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单元测评二(第五七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阅读题(43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从而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它显然是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仍是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把其他各家置于从属的被支配的位置,由此所形成的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国学”。基于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明确认知,“新子学”强调,“国学”在漫长的岁月中必然存在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说一代有一代的“国学”
2、。从历史上看,不可否认,“六经”是中国文化学术的最早源头,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孔子以“六经”为基础创立了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成了“国学”的主导力量,后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渐成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这种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力倡诸子学,胡适平视各家,冯友兰更是在中国哲学史中明确指出,晚清便是“经学时代之结束”。由此,经学时代重回到了子学时代,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这是历史的必然,“新子学”的发展亦是我们时代的要求和选择。今日之社会更为多元复杂,而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必然会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这就要
3、求我们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以开放的姿态传承历史文化,维护学术开放多元的本性,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新子学”正是适应这样的“国学”发展要求,将应运承载“新国学”的真脉。“新子学”的内涵,单以浅层次理解,它是“旧子学”的再发展。在这种理解下,“新子学”仿佛没有摆脱在原有经学体系下旧“国学”中的位置,最多也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显然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但“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是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晚周“诸子百家”到清末民初“新文化运动”时期,每每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因而,“新子学”视野中的“国学
4、”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它给“国学”带来的不是简单的内容上的囊括,而是结构性的革新:“国学”将由单向封闭的金字塔结构,转变为交互动态的多元开放结构。简单而言,在“新国学”的结构中,各种学术之间多元、平等、互为主体,没有谁统摄谁,谁要依附谁的问题。在这种体系之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只是复合多元、动态构成的学术生态中的一个重要但又普通的组成部分而已。因此,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选自光明日报,有删
5、改)1.下列对“新子学”的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新子学”在对“传统”的历史性和现实性特点的认知基础上,认为“国学”是变化发展的,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B.面对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我们应从经学思维和体系的禁锢中真正解脱出来,积极构建具有时代特征、富于活力的“新国学”,即“新子学”。C.“新子学”具有更深层的内涵,它以“子学精神”为灵魂,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D.“新子学”的“子学精神”主张多元并立,在主导“国学”构建与发展时,它整合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给“国学”带来的是结构性的革新。解析:A项,“但每一代国学的思想本质是相同的”错,属无
6、中生有。B项,混淆了“新国学”和“新子学”的概念,把二者等同为一体。D项,“它整合了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错,原文是“将整合现有的各类学术文化”,把未然说成已然。答案:C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这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要求儒学居于中国学术文化的支配地位。B.儒家学说经西汉定为一尊后,在政治文化等方面获得了垄断性地位,并经历代统治者的追捧和提倡,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学术文化的主流。C.当前多元复杂的社会使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显示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从而促使“新子学”应运承载了“新国学”的真脉。D.从浅层次看,“新子学”
