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3 课时)课题我们知道的植物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曰上下午第节教具课件、一些植物 图片、绿植等。教学 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植物,使学生初步具有研究植物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活动中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 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搜集资料能力。重点学生通过搜集、整理、交流资料,认识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多种多样难点怎样观察、描述植物。过 程 预 设一、引入新课,认识书上图中的植物。1、我们已经知道自然界中生长着许多植物。人类已经发现的植物约有30多万种。2、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3、找找课本大图中哪些是植物?4、塑料花是植物吗?二、交流课
2、前搜集的资料。(交流提炼)1、课前同学们采集了一些植物、搜集了一些有关植物的资料,下面在组内给同学介绍一下。2、选择组内你们认为最新鲜最有趣的资料或采集的植物介绍给大家。三、认识校园中的一些植物。(功效迁移)1、我们校园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植物,看一看你们认识哪些。2、校园里的植物,在冬天哪些是落叶的?哪些是/、落叶的?四、拓展活动。课外选择一种方法种一种植物,通过回图或拍照方法,记录它的生长情况课题观察一棵植物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植物、课件等教学 目标科学探究目标: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科学态度目标: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植
3、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难点从整体到局部进行观察。过 程 预 设一、聚焦:我们来观察一棵植物教师出示一盆菊花,问:谁认识它?在菊花没有开放的情况下,教师组织学生猜一猜,借此吸引学生注意。在学生猜不出的情况下,教师出示一张菊花开花时的图片,让学生再次猜测,在哪里见过它。二、探索:它是什么样的1、让学生从整体观察菊花。将菊花放在讲台上让全班学生共同观察。指认茎、叶等器官,并希望学生能意识到泥土中还后根。2、完成活动手册上“画一棵菊花”这个活动。重点指导画菊花的步骤,跟教师一起回,先回地面,再画茎,然后回根,最后回叶。三、探索:观察它的茎和叶给每个小组一盆菊花,除了用
4、眼看之外,还可以用手摸、用鼻闻等。四、研讨:说说你观察的植物让学生交流种植了一个星期的小植物长得怎么样了。五、拓展:观察一棵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菊花的方法,先整体再局部地观察一棵大树。怎么去观察,教师进一步指导:树有多大,有多高(和谁去比一比),茎有多粗(抱一抱),叶是什么样的(和菊花比一比);大树上还有小动物,你能找到吗?同样可以让学生在课外 画一画观察的这棵树。课题观察叶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曰上下午第节教具PPT叶子先生、/、同的叶)教学 目标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 自己的特征。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
5、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谛言 进行描述。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重点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难点了解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过 程 预 设导入(3min)昨天老师接到了一封特别的来信,信来自一位叶子先生,接下来我们认识一下叶子先生,好吗?(好)这就是我们的叶子先生了,小朋友们,你们说叶子先生长得漂亮吗?(漂亮) 叶子先生:各位同学,你们好,听说你们特别有智慧,想请你们帮帮我,好 吗?(好)叶子先生:我出远门很久,现在回来发现城市变化特别大,我找不到家了,你们能帮我起找找家吗?(可以)引导-观察叶的外形特征(12min)聪明的小朋友,我们应该从哪里开
6、始找呢? 2min(引导:叶子先生的家是什么样子?叶子先生是由什么组成的?)叶子先生:我是由很多不同的树叶组成的,我想我的家应该有很多大树,找到这些大树就找到我的家了。师:小朋友们?哪里有很多大树呀?(森林、公园、校园)大家真棒,那我 们和叶子先生一起出发吧!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来到了一片树林(银杏树),这里也有很多美丽的树叶,小朋友们,这里会是叶子先生的家吗? 3min师:这里有一片叶子,大家仔细看看,和叶子先生身上的一样吗?师:哪里不一样?(长得不一样、颜色不一样、大小不同)师:这个叶子长得像什么呢?(扇子、半圆.)师:看来这里确实不是叶子先生的家,那我们继续往前走好吗?师:大家快看这片
