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年、月、日1、24时计时法(1)认识24时计时法在一天里时针走两圈,一圈是12时,2圈是24时。从0到24时的计时法,这种计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计时法。(2)普通计时法时针走到几时就是几时,然后在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凌晨等词语来区别不同的时刻。(3)普通计时法与24小时计时法的转换(1)上午时刻的变化考上“上午二字普通计时法二24时计时法去理上午“二字(4)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区别普通计时法一定要在时刻前面加上表示时间的限制词。.24时计时法用不同的数字表示,不加限制词也会让人清楚的知道是哪一时刻。2、计算经过的时间计算经过时间的方法:可以根据钟表推算同一天时间可以用结束时刻减去起始
2、时刻。终止时刻一开始时刻=经过的时间;不在同一天的时间可以分成两段来计算,计算时如果两个时刻不统一, 要先统一化成24小时计时法后再计算。用24时一开始时刻+终止时刻=经过的时间。派首先需要看是否在同一天,时刻是否统一。3、认识年、月、日年、月、日和分、时一样,都是时间单位。1年=365或366天;1星期二7天;1天=24小时;1小时=60分钟;(2)下午时刻的变化+12 去掉“下年二字普通计时法二24时计时法去而上牛二字4、认识大月、小月月份天数大月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31天共有7个大月小月4月、6月、9月、11月30天共有4个小月其它2月闰年29天平年28天既不是大
3、月也不是小月5、平年、闰年判断全年天数2月天数平年公历年份不能被4整除36528天闰年公历年份能够被4整除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 必须是400的倍数。36629天6、月历中的数学问题(1)计算经过天数的方法数天数。两个日期在同一个月份的,直接用两个日期相减再加上1;不在同一个月份的,要分段计算每个月经过的天数再相加。(2)月历中各直列相邻的两数都相差7,而各横行相邻的两数都相差1二两位数乘两位数1、乘法(1)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笔算两位数城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时,首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最后将所得的积相加就是算式的结果。(2)进位的两位数乘两
4、位数的乘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积的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记得末尾与十位对齐。哪一位相乘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2、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把0前面的数位对齐,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几个 003、估算把算式中的一个或两个乘数估算乘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然后计算。估算结果不是准确数,引起结果用连接。4、连乘(1)在一个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从左向右依次计算;如果含有加、减、乘、除四种运算,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2)
5、三个数连乘,再计算时,无论先算哪两个数,具结果都一样。竖式计算.24X124824X22424X1。28818+24012X61 212X17212X6073212+720鱼塘三辨认方向1、辨认方向(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确定一个方向,再根据这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南北相对,东西相对。(2)认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个方向选定参照物,在它的东与北、东与南、西与北、西与南之间的方向分别叫做它的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西南面。其中东北与西南正好相反,西北与东南正好相反。(3)绘制简单的示意图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绘制简单示意图的方法:先选好观察点,把选好的观察点画在平面图
6、的中心位置,再确定好各物体的方向,在纸上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最后用箭标出北方。2、认识路线(1)确立观测点来描述物体方向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辨认地图上的方向时,首先要一次确定八个方向,在看一看这八个方向上各有什么。(2)从方向和路线两个方向来描述路线首先确定观测点,从哪里出发,哪里就是观测点。叙述路线时,先说清从什么地方出发向那个方向行驶,再说行驶的距离,最后说到了哪里。张玲从家出发.向()走 C)米到树林,再向()走()米到鱼幡,最后向()走)米到学校。四毫米和千米1、毫米的认识(1)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是毫米,毫米用“mm”表示。(2)直尺上每1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7、,1厘米=10毫米。(3)测量较薄物品的厚度先测出若干数量的相同物品摞在一起的厚度,再除以这个数量,求出一个物品的厚度。2、千米的认识(1)1000米可以写作1千米,“千米”可以用“km”表示。(2)千米(也叫公里)是一个比米大的长度单位。(3)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母=10厘米;1厘米=10毫米。3、选择合适的单位建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长度概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4、解决问题(1)速度每分(每秒、每小时)行的路程就叫速度;或者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速度。(2)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速度X时间=路程;速度=路程+时间;时间=路程+速度。五数据的收集
8、和整理1、简单的数据分析例:最爱吃的水果统计表最爱吃的水果苹果香蕉桃子葡锢其他人数(人)64354102(1)哪种水果最受欢迎?(2)哪两种水果喜欢的人数一样多?用统计表统计数据的时候,要注意各项目所对应的的各种数据,不要混淆。2、分段统计表按5厘米一段整理全班同学的身高,填在下表中:身高(cm) 120及以下121-125126-130 131-135136-140 141及以上人数(人)X 分段统计数据的时候要特别注意每段之间的数量,不要重复计算,也不要有统计不到的内容,即所有统计分段要包含全部要统计的数目六小数的初步认识知识点1小数的认识(1)像3.50、2.36、4.76这样的数都叫做
9、小数。(2)小数的组成: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3)小数的读写读法写法整数部分按读整数读的方法来读按整数的写法方法来写小数点读“占”八、“.”,写在整数部分个位的右下角小数部分从左到右依次读每个数字从左到右依次写每个数字11.30读作:H一占二零八、kX十五点零六写作:15.06小数部分零也需要读、写出来。小数部分末尾的0可以省略不写。也就是小数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父。知识点2将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单名数(1)把含有米、分米、厘米的复名数改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复名数单名数米前卸的数子小数的整数部分分米前面的数字小数的小数部分第一位对应厘米前卸的数子小数部分第二
10、位6米1分米8厘米6.18米2米3厘米6.03米需要注意观察复名数中的单位是否是相邻的单位。如:3元5分=3.05元豕一分数部分小数点C一整数部分知识点3小数的大小比较先看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数字大的就大;如果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就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数字大的数就大以此类推,相同数位上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知识点4简单小数加减法小数加减法运算时要把小数点(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的方法进行计算。从末尾开始相加减,得数的小数点要和加数(减数或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注意进位和退位。数位对齐是关键。知识点5解决问题(小数的连加运算)小数的连