7、没有摆脱在旧“国学”中的位置,只是经学的多样化实践与儒学的外围羽翼,无法承担作为“新国学”主导的重担。解析:A项,张冠李戴,依据原文,“以往的主流看法视六经为百术之源,统摄万端”是“以六经为髓,儒学为骨,经、史、子、集为肌肤,外翼全体学术文化”的前提,而“这种架构”较明显地反映了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C项把未然说成已然,说“应运承载了”错,原文只是说“将应运承载”。D项说法过于绝对,缺少必要的限制词,原文是说“仿佛没有摆脱”。答案:B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传统经学的思维模式以经学或以其为基础的儒学作为主体内容,要求儒学支配其他各家,所以它依然是经学和儒学统摄下的“
8、国学”。B.但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儒家学说的主导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章太炎、胡适、冯友兰等人的倡导,说明儒学又复归为子学之一。C.“新子学”重视不同时期出现的多元性、开放性的学术文化发展趋向,所以它将是一个思想多元性与时代发展和谐一致的图景。D.在“新国学”的体系下,经学和儒学并不占据垄断地位,不再是其他学术确立自我和位置的依据与标准,当前社会正在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解析:D项,“当前社会正在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错,原文是“今后的国学不再是一枝独秀的孤景,而将上演百家合鸣的交响”。答案:D二、课内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原君(节选)黄宗羲有生之初,人各自私也,人各自
9、利也,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有公害而莫或除之。有人者出,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此其人之勤劳,必千万于天下之人。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故古人之君,量而不欲入者,许由、务光是也;入而又去之者,尧、舜是也;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岂古之人有所异哉?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惭焉,久而安焉,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汉高帝所谓“某业所就,孰与仲多”者,
10、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拟之如天,诚不为过也。今也天下之人怨恶其君,视之如寇雠,名之为独夫,固其所也。而小儒规规焉以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至桀、纣
11、之暴,犹谓汤武不当诛之,而妄传伯夷、叔齐无稽之事,使兆人万姓崩溃之血肉,曾不异夫腐鼠。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是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后世之君,欲以如父如天之空名禁人之窥伺者,皆不便于其言,至废孟子而不立,非导源于小儒乎?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天下有公利而莫或兴之莫或:没有什么人。B.而使天下释其害释:免除。C.好逸恶劳,亦犹夫人之情也夫:句中语气词。D.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固:原来,本来。解析:夫:凡,所有的。答案:C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
12、粟一石B.初不欲入而不得去者,禹是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C.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夫以千万倍之勤劳D.其逐利之情,不觉溢之于辞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解析:B项,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却。A项,之:前者为助词,“的”;后者为定语后置的标志。C项,以:介词,前者意为“把”;后者表凭借。D项,于:介词,前者意为“在”;后者意为“对于”。答案:B6.下列六句编为四组,全属于“后之君主把天下作为私产”的表现的一组是()(3分)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
13、,君而已矣A.B.C.D.解析:是作者由“后之君主把天下作为私产”的表现得出的结论。答案:A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夫以千万倍之勤劳,而己又不享其利,必非天下之人情所欲居也。(2分)(2)是以其未得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4分)参考答案:(1)拿出千万倍的勤苦辛劳,而自己却又不享受利益,这必然不是天下常人之情所愿意接受的。(2)因此,在他未得到君位的时候,屠杀、残害天下的生命,拆散天下人的子女,来求得个人的产业,对此竟然不会感到惨痛,说:“我本来是为子孙后代创业啊。”三、课外文本阅读(19分)(2
