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1 / / 1010我用残损的手掌教学时间:三课时总课时()1 1、 了解戴望舒及其诗歌创作。2 2、 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3 3、 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4 4、 把握诗歌感情线索,体会对苦难祖国的深切关注和真挚爱恋,增强爱国情感。 重点与难点:【重点】 感情诵读,品味语言,把握全诗的感情线索,体会诗人情感的变化。 【难点】1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寄寓的诗人的情感。2 2、理解诗歌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表达效果教与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和点拨法相结合;练习提高法。第一课时教与学目标1 1、反复朗读这首诗,理解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2 2、
2、结合时代背景,把握这首词的主题。教与学过程:一、作者简介及诗作背景戴望舒(1905190519501950),原名戴梦鸥。浙江杭县人。19321932 年自费赴法国里昂中华大学就读。一年后到巴黎大学听讲,受法国象征派诗人影响。19351935 年回国。次年创办新诗月刊。19381938 年避居香港,主编星岛日报、副刊星座及诗刊顶点。还曾主编过珠 江日报和大众日报副刊。同时组织“文协”香港分会并任理事。19411941 年,日本占领香港后被捕入狱,受伤致残,表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19501950 年因气喘病去世。诗集有我的记忆 望舒草望舒诗稿和灾难的岁月。早年诗歌多写个人的孤 寂心境,感伤气息较
3、重,因受西方象征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 国、憎恨侵略者的强烈感情。二、预习反馈1 1、读准加黑的字音锦幛(zhzh engeng)荇藻(x x inging z zao o )蓬蒿(P P 缶 g g h h e e)蘸着(zhzh m m)轻抚(f fu)憔悴 (qi(qi dodo CUCU1)蝼蚁(1(1dudu y y 1)1)2 2、划出句子朗读-f-H #卩奏我用 残损的 手 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无形 的手掌 掠 过无限的江山,手指 沾了血 和 灰,手掌沾阴暗,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 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2 2 / /
4、 10102 2、“残损的手掌”表明了什么?“这广大的土地”仅仅指土地吗?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着广大的土地,他摸索到了什么?3 3、诗歌中提到的“长白山的雪峰” 、“黄河的水” 、“江南的水田” 、“岭南的荔枝花”这些意 象共同代表的是什么?诗歌中括号内的文字能不能删去?为什么?4 4、 “江南的水田只有蓬蒿”一句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5 5、 哪句诗使全诗阴暗的基调转为明朗?6 6、 这首诗是怎样将众多的形象,贯穿组织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的?7 7、 找出诗中你认为精彩的比喻,并加以分析。8 8、诗歌末句“那里,永恒的中国! ”中的“那里”指哪里?“永恒的中国”在诗人心目中应 是怎样的?三
5、、展示、评议四、课后读诗,完成练习册第一部分第二课时 教与学要点: 继续学习本首诗,品析重点词句含义及作用。 教与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反馈1 1、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A.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B.B. 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C.C.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D.D.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2 2、我用残损的手掌一诗中点明题目,统摄全诗的句子是。二、入课学习、合作交流3 3 / / 10101 1、 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仿示例填空。(示例)“贴在”:向往与期待a ”
6、a ” a ” a ”“”:“”;“”:“”2 2、谈谈你对诗中“残损的手掌”这一形象涵义的理解。3 3、就本诗运用的某一种艺术手法作简要的赏析。4 4、 诗中写自己的家乡, 写了家乡春天的哪些景象 ? ?是怎样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诗人如同身临 其境的 ? ?5 5、 哪几句诗写的是解放区的景象 ? ?作者在选取形象和选用词语上有什么特点? ?6 6、诗人是怎样将解放区和沦陷区对比着写的?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 ?7 7、有感情地背诵课文,细心体会诗人用“残损的手掌”“摸索”祖国土地时的种种感觉, 说说诗人内心深处情感的变化起伏。&找出诗中哪些是积极的、暖色调的,哪些是消极的、冷色调的
7、词语,说说诗人这样写有 什么表达效果。、展示、评议四、课后巩固练习完成练习册作业第三课时4 4 / / 1010教与学要点:学习效果与提高训练检测。、基础题1 1、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2 2、体会下列诗句的含义(1)(1)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2)(2)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3 3、这首诗用了哪几种艺术手法 ?4 4、 “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中“广大的土地”,指的是地图上的“广大的土 地”,而不是大自然的“广大的土地”,这种理解对不对?5 5 / / 10106 6、“这一角已变成灰烬” “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中“灰烬” “
8、血和泥”指什么?7 7、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8 8、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反问连用的句子。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触动你的心,使你激昂、欢乐、忧愁、深思,这就是诗啊 改写:9 9、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 柔的特点。 )B.B. 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 (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的温 柔、甜美。 )C.C. 身居斗室,即知天下大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谁说多看
