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教育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6)及答案.doc_第1页
2019教育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6)及答案.doc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20192019 高考人教语文一轮预热自练题(6 6)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 1、(20192019 湖北省调研考试)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A .今天外国小朋友远道而来参加联谊活动,同学们都热情地在学校里与他们交流,带 着他们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B B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网络募捐成为慈善领域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但其存在的漏 洞也易被不法分子利用。C C.目前,我国粮食总量接近 50%50%左右由农户自己保存,由于储存条件落后,缺乏技术 指导,加上虫霉等影响,损失较重。D D .目前半导体、无线通信设备和计算机仍然是中国出口韩国的主要产品,而食品和其 他消费品在韩国

2、正迅速扩大。解析:选 B B。A A 项,语序不当,“热情地”应移至“交流”之前。C C 项,不合逻辑,“接近”与“左右”保留其一。D D 项,搭配不当,应在 “消费品”后加“的市场份额”。2 2、 (20192019 甘肃兰州诊断)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20 个字。菊花的适应性强。它喜爱阳光也耐寒冷。光照充足的地方,菊花长得更健康、更茁壮,1 1_ 。与有 E E 金香等花卉相比, _ 。它更适宜生长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但在潮湿的环境中也能寻觅到它的芳容。播种或扦插的方式菊花都可成活。_ ,使其在中国自华南至东北地区均能

3、栽植。解析:处,前文写菊花适应性强, 喜爱阳光又耐寒,且紧跟着写了菊花在光照充足的 地方的生长状态,则处应写其耐寒的一面。处,结合后文写“在排水良好的土壤中”“在 潮湿的环境中”都能栽种菊花,可见其强调的是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处,这是文段的最后一句,应是总结句,结合后半句内容,可填写类似于“菊花良好的适应性”的内容。答案:(示例)而在少光、寒冷的地方菊花也能生长菊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菊花良好的适应性3 3、 阅读下面的文字,将画线句子改写成整句。要求语意完整连贯,不得改变原意。选择文学,我也就选择了与文学家一同旅行。 我会去探寻余秋雨那敦煌的奥秘, 三毛会 与我一同在撒哈拉聆听那骆驼的哭泣,

4、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迹, 旧上海旗袍 的韵味我会在张爱玲那里体味到。答:. .第2页解析:本题考查散句变整句。散句变整句的思路是先确定一个散句作为整句的基准句, 再调整其他散句,使之与基准句句式一致。 本题选择“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 迹”作为基准句较为恰当。答案:(示例)我会让余秋雨带我去探寻敦煌的奥秘,我会让三毛带我去聆听撒哈拉骆驼的哭泣,我会让朱自清带我去寻觅清华园的旧迹,我会让张爱玲带我去体味旧上海旗袍的韵味。4 4、阅读下面的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则标题,不超过1515 字。据韩国 SBSSBS 电视台 1212 月 4 4 日报道,一架由韩国仁川国际机场飞

5、往美国纽约的韩亚航空 客机 2 2 日上午发生两名副机长斗殴事件。 报道称,这家航班的两名副机长不知为何发生斗殴, 事件发生后,导致该航班延误1 1 个小时才起飞。其中一名副机长被送往医院,另外一名精神 状态安定的副机长继续执行航班任务。答:. .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新闻语段要抓住中心事件, 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和结果。拟写标题要突出重点因素。阅读新闻,关注导语部分,可知本题主要事 件是“斗殴”,双方是“韩国客机上的两名副机长”,事件的时间、地点不是关键因素。事 件的结果是导致飞机延误。分析之后将这些信息串联成句,注意字数限制即可。答案:(示例)韩客机两名副机长

6、斗殴致飞机延误5 5、(20192019 四川成都诊断)下面是中国农业银行的徽标 (绿色),请写出该徽标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90 个字(包括标点符号)。答:. . . .解析:解题时,先观察徽标,徽标的构成要素是古钱和麦穗。然后,联系“中国农业银行”这个名称来分析它们的寓意,如古钱寓意货币、银行,麦穗寓意农业等。最后,分析整 个图形的寓意。答案:(示例)构图要素:该徽标由古钱和麦穗构成,图案呈绿色。寓意:古钱寓意货币、银行,麦穗寓意农业,它们构成中国农业银行的名称要素。绿色是生命本原色,象征生机、稳健、永恒。整个图案寓意中国农业银行蓬勃发展。6 6、下列各句中