14、014·安徽高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第811题。先生姓朱,讳筠,字竹君,顺天大兴人。九岁入都,十三岁通五经,有文名。先生少英异,至性过人,与弟文正公珪,俱擅文名,为钜公契赏。及丁父忧,服阕,不肯出仕,欲为名山大川之游。会文正公入觐,上询及先生,乃不敢引疾,谓弟曰:“汝败我雅兴矣。”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上览奏,异之,乃命开四库全书馆,御制诗以纪其事。又以十三经文字传写讹舛,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择儒臣校正,立石太学,奉谕缓办,因著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藏于家。于是皖、闽之士闻绪言余论,始知讲求根柢之学,四海好学能文者,俱慕从
15、先生游。而戴征君震、王观察念孙诸人,深于经术训诂之学,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卒以撰述名于时,盖自先生发之。先生刚肠疾恶,俗流不敢至其门,寒畯有一善,誉之如不容口。其在都,载酒问字者,车辙断衢路;所至之处,从游百数十人。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其督学安徽,旌表婺源故士江永、汪绂等,祠其主于乡贤,以劝朴学之士。在福建,与弟珪相代,一时传为盛事,而闽士攀辕走送者,数百里不绝。其后文正主持文教,海内名流皆以暗中索拔,多先生所赏契者,故世称据经好古之士为“朱派”云。先生穷年考古,兼好金石文字,谓可证佐经史。为文仿迁、固,尤长于叙事。书法参通六书,有隋以前体格。藏书万卷,坐客常满
16、,谈辨倾倒一世。所至名山川,搜奇揽胜,都人士传诵吟咏,至今不辍。(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先生为人坦无城府,内友于兄弟,外好交游,称述人善,惟恐不至,即有过辄掩覆之,后进之士,多因以得名。室中自辰至夕,未尝无客,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而博闻强识不衰。时于其闲属文,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为学使时,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去而人爱思之。所欲著书未就,有诗文集若干卷。(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复奏请采录永乐大典逸书逸:散失。B.奏请仿汉熹平、唐开成故事故事:先例。C.未遇时皆在先生
17、幕府遇:得志。D.劝人为学先识字,语意殷勤殷勤:周到。解析:D项,殷勤:情意深厚。答案:D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乃不敢引疾臣乃敢上璧B.御制诗以纪其事日削月割,以趋于亡C.四海好学能文者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D.去而人爱思之临清流而赋诗解析:A项,都是副词,相当于“才”。B项,连词,来/连词,以致。C项,代词,的人/代词,的地方。D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修饰。答案:A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朱筠才智过人,淡泊功名。他年少时即通晓五经,以善写文章著名,深得赏识;志趣超脱,不汲汲于仕途。B.朱筠倾心学问,推进
18、学术。他倡导整理文化典籍并身体力行;重视文字训诂之学,对当时学人产生深远影响。C.朱筠兴趣广泛,豪爽好客。他爱好金石书法、藏书考古,喜游名山大川;家中坐客常满,饮酒论学终日不辍。D.朱筠致力文教,奖掖后进。他督学地方,尊崇先贤,引领学风;对寒门才俊极口称善,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解析:“待门下学子亲若同辈”,原文是“遇教官诸生贤者,亲若同辈”,“教官诸生贤者”不一定是其门下学子。答案:D11.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先生以为经学本于文字训诂,刊布许氏说文于安徽以教士。(3分)(2)既资深望重,则大言翰林以读书立品为职,不能趋谒势要。(4分)(3)其文才气奇横,于义理事物
19、情态无不包,所欲言者无不尽。(3分)解析:(1)关键词:“以”(认为)、“本”(根本、基础)、“刊布”(刊印、发行);“于安徽”是状语后置。(2)关键词:“既”(已经)、“大言”(大力倡导)、“职”(本分、职责)、“势要”(有权势,居要职)。(3)关键词:“才气奇横”(才奇气横,横,广阔、阔大)、“言者”(说的意思)等。参考答案:(1)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2)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3)他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
20、地表达出来。参考译文:先生姓朱,名叫筠,字竹君,是顺天大兴(今北京市大兴)人。九岁时到京城,十三岁就通晓五经,有善于写文章的名声。先生年少时才智超群,品行卓绝,超过常人。和他的弟弟文正公朱珪,一起都因擅长写文章而闻名,被皇帝关注和欣赏。因父亲去世回家守孝,等到守丧完毕,不愿意再出来做官了,想去游览名山大川。恰逢文正公朱珪入朝拜见皇帝,皇帝就问到了先生,(因此先生)才不敢再称病了,并对弟弟朱珪说:“你破坏了我的雅兴。”先生认为经学应以文字训诂为基础,(便)在安徽印刷发行许慎的说文解字来教育读书人。又奏请皇帝收录永乐大典中记载但已散失的书籍,皇上看了奏章,对这件事很诧异,就诏令开办四库全书馆,并亲
21、自写诗来记录这件事。(先生)又认为十三经的文字在传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错误,上奏请求仿照汉代熙平年间、唐代开成年间的先例,选拔一些有学问的大臣来校对改正,并在太学里立石碑(来刻写经文),后来奉诏缓办了这件事,趁机编著了十三经文字同异若干卷收藏在家中。在这时,安徽、福建的一些读书人听到了先生已发的广博而未尽的言论,才知道研究经学是要讲究根本的学问,(因此)天下好学又善写文章的人,都希望跟随先生一起游学。戴震、王念孙这些人,对经术学、训诂之学有很深的研究,在还没有受到皇上重用的时候都在先生的幕府,最终凭借自己的著述而闻名于世,大概都是先生启发了他们。先生性情刚直,憎恨邪恶。庸俗之辈不敢到他家里去,出
