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大数知多少-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2、使学生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表。会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3、使学生会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会将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亿以内数的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的近似数。4、根据新课程改革,结合读数、写数
2、用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对写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课时安排:1、信息窗(一)万以上数的读法.2课时2、信息窗(二)万以上数的写法 .2课时3、信息窗(三)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和整万整亿数的改写 .2课时4、信息窗(四)求一个数的近似数2课时5、拓展平台 数字编码.2课时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第一课时:认识万以上的数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中的信息窗(一)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2体会十进制计数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
3、,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对计数单位意义的理解。策略与方法:认识新的计数单位时,先从学生已知的计数单位个、十、百、千引入,指导学生用横梁上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帮助数数,教师随着写出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说明这些都是计数单位。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一下在算盘上数数时有什么规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教具:计数器,活动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设境激趣 老师在网上查找到一些有关图书馆藏书的信息你想知道吗?看到这些数字你想知道什么? 复习巩固新知,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展示情境图。情境图展示的是清华大
4、学附属中学图书馆约有图书十万册。从而提出问题:十万是多少?你能举例说说你对十万的理解吗?(在计数器上一万一万的数,数到十万,让学生体会十万是多少。)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和"十进制计数法"师举例讲解,一小盒订书订有1000个,一大盒有10盒这样的订书订就是10000个,这样的十大盒就是十万个订书订。再比如,人民大会堂能容纳一万人,10个人民大会堂就能容纳十万人。2. 用算盘帮助数数。也可以这样用计数器数一数:1万、2万、3万10个一万是十万。谁还能接着数下去吗?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对百万、千万、亿的认识,并让学生看
5、书。提出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你对一亿是怎样理解的?能举例说一说吗?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1000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三年多时间。3. 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表。教师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然后重点介绍数级。在认识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介绍十进制计数法。(教师强调:数位表是我们读写数的依据,必须牢记,特别记住从右数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 想:像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什么?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怎样?这种计数方法叫做什么计数法? 学生自由
6、发言。学生举例。学生自己动手数一数,然后演示。学生举例。用计数器自己操作,同位之间互相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数位顺序表。学生总结,并默记。学生观察发现,总结。 关注对个级、万级、亿级的理解。理解十进制计数法。板书设计 万以上数的认识10个一万是十万 , 10个十万是一百万,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个一千万是一亿、四、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 数一数练习时让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的方法。2.第2题练习时可以让学生回忆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开幕式、足球决赛的场面。学生借助计数器独立去数,然后交流数
7、的方法。学生回忆感受大数并用大数进行描述。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课时 :万以上的数的读法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页中的和自主练习的第3-7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进一步了解万以上数的组成各个数位的意义的基础上比较熟练地掌握万以上数的读法。2.提高学生的读数能力。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重点:熟练地读出万以上的数。教学难点:熟练地读出万以上的数。教学过程:一、复习 1、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 2、十万里有( )个一万,一百万里有( )
8、个十万,一千万里有( )个一百万,一亿里有( )个一千万。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探讨整万数的读法。(读万以内的数也要从高位读起,教师加强对读书的指导。按照“一画二看三说四读”的顺序进行读数练习。)让学生在算盘上拨出二十八万;三十二万;一百二十万。引导学生用读个级数的规则来读万级数,但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小结:万级数的读法和个级数的读法的联系和区别。相同点:万级数先按个级数的读法来读;不同点:万级数要在后面加读一个"万"字。2.探讨含有多级数的读法。(1)指导学生读出给出的数4086000 ;5094600 ;指导学生读出给出的数216009
