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概述:2设计依据:22. 设计原则3设计要求42.1. 设计要求42.2. 能耗监管系统监管范围42.3. 能耗计量系统分项要求5软件技术要求:82.4. 系统总体要求82.5. 数据采集子系统92.6. 数据处理子系统92.7. 数据上传子系统102.8. 数据展示子系统102.9. 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11采集器技术要求113. 能耗计量装置技术要求 133.1. 数字水表133.2. 数字电表133.3. 数字燃气表143.4. 数字冷热量表15型进行数据拆分、数据归一化处理、数据归类后的实际能耗数据, 按能耗类型进行存储。5.4 .数据上传子系统数据上报子系统主要包括数据提取、数据
2、打包、数据上传、接收反馈结果等 功能。(1) 数据打包定时启动数据打包程序,从数据库中抽取需要上报的数据,按照接口标准封 装成XML格式的数据包,并压缩数据包。记录操作日志。(2) 发起连接向上一级数据中心服务器发送握手消息,建立连接状态。如果连接不成功则 重试三次。记录操作日志。(3) 数据发送调用上一级数据中心的数据接收网络服务(Web Services),基于SOAP传 输协议将压缩后的XML数据包发送出去。如果发送失败则重试三次。记录操作日 志。5.5 .数据展示子系统可以通过浏览器远程访问。应具备按标准分项能耗模型通过饼图、柱状图等手段展示分项能 耗数据的功能应具备通过堆积图、饼图等
3、手段展示各分项能耗数值比例关系的 功能应具备查询历史能耗数据的功能A应具备支持同一个分项能耗在不同用能时段的能耗数据对比的 功能。卜应具备支持同一用能时段不同分项能耗数据对比的功能。卜应具备各种能耗报表输出的功能»应具备给建筑物内各用能子项能耗水平网络在线打分的功能A应具备问题能耗子项报警功能。应具备一定的节能诊断和能耗数据挖掘的功能»应具备实时动态(不低于5分钟的更新频率)描绘各用能子项能 耗数据曲线的功能。,应具备实时动态(不低于5分钟的更新频率)描绘各测量支路能 耗数据曲线的功能。5.6 .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软件应能对整个系统软硬件运行状态进行监控。»应该具
4、备对采集系统实时数据显示和数据采集器、网络等硬件故 障报警。应能对各部分子系统用户权限进行配置管理应该能监视和管理操作数据中心服务器各数据处理子系统的运 行状态。应该具备配置定额管理参数的功能。,应提供用户权限管理、系统日志、系统错误信息、系统操作记录、 系统词典解释以及系统参数设置等功能。6 .采集器技术要求采集器产品必须选用可靠的硬件平台,必须采用低功耗嵌入式产品,具体技 术要求如下:1、数据采集器应用低功耗嵌入式系统,最大功率不大于10W。2、数据采集器应至少具备1个系统配置接口、1个远程数据传输接口、4个 数据采集接口。a. 系统配置接口为RS232接口,或USB接口;b. 远程数据传
5、输接曰为以太网;c. 数据采集器配置不少于4个标准RS485接口,每台采集器至少可连接64 台计量装置,其通讯波特率为1200115200BPS (可选),且各接口的数据采集 相互独立(优先考虑同一采集接口混接不同类型的计量装置)。3、数据采集功能:支持对多种类型的计量装置或设备进行数据采集,采集的 参数可根据系统需求灵活配置。a. 数据采集器采集的计量装置或设备包括:电能表、水表、热(冷)量、燃气表、环境温湿度传感器等;b. 采集接 口支持的协议包括:DL/T 645-1997、DL/T 645-2007、M0DBUS-RTU, CJ/T 188-2004通信规约和技术条件。4、运算处理功能
6、:支持对采集数据的运算和分类/分项处理功能。5、远程传输功能:可运用以太网、GPRS, CDMA、3G、4G等方式远程传输能耗 数据。a. 网络层使用1P协议;b. 传输层使用TCP协议;c. 应用层协议参考建设部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则;d. 远传数据包必须进行AES加密处理;c. 支持断点续传,保持数据完整性;f.支持向至少2个数据中心(服务器)并发送数据。6、数据中心获取采集器能耗数据功能:a. 主动定时采集,且定时采集的时间间隔可以从分钟以上任意时间灵活配置, 其范围为15分钟一24小时;b. 数据中心发指令采集。7、数据存储功能:数据采集器应配置不小于16MB的专用存储空间,支持对
7、能耗数据7-10天的存储。8、维护功能:支持本地和远程维护。a. 本地维护:支持通过现场局域网以WEB方式配置采运行和系统参数,支持 RS232接口或USB接口本地固件升级,且升级不影响应用系统。b. 远程维护:支持可视化的远程配置运行和系统参数以及固件升级功能,且 升级不影响应用系统。9、具有识别和传输计量装置运行状态的能力以及自检功能。10、具有高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不少于10万小时。11、工作环境:-20+65°C, 5% - 95% RH,无凝露。12、存储环境:-45+85°C, 0% - 95% RH,无凝露。 13、数据采集器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的相关电磁兼容性
