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测试题_第1页
原子核测试题_第2页
原子核测试题_第3页
原子核测试题_第4页
原子核测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原子核测试题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n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 .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这一模型建立的基础是()A.口粒子的散射实验B.对阴极射线的研究C.天然放射性现象的发现D.质子的发现解析:卢瑟福根据口粒子的散射实验的结果,提出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所以A项正确。答案:A2 .关于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半衰期是原子核质量

2、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B.半衰期是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C.半衰期与外界压强和温度有关,与原子的化学状态无关D.半衰期可以用于测定地质年代、生物年代等解析:原子核的衰变是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的,与外界环境无关,C错误;原子核的衰变有一定的速率,每隔一定的时间(即半衰期),原子核就衰变掉总数的一半,A错误,B正确;利用铀238可测定地质年代,利用碳14可测定生物年代,D正确答案:B、D3 .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3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

3、固解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B衰变是核内中子转变成为质子同时生成电子,即B粒子,故A错。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与外界环境因素无关,C错。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D错。玻尔提出的氢原子能级不连续就是原子能量量子化,B对。答案:B4.如图(十九)一1所示,P为放在匀强电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具放出的射线在电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mp-图(十九)一iA.a为射线,b为B射线B.a为(3射线,b为丫射线C.b为丫射线,c为射线D.b为射线,c为丫射线解析:丫射线不带电,在电场中不会偏转,射线带正电,向负极板偏转,质量远大于B粒子的质量,电荷量是B粒子

4、的2倍,口粒子的加速度远小于B粒子的加速度,B粒子的径迹比粒子的径迹弯曲的多,选项B、C正确。答案:B、C5.原子核聚变可望给人类未来提供丰富的洁净能源。 当笊等离子体被加热到适当高温时,笊核参与的几种聚变反应可能发生,放出能量。这几种反应的总效果可以表示为62Hk2He+d:H+2jn+43.15MeV由守恒条件可知()A.k=1,d=4B,k=2,d=2C.k=1,d=6D,k=2,d=3解析:核反应的基本规律是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所以6X2=4k+d+2,6x1=2k+d,解得k=2,d=2,因此B选项正确。答案:B6.合肥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成此类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并能实际运

5、行的地方。 核聚变的主要原料是笊, 在海水中含量极其丰富。已知笊核的m1,中子的质量为m2,2He的质量为m3,质子的质量为m4,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笊核聚变成一个3He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质子B.两个笊核聚变成一个2He所产生的另一个粒子是中子C.两个笊核聚变成一个2He所释放的核能为(2m1-m3-m4)c2D.与受控核聚变比较,现行的核反应堆产生的废物具有放射性解析:由核反应方程22H-2He+0X知,X应为中子,释放的核能应为AE=(2m1-m3-m2)c2,聚变反应的污染非常小,而现行的裂变反应的废料具有很强的放射性,故A、C错误,B、D正确。答案:B、D7.下列说法不正

6、确的是()A.;H+3H74He+1n是聚变B.235U+1n-140Xe+98Sr+20n是裂变C.?98Raf?96Rn+2He是技变D.34Na-14Mg+Ae是裂变解析:裂变反应指的是质量较大的核分解成几块中等质量的核,故D选项错误。答案:D8.1个292U吸收1个中子发生核反应时,大约放出200MeV的能量,则1g纯292U完全发生核反应放出的能量为(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M=235g/mol,1g纯292U含有的原子个数N=9NA=M,故放出的能量为黑X200MeV,D正确。IVI235235答案:D9 .放射性在技术上有很多应用,不同的放射源可用于不同目的。F表列出了一些放射

7、性元素的半衰期和可供利用的射线。兀素射线半衰期针210a138天氨2223.8天兀素射线半衰期A.NAx200MeVB.235NAx200MeVC.x200MeVNA曦X200MeV解析:935U的摩尔质量锯9028年铀238第8丫_94.5X109年某塑料公司生产聚乙烯薄膜,方法是让厚的聚乙烯膜通过轧辐把聚乙烯膜轧薄,利用适当的放射线来测定通过轧辐后的薄膜厚度是否均匀。可利用的元素是()A,针210B.氢222C.锯90D.铀238解析:要测定聚乙烯薄膜的厚度,则要求射线可以穿透薄膜,因此射线不合适;另外,射线穿透作用还要受薄膜厚度影响,丫射线穿透作用最强,薄膜厚度不会影响丫射线穿透,所以只

8、能选用(3射线,而氢222半衰期太小,铀238半衰期太长,所以只有银90较合适。答案:C10.静止在匀强磁场中的某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 当它放出一个0c粒子后,其速度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测得口粒子和反冲核轨道半径之比为44:1,如图(十九)2所示,则()图(十九)一2A.0c粒子与反冲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原来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电荷数为90C.反冲核的核电荷数为88D.口粒子和反冲粒子的速度之比为1:88解析:微粒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遵守动量守恒定律,由于初始总动量为零,则末动量也为零,即口粒子和反冲核的动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于释放的粒子和反冲核均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且在洛伦兹

9、力作用下做圆周运动。mv2mv由Bqv=-得:R=-oRBq若原来放射性元素的核电荷数为Q,则对口粒子:Ri=-EpL0B2e由于pi=p2,得RiR=44:1,得Q=90。它们的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故D错误。正确选项为A、B、Co答案:A、B、C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直接填写在题中横线上,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 (5分)放射性物质280Pb和27co的核衰变方程分别为:284Pg206Pb+X27CO-28N+X2方程中的Xi代表的是?X2代表的是c解析:由核反应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知Xi代表4He,而X2代壬0表ie答案:4