9、00。指导学生读出给出的数119000000。(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读法(特别记住从右数第5位是万位,第9位是亿位)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读哪一级?怎样读万级的数?在什么位置的"0"不读?在什么位置的"0"应该读?读几个0?(3)看书并完成自主练习的第3题(4)学生到黑板上出数,进行读数训练。 学生试读,再说怎样读的。指名学生读,使学生讨论、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独立完成。 先读万级,再读个级。每一级末尾的零不读,中间不管有几个零都
10、只读一个零。通过图片让学生在读数的同时感受大数的意义。三、拓宽应用。1、读数练习。90793100 6400300 1245089 1206799006 20067009000 450089000000 2、2345678中的各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 3.自主练习第6题让学生读出计数器上表示的数,然后让学生说说在哪些地方还见过类似的计数器。4.自主练习第8题让学生买一袋瓜子,倒出来,先估计有多少粒,再数一数。学生自己读数,并说一说每组中两个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然后小组交流。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课堂总结:指导学生说说含有两级的数的读法。第三课时 :万以上数的写法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教学内容:
11、教科书第7-8页中的信息窗(二)和自主练习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写万以上数的数,熟练的读万以上的数。2体会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难点:每级中间或末尾有0的数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我们学习了那些计数单位? 2、十万里有( )个一万,一百万里有( )个十万,一千万里有( )个一百万,一亿里有( )个一千万。 教师在标有计数单位的算盘上,分别拨出7、70、708让学生先说出这三个数各应该怎样写。然后引导学生回忆万以
12、内数的写法。 学生交流。从它的高位起,哪一位是几就在那一位写几,哪一位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写0。(重点强调:最关键是要确定最高位是在那个数级里的那个数位上)。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出示信息窗,让学生指名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三、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指导学生写出信息窗中给出的数四万五千一百二十:先让学生试写。六百四十万零三百:先让学生回答这个数有几级?万级上怎样写?个级上怎样写?千位上为什么要写一个0?二千零五十万千:让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进行填写。(2)引导学生总结亿以内数的写法。
13、提问:含有个级和万级的数,先写哪一级?怎样写?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这一位怎样写?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出亿以内数的写法:A.先写万级,再写个级;B.哪一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3)让学生写出其他的数学信息中的数。写完后让学生把写出的数再一遍,看是否与要求写的数一致。 练习学生对照数级和数位的顺序写数。边总结边交流。亿 级 万 级 个 级 、十亿 亿 千万 百万 十万 万 千 百 十 个 九千零七十九万三千一百 写作: 9 0 7 9 3 1 0 0 六百四四万零三百写作: 6 4 0 0 3 0 0 十三亿 写作: 1 3 0 0 0 0 0 0 0 0 一
14、千六百四十七万 写作: 1 6 4 7 0 0 0 0 四万五千一百二十三 写作: 4 5 1 2 3 四、拓宽应用。先让学生口答题目中的两个问题,然后再补充几个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口答。如: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万,它是几位数?最高位是百万呢?2.自主练习第2题。让学生独立写,写完后,指名说一说各是怎样写的,先写的哪一级,再写的哪一级,为什么有的数中间要写0?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并说一说注意什么。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又学习了什么? 学生回顾并交流。
15、160; 对自己的学习做出正确的评价。第四课时 :万以上数的写法的巩固练习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教学内容:自主练习的38题。教学目标:1能正确的写万以上数的数,熟练的读万以上的数。2进一步体会万以上的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正确写出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教学难点:正确写出中间或末尾有零的数。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回忆万以上数的写法,说说应注意什么?2.写出下面各数。十二万 120000三百零五万零二十 3050020四千
16、零六十万零三百40600300三百零五亿零三十万 30500300000九十亿零五万 9000050000三百六十亿零两千写完后,指名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360000020003.(1)说出下面各数的组成。360000 47800370 354860040 7548602040(2)写出由下面各数。二十亿六十亿三千五十亿三千六千万零五百三十亿零五百七十亿零四十万.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回答。二、提高练习。1、自主练习的第3题。学生写数时要求:一级一级地往下写
17、,写完后读一读,以检验写的数对不对。15357=10000+5000+300+50+79503000=( )+( )+( )7000000063=( )+( )+( )8080080=( )+( )+(
18、60; )2、自主练习的第4题。3、自主练习的第6题。让学生独立做,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写。 学生写数时按要求一级一级地往下写,写完后读一读,检验写的数对不对。让学生听清楚再写,写完后再把写出的数念一遍。学生独立做,如果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写。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写的。 三、综合练习1.自主练习的第7题。写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写一个数,看那个小组写的又对又快。2.自主练习的第8题。让学生自己填数,