8、标准要求,并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报告复印件。7.能耗计量装置技术要求7.1 .数字水表数字水表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数字水表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 5级。2数字水表性能参数应符合封闭满管道中水流量的测量饮用冷水水表与热 水水表(GB/T778)的规定;3数字水表应具有累计流量和计量数据输出功能。应优先选用具有RS-485 标准串行接口或M-BUS电气接口的水表。当采用其他接口的水表时,应符合相关 标准和规定。4数字水表安装应符合以下原则:1)应在建筑物(或建筑群)市政给水管网引入总管上安装数字水表;2)宜在饮用水、集中供热水、生活用水供水管上安装数字水表;3)宜在食堂用水供水管上安装数字水表
9、;4)宜在每栋单体建筑供水管上安装数字水表;5)宜在建筑物内部按经济核算单元及不同用途(含室外草坪浇灌,道路、 场地及汽车库地面冲洗等)的供水管上安装数字水表;6)宜在冷却塔及水景补充水供水管上安装数字水表;5在既有建筑改造工程中,应结合现场安装条件参照本节第4款规定安装。6数字水表及其接口管径应不影响原系统供水流速。72数字电表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精度等级应不低于i.o级。2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性能参数应符合多功能电度表(DL/T614).交 流电测量设备(GB/T17215)的规定,或由具有计量鉴定资格的电力设备检测 单位检测合格。3电流互感器精
10、度等级应不低于0.5级。4电流互感器性能参数应符合电流互感器(GBT208)规定的技术要求。5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应具有计量数据输出功能。应优先选用具有RS-485 标准串行接口或M-BUS电气接口的计量装置。当采用其他接口时,应符合相关标 准的规定。6电子式电能计量装置安装应符合以下原则:1)为建筑物(群)供电变压器出线侧总开关应安装计量装置,以获得建筑 总用电量。宜选用三相电力分析仪表,以获取电压、电流、频率、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功率因数、谐波状况、电能质量等参数。2)空调、照明插座等低压配电主干线路和单台功率200KW以上的设备供电 回路应安装计量装置,以得到各分项总用电量。宜选用三相电
11、力分析仪表,以 获取较全面的电能质量参数。3)动力和机房等低压配电主干线路应安装计量装置。4)末端有特殊需要的设备可单独安装计量装置。5)租赁使用的场所宜安装计量装置。7在既有建筑改造中,应充分利用现有配电设施和低压配电监测系统,合理 配置分项计量所需的计量装置、计量表箱。73数字燃气表数字燃气表的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数字燃气表精度等级应不低于2.0级。2数字燃气表性能参数应符合膜式煤气表(GB/T6968)的规定。3数字燃气表应具有累计流量功能和计量数据输出功能。应优先选用具有 RS-485标准串行接口或M-BUS电气接口的表具。当采用其他接口表具时,应符 合相关标准的规定。4数字燃
12、气表宜安装于以下部位:1)建筑物(群)市政供气管网引入管;2)食堂用气供气管;3)燃气锅炉供气管;4)燃气机组供气管。5既有建筑改造时,应结合现场安装条件参照本节第4款规定安装数字燃 气表。7.4 .数字冷热量表数字热量表选型与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数字热量表精度等级应不低于5级。2数字热量表性能参数应符合热量表(CJ_128)的规定。3数字热量表应具有检测接口或数据通讯接口,应优先选用具有RS-485标 准串行接口或M-BUS电气接曰的表具。当采用其他接口表具时,应符合相关标准 的规定。4数字热量表宜在如下部位安装:1)采用区域性热源和冷源时,宜在每栋单体建筑的热(冷)源入口总管上 设置。2
13、)租赁使用场所宜单独安装数字热量表。5数字热量表的设置应不影响原有热(冷)量传导量和传导速度。公共建筑能耗监测计量系统为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推动XXX市节能改造和运行管理,根据 财政部、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 2011207号)、x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 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建设xx市公共建筑能耗监 测平台建设。在总结吸收国内己有能耗监测系统建设成果和经验基础上,结合我 市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特点以及向上级数据中心传输数据(或 数据中转站)的业务需求,特制定本次技术要求。本次xx市国