7、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 .正确的一项是()1面对当前微信圈信息传播混乱和失实的现状,我们不得不说一些信息发布者推波助澜见风是雨的炒作力可谓登峰造极 。2受地震影响的北川市一度人去楼空,重建后人们陆续返回家园, 现在这座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了昔日的生活景象。3运钞车里戒备森严,几名守押员在车内各就各位,借助 4 4 个先进的窥测孔可以探视车外的任何风吹草动。4中国羽毛球队在伦敦奥运会上包揽了金牌,如今里约奥运会几个夺金点上却纷纷失手,球队陷入了青黄不接的尴尬境地。5他总是改不了添油加醋的习惯, 本来几句话就可以写清楚的问题, 却洋洋万言, 被大 家称之为“大锅话”生产工。6如果一部电影卖座,

8、 那么它的原著也可能攀龙附凤,成为畅销书, 相关产品也会获得 极大的商业利润。A A .B B .C C.D D .解析: 选 A A 。 登峰造极:比喻学问、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也比喻干坏事猖狂到了极点。用于此处正确。 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情色彩不 当。风吹草动:比喻微小的变动。用于此处正确。青黄不接:指庄稼还没有成熟,陈粮已吃完,比喻人力或物力等暂时缺乏,接续不上。用于此处正确。添油加醋: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 为了夸大, 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带有挑拨性。 此处应为 “添枝加叶 ”, 意义误用。攀龙附凤:比喻依附皇帝以成就功业或扬威。亦比喻依附有

9、声望的人以立名。不合语境。7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1) 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连续运用比喻,形容危亡国势与个人坎坷命运紧密相连的名句是: _, _ 。(2)(2) 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指出秦若能改变对六国之民的态度,秦的历史将会改写的名句是: _ , _, _?答案: (1)(1)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2)(2)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 谁得而族灭也二、古代诗歌(一)古典诗歌鉴赏(2019(2019 河南省郑州市模拟)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点绛唇 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叶梦得注缥缈危亭,笑谈独在千峰上。与谁同赏。万里横烟浪。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空惆

10、怅。少年豪放。莫学衰翁样。注】 叶梦得: 南宋主战派人物之一, 本词作于宋高宗绍兴五年 (1135)(1135)作者被迫去任、第 3 页第4页归居吴兴卞山时。(1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A A .词的首句开门见山,与词题中“绝顶小亭”照应;“缥缈”二字写出了小亭立于绝顶、云雾缥缈的情景。B.B.“笑谈独在千峰上”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异曲同工,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C.C.从“独在”二字看,词人似乎是独自登上小亭,但从“笑谈”和“少年豪放”来看, 一同登亭的应该还有晚辈。D D .“万里横烟浪”写词人在绝顶小亭极目所见,描绘出一幅辽远无际、苍茫宏阔的景象,意境雄

11、浑。E E. “莫学”一句包含着词人的自嘲,意在与“少年豪放”形成对比,突出自己的老态,并与前面的“老去”相照应。解析:选 BEBE。B B 项“表达了相同的思想情感”理解错误,该句既有登高临远的豪迈之情,也流露出世无同道(知音)的孤独之感;E E 项“意在突出自己的老态”理解错误,词人奉劝少年“莫学衰翁样”意在激励晚辈们要胸襟豪迈、胸怀大志。(2 2) 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题目“绍兴乙卯登绝顶小亭”点明时间、地点、事件,含登高抒怀之意。根据注释,知人论世,此类诗词的共同情感往往是主战者“壮志未酬”“报国无门”

12、“无人赏识”“忧国忧民”等等。细读本词,可发现除上述情感外, 还可从“莫学衰翁样”读出词人对少年的希冀。答案:表现了词人年纪虽大却依然想要恢复中原的壮志。“老去情怀,犹作天涯想”一句中的“天涯” 一词就非常鲜明地表现了词人的雄心壮志。 抒发了壮志难酬、 报国无门的无 奈之感。词人空有恢复中原之志,却无人支持,被迫离职隐居,终究“空惆怅”。抒发了缺乏知音理解的孤寂之情。大好河山, “独” “与谁同赏”,流露出孤独失意之情。 鼓励身 边的年轻人应胸襟豪迈、胸怀大志。词人激励年轻人应该豪放一点,“莫学衰翁样”。(二)文言文阅读(20192019 乌鲁木齐市质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叶李,杭州