19、让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数,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 比赛,看谁写的又对又快。学生自己填数,同桌互相读出对方写的数,然后指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第五课时:万以上数的改写 比较数的大小备课时间:2011.2.23 上课时间:序号 教学内容:第11-12页中的信息窗(三)和自主练习的第12题。教学目标:1、会正确读、写多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2、在描述数据的过程中,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小。 3、体会较大数据的实际意义。 教学重点:比较万以上数的
20、大小。教学难点:体验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复习导入。1、出示情景图: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搜集有关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谁先来汇报?2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关于世界地理知识中的大数信息。出示信息窗,让学生读题,从图中你知道了那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教学比较数的大小(1)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学生直接说出谁大谁小,教师可接着问:你怎么知道的?从而引出比较大小的方法。 (2)教师选择其中的比较大小的问题进行解决。 (3)可根据以前学习的方法小组讨论比较大数的方法。 (
21、4)教师总结比较大数的方法。(先看位数,位数多,这个数就大;如位数相同,再比较最高位,最高位上的数大,这个数就大) (5)通过比较人口的多少,进一步巩固比较大小的方法。 (6)课题延伸:对于中国的陆地面积与人口,你有什么建议? (1)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大?哪个国家的陆地面积最小?比较第一组数:960000和17070000计数器上,然后提问:96000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 17070000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B.接着再出一组数,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2) 根据数学信息提出问题:哪个国家的人口最多?哪个国家的人口最
22、少?比较第二组数:356000和360000。a 指名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提问: 356000是几位数?360000是几位数?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该怎样比较呢?启发学生想:在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时,当两个数的位数相同,左起第一位上的数也相同时,要比较左起第二位个位上的数。现在这两个数该怎样进行比较? b 再出一组数:43200和43000,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c 提问:从刚才两组数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比较位数相同的两个数的大小是怎样比较的? (3)总结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学生把这两个数拨在计数器上,然
23、后回答960000、17070000分别是几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有几个万。学生回答后,再让他们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独立完成。学生读出这两个数,然后回答356000、360000是几位数,该怎样比较。学生观察比较后得出:356000<360000。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结合例题加以说明。先同桌说说,再集体交流。 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和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一样。(口算:提醒学生别忘了万、亿这几个单位。 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引导学生:怎样比较多个大数的方法)三、拓宽应用。1.做自主
24、练习的第1题。让学生根据总结的比较方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2. 自主练习第2题。 学生根据总结的比较方法,比较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学生自己写出数并比较大小。 能否灵活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课堂总结: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 第六课时:改写成以“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备课时间:2011.2.23 上课时间:序号 教学内容:第12页中的和自主练习
25、的第3-4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体会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较大数的简洁性。 2. 培养学生寻找简便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将整万的数改写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及求近似数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回忆上节课学习的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960000和1300000
26、160; 756000和758000。 学生集体交流。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出示一组文章: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人口为13亿。这个960万平方千米与9600000平方千米,13亿与1300000000哪个更好写?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 (2)怎样改写呢?让学生们自己讨论研究。 1.把整万的数改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师板书:960000和1300000000让学生读出来。指导学生观察发现这两
