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 2 一卧式列管冷凝器,钢质换热管长为3m,直径为f25×2mm。水以0.7m/s的流速在管内流过,并从17被加热到37。流量为1.25kg/s、温度为72烃的饱和蒸气在管外冷凝成同温度的液体。烃蒸气的冷凝潜热为315kJ/kg。已测得:蒸气冷凝传热系数a0=800W/(m2·),管内侧热阻为外侧的40%,污垢热阻又为管内侧热阻的70%,试核算:(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2)换热管的总根数;(3)换热器的管程数。计算时可忽略管壁热阻及热损失,水的比热为4.18kJ/(kg·)解: (1)换热器每程提供的传热面积(外表面为基准),S1;由题
2、意知,水以0.7m/s的流速在管内流过,欲求S1,需先知道每程的管子数,每程的管子数等于所需冷却水的总流量与单管内水的流量之比。 两流体交换的热量为:又 , ,则 单管内水的流量为:每程所需管子数为:取每程管子数为20, 则每程所能提供的传热外表面积为:(2) 换热管的总根数;由所需的总传热面积可求取换热管的总根数。由题给数据, 则任务所需的传热外表面积为:换热管总根数为: 取 (2) 换热器的管程数。由题意管程数为: 3 在一单程逆流列管换热器中用水冷却空气,两流体的进口温度分别为20和110。在换热器使用的初期,冷却水及空气的出口温度分别为45和40,使用一年后,由于污垢热阻的影响,在冷热
3、流体的流量和进口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冷却水出口温度降至38,试求:(1)空气出口温度为多少?(2)总传热系数为原来的多少倍?(3)若使冷却水加大一倍,空气流量及两流体进口温度不变,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各为多少?(a水>>a空气)(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解: 使用初期 使用一年后 110 40 110 45 20 38 20(1)空气出口温度题意可得:使用初期 (1) 使用一年后 (2)两式相比(2)/(1),得 则:=59.6(2)总传热系数方程(2)式/(1)式,得: 故 (3)冷热流体的出口温度一年后 (3) (4)方程(4)式/(3),得:整理
4、前半式的方程 (5)又因 , 故 由等比定理 则 整理得, (6)联立(5)和(6),可得: , (4)冷却水流量加大后,换热器的传热速率有何变化?变为多少?则 5有一换热器,管内通90的热流体,膜系数为1100,管外有某种液体沸腾,沸点为50,膜系数为5800。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的壁温:(1)管壁清洁无垢 ;(2)外侧有污垢产生,污垢热阻为0.005解:忽略管壁热阻,并假设壁温为(1) 当壁很薄时,根据壁两侧的对流传热方程式可得: 则 (2) 同理 则 由此可知,壁温总是比较接近热阻小的那一侧流体的温度。6 流量为2000kg/h的某气体在列管式换热器的管程流过,温度由150降至80;壳程冷
5、却用水,进口温度为15,出口温度为65,与气体作逆流流动,两者均处于湍流。已知气体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远小于冷却水侧的对流传热膜系数,管壁热阻、污垢热阻和热损失均可忽略不计,气体平均比热为1.02kJ/kg·,水的比热为4.17kJ/kg·,不计温度变化对比热的影响,试求:(1)冷却水用量;(2)如冷却水进口温度上升为20,仍用原设备达到相同的气体冷却程度,此时对数平均温差为多少?(3)此时的出口水温将为多少?(4)此时的冷却水用量为多少?解:(1)冷却水用量;(2)如冷却水进口温度上升为20,仍用原设备达到相同的气体冷却程度,此时对数平均温差为多少? 原情况 (1) 新情况
6、 (2)因 , , 换热器与气体的情况未变, 则 , 故 则 , (<2, 则用算术平均值合适)对新情况下的热量进行衡算,故 7在套管换热器中用120的饱和蒸汽于环隙间冷凝以加热管内湍流的苯。苯的流量为4000kg/h,比热容为1.9kJ/(kg·),温度从30升至60。蒸汽冷凝传热系数为1×104W/(m2·),换热管内侧污垢热阻为4×104m2·/W,忽略管壁热阻、换热管外侧污垢热阻及热损失。换热管为f54×2mm的钢管,有效长度为12m。试求:(1)饱和蒸汽流量(其冷凝潜热为2204kJ/kg);(2)管内苯的对流传热系数