9、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的好处。 )D.D.标题为文章之冠。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二、赏析戴望舒狱中题壁作答1 1、第二节中的“你们之中的一个”指谁?“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指记忆什么?2 2、 结合全诗谈谈“他惟一的美梦”指的是:3 3、 本诗和课文采用了一个相似的意象,这个意象是什么?4 4、 对狱中题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A 写给朋友的诗竟需要题壁,表明了身陷黑暗潮湿的囚狱中失去自由的状况。B B .这首诗以一个个体的境遇与心情映射了整个中华民族誓死抗战的精神。C C .全诗的情绪由激愤流向
10、伤感再流向悲壮,真切传达出诗人面临死亡时心情。D D .全诗表明了诗人为了民族大义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胜利终会到来的信心。5 5、“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中“这一角那一角”分别指哪个地方 ? ?如果我死在这里,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朋友啊,不要悲伤,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当你们回来,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我会永远地生存,在你们的心上。他怀着的深深仇恨,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曝着太阳,沐着飘风: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这曾是他惟一的美梦。6 6 / / 10105 5、 本诗中出现了四种人称:“我”、“他、”“朋友”、“你
11、们”,应怎样理解这四种人称所指?6 6、 本诗也作于狱中,从诗的内容看是实写吗?这是一种什么写法?7 7、 哪一节诗表现了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最后一节诗“曝着太阳, 沐着飘风”一句后为什么用冒号?最后一句中的“这”指什么? 这节诗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情感?9 9、 本诗中哪一句印证了“我用残损的手掌”这一题目的现实?1010、本诗的情感,除了对敌人的仇限、对革命斗争胜利的信心这种爱国激情外,还表现了什 么?三、展示、评议四、课后巩固练习完成自主课堂作业附:李清照武陵春赏析1 1、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2 2、 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
12、么?3 3、 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B.B. “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C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D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句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4 4、 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其中“”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5 5、 这首词所写的时令是“晚春”,从词中哪个语句看出的: _(用词中原语句填写;“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_(原句回答)6 6、 你认为这首词中写得最好的句子是哪两句?为什么 ?7 7、上阕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
13、将它们找出来。(4 4)、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 ,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7 7 / / 10101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李清照)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9 9、词中“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象征了什么?1010、有人认为这首词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1111、 望江南和武陵春都写出了作者心中浓浓的愁绪,请再写出5 5 句关于“愁”的古 诗词名句。1212、对“日晚倦梳头”中的“倦”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A 心绪不宁,无心做事。B B疲惫不堪,毫无兴致。C C 百无聊赖,内心空虚。D D琐事多
14、多,精力不济。1313、 对“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句的意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A 化简为繁,化有形为无形,写出了词人哀愁的数量之多。B B 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词人哀愁的分量之重。C C 词人内心沉重,舴艋舟又太小,确实是“载不动” 。D D 词人内心苦闷,双溪又太遥远, “载不动”是一种借口。1414、 下列诗句与本词描写的花形态相近的一项是()A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B B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C C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D D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第 2 2 课答案 第一课时 二、预习反馈2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
15、广大的土地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阴暗,三、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 1、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 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 动。2 2、实写,表明诗人坚贞不屈的意志。 不是,是象征手法,象征祖国。 荇藻和水、长白山的雪峰、黄河的水夹泥沙、江南的水田、岭南的荔枝花、南海。3 3、祖国大地(祖国山水) 。不能删,括号内的文字调动了视觉和嗅觉,写出了家乡春天的美 好,洋溢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与后面的现实形成对比。8 8 / / 10104 4、对比,突出江南大地的破败。5
