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崇州市桤泉镇思源学校九(下)第一次月考班级 姓名 学号 A卷 (共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1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9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 B、腌臜(ynz) 捯气(dáo) 荣膺(yng)C、醋栗(lì) 坎肩(kn) 魁梧(kuí)D、窒息(zhì) 巉岩(cán) 骸骨(há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孱水 青筋 门槛 B、一气呵成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C、逮住 胚子 伶利 D、海市蜃楼 跟跟跄跄 吹
2、毛求疵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B、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一)鱼,我所欲也(9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
3、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3分)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
4、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5、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3分)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B、舍生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6、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第卷 (共82分) 三、综合积累
5、与运用。(共10分)7.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分)译文: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译文: 8. 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吾妻之美我者, ; , ; , 。 (邹忌讽齐王纳谏),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 ,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 , 。 (孟子二章)城非不高也, , , ,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二章)以君之力, , ? ?(愚公移山)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2题 (12分)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
6、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7、(选自左传)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又何间焉 间: 小惠未徧 徧: 神弗福也 福: 牺牲玉帛 牺牲: 10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 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
8、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曹 刿: 鲁庄公: 五作文(60分)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 1、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
9、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自选文体,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2、“你努力了吗?”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森的座右铭。他正是靠着母亲送给他的这句话,绝处逢生,走出人生低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辉煌。 试看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呢?请联系生活实际,以“努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字左右。书写工整,卷面整洁。班级 姓名 学号 B卷 (共50分)一、诗歌鉴赏 (4 分 )春 雪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
10、,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答: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共12分) 07年成都市中考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
11、!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 景公:齐国国君。 霁:天放晴。陛:皇宫的台阶。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1)吏二缚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席对曰( )(3)叶徒相似( ) (4)公被狐白之裘(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 (2)乃令出裘
12、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 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答: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答: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 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 (4分) 09年成都市中考题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势占柴进宅舍,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净利落,只用拳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将朝廷的圣旨撕了个粉碎。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_,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13、18分)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易宗明)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
14、,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
15、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
16、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抗争太艰难了。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1.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4分)答:_ 2.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
17、 (5分)答:_ 3.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 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5分)答:_ _ 4.杨木桩生命行走的历程是让人感动、令人感叹的。读完文章,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感悟呢?请结合你对生活的认识谈谈自己的看法。 (4分)答:_ 四语言的实际运用(共12分,每题4分)1、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5字)。(4分)中新网3月18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18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前往日本驻华使馆吊唁日本“3·11”地震遇难者,并简短会见日本驻华大使丹羽宇一郎。胡锦涛代表