13、人。少有奇质,从学于太学.博士义,补京学生。会贾似道复入相,益骄肆自颛,创置公田关子,其法病民甚,中外毋敢指议。李乃伏阙上书,攻似道。其略曰:“三光舛错,宰执之愆。似道缪司台鼎,变乱纪纲,毒害生灵。”似道大怒,嗾其党诬李僭用金饰 斋匾,锻炼成狱,窜漳州。第5页至元十四年,世祖.命御史大夫相威行台江南.,且求遗逸,以李姓名上。即授浙西道儒学 提举。李闻命,欲遁去,而使者致丞相安童书,有云先生在宋以忠言谠论著称简在帝心今授以五品秩士君子当隐见随时其尚悉心以报殊遇。李乃幡然,既至京师.,召见披香殿。时各道儒司,悉以旷官罢,李因奏曰:“臣钦睹先帝诏书,当创业时,军务繁夥,尚招致士类。今陛下混一区宇,偃

14、武修文,可不作养人才,以弘治道?各道儒学提举及郡教授, 实风化所系,不宜罢。请复立提举司,专提调学官,课诸生,讲明治道,而上其成才者于太 学,以备录用。”可其奏。是时,乃颜叛北边,诏李庭出师讨之,而将校多用国人,逡巡退却。李密启曰:“兵贵奇,不贵众,临敌当以计取。彼既亲昵,谁肯尽力?徒费陛下粮饷,四方转输甚劳。臣前用 汉军列前步战,而联大车断其后,以示死斗。彼尝玩我,必不设备,我以大众踣之,无不胜 矣。”帝以其谋谕将帅,师果奏捷。时淮、浙饥馑,谷价腾踊,李奏免江淮租税之半,运湖广、江西粮十七万石至镇江,以赈饥民。世祖欲伐交趾,李曰:“军旅一兴,费縻巨万,今山路险巇,深入敌境,万一蹉跌, 非所以

15、威示远人也。”乃止。未几,卒,年五十一。李自奉甚俭。尝戒其子曰:“吾世业儒, 甘贫约。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过。 ”(节选自元史 叶李传,有删改)1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A 有云/ /先生在宋/ /以忠言谠论著称/ /简在帝心/ /今授以五品秩/ /士君子当隐见随时/ /其尚悉 心/ /以报殊遇B B有云先生/ /在宋以忠言/ /谠论著称/ /简在帝心/ /今授以五品秩/ /士君子当隐见/ /随时其尚/ /悉 心以报殊遇C C.有云冼生在宋/ /以忠言谠论著称/ /简在帝心/ /今授以五品秩士 / /君子当隐见/ /随时其尚/ /悉 心以报殊遇D D 有云先生

16、/ /在宋以忠言/ /谠论著称/ /简在帝心/ /今授以五品秩士 / /君子当隐见随时/ /其尚悉 心/ /以报殊遇解析:选 A A。本题需要注意的地方有两处:第一处, “以忠言谠论著称”,“以著 称”是“以闻名”的意思,因此中间不能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 B B 和 D D;第二处,“今 授以五品秩”,“品秩”,是“官品与俸秩”的意思, 是一个专有的名词, “士君子”也是一 个专有名词, 指“旧时指有学问而品德高尚的人 ”,应在“士”前断开,据此可以排除选项C C。综上所述,可以确定答案为 A A。2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太学,汉武帝时期开始设立

17、在京师的教育机构,为中央官学与最高学府,以后各朝 多有沿革。B B 世祖,是皇帝庙号之一。一般作为朝代史开创者,或者该王朝承上启下的有为君主第6页的特定庙号。C C.江南,多指长江以南的地区,曾被称为“吴越”,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富有伸缩性的地域概念。D D 京师,本指天子所居之地,后世常用它代指国都或朝廷,也可指驻扎在京畿地区的卫戍部队。解析:选 D D。“京师”指国都或朝廷,可泛指 “天子的军队”,但非“驻扎在京畿地区 的卫戍部队”。3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A 叶李不畏权贵,弹劾当朝宰相。他出于对朝廷的忠心,即便对贾似道这样炙手可热的高官,也直言上奏,大

