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某大学园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某大学园新校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此文档为word格式您下羲后可自由编舞】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基本概况 11.2 建设单位概况2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基本依据2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基本原则4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范围4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5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72.1 项目提出的背景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项目需求预测分析1 53.1 高等教育市场分析153.2 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市场概况1 83.3 竞争优势 2 03.4 在校人数预测 2 2第四章项目管理和规划目标324.1 项目管理3 24.2 规划目
2、标3 54.3 项目规划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3 95.1 项目选址3 95.2 自然概况3 95.3 配套工程条件 4 0第六章工程建设方案4 26.1 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4 26.2 总图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6.3 建筑设计方案4 86.4 结构设计 4 26.5 给排水工程7 36.6 采暖、通风、防排烟系统7 36.7 电气设计 7 3第七章环境保护 7 37.1 编制依据 7 37.2 拟建工程概况 7 37.3 环境保护治理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7.4 校区绿化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劳动安全卫生 7 38.1 编制依据 7 38.2 防范措施错误!未定
3、义书签。第九章节能 7 39.1 节能7 39.2 编制依据 7 39.3节能设计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9.4节水措施7 3第十章消 防 7 310.1 建筑消防7 310.2 消防给水系统7310.3 防排烟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10.4 消防电 73第十一章组织机构和人力资源配置7311.1 组织机构7311.2 人力资源配置7311.3 项目管理组织 73第十二章项目招投标及实施计划7312.1 项目招标管理7312.2 项目实施计划 73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313.1 投资估算7313.2 资金筹措73第十四章财务评价7314.1 评价依据7314.2 项目计算期 7314.3
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安排7314.4 贷款总额和利率标准7314.5 学校收入预测 7314.6 学校支出情况分析 7314.7 效益分析7314.8 评价与2论73第十五章社会效益分析7315.1 社会效益分析 7315.2 结论与建议 73附表、附图附表(1 )招标基本情况表(2) 投资估算表(3) 财务估算表第一章总论1.1项目基本概况项目名称:某大学园新校区建设项目法人单位:某大学园管理委员会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某(某大学园管理委员会顾问)建设规模:总用地面积97.31公顷总建筑面积40.61万m2项目总投资:126649.09万元,其中:用于大学园工程(一、二期)投资费用为12亿元;用于
5、教师集资楼工程投资费用为0.66亿元。资金来源:拟申请银行贷款9.6亿元;某市政府投入资金2.4亿元;教师集资楼0.66亿元由教职员工自筹解决。项目地址:项目位于某市庄林路西、盼盼路东、新联大街北,庄林 路西、民兴河北、太白路东。项目实施计划:2009年前期工程准备,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 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内容,二期工程从 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建设完 成并投入使用。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某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法人代表:某。1.2 某大学园概况某大学园是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实施,在某经济快速发 展中诞生的。2009年1月15日,辽宁省政府召开
6、专题会议,决定建设某大学园。 某大学园是省政府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隶属于某市人民政府的一 个办学实体,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某大学园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 某市人民政府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联合 办学的管理体制。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在某大学园设立 教学区,分别建立东北财经大学(某大学园)经济管理学院、辽宁石油 化工大学(某大学园)石油化工学院、辽宁科技大学(某大学园)装备 制造学院,办学内容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某市政府与3所大学共同建立某大学园管委会,负责领导和协调某 大学园的办学工作,管委会下设办公室、人事处、教务处、学生处、总
7、 务处等12个直属部门,负责教学协调、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由于其独特的办学性质,为尽快将大学园建成独立设置的高等院校, 在某大学园选址刚刚确定,基本建设处于规划设计的初期,某市政府决 定实行边规划建设边引进教育资源,吸纳人才的办学模式。将某职业教 育培训中心划为其校舍,为某大学园无偿提供教育基地,于2009年9月迎来第一批新生。到2009年年底,某大学园已有教职员工230人,在校 学生1508人。某市政府将不断加强某大学园建设,不断改善其办学条件,努力聚 集人才,培养适应本科教育的专业教师和管理人员,为某高等本科教育 积累经验,为筹建某本科高等院校奠定基础,预计经过 35年的建设发 展,
