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_第1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_第2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_第3页
必修三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文化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主题单元标题必修三A单兀文化与生活作者姓名所属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学科领域 (在口内打 V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力思想品德化学/息技木方动与技木 m生物科学数学外语历史社区服务体育物理地理社会实践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高中二年级所需时间4课时(每周2 课时,共4 课时)主题单兀概述 (简述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兀的组成情况,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400-600)必修三A单元文化与生活首先让学生感受何为文化,也就是让学生把有人参与、文明的东西或成果与野蛮的、 纯自然的区别开来。 文化对个人发展和

2、社会进步有什么影响,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生活中五彩缤纷的文化现象的问题。本单元从对社会和对个人的角度对文化的内涵、特点、作用进行分析,从知识的角度看,能使学生文化的内涵、特点和作用有一定的理解和把握。从学生学习角度看,有利于综合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本单元分三个专题:专题一是文化与社会,理解文化的 内涵及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专题二是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内容是文化对人的影响及作用。这一专题我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并通过社会调查和课堂辩论,深化认识。让学生了解文化内涵和作用的知识,为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注入新的活力。主题学习目标(描述该主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1、知识与

3、技能:了解文化现象的普遍存在,理解文化的内涵及其特征,感受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以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和作用。能够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的生产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理解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赏析优秀文化作品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探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对不向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别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不问的文化生活,增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通过分析文化对人类产生影响

4、的性质、方向和程度,领悟文化对人的影响。对应课标 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赏析优秀文化产品,确信其促进人 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主题单元问1、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题设计2、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3、文化对人的影响专题划分专题一:文化与社会(2课时)专题二: 文化对人的影响(2课时)专题一文化与社会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一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从经济

5、、政治与文化关系的角度展开,引导学生明确文化的内涵,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 之间的关系,感受文化的力量。本专题的逻辑结构是:由感受文化“万花筒”引出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由文化现象引 出文化的含义及其特点然后引出文化的力量由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引出文化与经济政治 的关系一一由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引出我国应该如何应对。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 1、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的内涵。2、理解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2、能力目标:通过课堂探究,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 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

6、力, 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对不同性质的文化现象进行比较鉴 别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增 进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生活的情感,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本专题问题设计1、什么是文化?2、文化对社会的作用是什么3 、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什么?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网络视频、图片、音乐常规资源教材、同学们当地的风俗教学支撑环 境教室内多媒体电脑其 他学案,学习笔记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探究一一新

7、华网厦门 2012年1月17日电,全国文化产业工作年会17日在福建省厦门市召开,文化部副部长励小捷在会上提出,2012年文化产业要突出平台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文化科技创新、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对外文化贸易发展6项重点工 作。探究二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速度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 GDP比重稳步提高。2004年至2011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 %,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 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探究三韩国建立了 “活力韩国”、“国家品牌委员会”等多个外

8、宣平台,其文化产品出口额逐年增长。美国非常注重文化创新和开拓产业资源,不断汲取世界其他文化的精华。花木兰、角斗士、功夫熊猫等由外国传统文化题材改编的好莱坞电影在全球热卖,凸显了其文化产业 的汲取能力。探究四 天津歌舞剧院推出“ 2012,龙年你好!”新春演出季,精选了该院创作演出的、深受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如:芭蕾舞剧堂吉诃德和天鹅湖 、歌剧原野、大型舞蹈专 场晚会津门舞韵、民族管弦乐组曲连年有余、大型舞乐异彩流金、“节日序曲”一一 中国经典作品音乐会及综合歌舞晚会等,节日期间将相继亮相,密集上演。教学评价(列举本专 题中要评价 的学习要素 和所使用的 评价工具或 方法)探究五2011年11月

9、9日,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主办、西南大学交响乐团承办、西南大学协 办的重庆市2011年高雅艺术进校园系列活动 西南大学交响乐团进校园专场音乐会在西南 大学合JI校区学生活动中心隆重举行。可评价的学习要素:1、学生自我学习检测评价方法:自我检测评价指标:自测题完成迅速准确2、小组当堂合作探究评价方法:评价量表,学生自评 +互评评价指标:小组讨论交流积极主动;回答问题观点正确,思路清晰专题二文化对人的影响所需课时2课时专题二概述 (介绍本专题在整个单元中的作用,以及本专题的主要学习内容、 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本专题在本单元中起承前启后作用,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也是深

10、远持久的。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单元 主要围绕感受文化影响和文化塑造人生两个课题来进行学习。本专题学习目标(描述本专题学习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目标:。(1)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 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各种社会现象进行文化分析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分析文化对人类产生影响的性质、方向和程度,领悟文化对人的影本专题问题设计1、文化影响了你的哪些方面,2、文化是怎样影响你的?所

11、需教学材料和资源(在此列出学习过程中所需的各种支持资源)信息化资源图片、音乐、网上查询、收集、整理的有关资料常规资源教材教学支撑环多媒体教室 境其 他 学案,学习笔记学习活动设计(描述本专题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自主活动:请同学们各自说出自己所在区域或所了解的区域有哪些独特重要的习俗探究一:不同地区的文化对人们有哪些影响?结论: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探究二:咱们淄博五中专门利用教室外墙展示班级风采有哪些必要性?说说你的看法。结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要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探究三:视频:赵本山的小品不差钱,找出这不小品

12、种的经典台词到现在同学们还数值吗 结论: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情感提升:这是一部激励了无数人的佳作,问世以来六十年间长盛不衰。究其原因,它真实而 深刻地描绘了十月革命前后乌克兰地区的广阔生活画卷外,塑造了以保尔柯察金为代表的一 代英雄的光辉形象。用保尔的话来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 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 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解放全人类而斗 争。结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 远而持久的影响。所以我们要树立科学的三观。讨论:让学生列举所学过的古代诗词,谈谈这些优秀的诗词对自己的影响。结论: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