7、树林好漂亮呀!(械树林)这里的树叶是什么颜色呢?(红色)大家真棒3min师:这里会是叶子先生的家吗?我们找一片叶子来看看叶子先生:这好像和我头上的叶子、手上的叶了-长得差不多师:聪明的小朋友,你有什么发现吗?(形状不同,械树叶更尖,叶片是分 开的,像张开的手掌,叶子先生的头和手上的叶子像并拢的手掌)我想我们还要再找找了,别灰心我们一定能找到。叶子先生:谢谢大家和我一起,我们一起去植物园看看好吗?4min师:同学们,这里有好多不同样子的大树呀!这是什么树,有同学知道吗?(松树)大家真棒,松树的树叶尖尖的,像什么呀?(针),对,所以我们又 叫它松针。2min师:大家看,这棵树是桂花树,桂花在八九月
8、开放,香气迷人。咦?我怎么 觉得桂花树的叶子和叶子先生的胳膊长得很像呢?师:桂花树的叶子像什么呀?是什么颜色的呢?(像小船、像面包 .绿色) 师:大家真棒,我们已经帮叶子先生找到了一种大树了叶子先生:谢谢大家,我想其他大树应该也在附近。观察同一种植物上的树叶-树叶的生长(7min)叶子先生:咦,这好像就是我头上的叶子,大家看。师:这个叶子像什么呀?看来,这应该就是组成叶子先生头和手的叶子了?可是大家发现这些叶子和叶子先生的有什么不同吗?(颜色、大小)师:奇怪,这两种叶子长得很像,可是颜色、大小却不一样,为什么呢?(不 是同一种叶子、阳光不同.)师:我们一起看看这棵大树吧! 一棵树上为什么有不同
9、颜色的叶子?(排出 不是同一种叶子)师:大家仔细看看有没有什么发现?(引导,小叶子长在前面,大叶子在后面,有的叶子是黄色的/红色,落下来的叶子是黄色/红色的)小博士:其实叶子也和小朋友们一样,会长高、长大,秋天到了,叶子慢慢衰老颜色就发生了变化、当他们慢慢死去就离开了大树的怀抱, 落到地上了。听了小博士的讲解,大家明白了吗?小博士:树叶落到地上,在泥土中慢慢变成营养,就可以让我们的大树长得 更强壮。叶子先生:我想这里就是我的家了,只可惜,我的身体和腿变化了很多,不 能找到大树了。大家细致的观察最终帮我找到了家,谢谢大家的帮助。我要 留在这里,变成营养,报答给我叶子组成身体的大树。小朋友们,再见
10、啦! 参观植物园(3min)小博士:大家既然来到了植物园,我带大家参观一下吧!小博士:这是柳树师:大家看柳树的叶子像什么呀?(细细的长条)小博士:这是桑树师:桑树的叶子又像什么呢?(爱心、桃子),大家真棒,时间不多了,我们 要回去了,让我们谢谢小博士,和小博士说再见啦!画叶子(5min)师:今天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不仅帮叶子先生找到了家,还认识了那么多 树叶。现在老师把今天我们观察过的树叶找出来,大家能找找这些叶子有什 么相同之处吗?(引导:相同的组成:叶片、叶脉、叶柄)下面小博士送给大家的树叶(枫叶、桂花叶、柳叶)发给每个同学,同学们一起在科学笔记本上画一画你的叶子,我们比比谁画的最像。老师
11、看到大家画的都很棒,老师也忍不住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家一起看看, 老师的叶子画的怎么样呀?(提醒学生注意画完整)大家今天做的真是棒极了,回去大家也可以试试,找一些落叶,一起动手做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4 课时)课题这是谁的叶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教学 目标1 .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2 .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3 .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4 .能用简单的图回描述叶的外部特征。5 .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6 .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7 .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12、。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过 程 预 设一、猜一猜1 .“猜叶”游戏。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 下,请同学们猜。2 .“我说你猜”:由学生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具他同学来猜。3 .你是怎么猜到的?二、画一画找出两片你最喜欢的叶子,根据实际把它画卜来。三、找一找1 .“小叶子,找妈妈”。在校园中找到这种植物。2 .讨论:(1)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2)怎样才算是找到了 ?(3)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3 .学生活动四、研讨1 .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2 .在哪里找到的?3
