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x27_第1页
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x27_第2页
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x27_第3页
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x27_第4页
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x2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5卷第4期I99B年 11月Vokl5.No.4Nov. 1998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Guizho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驾道云_(贵恍大学计算机科学系550025)q俗牛0223摘 要 本文建立了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给出了课程安排优劣的童化评 价方法.关键词一课程安您 敛学楼弩 逊方法中图分為&2扌-1问题的引入课程安排是通常教学任务安排中的常见问题,到目前为止都是手工进行,即使某些单位 使用计算机排课,也仅仅是在人工干预下,安排好后打印机输出而已,并未对这-问题作出 过科学分析.

2、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涉及到资源合理分配、多任务交叉安排、冲突 协调及组合优化等问题.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題,在一般的课程安排中,涉及如下冋题:(1)资源集合(即教师集合);某教师餡上哪些课程,所上每门课程的效果.(2)任务集合(即课程集合):某门课哪些教师能讲授,上课的效果(3;刈象集合(即班级集合):栗班级开课时间、课程、每门课的重复次数.(4)时间表的约束:当划定排课时间(如一周按丘天,每天按四个时间段:上午2次、下午1次、晚间1次)后,有些时间是不能排课的(如政治学习时 何、固定公共课时间等).(5)时间安排与上课效果的关系.(6)约東条件: 同一教师在不同班级上课时间不能冲突

3、、 同一班级中,同一课程重复多次时,每相邻的两次课的时间间隔要求. 每个教师开课数目相对平均. 排课次数不能多于容许安排的时间次数.(7)课程安排合理性的评价手段.收黏斎学廉喘馥资助课题第4期许道云: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一及评价方法 265 2数学模型针对上述问题,町以用如下数学模型来描述排课问题2.1 T矩阵(刻划教师资源库)T= (qhxn其中:OMqMlq: i教卿上j课程的评价指标2.2 C矩阵(刻划排课结果,即课程表)C = (c/lod其中:Cy = < Cl , C2 >G: 0到m的一个正整数;0列“的一个正整数;G,第i天的第j时间段,由G教师上Q课程;记x (

4、cy) =G,y (cQ =c2.2.3 W矩阵(刻划排课时间与上课效果)W=(VV”),其中:OMwjMl眄八第i天第j时间段的上课效果指标.2.4 C矩阵序列(刻划多个班级排课结果)C,C,cp(C,叽C严 VC(, Cj> q = l, 2, ,Pc/c:第q个班,第i天的第j时间段,由G教师上G课程;2.5 S矩阵(刻划排课时间与具体课程上课效果)S-(说)2其中:OMs”Ml司:i课程在第j时间段的上课效果指标.2.6 B矩阵(刻划课程总体安排)B二(b(j)pxn英中:b”为0或一个正整数木学期i班级j课程每周排课次数.2.7初始条件2.7.1 初始化C矩阵序列初始化C(q)

5、= (C絆)3q=l, 2,,pc2> = <1, 0>:第q个班级,第i天的第j时间段不能排课 4q>=<ci. c2>=<0, 0>:第q个班级,第i天的第j时间段可以排课2.7.2 初始化B矩阵2.7.3 初始化T矩阵、W矩阵、S矩阵2.8约束条件2.8.1对C矩阵的内部约束(a)初始化C矩阵序列后的不能排课的时间段上不能排课.(b)同一班级同一课程的时间间隔要求殆广 二啦其中:r为重复次数第4期许道云: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一及评价方法 269 r=bqy( <:'>)(后兰<iJ条件:hMiw-LW"

6、即相同谍程的相邻两次的时间间隔(如:可以取h = 2, 12 = 3, 也可以用平均值k/r作参照).(bl)同一班级同一课程的时间安排总体要求(如不能都安排在F午)t SlJo>r * a其中:0<a<l(如:取 a=0.7)2.8.2 对C矩阵间的外部约束(同一教师不能在不同班级的同一时间上课) = <c 1,c,2>,cj = <c, c2>当qHq时,c'iHc)2.83师数,iU =本学期开课数,INT (x)为取整函数.INT (nl/m) M每个教师开深数MINT (nl/m) + 12.9目标函数2.9.1 单目标函数(一个班级

7、课程安排的评价)maxZ - max 三斗叫 *2.9.2多目标函数(几个班级课程安排的总体评价)maxZ = max虫盘抽八虫)“)'饲3评价方法(以单个班级为例)3d建立教师资源库根据本教学单位教师及开设课程.以及以往教师上课记录制定教师资源库.即确定W 矩阵.格式如下:(此外m =8, n7)程01234567000000000100-950.90.80000.«20050003000.70.800.850.90400.80.900.7000.9500.7000.60.90060Q0.950.800.70.707000.950.70.8000.8800

8、00.90.9500-70.73.2时间表初始设置即初化C矩阵.星V段12341<OtO><0,0><0.0><1,0>2<0.0><0>0><0»0><1,0>3<0,0><0.0><0.0><1,0>4<0.0><0.0><0»0><E0>5<0,0><0,0><hO><1.0>3.3上课效果时间表设置即确定W矩阵.星V段期、1

9、234t10.90.850.9210.90.850.9310.90 850.9410.90.850.9510.8课程与上课时间的效果设置 即确定S矩阵.1234110.850.80.8210.850.80.8310.850.80.8410.850.80.8510.850.70.7610.850-80.8710. 850.70.7第4期许道云*课程安排问题的数学模型及评价方法 271 3.5确定排课方案即确定B矩阵班閉程号级、112345671203->0223.6条件限制由于仅有一个班级,故只考虑 间RS条件几“一兰3单科分布条件:SS,*0.8 G为重复次数)】*

10、M教师均匀分布条件:INT8)M每个敎师开课数MINT8) + 1<2.3><3,6>< L0>5<3,6><8,4><0,0>< 1,0><2.3><1.0><1,0>38安排方案的评价结果54Z- 气号严 &= 1*0.9*1+0.9*0.95 *1 + 0. 85 » 0.9*0.85Z值越大,方案越好.3.9最佳方案对应的评价结果maxZ =巾词百严。-(屮叫心*少4算法设计本文提供了一种排课问题的量化评价方法,当班级不多的情况下,很容易得到冋题的最优 解.在班级较多,任务交叉比较复杂的情况F,可以使用贪心算法得到冋题的一个近似较优解.参考文献1许国志尊运绅学 北凉:濟华大学岀版社.19882张益新尊 算法引论北京,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1983A Mathematics Model and Estimate Methodabout Course ArrangementXu Dayun(Deparanent of Computer Science. Guizhou Universicy. Guiyang 550025)Abstract This paper presents a 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