18、胆揭发对方败坏法纪、荼毒百姓之罪。B B 叶李富于见识,建议重视人才。当各道儒司被撤销之时,他及时上奏,以先帝的治国方略来说明招纳儒士、储备人才的重要性,建议复立提举司。C C 叶李颇有谋略,深谙用兵之道。他认为将校多与叛军亲近,奋勇不足,不如趁叛军轻敌,命令步军在前,联车结队断后,用死战的决心鼓舞士气。D D 叶李关心百姓,减轻民众负担。因为淮浙年成不好,他向朝廷请求减免半数租税,调拨粮食赈济饥民,认为皇帝如果征讨交趾会加重灾区的负担。解析:选 D D。原文无“征讨交趾会加重灾区的负担 ”的相关内容。4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1) 似道大怒,嗾其党诬李僭用金饰斋匾,锻炼成

19、狱,窜漳州。译文:. . . . . .(2 2) 吾世业儒,甘贫约。汝曹其清慎自持,勿增吾过。译文:. . . . . .解析:嗾:唆使;僭:超越本分;锻炼:罗织罪名,陷人于罪;窜:流放。业:以为业;甘:甘心;汝曹:你们;清慎:清廉慎重。答案:(1 1)贾似道很生气,唆使他的同党诬陷叶李超越本分用金子装饰书斋匾额,罗织 罪名定成案件,把叶李流放到漳州。(2 2)我家世代以读书为业,甘心贫苦节俭。你们要清廉谨慎自重,不要增加我的过错。 叶李,杭州人。年幼时便有奇异的秉性,随太学博士求学,补为京学生员。适逢贾似道 又入朝做宰相, 更加骄横自专, 创立公田纸币,这办法坑害百姓很厉害,朝廷内外没有人

20、敢 指责议论。叶李就到朝廷上书,指责贾似道。上书大略说: “ 日月星三光错乱,是宰相的罪 过。贾似道错误管理三公,败坏法纪,毒害百姓。 ” 贾似道很生气,唆使他的同党诬陷叶李 超越本分用金子装饰书斋匾额,罗织罪名定成案件,把叶李流放到漳州。第 7 页至元十四年,世祖命令御史大夫相威在江南设行台,并访求遗贤隐士,(相威 )把叶李的姓名报上去。 (世祖 )立即任命叶李担任浙西道儒学提举。叶李听到任命,想逃走,但使者送 来丞相安童的信,上面说: “ 先生在宋朝,以忠正直言闻名,这是皇上所知晓的。现在授给 你五品官职,有操行学识的人应根据时机决定是隐居还是出仕,希望(你 )全心全意来报答皇上特别的礼遇

21、。 ” 叶李这才醒悟了,到京城后,皇帝在披香殿召见他。当时,各地儒学提举司,都因 (朝廷 )空着职位 (的举措而 )被废除了。叶李于是奏请说: “臣敬观先帝的诏书, (先帝 )在创业时,军务繁多,还要收罗读书人。现在陛下统一天下, 停息武备修明文教,能不培养人才,来推广(宣讲 )治国的政策措施吗?各地儒学提举及各郡教授,实在关系到风俗教化,不应废除。请重新设立提举司,(让其 )专管提拔调用学官,考核学生,讲明治国方针,并把那些成才的推荐到太学,来供选录任用。” 皇上同意了他的奏请。这时,乃颜在北部边境叛乱,诏命李庭出兵讨伐他,但将校多数任用蒙古人,(他们 )犹犹豫豫退回来了。叶李秘密上奏说:

22、“ 用兵贵在出奇,不重人多,对敌交战应当用计谋取胜。 他们既然相互亲近,谁肯用力?白白浪费陛下的粮食军饷,(而 )各地运输(又)很辛苦。我(请求) 用汉军排在前边徒步作战, 并连接大车在步兵后面拦截, 来表明拼死战斗 (的决心 )。叛军 先前轻视我们,一定不作防备,我们用大军(来 )攻打他们,没有打不胜的。 ” 皇上把他的计谋晓谕将帅,军队果然取得胜利。当时淮浙饥荒, 粮价飞涨,叶李奏请免除江淮租税的一半,调运湖广、 江西的十七万石粮食 到镇江,用来赈济饥民。皇上想攻打交趾,叶李说: “ 军队一动,耗资巨大,现在山路险峻,深入敌人境内,万一失误,就不是用来威慑远方夷人的办法了。去世,享年五十一

