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新部编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各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1、(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2 、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3 、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4 .、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
2、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5 .、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1、口算时要注意:( 1) 0 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 0 乘以任何数都得0;( 3) 0 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 都得任何数本身。2、没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商X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商X除数十余数=被除数(被除数一余数)+商=除数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
3、试商,检查,验算。( 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2)一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方法:先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 1,就看前两位,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把商写在那一位上,假如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再把被除数上的数落下来和余数合起来,再继续除。( 3)除法的验算方法:没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X除数:被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的验算方法:商X除数十余数=被除数。4、基本规律:( 1)从高位除起,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
4、那一位;( 2)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百位上够除,商就是三位数;百位上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最高位不够除,就看两位上商。)( 3)哪一位有余数,就和后面一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4)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 占位;每一次除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第二单元课外知识拓展5、 2、 3、 5 倍数的特点2 的倍数:个位上是2、 4、 6、 8、 0 的数是2 的倍数。5 的倍数:个位上是0 或 5 的数是5 的倍数。3 的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加起来的和是3 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 的倍数。比如:462, 4+6+2=12, 12是 3的倍数,所以462是 3的倍数。6、关于倍数问题:两数和+倍数和=1
5、倍的数 两数差+倍数差=1倍的数例: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 倍,甲乙两数的和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 倍的数。它们加起来就相当于乙数的6 倍了,而它们加起来的和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6 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 6=4,甲数为:4X5=20同样:若已知甲数是乙数的5 倍,甲乙两数之差是24,求甲乙两数?这里把乙数看成1 倍的数,那甲数就是5 倍的数。它们的差就相当于乙数的4倍了,而它们的差是24。这也就相当于说乙数的4倍是24。所以乙数为:24+ 4=6,甲数为:6X5=307、和差问题(两数和 一两数差)+ 2=较小的数(两数和+两数差)+ 2=较大的
6、数例:已知甲乙两数之和是37,两数之差是19,求甲乙两数各是多少?如图:解析:如果给甲数加上“乙数比甲数多的部分(两数差)”(虚线部分),则由图知,甲数+两数差=乙数。如是:甲数+两数差+乙数=甲数+乙数+两数差=两数和+两数差又有:甲数+两数差+乙数=乙数+乙数=乙数X 2知道:两数和+两数差=乙数X 2(两数和+两数差)+ 2=乙数解:假设乙数是较大的数。乙:(37+19) +2=28甲:28-19=98、锯木头问题。王叔叔把一根木条锯成4 段用 12 分钟,锯成5 段需要多长时间?如图, 锯成 4 段只用锯3 次, 也就是锯3 次要 12 分钟, 那么可以知道锯一次要:12+3=4 (分
7、钟)而锯成5段只用锯4次,所需时间为:4X 4=16 (分钟)9、巧用余数解决问题。()+ 8=6(),求被除数最大是 ,最小是。根据除法中“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规则,余数最大应是7,最小应是1。再由公式:商X除数十余数=被除数,知道被除数最大应是 6X8+7=55,最小应是 6X 8+1=49。少年宫有一串彩灯,按1红,2黄,3绿排列着,请你猜一猜第89个是什么 颜色? 由图可知,彩灯一组为:1+2+3=6(个),照这样下去,89 + 6=14 (组)589 个已经有像上面的这样6 个一组 14 组,还多余5 个;这 5 个再照1 红, 2 黄, 3 绿排列下去,第5 个就是绿色的了。加一份
8、和减一份的余数问题。例 1: 38个去划船,每条船限坐4个,一共要几条船?38 + 4=9 (条)2 (人)余下的 2 人也要 1 条船 ,9+1=10条。答:一共要10 条船。例 2:做一件成人衣服要3 米布,现在有17 米布,能做几件成人衣服?17+3=5 (件)2 (米)余下的 2 米布不能做一件成人衣服答:能做5 件成人衣服。第三单元复式统计表1、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单式统计表合编成一个统计表,这个统计表就是复式统计表。2、观察、分析复式统计表要先看表头,弄清每一项的内容,再根据数据进行分析,回答问题。第四单元两位数乘以两位数口算乘法1、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把两位数分
9、成整十数和一位数,用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在脑中列竖式计算。2、整百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1)先用整百数乘一位数,再用整十数乘一位数,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先用整百整十数的前两位与一位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上一个0。(3)在脑中列竖式计算。3、一个数与10 相乘的口算方法:一位数与10 相乘,就是把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一个0。4、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先用这个两位数与整十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然后在积的末尾添上一个O。小技巧:口算乘法:整十、整百的数相乘,只需把0 前面的数字相乘,再看两个因数一共有几个0,就在结果后面添上几个0。如:30X 5