13、 .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 ?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5 课时)课题植物是“活”的吗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曰上下午第节教具塑料花、植物、 课件教学 目标【科学知识】1.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2.植物是“活”的,它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科学探究】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 的特征及其变化;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科学态度】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重点整理、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丰富、完善对植物有生命的认识。难点整理、归纳植物是活的证据,丰富、完善对植物有生命的认
14、识。过 程 预 设一、导入(一)展示一副图片: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你能来描述一下这幅图上的内容吗?1 .若学生描述道“活”的小动物,则直接追问 (为什么你觉得它是“活”的)2 .若学生没有描述到“活”的小动物,则提问:(二)问题1:你觉得图中的小动物是“活”的吗?为什么这么认为呢?二、问题聚焦:动物是“活”的,植物也是“活”的吗?你是怎么想的呢?你的想法是,(引导孩子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三、观点分享:我认为:植物是“活”的,我的依据是 我认为:植物不是“活”的,我的依据是 我不确定:(引导孩子,在交流分享观点和想法过程中,逐渐地把依据和观点联系在 学会面向全班R学交流)四、继续寻找支持我观
15、点的依据:1 .我种植的植物,出现的变化;(可以先请孩子说说自己的种植经验,发现在不端生长)2 .我的观察记录表:(在说说的基础上,再出示孩子的活动记录表,用孩子的记录,证实植物的 生长)3 .其他依据:身边的证据、网络资料、科普资料给你的植物排排序我这样排序的理由是什么呢?其他同学认同吗?五、研讨交流:1.说说支持我观点的依据;2.通过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现在在活动手册上,把你认为植物是“活”的理 由圈起来,再全班交流;展示班级记录表,将学生的回报,形成班级共识:班级记录表)六、活动你觉得塑料花是“活”的吗?说说你的理由七、课后延伸:种植萝卜盆景预测植物的变化、并记录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
16、8 课时)课题校园里的植物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曰上下午第节教具学生活动手册、 笔。一些植物的教学 目标1学会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 重他人。2产生认识植物的兴趣,养成珍爱生命、爱护植物的意识。重点认识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难点用图回来描述和记录植物的形态。过 程 预 设、豕焦1 .教师出十幅校园中的植物的照片,问学生,“你们见过这种植物吗?知道 它叫什么名字吗?在哪里见过它?”教师适时介绍植物名称,帮助学生梳理植 物各个部分的特征。2 .教师再出十张学生种植的植物的照片或植物实物 ,请学生观察和描述。这 时教师初步形成班级记录表。记录内容可包括学生说
17、到的叶、开花、有果实 等,他们知道的植物生长的地点,例如墙角、墙上、池塘里等,以及生长需要 阳光和水等。二、观察校园里的植物1 .引导学生讨论应做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 生达成共识:注意安全,不能边走边画,安全保管铅笔。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分 组,并提出要求:活动时,小组T行动;不到有危险的地方去;听到老 师的集合声要及时回来:注意不拔起、采摘或伤害植物。2 .首先把他们带领到事先确定的一棵植物前,组织学生围在T进行观察,再 次明确观察和记录方法;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自由开展观察、 记录活动。教帅要 随时注意学生的安全,并巡回指导,答疑解惑。三、研讨1.交流我们观察的植物观
18、察、记录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组织学生有 序回到教室。在学生分享观察和记录结果时,邀请学生上台展示,描述自己画 下来的植物的特征,说一说这棵植物的名称以及在哪里找到的植物 ,还有哪些 新的发现。2.学生在展示过程中口能会在语言表达上后所/、足 ,教帅需要/、断 追问、引导:“这棵植物长在哪里?这棵植物长了些什么?叶有什么特征?这棵 植物开花了 ,以后会怎样变化呢?”教师要及时记录学生的回答,并补充在班 级记录表中。最后教师设疑:在观察和记录的过程中你们还遇到了什么新的问 题?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和探索的兴趣。课题在观察中比较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学生活动手册、 课件教学 目标1 .