27、个数都是整万数,为了读写简便,我们常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师强调改写方法,并板书 9600000=960万2.练练:把1300000000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1300000000=13亿 1300000000还是整亿数,你能把他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吗?学生读出960000和1300000000学生观察数的特,发现都是整万的数。学生讨论改写方法,并试着改写。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学生讨论,找出不同。 (体会某些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能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小。) 三、拓宽应用。1.做自主练习的第3题。让学生独立改写,然后说一说改写的方法。2. 做自主练
28、习的第4题。要求:先读题,再按要求把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为单位的数。3. 自主练习第7题 学生独立改写,并说出改写的方法。在改写的过程中感受数据的意义和改写的简捷性。课堂总结:谁来说说大数怎样改写? 第七课时:万以上数的改写及比较大小的巩固练习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教学内容: 14页的自主练习的
29、57题。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比较大小与改写的方法。2结合具体情景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体验比较数的大小方法的多样性。3结合具体情景用"万"或"亿"为单位表示大数,体会用"万"或"亿"做单位表示较大数的简洁性。教学重点:正确改写用"万、亿"作单位,并且比较数的大小教学难点:正确改写用"万、亿"作单位,并且比较数的大小教学过程:一、复习:1.前面我们学习了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的比较和用万、亿做单位写数。请大家回忆一下,说说在比较和改写时应注意些什么?2.写出下面各数,并用万或亿作单
30、位写数。十二万 三百零五万 四千零六亿订正时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 改写说应注意些什么?3.并比较数的大小120000和100000;4500000000和5400000000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写完后,说出各数是怎样写的,先写哪一级,再写哪一级改写时应注意的问题。二、提高练习1、先让学生读课本给出的信息,然后再独立解答,可让学生说一说比较的方法。 2、先让学生读信息,再独立解答,并说一说改写的方法。 3、独立解答。 4、口算:提醒学生别忘了
31、万、亿这几个单位。 5、让学生利用学具摆一摆、比一比、说一说。 6、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引导学生:怎样比较多个大数的方法? 1.自主练习的第5题。口算练习:让学生听清楚再写结果,写完后再把写出的数念一遍。看谁做的又对又快。2.自主练习的第6题。摆数游戏:让学生独立做,如果有的学生有困难,可让他们借助数位顺序表来摆。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是怎样做的。 三、综合练习。自主练习的第7题。写数比赛:以小组为单位,一人写一个数,看那个小组写的又对又快。并且把改写的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通过做这道题目,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学生自己说一说通过做这道题目,自己的
32、感受是什么。 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畅所欲言。 第八课时: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备课时间:2011.2.23 上课时间:序号教学内容:第15-17页的信息窗(四)和自主练习的第1-3题。教学目标:1、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能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发现生活中的数学,体会数学的魅力。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
33、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看课本出示的信息窗4 先读一读,再同前面学习的数据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在这四幅图每个数据的前面都有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是哪个字?是什么意思? 找出每个数据的前面一个相同的字,圈出来,想想是什么意思。 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引出近似数 (1)让学生说一说这几组数与我们前面学习的数据的不同。 (2)教师总结:生活中有些数不需要精确的表示出来,用近似数表示更方便。 (3)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举例说明。 (4)比较精确数与近似数的不同特点。 2、学
34、习近似数的方法 (1)出示问题:11030精确到万位是多少?178680000精确到亿位是多少? (2)讨论:11030精确到万位应是1万,还是2万,为什么? 178680000精确到亿位应是1亿还是2亿?为什么? (3)得出结论:1103010000=1万 178680000200000000=2亿 (4)讨论:当什么情况下该舍去?什么情况下该入上呢? (5)教师总结: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怎样确定是“舍”还是“入”呢? (6)练习:把34108和95820精确到万位。 3、理解近似数的意义“约”字, 它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比下面这两句话,
35、理解“约”的意思我校有学生1300名。而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你能从日常生活中找到近似数吗?小结:生活中一些事物的数量,有时不需要准确的表示出来,或无法准确的表示出来,我们就用一个“差不多”的数来表示,这个数在数学上,我们就叫它是谁的“近似数”。2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师:近似数就是和准确数差不多的数,怎样才算“差不多”?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11030大约是多少万?在数学中,我们用“=”表示准确数,近似数则是用来表示。 1103010000=1万为什么前面是,而后面则是=呢?110301万,12030呢?说说你的看法?12031?14800?再换个试试!17234?为什么18234的近似