11、加运算:按照整数的运算顺序计算。计算方法+3.521.5-183.54.7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第一节认识面积1、什么是面积?物体表面或平间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2、比较回积的大小观察法重叠法数方格法无论用哪种方法,在同一题中单位标准应统一3、 自选单位测量物体表面的面积如:边长为5cm的正方形纸,文具盒,手掌等。若使测量的结果相同,应选择相同的测量单位。面枳指平面图形的大小,只有平面图形才有面积,/、是平面图形没有面积。第二节认识面积单位认识回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单位字母表示应用平方厘米cm2测量较小的物体的面积用平方厘米作单位;平方分米dm2测量稍大物
12、体的面积用平方分米做单位;平方米m2测量较大物体的面积用平方米作单位。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相邻的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要分清不能混用面积单位表示的是“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长度单位表示的是长度或距离第三节探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图形长(厘米)宽(厘米)面积(平方厘米)12112L I116212L 1 L1i i i s4312通过以上规律得出长方形的长与宽的积,始终等于小正方形的个数。说明长和宽相乘的积就是长方形的面积,即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r长方形的面积=长乂宽。1S=axb15米米4米米|15X4=60
13、(平方米)平方米)易错举例:一个长方形的花坛,长是2米,宽是10分米,这个花坛的面积是多少?典例:从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的纸上减去一个边长是6厘米的正方形,剩下的部分是什么图形?剩下的部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第四节探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当长方形的长和宽相等时,这个长方形就是正方形,此时长和宽统称为边长。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X边长%S=axa5 米5 米 5X5=25(平方米)八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一节认识几分之表示涂色部分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2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二分之一,记作1。2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份,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
14、这张纸的三分之一,记作1。3把一张长方形的纸平均分成4份, 并把其中的一份涂色,涂色部分是这张纸的四分之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物体或图形的几分之一,其中一份或多份都可以用分数表示。判断涂色部分用分数表示是多少,首先要看这个图形是不是平均分分数的读写:分数的读写分数的读法读分数的时候, 先读分数线卜面的数, 再读“分之”,最后读分数线上面的数。例如:1,读作二分之一3分数的写法写分数的时候,通常先写中间的横线,然后写横线卜间的数,最后写横线上面的数。例如:五分之一,写作15图形,记作4第二节认识几分之几(1)妈妈买了9支铅笔,小冬拿了5支,小立拿了4支,小冬拿了这些铅笔的
15、,小()立拿了这些铅笔的“。()2表示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份,取了其中的()份。52中有()个工。55第三节比较分数的大小知识点1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比较(1)同样的物体,平均分的分数越多,每一份越少。(2)分子是1的分数,分母大的分数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数反而大知识点2同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分母相同的分数比较大小时,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分子小的分数就小357、3如一一9988第四节简单分数加减法知识点1两个分数相加等于1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分数的意义分数的组成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在分数中, 分数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 分数
16、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分母表示把物体平均分成的份数,分子是表示其中的份数。平觥计算方法例子相加得1几个几分之一相加,得到分子与分母相同时,这个算式的和就等于1。41-2|-+4|2|-+II41212+II4I-jII414II相应减法计算1减几分之几时, 所得的分数的分母/、 变,分子是分母与1的差。121112222令一41314444图示+=13-+-=144知识点2简单的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
17、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父,只把分子相加减。1,21+23十=4444知识点3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方法方法分析计算过程2.3(1)882个1加上3个1是5个1,5个I是5。8888823235=8888,、8-5(2)881,*1一*1*1-38个1减去5个1是3个,3个,是金8888885_8-5_38888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小父,分子相加减。九探索乐园1、找规律2、简单推理例1:学校组织夏令营活动,准备了3种颜色的帽子。丫丫、红红、亮亮三个人戴了不同颜色的帽子。(1)丫丫:我戴的不是白色的。(2)亮亮:我戴的既不是白色也不是红色。红黄白丫丫VX亮亮V红红V例2: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分别是工人、教师、军人。王阿姨是教师;丁叔叔不是工人;只有刘阿姨和李叔叔的职业相同。请问他们的职业各是什么?解析:王阿姨刘阿姨丁叔叔李叔叔工人错VXV教师V错错错军人错V附录附录1对照表对照表24时计时法普通计时法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核燃料元件及组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月桂醇聚醚磷酸钾合作协议书
- 线上线下智慧购物商城合作框架协议
- 供应链金融服务协议及相关风险控制条款说明
- 员工薪资及奖金详细收入证明(6篇)
- 保险服务协议书
- 行政管理本科试题及答案指南
- 个人电脑硬件维修维护服务协议
- 餐厅卫生与服务协议书
- 社区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合同书
- 卡车充换电站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备案
- 第十二周《遇见劳动之美点亮成长底色》主题班会
- 世界环境日环保教育班会 课件
- 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
- 旧房改造施工设计方案
- 2024年山东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认定实际施工人法律风险防范与合同完善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会计法律法规答题活动测试100题答案
- 农贸批发市场管理制度(3篇)
- 2022年新高考全国Ⅱ卷英语高考真题试卷(含详解)
- 《糖尿病监测及意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