16、 5、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6 6、贯穿在“手掌的感受”这一条线索上。7 7、示例:“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 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8 8、“那里”指“解放区” 。诗人心目中“永恒的中国”应是:阳光普照、春风吹拂、万物复 苏,人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每个人都活得有尊严,有价值。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反馈1 1、D D2 2、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二、入课学习、合作交流1 1、“摸索”:痛苦和仇恨“轻抚” :热爱与幸福2 2、 实指诗人被残害的身体。象征民族遭受的伤痛和屈辱(或象征祖国残缺
17、的版图) 表明诗人坚强不屈的意志和对祖国的炽热的爱。3 3、 虚拟 :诗人虚拟祖国的广大土地就在眼前,随着思维变化转换空间,既可观其形色,又可感其冷暖,嗅其气味,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挚情感。想象: 借助“无形手掌”的活动,想象国土的今昔变化和不同区域不同的色彩、情景,形成诗歌的丰富内涵,寄寓深厚情感。对比 :国土沦陷前后对比,突出表现祖国遭受的苦难及作者凄楚忧愤之情;沦陷区和“辽远 的一角”对比,表达对祖国光明未来的期待、向往以及坚定的信念。4 4、 作者写到了家乡春天的繁花、嫩柳、荇藻、水; ;调动了视觉、嗅觉、触觉,使人如同身临 其境地回到了家乡。5 5、 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 婴孩手中乳
18、。”辽远的一角,连用两个比喻, 使人们对解放区倍感亲切, 选用词语多为积极的、 暖色调的, 强烈地表达了对解放区的真挚 情感。6 6、 从感情色彩上用消极的、冷色调写出凄凉、充满苦难的沦陷区;用积极的、暖色调写出 温暖、充满希望的解放区。从选取的形象上说,写沦陷区一片凄凉景象。写解放区用的是“爱”“希望”“太阳”“春”等词语, 反映出“温暖”“明朗”“蓬勃生春”的景象, 前 后再次形成对比。 对比手法的运用, 使作者的感情倾向更加鲜明, 更好的表达了诗人内心深 处的爱和恨。7 7、 诗人以“残损的手掌”抚过祖国大地的形象化思绪,在想像中再现了他的家乡、 长白山、 黄河、江南、 岭南以及他没有亲
19、身体验过的解放区的景象, 以“手掌”的感觉展示了他内心 情感的变化。诗人先是凄楚忧愤,转而热切期盼,对解放区寄与了民族复兴的希望。8 8、积极的、暖色调的词语如: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的、冷色调的词语如: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诗人之所以这样用这些词语, 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诗人内心深处的爱与恨。第三课时 一、基础题1 1、 (1)(1)“像恋人的柔发, 婴孩手中乳” 是明喻, 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 把诗人对 “这 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2)(2) “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 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确民的新生活。(3)(3)
20、“堤上繁花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4)(4)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消极9 9 / / 1010(5)(5) “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天”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6)(6) “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2 2 、 ( 1 1)由于侵略者的横行,人民失去了自由,南海上没有渔船穿梭,人民生活在苦难之中。(2 2)诗句道出了诗人对解放区的真挚情感,对祖国的未来寄予了热切的希望。3 3、 想像、联想、暗示、对比、烘托等。4 4、 对。5 5、 “这一角”是指已经沦陷的香港
21、; “那一角”是指国民党统治区。6 6、 是对沦陷区凄凉景象的概括。7 7、 表达了诗人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由衷的向往与热烈的礼赞。8 8、 生活中时常有些东西能动你的心,使你激昂,使你欢乐,使你忧愁,使你深思,这难道不是诗吗 ? ?9 9、 C C二、赏析戴望舒狱中题壁作答1 1、 “我”;永远记忆“我”及“深深仇恨”。2 2、 希望祖国胜利。3 3、伤损的肢体。 4 4、 C C5 5、 诗中主人公是第一人称“我”,“他”指“我”死后的尸体;“朋友”和“你们”都指“我”的战友。6 6、 不是实写,是联想和想像。7 7、 第三节。8 8、 冒号表示解释说明,冒号后是对前文的原因说明。“
22、这”指“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这节诗表现了诗人对重见光明充满信心。9 9、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1010、 还表现了诗人渴望获得战友友谊,希望他们记住自己的情感。附: 李清照武陵春赏析1 1、 愁 物是人非事事休(或 欲语泪先流)2 2、 我同意这种看法。在词人笔下,抽象的东西“愁”竟有了重量,不但可随波逐流,还可 以用船来承载。作者化抽象为具体, 想象新颖真切, 极形象地抒写出了内心的苦闷和忧愁之 深。 3 3、 C4C4、 物是人非5 5、 闻说双溪春尚好物是人非事事休6 6、 示例: 只恐双溪舴艋舟 , , 载不动许多愁。词人运用丰富奇特的想象, 将“愁”与“舴艋舟”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 , 使抽象的“愁”变得具体生动形象;赋予无形的“愁”以重量, ,竟达到了船“载不动”的地步。 “舴艋舟”则运用了夸张、比喻的手法。词人所说的究竟 是船小还是 “愁”重 , , 不言而喻。7 7、 “日晚倦梳头” “欲语泪先流”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用夸张的手 法,表现凄苦忧愁中的连船都载不动,形象可感地写出了愁之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 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董事岗位协议书范本
- 补充协议变更合同协议
- 蔬菜收购合同协议书范本
- 茶叶基地租赁合同协议
- 补充协议合同英文模板
- 莲花种苗购销合同协议
- 芯片库存采购合同协议
- 茅台酒回收合同协议
- 苗木栽植分包合同协议
- 法律单位面试题及答案
- NB/T 11643-2024煤炭快速定量装车系统通用技术标准
- 2025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试卷及答案
- 网络舆情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全面剖析
- 北京2025年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招聘(第二批)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2021年妊娠期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上海建设工程通用硅酸盐水泥质量检验报告 - 上海水泥行业协会
- 餐饮服务六大技能培训.ppt
- 基于单片机的电话拨号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 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设计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