36、数不是1万而是2万呢?你怎么知道它更接近于2万?主要看哪一位?师:5,小于5的,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在数学上,我们叫做“四舍”。而等于或大于5的,向它的前一位进1后,再把它和右面的数舍去,全改写成0,这种方法我们叫做“五入”。这两种方法合起来,就是求一个数近似数的一种很重要的方法“四舍五入”法。 学生举例说明。44万、230万块、30万千米等这些数都不是准确数,而是和准确数差不多的近似数。学生比较发现:我校有学生1300名。表示我校就有学生1300名,不多一个,也不少一个!而我们学校有学生约1300名。这里的1300名就是我校实
37、际学生人数的近似数,可以比1300多一点,也可以比1300少一点。学生举例:1.我写作业用了20分钟;我写作业大约用了20分钟;2.一辆小汽车的价钱是13万元;一辆小汽车的价钱约是13万元;3.一支铅笔长14厘米;一支铅笔长约14厘米。三、拓宽应用。1.16页的电脑题:你能像黑板上这样,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34108和95820的近似数吗?2. 17页“自主练习”的第1题,再像黑板上这样,做在练习本上。自主练习的第2题。3. 自主练习第3题: 两名同学到黑板上做,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6名同学到前面来做。在做的过程中,你有没有什么小窍门说说大家听听!独立完成。小组合作,交流你们是怎
38、么做的? 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新的知识? 第九课时:巩固求近似数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教学内容:第1617页练习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小知识,了解0这个最小的自然数。 2、进一步巩固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重点:了解自然数0,进一步巩固练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难点: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1.想想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用什么方法?什么是四舍法?什么是五入法?2.自主练习4从这两组信息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中的数据可以分为几类?为什么
39、?举例说明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交流调查的生活中的近似数。3.自主练习6 学生回忆,指名回答。按要求回答问题后,再交流自己调查的生活中近似数。先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说说是怎样运用四舍五入求近似数的?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巩固复习求近似数的方法。二、提高练习2.自主练习7:小组合作完成,采用动手摆一摆,量一量等方法,再通过估计和实际计算得出100粒、1000粒、10000粒、10万、100万、1000万、1亿粒米的长度。独立完成后,同位互相交流自己的方法,然后集体订正。 小组合作,采用动手摆一
40、摆,量一量等方法,再通过估计和实际计算得出答案。讨论:内有几种可能性,分析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学生先讨论 内的数字有几种可能性,哪些是“五入的”,哪些是“四舍的”。 1、学生独立解答,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求的? 2、首先让学生阅读信息,了解世界之最,然后再来改写。 3、可布置学生课前查资料,在课堂上向大家介绍一下。 4、布置学生回家完成这一作业。 5、学生独立解答,然后教师总结,并让学生会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6、独立解决。提倡回家查找别的城市的面积。 7、引导学生完成。 第十课时:巩固求近似数备课时间:2011.3.2 上课时
41、间:序号教学内容: 数字编码。19页的内容和自主练习13题。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数字编码,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正确的解读生活中常见的数字编码。2引导学生自己学会编参赛号,体会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正确解读数字编码。教学难点:正确解读数字编码。教学准备:学生分组调查了解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学籍号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我市举行"科技小发明"比赛,有25所学校1800名同学参加。同学们你知道参加比赛时胸前或背后都
42、有个什么? 2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了编码。你都知道哪些地方用到?怎样给每个学生编一个参赛号码呢? 学生交流,参加比赛有自己的-号码。学生举例。学生讨论。 在与小组同学交流的过程中,有较强的参与、合作意识,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也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二、探索尝试,解释交流。1.出示一个身份证号问:身份证号码有几部分组成? 你对身份证号码有哪些了解?(身份证是有三部分组成。16位表示行政区划代码,712位表示出生日期代码,1315位表示分配顺序代码(这时旧身份证)。 新身份证的1517位
43、表示顺序代码,18位是校验码。) 2出示一个邮政编码问:邮政编码有几部分组成?你对邮政编码有哪些了解?(邮政编码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知道的知识。 教师讲解:邮政编码有六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省,第三位表示表示市,第四位表示区,第五、六位表示乡镇。) 3出示一个车牌号问:车牌号有几部分组成?你对车牌号有哪些了解?4出示一个电话号码问:电话号码有几部分组成?你对电话号码有哪些了解?5教师小结: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主题图中的学生编参赛号 集体交流自己的方法。体会数字编码的方便。三
44、、拓宽应用。1.自主练习1题。运动员编码的题目。2自主练习2题,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简捷的统计方法。学校要了解学生是否喜欢课外阅读,用5、4、3、2、1分别代表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之间的5种程度。(1) 你选哪个数?说说理由。(2) 如果小冬选了4,说明什么?(3) 小芳很喜欢课外阅读,她应该选几?练习时,先让学生通过两名学生的对话和他们身上的号码,明确运动员号码编排的规律及每个数字表示的意义。找出规律后,再完成后面两个小题。1.说一说,这个学校的运动员号码编排有什么规律?2.带有号码2308的学生是几年级几班的几号运动员?3.如果你是这个学校4年级1班的7号运动员,那么你的号码应是多少?在学生完成