14、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软件系统在政 务内外网和互联网上构建多个应用子系统,为相关管理人员、业务人员、研究人 员、系统管理员、建筑业主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关建筑能耗的各类信息服务。所采 集的能耗信息应全面、准确,应能客观反映建筑运营过程中对于各类能源的依赖 和耗费。采集的信息应便于对建筑能耗数据归类、统计和分析。系统必须全面满足国家及所在省市相关技术导则要求,能够实现向所在地国 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上传相关数据。2 .设计依据: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采集技术导 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分项能耗数据传输技术导 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
15、公共建筑数据中心建设与维护技术 导则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能耗动态监测系统建设、验 收与运行管理规范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楼宇分项计量安装技术导 则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DL/T 645-2007,多功能电能表DL/T614-2007,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DL/T 448-2000,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 5137-2001,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DL/T 825-2002,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CJ/T 188-2004,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3-2002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
16、0054-2011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 2006、建筑电气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201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15)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T 50339-2013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16-2008)软件工程国家标准(GB/T 8566-2007)3 .设计原则(D开放型与先进性:系统必须是一个基于B/S架构的开放性的系统,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技术 人员、业主均可以通过互联网以浏览器的方式实现对各自权限范围内的能耗信息、 设备信息进行监控和管理操作。系统设计应完全遵循国际主流标准以及相
17、关工业 标准。要求采用主流技术、产品,保证所选系统以及今后的系统扩展在先进性方 面的可延续性。(2) 可扩展性:系统软件功能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模块完全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和管理 模式来进行编制。系统应采用分布式的网络架构。(3) 安全性:系统软件应选择国内外知名厂家的产品,应保证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 容错性,保证设备能够长期稳定运行。(4) 经济性:系统选择应从项目的实际需要出发,选择具有先进性、成熟性、最佳经济性 的优质产品,并在系统合理配置和兼容性方面进行充分论证,保护业主投资。(5) 实用性:系统支持图形化的监控、管理界面,具有中文操作环境,界面简练、友好, 联机帮助功能丰富。4.