8、向教育部申请独立设置的某高等本科院校。未来的某高等本科院将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大力培育冶 金、石化、装备制造及电子信息等产业门人才。其学科建设将以工科为 主,理科、管理科为辅,逐步形成以地矿、机械、交通运输、材料科学、 电子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基本依据国家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教发20042号)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通知(教高厅20042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立某大学园的批复(辽政2
9、009161号)现行工程建设有关法规、建设规范、标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某大学园建设工作会议纪要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1.4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基本原则严格执行国家批准的某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走可持续发展战略道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中心。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坚持前瞻性与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既要立足当前实际,使项目 建设具有可操作性,又要充分考虑发展的需要,使项目建设具有一定的 前瞻性。坚持大学园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的原则,加强人才、技术交 流合作,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为社会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1.5 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范
10、围某大学园新校区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阶段,主要担负对项目建设 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论述,研究项目建设的具体规模和工程投资估算, 并进行经济效益评价,作为工程项目的建设依据,并为下一步的初步设 计方案提供指导性的作用。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项目需求预测分析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方案环境保护 劳动安全卫生节能、消防组织机构和劳动定员项目招投标及实施计划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财务评价社会效益分析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数据表序号技术经济内容单位数量备注1用地面积公顷97.312总建筑卸积万m240.612.1其中:教学区万m27.792.2行政办公区万m20.882.3体育运动区万m22.
11、152.4实验区万m25.752.5科技艺术区万m22.102.6学生生活区万m28.302.7生活区万m210.42含教师集资楼52.8后勤保障区万m23.223容积率%0.424建筑密度%8.415绿化率%36.16公共绿地万m235.137道路及广场万m250.828运动场(含塑胶地面等全部)2 m3.809总投资万元119956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必要性2.1 项目背景2.1.1 某高等教育的历史旧中国某没有高等教育,有条件的青年多数考入外地高等学府,也 有少数出国留学。50年代以后每年都有人升大学或被选送出国留学。1958年在“大跃进”形势的影响下,某工学院、某医学院和某海水 化学
12、工业专科学校(简称某海水化专)成立,某县办起某县大学,但是 不久即停止办学。1959年某海水化专有教师43人,大专部有学生195人 1959年工学院和医学院合并,改名为某学院。学院设机械系、化学工程 系和医疗系。1961年在校生237名。有实习工厂、畜牧厂、副食品基地 235亩。1962年1月,机械制造工艺和医士专业毕业生 60名走上工作岗 位。1962年8月,为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某学院调整为两所中等专业学校:某市工业机械学校和某市卫生学校。1963年某海水化专和某市工业机械学校停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当时的形势发展和社会需要,某的 高等教育逐步恢复和发
13、展起来。1978年,经辽宁省计委和辽宁省教育局 批准,以辽宁师范学院某分院的名义开始招收大专学员,当年招收 6个专业(中文、政治、数学、化学、生物、英语) 7个班。1979年10月, 经辽宁省革委会批准成立辽宁师范学院某师范大专班。1979年2月,成立某教育学院。主要任务是培训全市的中小学教师, 也是教学、科研、资料、实验和电化教育的中心。1980年10月,创办辽 宁省广播电视大学某分校。它是利用广播、电视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的一所综合性地方大学。1982年9月,创办了某职工大学,是地方性的 工科职业大学。1983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原某师范学校升格为某师范专科学校。 1983年8月,创办
14、了某大学。同年,熊岳农校升为熊岳农业专科学校。 熊岳农业专科学校逐步发展壮大,现设置了农学、果树、蔬菜、农业经 济、畜牧、兽医等5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1985年,沈阳中国医科大 学协助市政府在某卫生学校创办医专班。1988年,根据国家教委和省教委关于做好各类高等学校调整工作的 指示,市政府下发了 198812号文件,全市调整了高校结构。某教育 学院并入某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经省教委的批准,某大学与某广播电 视大学合并,成立某高等职业专科学校。2000年2月,某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某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某高等 职业专科学校、某广播电视大学、辽宁工运学院某分院、辽宁省特殊教 育师范学校、某幼儿师
15、范学校合并,组建某高等专科学校。同年 8月省 政府正式批复,同意上述 6所院校合并,冠名为某职业技术学院,为具 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普通高等院校,是某市人民政府所属唯一一所 的高职(专科)院校。2.1.2 某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某位于辽宁南部,渤海湾东北岸,大辽河入海口处,北邻盘锦,东 连鞍山,南接大连,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现辖“两市(县)、 四区”(大石桥市、盖州市和皱鱼圈区、站前区、西市区、老边区), 总面积5402平方公里,人口 232万。某历史悠久。早在28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80年代世界十 大科技进展项目之一的金牛山古人类遗址就坐落在某境内。某港 1861年 对外开埠,