10、00=15000可以这样想,3X 5=15,两个因数一共有3个0,在所得结果15后面添上3个0就得到30X500=15000笔算乘法先把第一个因数同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相乘,再与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相乘(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个积加起来。注意事项1.估算:18X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一(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2、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3、凡是问够不够,能不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计算、比较、答题。一 别忘了比较这一步。几个特殊数:25X4=100 , 125X8=10004、相关公式:因数x因数=积积+因数=另一个因数5、两位
11、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 )位数,也可能是(四 )位数。6、一个两位数与11 的速算技巧:第五单元面积面积和面积单位:1 . 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2 .理解面积的意义和面积单位的意义。面积: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1 平方米:边长是1 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平方米。1 平方分米: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平方分米。1 平方厘米: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平方厘米。3.在生活中找出接近于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1 平方米的例子。例如1 平方厘米(指甲盖)、1 平方分米(电脑光盘或电线插座)、1 平方米(教室侧面
12、的小展板)。4区分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不同。长度单位测量线段的长短,面积单位测量 面的大小。5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背熟:( 1)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厘米)。(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 厘米。)( 2)边长( 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分米)。( 3)边长( 1 米 )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米)。(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公顷),也就是(10000平方米)。( 5)边长是(1 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千米。面积单位进率和土地面积单位:1. 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有(公顷 )和
13、( 平方千米)。“公顷” f 测量菜地面积、果园面积、建筑面积“平方千米”一测量城市土地面积、国家面积1 公顷:边长是100 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公顷。1 平方千米:边长是1 千米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1 平方千米。1 公顷 =10000平方米1 平方千米=100公顷1 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2 .正确理解并熟记相邻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 进率 100:1 平方米 = 100平方分米1 平方分米= 100平方厘米1 平方千米= 100 公顷 进率10000:1 公顷 = 10000平方米1 平方米= 10000平方厘米 进率 1000000:1 平方千米= 1000000平方米 相
14、邻两个常用的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相邻两个常用的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 )。背熟公式1、周长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X 2长=周长+2宽或者:(周长长X 2) +2=宽宽=周长+2长或者:(周长-宽X2) +2=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X 4正方形的边长=周长+ 42、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5 ; 1.3 1 等)第八单元数学广角-搭配(二)简单的排列:有序排列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简单的组合:组合问题可以用连线的方法来解决。组合与排列的区别:排列与事物的顺序有关,而组合与事物的顺序无关。第一单元测量1、在生活中,测量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毫米、厘米、分米 )做单位;测
15、 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 千米) 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10个1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公里)=1000 米。2、1厘米的长度里有(10 )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 ) 毫米。所以,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1厘米=10毫米。3、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4、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因此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5、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 0 (关系 式中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
16、 0 (关 系式中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6、长度单位的关系式有:进率是10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0分米=1米10厘米=1分米10毫米=1厘米进率是1001米=100厘米1分米= 100毫米100厘米=1米100毫米=1分米进率是10001千米= 1000米1公里=1000米1000米=1千米1000米=1公里7、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 )。在生活中,称比较 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 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做单位。小技巧:在 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
17、的末尾加上 3个 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 3个0。如:3吨=3000千克5000 千克=5吨7、(相邻)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000千克=1吨1000克=1千克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笔算加、减法要注意:(1)相同数位要对齐;(2)从个位算起;(3)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 一位退1作十再减。2、估算的方法:结合实际,把题目中的数分别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或整十的数,再通过口算确 定它们的得数范围。3、力口、减法验算的方法:(1)加法的验算:交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看看两次相加的和是不