19、能从多种角度观察和比较物体。2 .尝试用排序的方式来描述和记录观察的结果,并与同学讨论、交流。3 .具有对探究过程与方法进行反思的意识。重点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难点了解观察和比较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过 程 预 设1 .情境导入,创设侏罗纪公园情境,允许学生即时表达所见所闻。2 .聚焦问题。在学生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片后,教师提问:“图中的恐龙,哪只 大、哪只小?”并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二、探索:比较恐龙模型的大小1 .明确观察任务:比一比四只恐龙模型的大小,给它们排序。2 .探究要求:四人小组,分工合作;可以有多种比较方;每人都要及时记录比 较结果。3 .比较恐龙模
20、型的大小:学生进行观察比较,教师观察学生的比较过程,提醒 学生 把结果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中。教师要将学生比较结果中有代表性的内 容记录到黑板上。4 .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思考和讨论:有几种比较结果?关于恐龙的大小排 序,小组内能有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结果吗?怎么比才更准确?三、研讨1 .汇报:展示并介绍自己小组的比较方法,同时说出比较结果。2 .引导学生总结: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比较恐龙的大小 ?我们该怎样描述比较 结果?3 .教师总结:不同的观察和比较方法,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不同的比较方法, 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比如长短和高矮,所以结果不同。五、学生活动手册完成比较的表格。课题起点和终点课型新授日
21、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每人一只纸蛙、 一条纸带、彩笔,教学 目标1 .共同的起始线是公平比较的基础。2 .确定起点和终点是测量的基本要素。3 .纸蛙跳远的距离可以用起跳点和落地点来标重点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难点认识到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解决问题。过 程 预 设、豕焦1 .游戏导入。请一位高个子和一位矮个子学生上台比赛跳远,其他学生观察。2 .问题聚焦。教师提问:“怎样才知道谁跳得更远呢?”根据回答,让学生重新比赛,画起跳线和落脚线。二、探索:纸蛙跳远比赛1 .体验纸蛙跳远。发纸蛙,每人一个,让学生体验纸蛙跳远的方法,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让纸蛙跳 跃一段跑离。提问:“
22、你怎么知道纸蛙跳了多远?”引导学生说出,在纸蛙起跳点画一条线表示起点,在纸蛙落地点画一条线表示终点,起点到终点的距离就可以表示纸蛙跳了多远。2 .确定纸蛙跳远的公平比赛规则。教师需要指出,我们通过在地上画线的方式记录了纸蛙跳远的跑离 ,但是无法 方便地与别人纸蛙跳远的品喃进行比较。 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在纸带上记录纸 蛙跳远的跑离,然后剪下来和别人的进行比较。可以用课件展示一条起跳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看清纸蛙的头要对齐起跳线, 再展示一条终点线和一个纸蛙,让学生注意纸蛙的尾部要对齐终点线。全班要统,标准。3 .纸蛙跳远比赛。发材料。分小组活动。教师需关注并指导学生对起点线和终点线的确定提醒他们在
23、纸带上写上姓名及日期,养成记录的好习惯。4 .谁的纸蛙跳得最远。比较自己纸蚌三次跳远的距离,确定最远的一次作为自己纸蚌的跳远距离。比较小组成员的纸蛙,确定“哪只纸蛙跳得最远”。要求对齐起点,然后比较终 点。张贴各小组的纸带,让学生观察、比较 “谁的纸蛙跳得最远”,评出全班 跳得最远的纸蛙。三、研讨教师可以提问:“在小组中,谁的纸蛙跳得最远?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 基于实验的关键步骤,有根据地说出自己的结论。接着可以提问:“观察张贴在黑板上的纸带,它为你提供了有关纸蛙跳远的什 么信息?” “你的纸蛙三次跳远的距离相同吗?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其他可以确定跳远距离的方法吗?”教师在比较中需