16、是东北地区最早的开放口岸,曾以“关外上海”著称于世。某区位优势明显。位于沈阳和大连之间,地处东北亚经济圈、环渤 海经济圈结合部和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的叠加位置,是东北腹 地最近的出海口和沿海经济带战略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沈阳经济区的 出海通道,同时接受沈阳、大连两大城市的双向辐射。某资源丰富。现已探明地下矿藏 39种,其中菱镁石、滑石、硼石储 量居全国前列。农业以“三水”(水果、水稻、水产品)为主,各类农 产品都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某自然景观天成,“山、海、林、泉、寺” 特色鲜明。某交通便捷。沈大高速公路、哈大铁路和正在修建的哈大铁路客运专线纵贯全境。90分钟经济圈覆盖辽宁境内9个地级市
17、。某港是全国沿 海十大亿吨港口之一,现已与 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多个港口通航。 随着机场的开工建设,某将构筑起海、陆、空齐备的立体化交通网络。某工业基础雄厚。有冶金、石化、建材、轻工、纺织等40多个门类, 正在形成以冶金、石化、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批重点企业和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其中:“三征”、“盼盼”、“千里明”、“青花”、“津大盛源”五个商标被评为中国驰名商标,“盼盼”牌防撬门、“银珠”牌锦纶 66弹力丝、“诺的斯卡”牌 钢琴、“朗时多”牌柞蚕丝面料四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产品,“海花” 牌食盐、“永壮”牌铝型材等37种产品被评为辽宁省名牌产品。近年来,
18、某市紧紧抓住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被纳入 国家战略的双重机遇,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某要率先崛起、建设位 于沈大之间百万人口大城市的要求,坚持以 100公里海岸线和1600平方 公里沿海经济带为依托,发挥沿海和临港优势,全力打造百里沿海产业 带、百里滨海生态城、百里临海观光带,努力将某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 港口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区 域中心城市。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完成 822亿元,增长20%总量居全省第4 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00亿元,增长47.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完成57.1亿元,增长42.8%;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
19、达 到15940元和7798元,增长了 11%F口 12.3%;全社会用电量首次突破100 亿千瓦时。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 建设某大学园新校区,发展某高等教育,是辽宁实施 “科教兴省”,实现高等教育地区科学发展的需要。根据我国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到2020年我国教育要基本 达到经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初步实现教育现代化。高等教育规模将继 续扩大,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基本实现从人口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转 变。为了促进辽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辽宁省积极实施“科教兴省” 战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努力提高我省在全国乃至国际
20、上的综合竞争 力和影响力。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辽宁省高等教 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但是与 我省高速发展的经济、社会相比,高等教育的发展仍不能满足人民群众 日益高涨的教育需求,仍然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辽宁14个城市中,高校分布不平衡,某、盘锦等城市仍然没有本科高等院校,这严重制约了 这些中等城市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东北振兴、辽宁实施沿海经济带开 发战略的背景下。为了促进辽宁高等教育科学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建设某大学园。 建设某大学园是我省实施科教兴省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省委、省政府 对某市的关心与厚爱。省长陈政高同志明确指示,某要高标准推进本
21、科 大学建设。原副省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同志多次到某检查指导工 作,并亲自为某大学园建设设计方案。2009年1月15日,省政府召开某 大学园筹建工作会议,确定了省、市两级政府共同建设某大学园的战略 决策。2.2.2 建设某大学园新校区,发展某高等教育,是服务辽宁沿海经济 带战略,打造某沿海经济强市的客观需要。某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重要节 点,在辽宁中部城市群协调发展中,实现了率先崛起,经济社会走上了 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某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东北振兴、辽宁沿 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双重契机,以100公里海岸线和1600平方公里沿海 经济带为依托,发挥沿海和临港
22、优势,全力打造百里沿海产业带、百里 滨海生态城、百里临海观光带,努力将某建设成为东北重要的港口城市和先进制造业基地、辽宁中部城市群和辽宁沿海经济带上的区域中心城 市。随着某经济的迅猛发展,数以千计的知名企业入驻某的同时,也扩 大了我市对高等专业人才的需求。据调查,某市在机械、冶金、化工、 计算机、电子、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等 15个行业急需近万名 高级专门人才。2009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以上行业人才需求增加幅度 很大,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建设某大学园,发展某高等教育,可以缓 解我市人才需求矛盾,为某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扩大城 市规模以及促进教育相关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有