18、设计要求4.1 .设计要求1本建筑物(群)用能类别和计划用量,耗能设备设施类别及分布,分类分 项供能系统图;2系统功能说明及技术指标;3各类能耗计量方式和数据采集方式;4能耗计量和数据采集点表及平面分布图;5能耗计量系统图;6计量装置技术指标及安装详图。在利用建筑设备管理系统、电力管理系统 采集能耗数据时,应提供上述系统有关能耗计量数据采集的系统构成图、采集点 表及平面分布图,并说明数据共享的方式和接口;7建筑物内系统传输设备安装、布线和接线详图;8能耗信息管理系统软件架构说明;9向上级数据中心和物业管理部门发送能耗数据的信息传输方式和传输协 议;10系统设备清单。42能耗监管系统监管范围建筑
19、能耗数据按水、电、燃气、燃油、集中供热、集中供冷和其他(包括可再生能源等)分为7类,其中水、燃气、燃油及其他类能源可根据用途不同进行一级子类区分,具体如表1所示。表1建筑能耗数据分类表结合本次工程实际,要求对电、水、燃气进行分类计量,其余能耗采用人工 录入方式进行管理。能耗分类一级子类水饮用水生活用水电无燃气天然气人工煤气液化气燃油汽油煤油柴油集中供热无集中供冷无其他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水其他4.3 .能耗计量系统分项要求主要针对本大厦各个用电回路进行计量、分类、统计分析,具体所统计的用 电回路电量应分为4个主要分项,包括照明插座用电、空调用电、动力用电和特 殊用电。在此基础上还应进一步按照以下
20、分项模型实现能耗分类,以便于进一步 的建筑能耗审计和诊断。建筑葛川电,厦域中胃役各娘熙明姑座也*-岫力役各-U本住*川电一 |也川真&一 l-llflI用IV 11 M 11 KI机集中空调冷热祢原中1-4 .¥内制本朱JLIYIUIKI机 J|-|罕薄供财电到K 检W14.R.宣外削/K枝具体能耗模型定义如下:编号节点名称定义及描述1室内照明建筑物内部(包括房间、走廊、大厅、地下)的照明灯 具2夜景照明建筑物夜间外立面装饰用照明灯具3插座设备建筑中从插座取电的电器,包括计算机、打印机、复印 机、传真机、饮水机、电视机、电冰箱、健身器材等, 不包括电开水器、信息中心设备、厨房
21、设备4电梯建筑物中所有电梯,包括货梯、客梯、消防梯、扶梯等5给排水系统生活水泵、排污泵、生活热水泵、中水泵等给排水水泵 及水处理设备6电开水器用于集中制备饮用开水的电热设备,不包括使用桶装水 的饮水机7信息设备信息中心的主要功能设备,如计算机、交换机等8信息中心专用空调专门为信息设备提供冷却服务的空调设备9厨房炊事设备直接为炊事服务的设备,包括各种电热设备、冰箱、洗 碗机、消毒柜等1()厨房空调风机专门为厨房提供空调、通风服务的空调机组、新风机、 排风机等11特殊用途设备用途特殊(不同于其它18个节点),旦用能集中的专用 设备及其附属设备,包括生活热水电热源、洗衣房设 备、游泳池电热设备、溜冰
22、场制冷设备、医院的CT机 及大型电热蒸汽消毒柜等等12分散空调冷热源和室内侧输配系统一体的空调设备,包括电采暖 设备、分体空调、VRV空调、溶液除湿机组等对以下类型相关的配电支路逐个计量变电站各台变压器低压侧出口空调冷站系统用电支路的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等A楼内空调箱、新风机、空调系统通排风机的支路室内用电设备负荷为主(如照明、各种室内插座设备、办公设备、 室内风机盘管、饮水机等)的相关支路室外夜景照明和泛光照明支路建筑物中所有电梯,包括货梯、客梯、消防梯支路。卜信息中心、计算机房等特殊用电设备支路。建筑总能耗重要性最高,需准确计量,因此必须对变压器低压侧 出口处用电量进行计量。A电热
23、水器供电与室内照明、办公插座共用,这部分用电计量原则 与室内用电设备的计量原则相同,只计量总支路。电梯动力用电方面*"办公楼为低压配电柜直接供电,直接安装电 能表进行计量即可。以下支路可不计量»消防类支路。电话机房、消防控制室、庭院灯、传达室等用电功率很小(10kW 以下)、但供电要求较特殊的区域供电支路功率小于1OkW的非空调类用电支路不在使用中的备用支路消防支路的设备只在紧急状况时才会消耗电能,所以该部分支路不安装电能 表;不在使用中的备用支路也不必安装电能表;对于功率小于10kW的非空调类 用电支路及那些用电量很小但供电要求特殊的小功率用电区域,由于节能潜力不 大,所以也不安装电能表。5 .软件技术要求:5.1 .系统总体要求本大厦建筑能耗分项计量系统为物业管理人员、节能诊断人员、研究人员、 系建筑业主乃至和社会公众提供有关建筑能耗的各类信息服务。软件必须由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上传子系统、 数据展示子系统、系统运行管理子系统组成。应根据用户使用和 管理需求,把用户软、硬件平台、网络平台、数据平台等组成一 个完整协调的集成系统,实现优化控制和管理,创造节能、高效、 舒适、安全的环境。系统架构必须采用与当今主流信息系统相同的架构,完全使用楼 宇的综合布线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