18、中国政府和人民向丹羽宇一郎大使并日本人民致以诚挚慰问,对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胡锦涛表示,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友好近邻。我们对日本人民在这次地震中遭受的痛苦感同身受。中国政府和人民正积极支援日本抗震救灾,我们将继续向日方提供必要的帮助。祝愿日本人民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中国政府十分关心在日中国公民安全。“3·11”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积极救助在日中国公民。中方对此表示诚挚感谢。丹羽宇一郎表示,日本“3·11”地震发生后,胡锦涛主席阁下致电我国天皇陛下,祝愿日本人民早日克服困难,重建家园。中国政府向日方提供物资援助,并迅速派出国际救援队,积极开展救援活动。许多中国民众也向日方
19、表示慰问。日本正在国际社会支援下开展救灾。日本政府将确保在日中国公民安全,全力以赴为他们提供支援和方便。日方愿与中方保持密切联系和沟通。国务委员戴秉国、外交部长杨洁篪、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对外友协会长陈昊苏等陪同前往吊唁并参加会见。 答:2、仿照下列的例句造句。(4分)例句:书是明灯,能照亮道路;书是阳光,能温暖心灵;书是甘泉,能滋润情感。仿句:书是_,能_;书是_,能_;3、.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说外语是人生的工具,那么,母语毫无疑问是掌握工具的手。可是,当中国人在投入巨大精力学习外语、应付外语考试的同时,却尴尬地发现,自己的母语水平正在明显下降。 材料二:据调查发现中
20、学生母语水平不客乐观,他们连深奥一点的现代文也理解不了,普遍存在词汇贫乏,言不达意的情况。 两则材料反映一个什么现象?请用一句话概括。(1分) 简要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看法。(3分) 答: 崇州市桤泉镇思源学校九(下)第一次月考答案A卷 (共100分)第卷 (选择题共18分)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9分) 1、下列选项中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CA、阔绰(chuò) 拭去(shì) 颓唐(tu) B、腌臜(ynz) 捯气(dáo) 荣膺(yng)C、醋栗(lì) 坎肩(kn) 魁梧(kuí)D、窒息(zhì) 巉岩(cá
21、n) 骸骨(hái)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BA、孱水 青筋 门槛 B、一气呵成 断壁残垣 如坐针毡C、逮住 胚子 伶利 D、海市蜃楼 跟跟跄跄 吹毛求疵3、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BA、“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B、既然人称大学问,那就要打扮得斯文模样儿,于是穿起了长衫,说话也歇斯底里。C、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D、命运对他实在太苛刻了。然而,尽管奄奄一息,他还是不情愿死。二、文言文阅读(12分)(一)鱼,我所欲也(9分)鱼,我所欲也,熊掌,亦
22、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
23、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4、对加点的词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D)(3分)A、故患有所不辟(躲避)也 B、所欲有甚(超过)于生者C、乞人不屑(因轻视而不肯接受)也 D、此之谓失其本心(自己的修养)5、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B)(3分)A、得之则生 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B、舍生而取义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C、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今为宫室之美为之D、二者不可得兼 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6、选出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A)(3分)A、作者在文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二者不可得兼”。B、首段用“舍鱼而取熊掌”的常情来比
24、喻“舍生而取义”的道理。C、第二段主要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不应为物欲所获而丧失本心。D、文中运用了不少两两相对的句子,形式优美,情感强烈,说理透辟。第卷 (共82分) 三、综合积累与运用。(共10分)7.把第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2分)译文:如果人们喜爱的没有比生命更重要的,那么一切可以用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采用呢?(译出大意计1分,落实“如使”、“于”的解释各0.5分)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分)译文:万钟的俸禄如果不分辨(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万钟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益处呢?(译
25、出大意计1分,落实“加”“为”的解释各0.5分,未补出省略成分扣0.5分)8. 用课文原句填空。(6分)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关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二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孟子二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2
26、题 (12分)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
27、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左传)9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又何间焉 间: 参与 小惠未徧 徧:通“遍”,遍及。 神弗福也 福:保佑、赐福 牺牲玉帛 牺牲:供祭祀用的猪牛羊 10下列四项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B 】A何以战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 B小大之狱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C战于长勺 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登轼而望之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译文:吃的和穿的,不敢一个人独自享用,必定分(赏赐)给别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译文:这是尽
28、了职份的事情。可以凭借这个条件作战。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译文: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击士兵们的勇气衰退,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竭尽了。 12齐军重兵压境,曹刿问“何以战”,鲁庄公前两次回答被曹刿否定,最后一答“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说:“可以一战”。从曹刿与鲁庄公问答的过程中,你认识到他们各是怎样的人?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3分)曹 刿:具有爱国思想,且政治上拥有远见的卓识的人。 鲁庄公:政治上缺乏远见,目光短浅,但能善于纳谏。 (如用课文从具体做法阐述亦可)五作文(60分)请从下面两道作文题中任选一题写。 1、作为中学生,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
29、,我们拥有知识,拥有青春,拥有激情,然而有时我们又会埋怨命运不公,感叹生活太累。其实,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我们珍惜的有许多许多 请以“珍惜所拥有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作。题目的横线上可填“青春、健康、亲情、幸福、荣誉”等词语。自选文体,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字数不少于600字,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姓名。2、“你努力了吗?”是驰名世界的美国黑人文摘杂志创始人约翰