10、He0e12. (5分)如图(十九)一3所示,A为未知的天然放射源,B为一张黑纸,C为水平放置的一对平行金属板,板间有竖直方向的场强较大的匀强电场,D为荧光屏,F为固定不动的显微镜筒, 整个装置放在真空中。实验时,可以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闪烁的亮点,如对反冲核:R2=B(Q*2)e。果将电场撤去, 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没有变化,如果再将黑纸B移开,则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明显增加。由此可判定放射源A发出的射线为图(十九)一3解析:黑纸B能把0c射线挡住,如果有(3射线,那么在撤去电场后,显微镜内观察到荧光屏上每分钟闪烁的亮点数应该明显增加,而电场对

11、丫射线没有影响,因此含有射线和丫射线。答案:射线和丫射线13. (5分)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如图(十九)4所示。氢弹首先由普通炸药引爆,再利用它产生的高温高压引爆热核材料。若聚变方程为2H+3H-4He+0n+17.6MeV。氢弹爆炸放出的能量相当于引爆300万吨TNT,已知1kg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为4.2X106J,则氢弹爆炸时内部发生聚变反应的次数为图(十九)一4解析:氢弹爆炸放出的总能量E=4.2X106X3X109J=1.26X1016次。E1.26X1016”发生聚变的次数=17.6x106x1.6x1。19次。4.47X1。27次。答案:原子弹4.

12、47X102714. (5分)二战末期,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相当于2万吨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已知1kgTNT炸药爆炸时释放的能量是4.2X106J,则该原子弹含有纯铀235kg(1个铀235原子核裂变时放出200MeV能量,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X1。23个/mol)。解 析 :2万 吨TNT炸 药 爆 炸 时 放 出 的 能 量E=2X107X4.2X106J=8.4X1013J,1个铀235原子核放出的能量AE=200MeV,设纯铀235M235E的质重为M,则E=NAE=亍逅NAAE,故M=MAl=235NAAE235X8.4x101336.02X1023x200X1

13、06x1.6X1019g1.0 x10g=1.0kg答案:1.0三、计算题(共6小题,共4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 (6分)一小瓶含有某种放射性同位素的溶液,它每分钟衰变6000次。将该种溶液注射到一个病人的血液中,经过15h,从病人身上取出10cm3的血样,测得每分钟衰变2次。已知这种同位素的半衰期是5h,试根据上述数据,计算人体血液的总体积。解析:每分钟衰变次数与原子核的总数成正比,1故AN=AN0,将t=15h,T=5h代入,得AN=750次/分AN加因V总V,口AN750弋弋

14、得V忌=146Ba+32Kr+4n。(1)试计算一个铀235原子核裂变后释放的能量。(292U、156Ba、36Kr、0n的质量分别为235.0439u、140.9139uu91.8973u、1.0087u,1u相当于931MeV)(2)1kg铀235原子核发生上述裂变时能放出多少核能?它相当于燃烧多少煤释放的能量?(煤的热值为2.94X107J/kg)(3)一座发电能力为P=1.00X106kW的核电站,核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为刀=40%。假定反应堆中发生的裂变反应全是本题(1)中的核反应,所用铀矿石中铀235的含量为4%,则该核电站一年消耗铀矿石多少吨?解析:(1)裂变反应的质量亏损为Am=

15、(235.0439+1.0087-140.9139-91.8973-3X1.0087)u=0.2153u一个铀235原子核裂变后释放的能量为AE=0.2153X931MeV200.4MeV。(2)1kg铀235中含原子核的个数为m103N=imNA=x6.02X10*2.56x1024MU235则1kg铀235原子核发生裂变时释放的总能量AEN=NAE=2.56X1024X200.4MeV=5.13X1026MeV设q为煤的热值,m为煤的质量,有AEN=qm,AEN5.13X1026x106X1.6X1019所以m=k=2.94X107kg-2791.8t一EPt核电站一年的发电量E=Pt,需

16、要的核能为=P设所用铀矿石质量为M,则铀235的含量0.04M,PtMu0.041fAAE109x365X24X60X60X2350.04X40%X6.02X1023X200.4X106X1.6X1019g=2.4X107g=24t。答案:(1)200.4MeV(2)5.13X1026MeV2791.7t(3)24t20. (7分)在暗室的真空装置中做如下实验:在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间的匀强电场中,有一个能产生弟印丫三种射线的射线源。从射线源射出的一束射线垂直于电场方向射入电场,如图(十九)6所示。在与射线源距离为H高处,水平放置两张叠放着的、涂药面朝下的印像纸(比一般纸厚且涂有感光药的纸),经射线照射一段时间后两张印像纸显影。对应的原子核数0.04MNAML0.04MMUNAAE图(十九)一6(1)上面的印像纸有几个暗斑?各是什么射线的痕迹?(2)下面的印像纸显出一串三个暗斑,试估算中间暗斑与两边暗斑的距离之比?(3)若在此空间再加上与电场方向垂直的匀强磁场,一次使口射线不偏转,一次使B射线不偏转,则两次所加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之比是多少?L._C小4u,m0i840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