23、利于拉动某地方经济增 长。2.2.3 建设某大学园新校区,发展某高等教育,是提高某城市品位的 重要决策。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文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城市文化创新的主要 源头。建设某大学园,发展我市高等教育,对提高我市的城市品位,促 进某社会文明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建设某大学园,最大 限度地发挥其智力引擎和文化播种机的作用,可以推动某文化教育事业 的发展。按照某大学园发展规划,大学园将紧紧围绕“服务辽宁沿海经 济带发展”的宗旨,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设置专业,逐步形成以地矿、机 械、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学科专业 集群,大力培育冶金、石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现代服
24、务业等领域 所需各类专业人才,缓解我市人才需求矛盾,改变某整个城市的人口结 构和文化素质,加速某城市现代化进程。其次,某大学园所引导的开放 式、多元化、创造性的城市文化环境,必将为我市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发 展带来持久的动力,提高我市综合实力,树立我市良好形象。建设某大 学园,通过开展特色的文化活动,形成校园文化品牌,与我市社会文化相互交融,可以推进城市文化建设进程。通过兴建图书馆、运动场等文 化体育设施,充实我市公共文化设施资源,丰富了某文化生活内涵。2.2.4 建设某大学园新校区,发展某高等教育,必将为某经济社会发 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建设某大学园,发展某高等教育,势必会形成全新高等教育产业链,
25、 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某大学园2009年招生1508人,以后每年计划招生 2000人左右,4年后在校生规模为8000人。从产业经济的角度看一个几 千人的大学,对地方经济的拉动和贡献,远远大于一个产值几个亿的企 业。另外高校在建设过程中对地方的固定资产投资也有很大的贡献。尤 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实施某大学园新校区建设工程,做好其 教育产业的发展工作,对某整体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某大学园作为新建设的高等院校,将紧紧围绕“服务辽宁沿海经济 带发展”的宗旨,设置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专业,逐步形成以地矿、 机械、石油化工、材料科学、电子信息科学、经济管理为特色的学科专 业集群,大力培育冶金、石化、
26、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及现代服务业等领 域所需各类专业人才,缓解我市人才需求的矛盾。从某产业发展的角度 来看,我市有色金属等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具相关企业迫切需要加强 与理工类院校的科研合作。充分利用好某大学园的相关资源,加强校企 合作,共同开展科研工作,必将促进某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某企业的 科学技术水平。止匕外,某市政府与大连理工大学合作建设的某研究院, 位于沿海产业基地,恰与大学园新校区毗邻,形成了一个集中的教学科 研区。大学园在办学中可以借助其科研优势,大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加强与企业合作,实现科技研发和成果的转换,这也必将为某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2.2.6 某大学园没有独立的教育
27、基地,不符合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 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要求某大学园是省政府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机构,是隶属于某市人民政府 的一个办学实体,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某大学园实行省、市共建,以市 为主,某市人民政府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辽宁科技大 学联合办学的管理体制。由于某大学园具有其独特的办学性质,实行边引进资源边进行建设 的办学原则,在某大学园选址刚刚确定,设计规划即将启动的初期,某 市人民政府决定某大学园暂借用培训中心校区。某大学园2009年9月正式开学,现有教职员工230人,现在校学生1590人。某大学园将通过4 年的发展,最终在校生人数达到 10000人的标准,形成属于某市独立的
28、 本科局等院校。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规定,以及未 来某市高等院校的发展,学院包括教学行政用房、学生宿舍(公寓)、 学生食堂、教工单身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用房、学校建筑 房屋需求规模应达到40万平方米左右。而目前某大学园却没有属于自己 的教育基地,因此,尽快实施某大学园新校区的建设,发展某本科教育, 培养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沿海产业发展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势 在必行第三章项目需求预测分析3.1 高等教育市场分析3.1.1 我国高等教育政策分析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国未来把发展国民教育作为头等大事,其 中作为培养高水平人才基础的高等教育更是发展的重点之一。199
29、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总则第一条中明确指出, 我国实施高等教育的目标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结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可 以看出我国高等教育有以下政策导向:3.1.2 育投入,加强经费管理。按照“十一五”规划的保障措施,要求各级政府加大公共财政对教 育的投入力度。明确各级政府提供教育公共服务的职责,并按照建立公 共财政体制的要求,将教育列入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切实加强教 育经费管理。牢固树立勤俭办教育的思想,建立科学、规范的教育经费 管理制度。3.1.3 才培养结构。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学科布局和专业设置,加快培养