7、ai;(3)当苯的流量增加50%、但其他条件维持不变时,苯的出口温度为若干?(4)若想维持苯的出口温度仍为60应采取哪些措施?作出定量计算。解:(1)饱和蒸汽流量;(2)管内苯的对流传热系数ai;整理得 (1) (2)(3)苯的流量增加50%,苯的出口温度为若干将其代入(2)式得 代入(1)式得 解得 (4)若想维持苯的出口温度仍为60应采取哪些措施?作出定量计算。(a) 将管子加长, 由(1)式得(b) 提高加热蒸气压强(温度) 解得 8 一废热锅炉,由f25×2锅炉钢管组成,管外为水沸腾,温度为227,管内走合成转化气,温度由575下降到472。已知转化气一侧ai=300W/m2
8、·K,水侧ao=10000W/m2·K,钢的导热系数为45W/m·K,若忽略污垢热阻,试求:(1)以内壁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i;(2)单位面积上的热负荷q(W/m2);(3)管内壁温度TW及管外壁温度Ti;(4)试以计算结果说明为什么废热锅炉中转化气温度高达500左右仍可使用钢管做换热管。解:(1)Ki所以 (2)q (3)管内壁温度TW 及 管外壁温度Ti 因为 由上述方程可解出 , (4)由计算结果可知,钢管的内外壁温度接近水侧沸腾的温度,即接近于热阻小的一侧流体的温度。尽管废热锅炉中转化气温度高达500左右,而钢管的温度小于238,故仍可在此高温下使用钢管
9、做换热管。10 现有一逆流冷却器,用冷水冷却油,使油温从420K降到370K,水进口温度为285K,出口温度为310K。设油和水的流率、进口温度保持不变,将冷却器长度增加一倍(其它尺寸不变),求油及水的出口温度。解: 420K 370K 310K 285K对体系进行热量恒算,所以, (1) (2)冷却器长度增加一倍后, 420K T2 t2 285K假设: 则 所以, (3) (4)(1)=(3) 1.95= (5)(2)=(4) 3.9= (6)解(5)和(6)方程,得: T2 =341.74K t2 =324.13K <2, 则用算术平均值合适。13热气体在套管换热器中用冷水冷却,内
10、管为钢管,导热系数。冷水在管内湍流流动,给热系数,热气在环隙中湍流流动,给热系数。不计垢层热阻,试求:(1) 管壁热阻占总热阻的百分数;(2) 内管中冷水流速提高一倍,总传热系数有何变化?(3) 内隙中热气体流速提高一倍,总传热系数有何变化?解: (1) = =总热阻 W管壁热阻 =管壁热阻分率为(2)增加(3)增加 由上可知,管壁热阻往往占分率很小,可忽略;提高K值,强化传热,应在小处着手。 三三、计算1 某填料塔用水吸收混合气中丙酮蒸汽。混合气流速为V=16kol/,操作压力P=101.3kPa。已知容积传质系数,相平衡关系为(式中气相分压的单位是kPa,平衡浓度单位是)。求:(1)容积总
11、传质系数及传质单元高度;(2)液相阻力占总传质阻力的百分数。解: (1)由亨利定律=(1) 液相阻力占总阻力的百分数为:2 低含量气体逆流吸收,试证: 式中为塔底的吸收推动力;为塔顶的吸收推动力。证明:由物料衡算得: 低浓度吸收 得 3 某填料吸收塔用含溶质的溶剂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可溶组分,采用液气比L/V=3,气体入口质量分数回收率可达。已知物系的平衡关系为y=2x。今因解吸不良使吸收剂入口摩尔分数升至,试求:(1) 可溶组分的回收率下降至多少?(2) 液相出塔摩尔分数升高至多少?解: (1) = 当上升时,由于不变,不变 也不变,即(3) 物料衡算 =4 有一填料吸收塔,在28及101.3
12、kPa,用清水吸收200m3/h氨-空气混合气中的氨,使其含量由5%降低到0.04%(均为摩尔%)。填料塔直径为0.8m,填料层体积为3 m3,平衡关系为Y=1.4X,已知Kya=38.5kmol/h。问(1)出塔氨水浓度为出口最大浓度的80%时,该塔能否使用?(2)若在上述操作条件下,将吸收剂用量增大10%,该塔能否使用?(注:在此条件下不会发生液泛)解:(1) 惰性气体流量 该塔现有填料层高度 因为 所以该塔不适合。(2)吸收剂用量增大10%时 因为 所以该塔适合。5 一填料塔用清水逆流吸收混合气中的有害组分A。已知操作条件下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为1.5m,进塔混合气组成为0.04(A的摩尔
13、分率,下同),出塔尾气组成为0.0053,出塔水溶液浓度为0.0128,操作条件下平衡关系为Y=2.5X。试求:(1)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2)所需填料层高度?(3)若气液流量和初始组成不变,要求尾气浓度降至0.0033,求此时填料层高度为若干米?解:(1)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 则 (2)所需填料层高度?故 (3) 此条件下的填料层高度。7某逆流操作的吸收塔,用清水洗去气体中的有害组分。已知该塔填料层总高度为9m,平衡关系Y=1.4X,测得气体进、出口浓度Y1=0.03,Y2=0.002,液体出口浓度X1=0.015(均为摩尔比)。试求:(1)操作液气比L/V;(2)气相总传质