30、森的座右铭。他正是靠着母亲送给他的这句话,绝处逢生,走出人生低谷,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辉煌。 试看古今中外,又有哪一个成功人士不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的呢?请联系生活实际,以“努力”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600字左右。书写工整,卷面整洁。B卷 (共50分)一、诗歌鉴赏 (4 分 )春 雪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答: (1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3分)答: (3分)三、四句运用拟
31、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1分,简要赏析计1分;语意相近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7题。(共12分) 07年成都市中考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2、【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 景公:齐国国君。 霁:天放晴。陛:皇宫的台阶。3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4.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每小题0.5分,共2分)(1)吏二缚一人诣王( 捆绑 ) (2)晏子避席对曰(座位 )(3
33、)叶徒相似(白白地、仅仅、只 ) (4)公被狐白之裘(通“披”,穿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评分标准:共4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翻译通顺、大意正确即可。)(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译文: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译文: (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6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答:说明了环境会影响植物成长。(1分)人和植物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中品质、道德等都有可能发生转变。(1分)7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
34、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2分)答: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只要选择一个人,回答语言通顺、符合文意、题意、说理清楚即可。示例:晏子机智善辩,具有民本思想和强烈的爱国热情。楚王具有自知之明。景公有着民本思想,从谏如流,且知错即改。(2分,若选择了两个或三个人,或者答成人物的缺点都不给分。)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22分)(一)、 根据下面的情节写出人物姓名及其性格特点。 (4分) 09年成都市中考题他的武器是两只板斧,听说殷天锡强势占柴进宅舍,使怒不可遏。要叫他吃板斧。他干净利落,只用拳头就结束了恶霸性命。后来听说朝廷要招安,他便踢桌子,大叫:“招安,招安,招什么鸟安!”将朝廷的圣
35、旨撕了个粉碎。这一情节写的人物是 李 逵 ,从中可以看出这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是 豪爽、鲁莽,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 (准确写出故事人物计1分;点出“性格豪爽、鲁莽”意思的计2分;点出“具有强烈的反抗意识”意思的计1分;意思相近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18分)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易宗明)秋日里,我从遥远的大山往公路边扛木头,一截黑乎乎的用来做拐棍的干枯杨木桩,被我顺手捎回,插在了院子内的土堆上。之后,我很快便把它忘掉了。只有母亲,偶尔会把一个湿筐子或一块刚洗出的旧布挂在它上面晾晒,它干裂皱巴的躯体因而浸上了一层湿漉漉的水渍。 过了一段时间,我突然惊奇地发现,这截木桩的到来,使院子里有
36、了很大的改变。以前,院子里只有一棵小枣树,孤零零的。风刮来时,是一种寡不敌众很无奈且软弱无力的声音,听了,总叫人感到沮丧。现在不一样了,有天晚上,当尖利的吼叫声将我从梦中惊醒时,我还以为是凶猛的野兽呢。仔细辩听,才知是从杨木桩上发出的声音。它不像枣树那样弯腰曲膝,总想尽力摆脱风的肆虐,把落在自己身上的风再推给别人,结果是被风撕扯得披头散发,没有了往日的形状。杨木桩不慌不乱,静立在那里迎接风的挑战,一副岿然不动的样子。它让风从身边溜过,又吸收着风,让风进入自己的毛孔,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它们是朋友而不是仇敌。 杨木桩使得落在院子里的雨也仿佛有了灵性。多数情况下,雨会在院子的东西两边布出疏密不同
37、的两种雨幕,每回西边的杨木桩被淋得直往下流水,东边的小枣树却干渴得蔫巴巴的没一点儿精神。母亲心疼小枣树,细心地用木棍围住它,给它浇水,还多次想在杨木桩旁为小枣树再造一个新居,因怕把枣树挪死,才终未为其迁址。大雪天,小枣树裹着棉絮,被冰雪盖得严严的,几乎看不见任何枝梢。而杨木桩却光溜溜、水亮亮的,冰雪一附上去即刻就化,从不积存。一样的雪,一样的严冬,却是两种情景。是风有意所为,还是枣树和杨木桩内部的原因?困惑中的我总涌起太多说不清的神秘猜测。无风无雨的天气,我总能听出一种声音。这声音隐约而清晰,细微而执著,愈来愈深,就像是一个人在奋力行走;一会儿翻山,一会儿趟河,一会儿在清风丽日下奔跑,一会儿又
38、走在烟雨迷蒙的山间小径开始的时候,我怀疑是自己的耳朵在作怪,产生了误听。后来,无意中,当我的目光触到杨木桩上那几片嫩黄的叶芽,那饱胀着绿色汁液的肌体时,我似乎也看到那早已扎牢结实得再也拔不出来的根须,我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呢?由一截枯木桩成为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之间,是一种怎样的生命行走啊。固然是我捡拾了它,但如果它自己就此停止生命的脚步,树便永远只能成为一个虚幻的影子了。小枣树依旧灰黑着,山风把它的枝梢摧折得七零八落,我轻轻地拍了拍它的枝干。此时,它还在沉睡,在被动地等待着季节的到来,看不出它对未来有什么特别的打算。这是许多生命共有的选择,是它们共同的生命方式,似乎也不应苛责,毕竟,成长太惨烈
39、,抗争太艰难了。无喜无忧的杨木桩,静静地指向天空,指向天幕上一颗很明亮的星。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1.作者为什么以“倾听生命行走的声音”为题?请结合文章简要作答。 (4分)答: 一是因为文章具体描述了杨木桩生命成长的过程及作者对此的感受;二是因为作者抒写了从杨木桩生命的成长中获得的一种生命的感悟和启迪。 (答对一点计2分;语意相近即可)_ 2.文中的“小枣树”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是什么? (5分)答:_小枣树是弯腰曲膝、软弱无力的、消极生存的(3分;答对一点计1分),作者描写小枣树的意图在于将小枣树与杨木桩生存的环境条件、生存状态形成鲜明对比(1分),突出杨木桩的坚毅、顽强、积极向上的特点(1分)。(语意相近即可) 3.文章开篇写我将杨木桩“顺手捎回” 任意一插的情形,结尾却写“我双手搂着它,如同在抚摸一个冬天的童话。” 这样写矛盾吗?为什么? (5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绿色制造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考核试卷
- 水运船舶工程设计与技术创新考核试卷
- 生物药品的纳米药物载体研究与应用考核试卷
- 聚酰胺胍纤维的制造与性能考核试卷
- 稻谷种植过程中的农业气象考核试卷
- 2025年中考数学冲刺满分计划压轴集训测试三含答案
- 紧固件行业绿色制造与可持续发展考核试卷
- 航空器飞行性能监控与数据分析考核试卷
- 航标器材的回收再利用技术考核试卷
- 药品MAH委托生产绿色环保生产协议
- 2025年四川成都锦江区初三第二次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 十字相乘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练习100题及答案
-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调研报告
-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
- 海关招聘合同范本
- 皮肤疾病超声检查指南(2022版)
- 停车场物业管理工作流程图
- TD/T 1060-2021 自然资源分等定级通则(正式版)
- (正式版)JBT 14582-2024 分户减压阀
- MOOC 大学英语听说译-河南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演唱会安保方案及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