30、经济、 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的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和环 境方面的紧缺人才。引导高校根据国内外人才市场的变化,适时调整招 生专业和教育内容。优化高等职业教育、本科教育、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教育的结构。引导高校科学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加强统筹 规划,适度控制高校数量的增长,优化结构与布局。推进科研基础设施 的开放与共享。加强校企合作、校际合作、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 形成产学研结合的良性机制,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工程化能力建设, 提高大学科技园的产业孵化能力。突出社会需求的导向作用。在教育部 2010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袁贵 仁部长提出,2010年教育工作四个重点,第一
31、个便是“更加积极主动地 适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先行先试,积累经验,充分尊重基层 和群众首创精神,鼓励和支持各地根据国家制定的发展规划、方针政策 和基本标准开展教育改革试点。”3.1.4 辽宁省高等教育政策分析1、指导思想按照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整体部署,“十一 五”时期辽宁省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进一步发挥教育的基础性、 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辽宁现代化教育体系, 为老工业基地振兴提供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创造人民群众享有公平教 育的机会,满足人民群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多元化需求,为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2、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
32、为统领,坚持“以人为本”,走人才强教的道路。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科学地把握发展节奏与速率,使辽宁教育发展 建立在“先导性和持续性”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坚持“以结构优化为主 线”,着力构建与辽宁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适应,城市 与农村之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有机协调的辽宁教育结构和终身教育体 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 提高教育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的综合实力。坚持“以改革创新和扩大 开放为动力”,促进辽宁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以教育现代化为牵引,因地制宜,分步实施。以沈阳、大连为第 一梯队,争取在未来五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两市对全省各城 市
33、教育现代化的带动作用;以辽东、辽中地区城市为第二梯队,争取在 未来10年内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发挥对辽西北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教 育现代化的辐射带动作用;以辽西北城市和广大农村地区为第三梯队, 通过第一、二梯队的带动作用和大力实施辽宁省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 计划,争取在未来15年内相继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全省各地教育在 现有水平上的跨越式提升。3、战略重点创新产学研结合体制,以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推进 教育为振兴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行动计划,形成产学研紧密结合的 长效机制,为提升辽宁核心竞争力提供新动力。3.1.5 某市高等教育的需求2009年7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辽宁
34、沿海经 济带发展规划,从而不仅为这片中国最北端的沿海地区带来新的发展 机遇,也为东北振兴增添新的动力。某是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的重要结 点。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全面实施的 重要阶段,某市牢牢把握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创造性地提 出并全力实施了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连续多年经济发展呈现又好又快 态势,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度增长,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中率先突 起。当前,某市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大 量人才支撑,特别是在机械、冶金、化工、计算机、电子、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等15个行业急需近万名高级专门人才。2
35、009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以上行业人才需求增加 32%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成立某大学园,发展某本科教育,培养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沿海产业发展急需的大批专门人才势在必行。3.2 辽宁省高等教育市场概况3.2.1 辽宁省高等教育招生状况辽宁省教育事业稳步发展,逐年提高。2008年全年研究生培养单位 招生2.5万人,在校生7万人,毕业生2.2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招生25.2 万人,在校生82万人,毕业生20.2万人。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变化图(数据来源: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上图可以看出,辽宁省的招生情况及在校生人数均呈现增加态势, 并且增长稳定。生源消化能力稳定增强3.2.