45、练习之后,让学生利用该表示方法,调查了解本班同学是否喜欢数学或足球比赛等情况。小组讨论交流。 课堂总结:谈谈自己的收获。 第十一课时:我学会了吗?备课时间:2011.3.2 上课时间:序号11教学内容:课本第22页“我学会了吗”的内容。
46、;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巩固计数单位万、十万、千万、亿,了解十进制计数法;能正确的读、写万以上数的数,会比较万以上数的大小;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2巩固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为单位的数,体会用"万"、"亿"为单位计数的简捷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四舍五入"法,会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体会"四舍五
47、入"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3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点:万以上数的读写。教学难点: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教学过程:一、通读文字,完成书上的练习。(1)读一读这篇资料,你能把加 的数写出来吗?(2)把 上的数改写成以"万"为单位的数。(3)1989年和2001年相比,哪年生产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多?(4)估一估,上面这篇资料有多少个字? 练习时,要先让学生自己通读这段文字资料,完成练习,并进行自我
48、评价,然后在小组和班内交流。 借助这段文字,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们的国家。二、提高练习。在学习数的改写时,对于特别大的数,在改写时学生特别容易出错,在今后的练习中,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在学习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学生由于受估算的影响,不是向前一位进一,而是像十位、百位进一。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使学生尽快掌握。 教学参考书中的补充练习第13题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检查三、综合练习。教学参考书中的补充练习第49题46题做后订正79题小组合作完成第二单元 走进天文馆 -年、月、日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情景
49、,了解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能进行简单的时间计算。 2、借助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初步了解平年、闰年的知识。 3、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4、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 教学重难点:了解24时计时法,认识年、月、日。教学难点是认识较大的时间单位和判断平年、闰年。 教学建议:1、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3、注意将数学学习与科普教育有机结合。 4
50、、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教学时间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 24时计时法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12教学内容:1知道24时计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口答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3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设计两方约会一方没到的情境 (出示卡通人物康夫的形象)康夫一家和小婧一家寒假到中国北京旅游。前一晚通了话(录音)康夫一家买了第二天8时的飞机票,约小婧一家在飞机场等。 可是第二天一早小婧一
51、家在机场等了很久康夫一家没到,你们猜猜是怎么回事? 出示原因:(录音)康夫买的是晚上8时的飞机票 为了避免这种误会,你能想出什么办法来? 二、出示情景图,引出课题 (多媒体)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1、 5:00是几时? 2、 5:45是几时? 3、 6:30是几时? 4、天文馆一天的开馆时间有多长? 二、学习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
52、互换 15:00是几时? 学生活动:学生分小组讨论,并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出来的? 5:45是几时? 16:30是几时? 学生独立解答,并说出怎样算出来的 联系实际说一说, 生活中的时刻 (1)日常生活中除了钟表还有许多东西有记录时间的,你们想一想,有哪些? (2) 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时刻(如车票等) (3) 师:多媒体展示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时刻(商场营业时间画面等)让学生读出来。 (4)请学生思考后回答对应的时刻用普通计时法该如何表示?(学生回答,师板书)24时计时法9:0010:3015:0015:45普通计时法上午9:00上午10:30下午3:
53、00下午3:45三、作业:“自主练习”第1题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将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 。 第2题练习时,引导学生利用学具反复练习。 第 二 课 时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13教学内容:1知道24时计时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口答一些简单的经过时间 3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意识,体验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转化的规律,区别时间与时刻 教学难点:时间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思考发现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转化规律。1、用24时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 首都百货
54、160; 晚上10时关门 ( ) 北京广播电台 早上630开始播音 ( ) 美少女战士 下午4时
55、开播 ( ) 2、用普通计时法怎么表示下面的时刻? 肯德基 930开门 (
56、; ) 颐和园 18时闭园 ( ) 图书馆 16