14、单元高度HOG,(3)如果限定气体出口浓度Y2=0.0015,为此拟增加填料层高度,在保持液气比不变的条件下应增加多少?解:(1)操作液气比L/V;(2)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HOG, 因 故 (3)? 由题意知 =0.0015 其它条件不变,则 不变新情况下的传质单元数为: 故 8某厂吸收塔填料层高度为4m,用水吸收尾气中的有害组分A,已知平衡关系为Y=1.5X,塔顶X2=0,Y2=0.004,塔底X1=0.008,Y1=0.02,求:(1) 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2) 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3) 由于法定排放浓度Y2必须小于0.002,所以拟将填料层加高,若液气流量不变,传质单元高
15、度的变化亦可忽略不计,问填料层应加高多少?解:(1)气相总传质单元高度(2)操作液气比为最小液气比的多少倍因为X2=0,故 则 (3)? 则所以 所以 四HH1H2 4 如图所示,用泵将水从贮槽送至敞口高位槽,两槽液面均恒定不变,输送管路尺寸为f83×3.5mm,泵的进出口管道上分别安装有真空表和压力表,真空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1为4.8m,压力表安装位置离贮槽的水面高度H2为5m。当输水量为36m3/h时,进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1.96J/kg,出水管道全部阻力损失为4.9J/kg,压力表读数为2.452×105Pa,泵的效率为70%,水的密度r为1000kg/m
16、3,试求:(1)两槽液面的高度差H为多少?(2)泵所需的实际功率为多少kW?(3)真空表的读数为多少kgf/cm2?解:(1)两槽液面的高度差H 在压力表所在截面2-2´与高位槽液面3-3´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得: 其中, , u3=0, p3=0, p2=2.452×105Pa, H2=5m, u2=Vs/A=2.205m/s代入上式得: (2)泵所需的实际功率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3-3´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 其中, , u2= u3=0, p2= p3=0, H0=0, H=29.4m代
17、入方程求得: We=298.64J/kg, 故 , =70%, (3)真空表的读数在贮槽液面0-0´与真空表截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有:其中, , H0=0, u0=0, p0=0, H1=4.8m, u1=2.205m/s代入上式得, 5 两敞口贮槽的底部在同一水平面上,其间由一内径75mm长200m的水平管和局部阻力系数为0.17的全开闸阀彼此相连,一贮槽直径为7m,盛水深7m,另一贮槽直径为5m,盛水深3m,若将闸阀全开,问大罐内水平将到6m时,需多长时间?设管道的流体摩擦系数。解:在任一时间t内,大罐水深为H,小罐水深为h 大罐截面积=, 小罐截面积=, 当大罐
18、水面下降到H时所排出的体积为: , 这时小罐水面上升高度为x;所以 而 在大贮槽液面1-1´与小贮槽液面2-2´间列柏努利方程,并以底面为基准水平面,有:其中 大气压, u为管中流速, , 代入方程得: 若在dt时间内水面从H下降H-dH,这时体积将变化为-38.465dH,则:故 16m3m6 用泵将20水从敞口贮槽送至表压为1.5×105Pa的密闭容器,两槽液面均恒定不变,各部分相对位置如图所示。输送管路尺寸为f108×4mm的无缝钢管,吸入管长为20m,排出管长为100m(各段管长均包括所有局部阻力的当量长度)。当阀门为3/4开度时,真空表读数为4
19、2700Pa,两测压口的垂直距离为0.5m,忽略两测压口之间的阻力,摩擦系数可取为0.02。试求:(1)阀门3/4开度时管路的流量(m3/h);(2)压强表读数(Pa);(3)泵的压头(m);(4)若泵的轴功率为10kW,求泵的效率;(5)若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试分析其原因。解:(1)阀门3/4开度时管路的流量(m3/h);在贮槽液面0-0´与真空表所在截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以0-0´截面为基准水平面,有:其中, , z0=0, u0=0, p0=0(表压), z1=3m, p1=-42700Pa(表压)代入上式,得: u1=2.3m/s, Q=