36、2 辽宁省普通高中毕业生生源分析辽宁省高考报考人数和计划招生数统计表型 _年度口,、报考数(万人)计划招生数(万人)统考录取率(%2006 年-2417.773.752007 年2720.274.812008 年2821.476.432009 年26.120.678.93注:以上数据来源于辽宁省招生考试之窗网站由上表分析看,自2006年以来,辽宁省高考录取率稳定增加,近四 年来辽宁省报考数远远超过计划招生数,高校招生生源的空间还很大。 统考录取率虽然逐年有所提高,但每年仍有22%-27%勺考生不能被高等院 校录取。我国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促进教育公平,全面贯
37、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 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逐年加大,以及家长对教 育投入增加,高等教育在现有基础上仍将稳定增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我国的高等教育,是指在完 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参加普通高考的高中毕业生是高等 院校的主要生源,从我国目前的教育体系和人们教育消费的习惯看,高 等院校全日制教育仍是教育消费的主导。从文化基础知识水平上看,目 前进入省内高等院校深造的学生在普通高考生中处于中等水平,考生分 数在500分左右,从生源稳定性看,由于学生素质比例和接受高等教育 的迫切性,使得该层面的应考学生总量相当稳定,占全部招生人数的大 多数
38、。综上分析,某大学园作为渤海辽东湾东北岸的普通高等院校,在生源质量、人数方面将会保持稳定。3.3 项目的竞争优势在同等条件下,如何吸引优质生源就读是各高等院校的生存的重要 保障。在竞争上,某大学园与其它普通高等院校在人才的培养方式、专 业设置、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毕业生就业方向、对外交流与合作等方 面均有显著的区别。3.3.1 专业设置科学合理某大学园在专业设置上不贪大求全。一方面考虑市场需求,一方面 眼光具有前瞻性,专业设置“重内涵建设不盲目跟风,重质量建设不追 求数量”,以实现专业设置的科学合理。大学园发挥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办 学优势和特色,依托辽宁科技大学设立
39、装备制造学院,设置机械设计制 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 业等专业;依托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设立材料化工学院,设置无机非金属 材料工程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等专业;依托东北财经大学设立 经济管理学院,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金融学专业等专业。3.3.2 师资队伍人才荟萃某大学园与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联合 办学,充分共享三个学校的教师资源。合作办学各方共同制定教师招聘 方案。各大学提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师编制和条件,并负责招聘、 培训教师。到各学院任教的老师,由各学院负责管理。学校高度重视人才的使用和提拔,实行全员聘任制,加强师资队伍
40、 建设,不断优化学术骨干和学科带头人队伍。3.3.3 人才培养凸显特色某大学园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重视教学基本建设与教学改革工 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人才 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大学园将围绕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战略,为培育冶金、石化、装备 制造及电子信息等产业大力培养专门人才。其学科建设将以工科为主, 理科、管理科为辅,逐步形成以地矿、机械、交通运输、材料科学、电 子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为特色的学科专业集群。大学园建设贯穿专业集群的思想,以学生为本,全面实施综合人才 培养计划,注重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构建“合格+特长”的培养模式。3.