22、身寒微而才能杰出的人如果有一点长处,就对其赞不绝口。先生在京城时,用车装着酒来问字的人,车辆阻断了道路;先生所到之地,跟随游学的一百多人。在资历老、声望高以后,(他)便大力倡导文人学士应把读书和培养品德作为本分,不能趋附巴结权贵。在任提督安徽学政时,表彰婺源已经故去的士人江永、汪绂等,由乡里德行高尚的人来祭祀他们,来鼓励那些朴学之士。在任福建提督学政,后来他的弟弟朱珪接替他的职位,在当时被人们传为美事,(在离开职位时)福建的读书人热情挽留、奔走相送的人,几百里路都没有断绝。那以后朱珪掌管文教,天下知名人士在暗中求取提拔的,大多是先生欣赏的人,所以,世上的人把那些喜欢引经据典、喜爱古代的事物的人
23、称之为“朱派”。先生毕生喜好考证古事,又喜欢镌刻在钟鼎碑碣上的文字,说可以用来佐证经典著作和历史。写文章模仿司马迁、班固,尤其善于叙事。书法上悟透了六书,有隋代以前的体式和风格。家中藏书万卷,座中客人经常充满室内,演说辩论受到人们的钦佩。所游览的名山大川,喜欢搜览奇异、优美的景色,人们传诵他的诗文,至今没有停止。(节选自孙星衍朱先生筠行状)先生为人坦荡,没有让人难以揣测的用心,在家与兄弟友善,而在外喜好交游。称赞别人的好处,唯恐没有说到极致;若有过错也总是尽力掩饰,后进之士多因他的称许而得名。先生家中从早到晚不曾没有客人,整日整夜跟客人饮酒谈笑,博学强记却不衰减。时常在一些空闲的时间写文章,他
24、的文章才思新奇气势豪放,在义理、事物、情态方面无所不包,想要说的意思都能透彻地表达出来。当学政时,遇到贤能的掌管学校的官员和生员,跟他们说话谈论就好像同辈人一样,鼓励别人做学问要先从识字开始,话语里透露出深厚情意,离去之后人们爱回想他说的话。他想要写的书都没有写成,只有诗文集若干卷。(节选自姚鼐朱竹君先生别传)表达题(77分)四、语言文字运用(17分)1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安排大学生当村干部就像播种一样,不能简单一撒了事,而要讲究依土依时播种,这样才能因人成事,从而确保选派的大学生都是新农村建设所需人才。B.家风,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文化在每个家庭的传承,
25、是家庭道德观的浓缩和规范,父母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要让下一代从小耳濡目染良好的家风。C.两会上的声音,被关注总是好事,没有引起关注和重视的,或大而无当,沦为空头提案,或言不及义,脱离现实语境,但也有些声音不大却总在耳畔回响。D.日前,未来免费WIFI覆盖全球的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无数网民的心中炸开,免费WIFI覆盖全球究竟是现实,还只是美国人的一场南柯一梦呢?解析:A项,因人成事:依靠别人的力量办成事情。只能表贬义或自谦,望文生义。B项,耳濡目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不可接宾语。D项,南柯一梦: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与“一场”重复。答案:C13.下列
26、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考古部门在南京门西地区发现一处古建筑遗址,虽然目前出土文物有限,根据方位和时代判断,很可能是疑似金陵凤凰台遗址。B.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创新的潜能,要激发这种潜能,就要看能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C.2014年3月9日,象征二战结束的经典照片“胜利之吻”的男主角在家乡病逝,享年86岁,一段传奇历史就此画上了句号。D.近日土耳其表示,在建设安伊高速铁路二期工程,将寻求中国的帮助,这为中国铁路总公司打入欧洲市场提供了一次机会。解析:A项,语意重复,“可能”“疑似”重复;B项,一面和两面不照应,“要激发这种潜能”应改为“能否激发这种潜能”;D项,成分残缺,介词“
27、在”缺宾语“方面”。答案:C1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从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搭载的苹果公司自主研发的iOS7系统操作界面来看,全新的架构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用户体验。,。,。系统中各个单独的元素之间达到和谐一致,使得操作界面更加简洁。 小到精调字体样式显眼的修饰元素已不复存在大到重新设置所有图标去除了不必要的条栏和按钮整个系统进行了细致的改进界面刻意避免分散用户的注意力A.B.C.D.解析:六句话可以分为两组,这可以从六句话的意思和横线后的标点看出来。分析六句话可以看出,概括性的语句有两个:和。表述的是系统的改进,表述的是界面的改进。分析其余四句话可以看出,是解说系统的改进的,是解说界面的改进的,再由横线后的“系统使得操作界面”可以知道,横线处的内容应先“系统”后“界面”。答案:D15.请根据下面的调查数据,用一句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要求:观点明确;语言表达简明、得体;字数不超过40。(3分)某杂志社刊登了一份关于青少年价值观的调查报告,其中一些数据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例如对“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表示难以评价的为27.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堂管理情绪书籍分享
- 交通安全讲座
- 《苏宁易购店长管理实务》课件
- 《网络教学资源管理》课件
- 《仓储管理系统仓储管理》课件
- 《讲师黄媛》课件
- 《金融业务基础知识》课件
- 《项目管理》课件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课件
- 配电线路工技能提升培训体系
- RoHS供应商环境稽核检查表
- 深圳鸿蒙复习测试题
- 中学理化生数字化实验室建设方案
- 土方车队运输居间合同范文
- 黏多糖贮积症Ⅲ型的临床护理
- 2024年高考物理试题(广东卷) 含答案
- 《预装式变电站》课件
- 新能源技术投资风险评估与管理策略考核试卷
- 交通运输行业研发中心申报书
- 2023北京朝阳区初三一模英语试题及参考答案
- 2024年浙江省中考社会试卷真题(含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