20、(2)压强表读数(Pa);在压力表所在截面2-2´与容器液面3-3´间列柏努利方程。仍以0-0´截面为基准水平面,有:解得, p2=3.23×105Pa(表压)(3)泵的压头(m);在真空表与压力表所在截面间列柏努利方程,可得,(4) 泵的有效功率(5) 若离心泵运行一年后发现有气缚现象,原因是进口管有泄露。H=20mH1=2m7 如图所示输水系统,已知管路总长度(包括所有当量长度,下同)为100m,压力表之后管路长度为80m,管路摩擦系数为0.03,管路内径为0.05m,水的密度为1000kg/m3,泵的效率为0.8,输水量为15m3/h。求:(1)整
21、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2)泵轴功率,kw;(3)压力表的读数,Pa。解:(1)整个管路的阻力损失,J/kg;由题意知,则 (2)泵轴功率,kw;在贮槽液面0-0´与高位槽液面1-1´间列柏努利方程,以贮槽液面为基准水平面,有:其中, , u0= u1=0, p1= p0=0(表压), H0=0, H=20m代入方程得: 又 故 , =80%, B R A H R R t s五2用一精馏塔分离二元液体混合物,进料量100kmol/h,易挥发组分xF=0.5,泡点进料,得塔顶产品xD=0.9,塔底釜液xW=0.05(皆摩尔分率),操作回流比R=1.61,该物系平均相对挥
22、发度=2.25,塔顶为全凝器,求:(1) 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2) 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3) 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4) 最小回流比。解:(1)塔顶和塔底的产品量(kmol/h); F=D+W=100 (1) (2)上述两式联立求解得 W=47.06kmol/h D=52.94kmol/h(2)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 因塔顶为全凝器, (3)写出提馏段操作线数值方程;则 (4)最小回流比。泡点进料,q=1, 3一精馏塔,原料液组成为0.5(摩尔分率),饱和蒸气进料,原料处理量为100kmol/h,塔顶、塔底产品量各为50kmol/h 。已
23、知精馏段操作线程为y=0.833x+0.15,塔釜用间接蒸气加热,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 (1) 塔顶、塔底产品组成;(2) 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气量;(3) 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气量(4) 若全塔平均=3.0,塔顶第一块塔板默弗里效率Eml=0.6,求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气相组成。解:(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 因 , R=5 又 , 由物料衡算 得 (2)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气量; V=(R+1)D=300kmol/h(3)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气量; q=0,V´=V - F=300 -100=200kmol/h(4)求离开塔顶第二块塔板的气相组成。 , 故 4在一常压精馏
24、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47,饱和蒸汽进料。已知进料量为150kmol/h,进料组成为0.4(摩尔分率),回流比为4,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0.97,塔釜采出液中甲苯的回收率为0.95。试求:(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4)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5)若全回流操作时,塔顶第一块塔板的气相默弗里板效率为0.6,全凝器液相组成为0.98,求由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 解:(1)塔顶馏出液及塔釜采出液组成; 由 (a) (b) F=D+W+150 (c) (d)联立(a)、(b)、(