18、是相同;用和减去其中一个加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 男一个加数(2)减法的验算:用被减数”减去差,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 减数”;用差加减数,看看结果是不是等于 被减数”。第三单元四边形1、由4条直的边和4个角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2、四边形的特点:有四条直的边;有四个角。3、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有两条长,两条宽,四个直角,对边相等。4、正方形的特点:有4个直角,4条边相等。5、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6、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三角形 大容易变形)7、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8、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长方形的(长)和(宽);要求正方形的
19、周长必不知道正方形的(边长)。9、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长=周长及一宽 长方形的宽=周长攵-长正方形的周长=边长必 正方形的边长=周长为第四单元有余数的除法1、余数和除数之间的关系: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计算时,结果中的余数一定要比 除数小。2、公式。被除数=商湍数+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前商=(被除数余数) 麻数:蒜:盛:-二二7 如何又对又快地计算有余数的除法):1、熟背乘法口诀。:2、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1)商口想乘法口诀,什么数与除数相乘会小于并最接近被除数口例如N ) X751,;:括号里面最大能填几口:(2)乘中把商与除数相乘的积写在襁除数的下面口(3)减,准确
20、计算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相乘的积oJ:(4)比中比一比余数是否匕膝数小。:i 3、养成良好的检查习愦。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的方法可以检 :、 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第五单元时分秒1、钟面上有3根针,它们是(时针)、(分针)和(秒针),其中走得最快的 k (秒针),走得最慢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 )个数字,(12 )个大格,(60 )个小格;每两个数间是(1 )个大格,也就是(5 )个小格。3、时针走1大格是(1 )小时;分针走1大格是(5 )分钟,走1小格是(1 )分钟;秒针走1大格是(5 )秒钟,走1小格是(1 )秒钟。4、时针走1大格,分针正好走(1 )圈,分
21、针走1圈是(60 )分,也就是1 )小时5、分针走1小格,秒针正好走(1 )圈,秒针走1圈是(60 )秒,也就 是(1 )分钟。6、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小时)。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分钟)。秒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5秒)。7、公式。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60分=1时60秒=1分30分=半时8、时间单位间的简单换算。例如:2时=()分因为1时=60分,2时有2个60分,2X60=120 ,所以2时=(120)分。例如:180秒=()分因为60秒=1分,180秒里面有3个60秒,所以180秒=(3)分。例如:1分35秒=()秒因为1分=60秒,60+35=95
22、,所以1分35秒=(95)秒。9、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一开始的时刻。例如:小明晚上7:30开始写作业,8:40写完作业,小明完成作业用了多长时间?8:40 -7:30=1 小时 10 分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整十、整百、整千的数乘一位数,可以先把题目转化成一位数乘一位数,直接用乘法口诀来算,算出积后,再看因数末尾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2、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都是把这个多位数的每个数位上的数依次乘一位数。 哪一位上的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3、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4、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把因数中的两位数或三位数
23、看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与一位数相乘。如:48X 9可以这样想:因为 48接近50,50 X9=450 ,所以48X 9=450第七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1)几分之一: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2)几分之几:有几个几分之一,就是几分之几。(3)分数的表示方法和各部分的名称:2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分数线(表示平均分)5分母(表示平均分成了几份)第八单元可能性1、确定现象与不确定现象。(1)确定现象:事件发生的结果是确定的。(如:太阳不可能从西方升起;太 阳每天从东方升起。)(2)不确定现象:事件发生的结果无法确定。(如:下星期一会下雨。)2、事件发生与否有三种情况。(1) 一定(如:正方体一定有 6个面。)(2)可能(如:明天可能是晴天。)(3)不可能(如:地球不可能绕着月球转。)3、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例如:盒子里有10个红球,3个白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商场商业服务合同协议
- 品牌油漆采购合同协议
- 埃博拉病毒的预防和治疗
- 静脉输液治疗指南解读
- 英语心理治疗
- 【教案】南亚++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 2025年初中9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教案第3单元12课词四首《 满江红·小住京华》
- 安全协议书拍摄
- 二零二五兼职会计合同书
- 大学生毕业论文保密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无线电台管理局考试试题及答案
- 提问技巧与沟通客户需求
- 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乔木园林植物的识别与应用
- 病理学 实验九 心血管系统疾病(Ⅰ)
- 第10课《绿色上网》教学设计
- 舞台艺术与表演技巧教程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
-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 江苏省书法水平等级证书考试-硬笔书法考试专用纸-(123级)
- 13J104《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
- (完整word)软件验收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