41、3.4 招生就业形势喜人2002年前,某的经济总量在辽宁省14个市中排第12位,2004年排 第7位,2005年排第6位,2007年已排在第4位,仅在沈阳、大连、鞍 山之后。2008年某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名列辽宁各市前茅,已成为辽宁 发展的先锋,被国家有关领导将某的做法总结为“某模式”。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撑,特别是在机械、冶金、化 工、计算机、电子、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等15个行业急需近万名高级专门人才。2009年与2008年同期相比,以上行业人才需求增加 32%而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大学园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就业工作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 益和大学园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就
42、业指导中心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园有前瞻性的专业设置,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保障。 招生与就业工作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局面。3.3.5 地域优势强化对外交流某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心点,东北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 是东北内陆最近的出海口,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的叠加处。某大学园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将积极引进并充分利用东北亚地区 高校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开展互聘专家、互派教师、合作办学等教育教 学与文化交流活动。总之,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机遇,某大学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 观,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走特色之路、走科学管理之路、走质量办学之 路,努力使某大学园成为充满活力的的本科院校。
43、3.4 在校人数预测3.4.1 招生情况某大学园实行合作办学的管理模式,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由省教育 厅负责协调引进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三家 高等学校进园办学,负责批准进园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各合作办学院 校负责制定教学计划及管理日常教学活动。某大学园根据今年来的辽宁省高考形势及自身办学特点,制定、报 批2009年-2012年招生计划,并经辽宁省教育厅批准执行。见下表。某大学园学院、系、专业设置规划表学 院系序号专业专业代码2009 年计划招 生数2010 年计划招生数2011 年计划招生数2012 年计划招生数备注装 备 制 造 学 院机械 科学 与工 程系1机械设计
44、制造及 其自动化08030180808080本科2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08030280808080本科3过程装备与控制 工程08030480808080本科建筑 与土 木工 程系4土木工程08070380808080本科5建筑环境与设备 工程0807040808080本科电气 与电 子工 程系6自动化08060280808080本科7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0806010808080本科8电子信息工程0806030808080本科9计算机科学与技 术08060580808080本科海洋 工程 系10船舶与海洋工程0813010000本科,2015 年招生80人11海洋技术0710020000本科,2
45、013 年招生80人12港口航道与海岸 工程0808030000本科,2014 年招生80人材 料 化 工 学 院材料 科学 与工 程系13无机非金属材料 工程08020380808080本科14高分子材料与工 程08020480808080本科15材料化学07130280808080本科16应用化学07030280808080本科17热能与动力工程08050180808080本科化学工程系18化学工程与工艺08110180808080本科19生物工程08180180808080本科20生物技术0704020808080本科21环境工程081001008080本科经 济 管 理 学 院经济 金
46、融 系22国际经济与贸易02010280808080本科23金融学02010480808080本科工商 管理 系24工商管理11020180808080本科25市场营销1102020808080本科26旅游管理110206008080本科27物流管理110210W80808080本科财会 管理 系28会计学11020380808080本科29财务管理1102040808080本科工程 管理 系30工程管理11010480808080本科31工业工程110103008080本科合计1520200022402240注:以上数据来源于某大学园招生办公室2009年计划招生1520人,实际完成招生150
47、8人,完成比例达到 99.2%。随着大学园周边配套设施的日益完善,为某大学园吸引人才,营 造优越的生活和服务环境创造了有利条件。辽宁省政府及领导对发展某 本科教育工作高度重视,给予某许多发展某本科教育的优惠政策。师资、 教学环境将发生更大的改观,学校专业设置更加丰富,大学园未来几年 的招生规模应该保持增加的趋势。下表为某大学园2009年-2012年计划招生表。某大学园2009年-2012年计划招生表招生情况 年度招生计划情况 (人)实际完成情况 (人)完成比例(%2009 2010 年20002000100%2011 年22402240100%2012 年224022