24、反复提醒:对齐起点 确定终点。四、贴纸带让学生把纸带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9 课时)课题用手来测量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曰上下午第节教具纸带、一把剪刀、 一支油性彩笔、教学 目标1 .能对桌子的高度进行预测。2 .能用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并标记测量过程。3 .会观察、比较纸带上的标记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重点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难点意识到比较和测量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过 程 预 设1 .问题引入。教师可以从生活入手,说明我们不仅要比较,有时还需要测量。测量有许多工具,我们的身体也可以作为测量工具。教师可以追问 :“我们身 体的什么部位能当作
25、测量工具呢?你怎么用它测量的 ?”让学生根据生活中的 经验进行回答。2 .聚焦主题。教师可以用课件介绍,用拇指和中指间的最大距离作为 “一推” 来测量长度是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沿用至今。本课的活动主题就是用我们的 手来测量桌子的高度。二、探索:测量桌子的高度1 .预测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推。让学生观察桌子的高度,再观察手推的 长度,最后做出桌子高度相当于多少推的预测。2 .请几位学生演示测量桌子高度的方法。向学生指出,每次都要用大拇指和中 指之间的最大距高来测量;一推的指尖与下一推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一 推常推相连处要画线作为记号。随后请学生谈谈测量的体会。3 .匹配一条测量纸带。向学生说明为
26、了便于在测量中做记号 ,我们要用一条 纸带匹配桌子的高度。注意提醒学生确定起点和终点,桌子的高度要TL4 .测量纸带的长度。教师要讲解探究步骤,发材料。当学生测量纸带的长度时,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操作,提醒学生注意:用相同的手指测量;一推的指尖 与下一推的指尖必须紧紧相连;在名氏带上写上姓名、日期。5 .展示纸带,观察测量结果。需要选择几条有代表性的纸带 ,把纸带对齐黑板 的红线(代表地面)粘贴好。三、研讨1 .请学生先观察一会儿纸带。2 .教师可以提问:“我们的测量结果一样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是什么原 因导致测量结果不一样的呢?” “比较名氏带上的推的标记,它们有什么不 同?”3 .教师
27、要引导学生从实验的每一个步骤去反思。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看法。学生的看法可能包括:用纸带匹配桌子高度时可能出现误差;没有使用同 一根手指测量;不能很准确地做到一推紧连着一推;很难做到每一推的长度 都相同;每个人的手指长度不一样,有些同学手指长 ,有些同学手指短。 四、拓展与思考请学生课后思考:测量时,怎么解决测量单位长短不同,用脚测量自己家的房间宽度,用手测量自己家的家具长度。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10 课时)课题用/、同的物体测量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回形针若干、小 7奉若干、长方形教学 目标【科学知识】用不同的物体测量,测量结果是多种多样。物体作为测量工具,与手相
28、比,它的长度保持/、变(标准单位)。测量结果要标明所使用的测量单位。【科学探究】使用/、同的物体对桌子、书本进行测量。能以讨论、回回、书写等形式进行描述和交流。【科学态度】能认真观察、真实记录。重点使用/、同的物体对桌子、书本进行测量。难点使用/、同的物体对桌子、书本进行测量。过 程 预 设聚焦提问:除了手,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来测量长度?学生列举,追问:你选择的理由是什么?学生目标: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可以用来当做测量工具教师意图: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些测量工具的特点是有f的长度。小结:有一定长度的物体可以当做测量的工具。我们今天就选择其中的某些 物体来测量吧。探索1 .提供三种物体:回形针、小棒
29、、长方形木块2 .提问:你想选择哪种物体,怎么去测量教师重复学生的叙述3 .看图片,他们是怎么测量的,跟你的方法一样吗?图片1:用木块测量一一木块只有1个,测量时要在木块的一端做标记图片2:用小棒测量一一小棒有很多,测量时两个小棒不能重叠、不能有空 隙,要连接起来、不能歪歪扭扭图片3:用回形针测量一一回形针你肩很多,测量时两个回形针不能有空隙, 要连接起来注:图片1强调标记,图片2、3强调/、能有空隙和尽量在一条直线上。学生目标:知道用/、同的物体的测量方法教师意图:先让学生自己说,再去描述图片中的做法,初步学会准确的测量 方法;同时在交流过程中,指导学生学习良好的表达习惯和倾听习惯。4 .这
