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中心历史期末测试题.doc_第1页
职教中心历史期末测试题.doc_第2页
职教中心历史期末测试题.doc_第3页
职教中心历史期末测试题.doc_第4页
职教中心历史期末测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0年最新号线职教中心期末考试历史必修(I)试题题号一二总分得分、单项选择题(20x2=40分,每小题2分,将答案写到下表中)题号1234567答案题号891011121314答案题号151617181920答案1、周幽王为博得美人褒姒一笑,令人燃起烽火,各诸侯国带兵蜂拥而至。这个“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可以反映出下列哪一政治制度: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 D郡县制2、对西周宗法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B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度的最大特点C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建立起森严的等级制度D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3、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

2、A周王 B鲁国国君 C卿大夫 D 士4、香港中学历史教材中写道:“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 服从天子的命令。”此处的“封建制度”是指:A封建社会 B君主专制 C分封制D中央集权制度5、“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被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取代,造成这 一变化的原因是推行了下列哪种制度: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第1页共10页第#页共10页6、春秋时期旧有统治秩序日益瓦解,主要表现在:A 各诸侯国普遍变法C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7、秦朝御史大夫的职权是:负责管理军务负责掌管律令、图籍ACB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D 奴隶起义频繁负责监察百官帮助皇帝处理政

3、务BD8、关于嬴政定“皇帝”称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具有神话皇权的意图B 表明嬴政要效法古代明君C 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 体现了专制主义倾向9、秦始皇“废分封,置郡县”的积极政治意义是:A 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C 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10、汉武帝为加强地方官僚的监察、控制而采取的措施是:A 实行察举制 B 设置刺史C 取消封国D 创设御史大夫11、下列关于三省六部制的叙述,正确的是:这一制度始于隋朝加强了皇权,削弱了相权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走向衰落对隋唐以后各朝影响深远ABCD12、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4、A 废分封,置郡县B 建立法律体系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13、元代时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是:A 尚书省B 中书省C 门下省D 行省14、西汉察举制和隋唐科举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主要原因是:A 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到一些德才兼备之士B 自下而上的选拔方式扩大了统治基础C 以儒家思想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D 皇帝和高官主考的形式提高了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15、史记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其计。”文中的“上”是:于是上从A 汉高祖B 汉文帝C 汉景帝D 汉武帝第 3 页 共 10 页第 4 页共 10 页16、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最突出的特点是:A 极力提高皇权

5、B 竭力削弱相权C 削弱将帅权力D 削弱地方势力17、废除丞相一职的皇帝是:A 明太祖B 明成祖C 宋太祖D 清雍正帝18、秦始皇在中央机构中设太尉一职,但只是虚设其位,并未任命任何人担任,他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皇帝掌握全国政务,避免行政大权旁落B 皇帝直接掌控军队,使权力更加集中C 缺乏可以委此重任的优秀人才D 秦朝短命而亡,未及任命19、西汉初与北宋初都面临的制度上的突出问题是:A 郡县与封国并存B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 地方与中央争权D 内朝与外朝并存20、北京孔庙始建于元代,院内碑林中现存3 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作证元朝时期:A 科举制度开始形成B 科举开始采取分科取士C

6、 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D 统治者继承了中原的政治制度二、非选择题(共60 分)21、宗法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特点是什么? ( 10分)2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10 分)第 5 页 共 10 页第 6 页共 10 页(10 分)23、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哪些?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4、阅读下列材料。(15分)材料一: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左传材料二:(周)天子适(前往)诸侯,日巡守;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 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告子下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御之(

7、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臣下)射(周)王中肩左传请回答:(1)材料二所述的政治制度是 ;据材料一说明这一制度推行的目 的。(2)结合材料概括诸侯对周王有何义务?诸侯与周王之间是何种关系?(3)材料三与材料二相比,出现了什么新问题?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有何历史影响?25、阅读下列材料。 ( 15 分)材料一: 唐太宗说:“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贞观政要材料二: 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顽,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史纪事本末请回答: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