艺过程,培养和锻炼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2 、对矿山现用的开拓系统、采矿方法进行参观学习,了解采矿生产工艺及其劳动组织等;3 、为采矿方法课程设计收集资料;4 、了解矿山井巷掘进工艺、设备、劳动组织及施工顺序。二、生产实习内容1 、矿山生产技术报告对矿山生产进行一般性的全面认识。听取安全报

16、告、地质报告、采矿方法报告、矿床开拓及井巷掘进报告,对矿山生产进行一般性全面认识(如矿区概况、地质构造、矿体赋存条件、矿区开拓系统、矿井提升运输、通、排、压系统、阶段内矿块布置、矿区所用采矿方法等)。2 、现场参观通过现场参观,对矿山生产进行全面了解。具体包括:(1) 地面参观:地表地形、勘探工程、工业场地布置、卷扬机房、扇风机房、选矿厂、废石场、空压机房、火药库、地面运输系统等;(2)井下参观:阶段开拓系统,井底车场布置,井下主要开拓巷道布置(竖井、斜井、主要运输巷道等),井下主要胴室(火药库、变电所、水泵房、空压机房等),各种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等;(3)采矿场实习:这是生产实习的

17、重点,对矿山所用的采矿方法、矿柱回采及空区处理等进行全面而详细的了解,并对某些问题进行较细致的调查分析;(4)井巷掘进实习:通过生产技术报告和现场参观了解竖井斜井的延深,平巷掘进的工艺过程和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及其所采用的机械设备,了解采场水平巷道和天井的施工方法等;(5)收集有关课程设计的资料。三、实习时间与日程安排7月16日:从学校乘车前往弓长岭铁矿;7月17日:地质、采矿技术报告;7月19-21日7月22-24日7月25-27日7月28-30日7月18日:安全教育、劳动工资和财务成本报告;地表实习;井下实习;露天矿参观实习;调查研究、搜集资料和专题报告;7月31日:乘车返校;8月1-2日:

18、初选开拓方案;8月3-5:日:答疑和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内容在地表实习过程中,我们主要参观了以下的矿山设备:(1)卷扬机房。(2)主井井塔。(3)副井井塔。(4) 空压站。(5) 露天排土场。(6) 斜坡道。弓长岭地下铁矿一、矿区一般概况:弓长岭井下铁矿最早开采始于1909年。1933年,日本人在二矿区开凿了第一口竖井;1938年,又开凿了第二口竖井,采用平胴盲竖井联合开拓方式,利用干式充填法对通洞和后台区的富矿资源进行掠夺式的回采,共采铁矿石1970564吨。解放初期,矿山在后台沟及通洞区进行开采。1954年以前,利用全面展开式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1954年以后,主要利用房柱式水平分层充填

19、法采矿。1953年7月,根据日伪时期的残存资料以及1950年、1951年的地质勘探资料,由苏联国立矿山企业设计院完成了弓长岭第二矿区初步设计书,包括开采、运输、供电、排水、通风等项内容,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设计费用较高,难以适应当时钢铁工业的急迫需要,这项工作未能实施,但它成为弓长岭井下建设的主要依据二、矿区地质概况:1 、矿体数量及分布情况:由于热液交代磁铁石英岩而在磁铁贫矿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富矿体。二矿区内共有138条富矿体,主要集中在第六层铁矿中,该层有65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77.1%;其次第四层铁矿中有21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6.5%;硅质岩层中有29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13.5%

20、,第三层铁矿中有19条富矿体,占富矿体的2.5%,其余矿层中富矿极少。在富矿体中位于第六层铁矿中的ri、rii富矿体规模最大,约占富矿体的73%其次为赋存于第四层铁矿中的riii富矿体。富矿体呈似层状或透镜状,厚度变化较大,一般230m其中rii赋存于-100m标高以上现已基本采完。2 、矿床成因条件及类型,矿床地质构造,矿床勘探类型:弓长岭铁矿床是鞍山式沉积变质铁矿后期经热液交代富集的磁铁矿床。矿床赋存于太古界鞍山群茨沟组变质岩系中。根据矿石结构构造可划分为:块状磁铁石英岩矿石、条带状磁铁石英岩矿石、致密块状磁铁富矿石三种自然类型。按有用矿物成分可划分为:磁铁石英岩、假象赤铁石英岩、磁铁富矿

21、、赤铁富矿四种自然类型。按工业要求可划分为:贫矿(m,高炉富矿(rd),平炉富矿(rm)三种工业类型。本次设计范围内基本无赤铁型矿石。条带状矿石多为贫矿;块状、致密块状矿石主要构成富矿,大部分集中于第六层铁矿中。二矿区位于弓长岭背斜北翼,矿区西北至寒岭断裂,东南到30勘探线,全长4850m,宽750m,面积3.6km2o二矿区又可划分为:东南区(1930线),中央区(919线),西北区(0-9线)。3 、主要矿体产状及赋存条件:弓长岭井下铁矿有贫、富两种铁矿石。矿区贫矿赋存在两个含铁带内。含矿层总长1600m(中央区范围内),矿体出露最高点为大破子。矿体总的走向120°160

22、6;,倾向ne,倾角60°85°,矿区规模最大的为第六铁矿。矿区富矿集中分布在中央区及西北区的六层铁中,在东南区六层铁中分布零星,而在硅质层中富矿集中。4 、矿石的种类及品位,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矿石的种类主要为磁铁矿,其次为赤铁矿、褐铁矿,极少量黄铁矿、黄铜矿、菱铁矿、镜铁矿等。磁铁矿的品位平均是30%铁矿彳格是530元/t。矿石的物理力学性质如下表所示:三、矿区自然地理概况:二矿区山脉走向为senww向,自矿区东南向西北依次是大破子、中山、茨山、后台、磨石山。大破子海拔标高586.88m,是矿体出露最高峰,沟谷海拔标高100280m,比高200300nl本区属于北温带

23、大陆性气候区,多年平均年降雨量为761.5mm,雨季为79月份,年平均气温8.8C,冻结深度为1.1m。降雪期为10月次年3月,最大降雪厚度为0.33mo风速4月份最大,平均3.97m/s,8月份最弱,平均1.8m/s,风向夏季为南风或东南风,冬季为北风或西北风。矿区位于汤河和兰河之间,汤河发源于区域西南部千山山脉,从矿区西部安平镇附近向西北流过。汤河河床为卵砾石组成,河床宽20100m,水深几十厘米,常年流水,平均流量为5m3/s,最大流量为144m3/s,最小流量为3.0m3/s,雨季河水暴涨,水深1m=四、矿床开拓及运输系统概况:4.1 中央区上含铁带中央区上含铁带采用下盘中央竖井开拓方法,阶段运输巷道上下盘环形布置,通风方式为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