30、些方法都掌握了吗?我们今天的任务是选择两种物体,测量桌子高度、长度和书本的长度。桌子的高度,可以米用上节课的方法,利用测量纸带。测量完毕后,在记录单中填写你的测量结果。5.开始测量。研讨1.汇总数据2 .分析数据:先看用木块测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桌子高度用的木块多,书本长度用的木块最少。追问:数量多少代表什么?预设:长短追问:谁长谁短预设:桌子高度长,书本长度短再看用小棒测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桌子高度用的木棒多,书本长度用的木棒少追问:代表什么预设:桌子高度长,书本长度短最后看回形针测量,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桌子高度用的回形针多,书本长度用的回形针最少追问:代表什么预设:桌子高度长,书
31、本长度短3 .用相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预设:可以追问:为什么预设:都用长方形木块比,桌子高度用的木块比书本长度用的木块多,4 .用不同的物体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吗?为什么?那我这样比较可以吗:用回形针测出书本的长度是9个,用长方形木块测出桌子的长度是 9个,那能不能说书本和桌子一样长呢?为什么?预设:它们不能进行比较预设:回形针和长方形木块不一样追问:什么不一样预设:长度总结:不同长度的物体,测量的结果不能进行比较5 .讨论:用物体和手,哪个测量更准确?说说你的理由?6 .作业布置:选择一种物体,测量家中餐桌、茶几、床的长度与宽度。三汇小学电子备课教案(总第13 课时)课题用相同的物体
32、来测量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用的班级记教学 目标1 .学习预测事物的长度。2 .使用标准工具进行长度的测量。3 .运用十进制记录测量结果。重点体验统一的单位给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难点认识到人们总是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工具,从而拓展和增强了人的能力。过 程 预 设、豕焦1 .复习导入。使用课件出示第4课用/、同物体测量桌子高度和桌子长度的数 据,让学生判断哪个更长。然后指出,不同物体作为单位测量的数值不能比较, 所以我们需要全班什使用同一个物体来测量。2 .统一选择测量标准物。用课件展示供选择的标准物,介绍标准物。提问:“我 们应该选择哪一个作为
33、标准物呢?” 发标准物。学生观察标准物后,尝试测量 桌间的长度,然后小组讨论。3 .分小组汇报。鼓励学生客观地分析几种标准物的优缺点。教师可视情况小结小立方体的特点。每边一样长,方便使用;可以堆叠,能直接测量桌子高度; 比较小,可以减少最后一个单位的读数问题,测量数据的误差也会比较小。小 立方体的缺点是,如果只用一个小立方体的话,测量会很慢,首尾相连很难做 到准确。二、探索:测量桌端口讲台的长度1 .预测桌面和讲台的长度。学生观察桌面、讲台和小立方体,然后做出预测并 记录到学生活动手册的表格中。2 .教师提问:“用一个小立方体测量会很慢,有什么好办法吗? ”也可在学生 测量 遇到问题后再问,增
34、强学生的感悟。如班级学生人数较多,减小组织教学 的难度。学生回答后,上台演示。十个小立方体一组 ,用透明胶带连接起来。3 .教师提问:“讲台只有一张,大家挤在T测量是不行的,有什么办法吗” ? 学生回答后,教师提供事先准备好的替代物(纸带、棉线等)。4 .测量桌面和讲台面的长度。分发材料,学生分小组动手测量。教师观察学生测量,提醒注意事项。用小立方体制作更长的测量工具时 ,小立 方体 之间要紧紧挨着,不能有缝隙;测量过程中也要做到首尾相连;5.汇总 数据。在黑板上展示班级记录表,学生上台填写数据,或学生汇报后由教师填 写。三、布置课外活动用小立方体又快又准确地测量家里的沙发、床或学校的黑板、窗台的长度。课题做一个测量纸带课型新授日期201 年 月日上下午第节教具学生活动手册、 塑料桶。教学 目标1 .在教师指导下,依照制作测量纸带的步骤进行制作。2 .利用测量纸带测些物体的周长。3 .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卖骑手交通安全保障与管理合同
- 影视器材租赁与租赁期限及售后服务合同
- 模具加工工艺优化与成本控制服务协议
- 股权激励行权协议(含税务处理、分红及股权激励期限)
- 生物实验室生物反应器租赁及生物技术成果转化与推广合同
- 农业种植技术培训与农业园区规划服务合同
- 核能发电主体结构施工与核安全责任协议
- 传染病报告制度及流程
- 导管介入患者护理
- 智能化施工项目管理
- 小学语文近义词辨析的方法
- 脑出血恢复期患者护理课件
- 楼板配筋计算表格(自动版)
- T∕TAF 071.1-2020 智能家居终端设备 通用安全能力技术要求
-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暑期自测专项-一词多义2【含答案】
- 细胞培养实验指导4
- EN779-2012一般通风过滤器——过滤性能测定(中文版)
- 水中氯离子测定方法
- 安全生产责任协议书
- 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
- 西门子S7-200自动售货机课程设计(共1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