23、岁。叶李自己生活很俭朴。曾告诫他儿子说: “我家世代以读书为业,甘 心贫苦节俭。你们要清廉谨慎自重,不要增加我的过错。 ”三、现代文阅读(20192019 河南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3 3 题。一代名师 赤子情深苏鸿熙 19151915 年出生在战乱的旧中国。 19491949 年 8 8 月,南京大学医学院苏鸿熙等 4 4 位南大 医生赴美留学。(皇上 ) 这才作罢。不久,第 8 页年后传来的新中国成立的消息让他深切地感到: 自己要抓紧一切机会学习西 方医学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回去建设新中国。 “客轮载我赤子情,祖国恩情心中驻。借 此小诗明鸿志,学成归来酬故土。 ”这首写于

24、客轮上的小诗表明了他的心志。留美期间, 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是苏鸿熙的研究项目之一。 为掌握此项技术, 苏鸿熙 多次到开展该项手术的医院观摩, 写下大量心得笔记, 逐渐掌握了这项当时世界上心外科最 前沿的尖端技术。 19561956 年,在美国完成进修的苏鸿熙放弃国外优厚待遇,不顾美国当局的 威胁利诱,带着美国妻子辗转 6 6 国,历时 5 52 2天,行程近 1010 万里,回到祖国怀抱,全身心投 入新中国的医学事业。19581958 年 6 6 月 2626 日,是苏鸿熙百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日子。那一天,他开展了一项风 险高、难度大的体外循环手术。 尽管过程险象环生, 但他最终成功地为一名

25、 6 6 岁儿童进行了 首例此种手术。 当时中国的西医总体水平落后, 第一例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成功, 使心 外科成为新中国最早进入世界医学先进水平的一个领域。19631963 年,苏鸿熙还在国内首次成功应用人造血管进行主动脉 颈动脉搭桥术。 此后,他始终关注心内直视手术的最新发展, 进行了一系列研究, 在多项心外科领域做出了开拓性贡献。 如今, 全国已有 600600 多家医院可 以开展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每年救治几十万名患者。据与苏鸿熙共事过的医生回忆,即使半夜来了病人,他都会跑步从家里赶到现场。有 一次着急, 还跑掉了一只鞋。 当同事打趣称他做了一回 “赤脚医生 ”时,苏鸿熙却笑言,

26、 “ 只 做了半个赤脚医生 ”。凡是他做手术的病人,都要亲自守候 4848 小时,直到度过危险期;苏 鸿熙趴着数接尿瓶刻度的故事也被后辈们立为榜样。为了准确了解瓶中的尿量,年近六旬、身高 1.81.8 米的苏老毫不犹豫地趴在地上,让目光平视液面的凹线,然后数瓶子上的刻度。这 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为之动容。苏鸿熙教学是出了名的严苛。做他的学生,没有强大的内心很难“过关 ”。但很多人都知道,苏鸿熙对学生的严厉, 出自他的诚心。早在改革开放之初,苏鸿熙就意识到中外医 学交流的机会将越来越多。 为鼓励年轻人学好英语, 了解国际心外科的最新研究成果, 苏鸿 熙在总医院创办了 “马路英语班 ” 。每天早上

27、 6 6 点,苏老带着青年医生们边散步边学英语, 风雨无阻。 从半个多世纪前苏鸿熙远渡重洋“学成归来酬故土 ”,到如今鼓励青年才俊 “ 走 出去”交流学习,师者谆谆,“我的中国心”旋律没有尾声 第 9 页(摘编自 20192019 年 1212 月 1616 日经济日报 ,有删改 )相关链接:1苏鸿熙:(19151915),心血管外科学专家,一级教授。19491949 年赴美国留学。曾任附属一院胸外科主任, 解放军总医院胸外科主任。 在心血管外科学领域有多项开拓性贡献, 是我国 心血管外科学开拓者之一。曾被原总后勤部评为 “一代名师 ” 。(百度百科 )2苏鸿熙的学生朱朗标回忆说,苏主任对在实验过程中死亡的实验犬旋即埋掉一事态度严厉。他一声令下: “ 赶快挖出来解剖! ” 从此,大家彻底明白,苏鸿熙制定的规章制度是 丝毫不能走样的。仅半年多时间,研究组就使实验动物的长期存活率在75%75%以上,为体外循环手术安全过渡到临床奠定了基础。(新华社北京 1212 月 1414 日电)1 1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A 赴美留学时苏鸿熙就立下抓紧时间学习西方前沿领域的知识和经验,然后报效祖国 的志向。他言出必行,说到了,也做到了。B B 在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