25、c)和(d)求解得: W=87.3kmol/h, D=62.7kmol/h xW=0.0206, xD=0.928(2)精馏段操作线方程;(3)提馏段操作线方程;饱和蒸气进料,故 q=0 , 则 (4)回流比与最小回流比的比值; q=0, 由 得 , (5)求由塔顶第二块板上升的气相组成。 , 而 全回流时, , 代入上式可得: 5在一常压精馏塔内分离苯和甲苯混合物,塔顶为全凝器,塔釜间接蒸汽加热。进料量为1000kmol/h,含苯0.4,要求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以上均为摩尔分率),苯的回收率不低于90%,泡点进料,泡点回流。已知a=2.5,取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1.5倍。试求:(1)塔顶
26、产品量D、塔底残液量W及组成xw;(2)最小回流比;(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4)提馏段操作线方程;(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为多少?(6)若改用饱和蒸汽进料,仍用(4)中所用回流比,所需理论板数为多少?解:(1)塔顶产品量D、塔底残液量W及组成xw; 由 ,得: W=F- D=1000-400=600kmol/h又由物料衡算 得 (2)最小回流比; 泡点进料,q=1, (3)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4) 提馏段操作线方程;则 (5)从与塔釜相邻的塔板上下降的液相组成 由操作线方程 得 (6)若改用饱和蒸汽进料,仍用(4)中所用回流比,所需理论板数又为多少。饱和蒸气进料, q=0,
27、由 得 因 , 故 6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苯-甲苯混合溶液,原料液中含苯0.40,塔顶馏出液中含苯0.95(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原料液为气液混合进料,其中蒸汽占1/3(摩尔数比)。苯-甲苯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2倍,试求:(1) 原料液中汽相及液相的组成;(2) 最小回流比;(3) 若塔顶采用全凝器,求从塔顶往下数第二快理论板下降的液体组成。解:(1)设原料液液相组成为,汽相组成为(均为摩尔分率)则 (1) (2)联立(1)式和(2)式,可得: (2) 因 q=2/3, (3) (4) 联立(3)和(4) 可得: 所以 (3)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R=2×1.8
28、=3.6 则 由 得 7有某平均相对挥发度为3的理想溶液,其中易挥发组分的组成为60%(摩尔百分率,以下同),于泡点下送入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不小于90%,残液中易挥发组分组成不大于2%,试用计算方法求以下各项:(1) 每获得馏出液时原料液用量;(2) 若回流比为1.5,它相当于最小回流比的若干倍;(3) 回流比为1.5时,精馏段需若干层理论板;(4) 假设料液加到板上后,加料板上溶液的组成不变,仍为0.6,求上升到加料板上蒸汽相的组成。解 (1) 原料液用量依题意知馏出液量,在全塔范围内列总物料及易挥发组分的衡算,得:或 由上二式解得,收集的馏出液需用原料液量为: (2) 回
29、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数以相对挥发度表示的相平衡关系为: 当时,与之平衡的气相组成为: 由于是泡点进料,在最小回流比下的操作线斜率为:因此解得 故操作回流比为最小回流比的倍(3) 精馏段理论板数当回流比,相对挥发度为3时,精馏段的平衡关系为式所示,操作线为: 由于采用全凝器,故,将此值代入式解得。然后再利用式算出,又利用式算出,直至算出的等于或小于为止。兹将计算结果列于本例附表中。板的序号气相组成液相组成120.9 0.810.750.587<0.6(4) 上升到加料板的蒸汽相组成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由于泡点进料,故。又 及 将以上数据代入提馏段操作线方程:由题意知,料液加到板上后,板上