48、40100%合计80008000100%根据上表可以看出,招生规模有所增加。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大学园 的师资力量和学校的基础设施逐步到位,专业设置有所增加,另一方面 由于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不断扩大,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本校。依据国家和辽宁省以及某市的社会和未来建设发展需要,充分考虑 学校的自身条件和未来发展,学校规划在建成后,增加成人教育招生和 计划外招生。某大学园招生计划表年份 类别2009 年2010 年2011 年2012 年本科生1520200022402240成人脱产班学生0000计划外招生00003.4.2 预测模型通过上述对于辽宁省招生情况的分析及某大学园招生计划情况的介 绍,可
49、以认为某大学园生源稳定,招生计划完成情况良好。这里将根据 某大学园十一五发展规划为依据进行预测。1 .假设:(1)本科生、成人脱产班学生、计划外招生的人数互不相关;(2)预测期间我国的教育政策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3)预测期间内各指标均保持计划期间的变化趋势;(4)预测期完成招生计划比例100%2 .预测范围:(1)时间范围为20132022年期间。(2)预测对象是全日制在校本科生。3 .建立模型:N在校生N本科生N Amr冲十划外招生(式3-1)tN在校生一t时间在校生总数;N本科生一一t时间在校本科生数;N人脱产t时间在校成人脱产班学生生数;N;十划外招生一一t时间在校计划外招生数;t一一
50、表示指定的年份,这里确定2009年为时间t=1运用建立回归方程的方法确定未来几年的本科生的在校生数。以某大学园2009年-2012年预计的在校本科生人数为基础,回归得 出t时间在校本科生数的回归方程:N%科生=156 t +8536.7(式 3-2 )计算可得:R2=0.7674。因为R2>0.75,所以这是一个线性特征较为明显的实验模型, 说明拟 合直线能够以大于75%勺解释涵盖实测数据,具有很好的一般性,可以作 为标准工作曲线用于其它年度在校本科生的预测。成人教育的人数按照每年200人估算,计划外招生按照每年 500人 估算。4 .预测结果根据以上模型,预测20132022年期间本科
51、生人数、成人脱产班学 生人数、计划外招生数和在校学生总人数如下,并且根据学生人数与教 师人数16: 1的比例估算教师的规模如下表。表3-5学生及教师人数预测表年份本科生人 数成人脱产班学 生人数计划外招 生人数在校学生 总人数教师人数教职工 人数201386932003009193575919201488492002009249578925201590052002009405588940201691612002009561598956201793172002009717607972201894732002009873617988201996292002001002962710032020978
52、5200200101856371019202199412002001034164610342022100972002001049765610505 .4.3建设规模需求预测6 、预测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A级标准)7 、建设规模需求预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校校舍的分类方法,普通高校校舍分为:教学及 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教工住宅四部分,同时,为了与 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的指标相对应, 本次预测将教学及辅助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合并为教学行政用房一起预 测,将生活用房分为学生宿舍(公寓)、学生食堂、
53、教工单身宿舍、教 工食堂、生活福利及其他用房分别进行预测。即本预测分为教学行政用 房、学生宿舍(公寓)、学生食堂、教工单身宿舍、教工食堂、生活福 利及其他用房、教工住宅共7部分建设规模的预测。2.1 教学行政用房建设规模需求预测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合格标准)以及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A级标准)的有关规定: 教学行政用房建设规模不应低于 16的生。普通高等学校建筑规划面积指标自1992年颁布执行以来,随着 经济社会形势的变化发展,部分指标已经落后,为此,教育部对部分指 标进行了修改和说明。根据2006年9月28日颁布实施的普通本科学校设置暂行规定 第(五)条
54、基础设施规定,“普通本科学校的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 积,理、工、农、医类应不低于 20平方米,”辽宁省委、省政府对某发展高等教育大力支持,某市委、市政府高 度重视某大学园建设,向社会各界郑重承诺:决不会建大学时空说大话, 办大学时出手小气,将全力以赴做好大学园的建设工作,竭尽全力为各 大学在某办学提供一切支持,将某大学园办得越来越好。鉴于以上原因,本次预测,将学校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比照 最低标准提高10%提高到22平方米。按照某大学园在校生的预测结果,2013年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9193 名,2022年学校在校生总人数为10497名。教学行政用房的建筑面积近 期需求20.22万平方米,远期需求23.0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陈虎谈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发展经过
- 物流管理成本与效益管理分析
- 家庭教育手机管理
- 双口小学校园文化建设阶段性总结模版
- 脑干梗塞的临床护理
- 新零售店面接待流程标准化课件
- 幼儿园公务员试题及答案
- 养老消防安全试题及答案
- 盐城国企面试题库及答案
- 《泵站运行工》word版
- API SPEC 5DP-2020钻杆规范
- 食药同源-PPT课件(PPT 55页)
- 山东大学毕业论文答辩通用ppt模板
- 大学无机化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版) 第17章 卤素—— 内蒙古民族大学)
- 榆林智能矿山项目招商引资方案【参考范文】
- 医院版LIS操作手册(共84页)
- 基于蓄热式加热炉PLC控制系统设计(共43页)
- 液压的爬模检查记录簿表
- 瓦楞纸箱检验标准
- 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