57、时30分停止借书 ( ) 15:00是几时? 下午3时 15:45是几时?下午3时45分 16:30是几时? 下午4时30分 3、提出问题:同一时刻既然可以用两种计时法表示,那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之间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转换呢?请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教师在提炼总结:(1)在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的时刻转化时只需去掉“上午”二字即可,下午的时刻转化时去掉“下午”二字,再在数值上加上12即可。(
58、2)在把24时计时法转化成普通计时法时,上午的时刻转化时只需加上“上午”二字即可,下午的时刻转化时加上“下午”二字,再在数值上减去12(减去上午的那12小时)即可。4、请学生思考:生活中那些地方用24时计时法来表示时间? 学生回答:电子手表上的时间显示、电脑上的时间显示、电视上整点报时的时间显示三、巩固练习:3、4、5、6、7 教师要在尊重学生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四、作业: 第三课时年 月 日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序号:14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闰年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
59、力。 3、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老师这儿有一则迷语,请同学们猜猜是什么东西? 一物生来真稀奇,身穿三百多件衣。 每天把它脱一件,年底剩下一张皮。 日历上有年、月、日,那么年、月、日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板书:年、月、日) 二、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认识年、月、日(拿出各自准备的年历卡) (1)观察年历卡,数一数一年月几个月? (板书:一年有12个月) (2)你那张年历卡上都有多少天的?(31天、30天、28天)其他同学年历卡上还有
60、多少天的?(29天) (3)按下面问题观察年历卡:(出示投影片) 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哪几个月是31天? 你的年历卡是哪一年的?哪几个月是30天? 小结:通过观察发现,不管哪一年31天的都是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0天的都是4月、6月、9月、11月,它们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我们把每月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每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 (4)巩固一年月几个月?哪两个月是连续的大月?有几个小月? 你出生在几月,这个月是大月还是小月? 二月份是多少天是大月还是小月? 小结:二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二月份只有28天或29天,我们把二月份是28天的这一年叫平年,把二月份是29天的
61、这一年叫闰年。 (板书:平年、闰年) 2、识记大月、小数点月的方法 (1)、出示拳头示意图,小组同学尝试数出各月,再指名到前面数给同学看。 (2)凸起的月有几个月?每月有多少天?(1、3、5、7、8、10、12,每月31天) (3)谁会用儿歌形式教给大学记住大月?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师:谁知道“腊”和“冬”个是什么意思?生:“腊月”是指12月,“冬月”是指11月。师:在我们国家,人们习惯把十二月叫做“腊月”,所以,“一三五七八十腊”七个字,每个字代表一个月份,这些月份都有三十一天,所以都是大月。十一月叫做冬月,“四六九冬”四个字也各代
62、表一个月份,这四个月份都是三十天。只有二月份很特殊。请学生一起把歌谣读一读,自己想办法快速记住大月、小月和平月分别是那几个月。三、巩固练习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第2题练习时可有教师介绍记忆方法,师生互动,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第四课时年 月 日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2011.3.17 序号:15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的天数和闰年判断方法。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判断推理能力。 3、通过对历史年份的认识,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发现并掌握闰年的判断
63、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过程:一、探究平年、闰年与二月份天数的关系。谈话:2008年我国伟大的首都北京举办了一场国际盛会,知道是什么运动会吗?(奥运会)2008年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年份,我们来重点关注一下。请学生观察统计表中2008年个月的天数,将它与临近的年份2006、20072009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异同。二、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天数 生A:31+28+31+30+31+30+31+31+30+31+30+31=365天 生B:31×7+30×4=365天 生C:30×12+7-2=365天 生D:31×12-4-3=365天 师:你能不用计算马上说出闰年全年多少天? (板书:闰年全年366天) 三、判断平年、闰年方法 (1)指出像1988年、1992年、1996年、2000年都是闰年,引导学生观察闰年有什么规律?(每4年一个闰年) (2)小组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一轮压缩语句课件
- 高三后期励志课件模板
- 高一青铜器鉴赏课件
- 高一程序框图课件
- 离婚后子女户口迁移与父母共同监护权协议书
- 高效空运服务协议:空运提单货物运输保险及赔付标准
- 企业办公楼装饰装修工程与物业入驻管理协议
- 员工劳动合同续签及福利待遇调整协议
- 离婚协议书范本:离婚后子女教育费用分担协议
- 幼儿园园长任期师资队伍建设与人才引进合同
- 矿山买卖居间协议书
- 2025年(第一季度)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加密)
- 贵金属废料提炼合同协议
- 2025小学音乐教育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 中国传统木工工艺课件
- 社区两委测试卷及答案
- 板房拆除协议书样本
- 行政事务知识培训课件
- 模具部的组建和管理
- 预防出生缺陷健康知识讲座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大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