30、液相组成仍为0.6,故上升到加料板的蒸汽相组成为:8用常压精馏塔分离某二元混合物,其平均相对挥发度为a=2,原料液量F=10kmol/h,饱和蒸气进料,进料浓度xF=0.5(摩尔分率,下同),馏出液浓度xD=0.9,易挥发组份的回收率为90%,回流比R=2Rmin,塔顶为全凝器,塔底为间接蒸气加热,求:(1)馏出液量及釜残液组成?(2)从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体组成x1为多少?(3)最小回流比?(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5)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解:(1)馏出液量及釜残液组成; F=D+W W=F-D=10-5=5kmol/h (2)从第一块塔板下降的液
31、体组成x1; 塔顶为全凝器, 故 , (3)最小回流比; 饱和蒸气进料 q=0, 由 得 , (4)精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 V=(R+1)D=(2×2.35 + 1)×5=28.5kmol/h(5)提馏段各板上升的蒸气量为多少kmol/h。 V´=V-(q-1)F=28.5-10=18.5kmol/h当我被上帝造出来时,上帝问我想在人间当一个怎样的人,我不假思索的说,我要做一个伟大的世人皆知的人。于是,我降临在了人间。我出生在一个官僚知识分子之家,父亲在朝中做官,精读诗书,母亲知书答礼,温柔体贴,父母给我去了一个好听的名字:李清照。小时侯,受父
32、母影响的我饱读诗书,聪明伶俐,在朝中享有“神童”的称号。小时候的我天真活泼,才思敏捷,小河畔,花丛边撒满了我的诗我的笑,无可置疑,小时侯的我快乐无虑。“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青春的我如同一只小鸟,自由自在,没有约束,少女纯净的心灵常在朝阳小,流水也被自然洗礼,纤细的手指拈一束花,轻抛入水,随波荡漾,发髻上沾着晶莹的露水,双脚任水流轻抚。身影轻飘而过,留下一阵清风。可是晚年的我却生活在一片黑暗之中,家庭的衰败,社会的改变,消磨着我那柔弱的心。我几乎对生活绝望,每天在痛苦中消磨时光,一切都好象是灰暗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千古叠词句就是我当时心情的写照
33、。最后,香消玉殒,我在痛苦和哀怨中凄凉的死去。在天堂里,我又见到了上帝。上帝问我过的怎么样,我摇摇头又点点头,我的一生有欢乐也有坎坷,有笑声也有泪水,有鼎盛也有衰落。我始终无法客观的评价我的一生。我原以为做一个着名的人,一生应该是被欢乐荣誉所包围,可我发现我错了。于是在下一轮回中,我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我来到人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既不着名也不出众,但我拥有一切的幸福:我有温馨的家,我有可亲可爱的同学和老师,我每天平凡而快乐的活着,这就够了。天儿蓝蓝风儿轻轻,暖和的春风带着春的气息吹进明亮的教室,我坐在教室的窗前,望着我拥有的一切,我甜甜的笑了。我拿起手中的笔,不禁想起曾经作诗的李清照,我虽然没有横溢的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次管网及换热站工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 低噪声CMOS集成时钟与杂散抑制电路研究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力》专题训练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 基于概念隐喻理论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应用研究-以大理市某高中为例
- 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案
- 基于虚拟同步机的光伏微电网分层控制策略研究
- 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项目节能评估报告
-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方案
- 钢结构防腐施工技术方案
- 堤防监测与预警管理方案
- 成分制备情况介绍
- 绿色化学技术在精细化工中的应用研究
- 腰大池管道的护理
- 项目管理课件培训
- 急性牙髓炎个案护理
- 2025至2030中国游戏陪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报告
- 食管恶性肿瘤的健康教育讲课件
- 临床重点专科管理制度
- 交通事故和解协议范本
- 公司航测无人机管理制度
- 模具超寿命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