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5罗斯福新政_第1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5罗斯福新政_第2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5罗斯福新政_第3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5罗斯福新政_第4页
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考点集训:考点45罗斯福新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点45罗斯福新政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XX局,实现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下列法令,按其出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紧急银行法联邦经济救济法A.C.农业调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B.D.2、“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的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的这些想法付诸实践主要体现在()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

2、第 3 页D 加强社会保障C.指导工业复兴3、罗斯福上台以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xx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4、1933年12月31日,凯恩斯在信中敦促罗斯福将NRA(全国工业复兴署)束之高阁,称NRW一个“戴着复兴假面具而实质上也许会阻碍复兴”的机构,而应该致力于促进公众消费和开放市场操作。对此,凯恩斯解释说:“只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情况下,

3、人们才会指望政府支出会不断起到主导作用。”凯恩斯旨在()A.反对政府行政职能过大B.避免国家出现财政赤字C.强调国家加强干预经济D.防止盲目竞争引发过剩5、 1933年10月,罗斯福宣布政府购买黄金的计划。此后,联邦政府多次以不断上涨的价格购买黄金。由于每一盎司黄金所值美元的数量持续上调,流通中的货币数量也就不断增加。该措施的历史影响是()A.推动了美国对外出口贸易B.克服了商品供需的矛盾C. 社会商品价格逐渐回落D.促进了国际贸易稳定发展26、1933年7月,美国政府宣布废除金本位制,增加美元发行量。对于此举,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每日邮报上写文章盛赞:“罗斯福总统做得极其正确。”凯恩斯如此盛

4、赞是因为该项政策有助于()A.刺激外贸,复苏经济B.恢复银行经营信誉C.国家全面干预经济D.扩展市场消费能力7、1935年5月6日,罗斯福总统任命霍普金斯为工程振兴局局长,该局从1935-1941年间共耗资113.56亿美元,其中78%用于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罗斯福这样做的目的是()A.提高公共事业水平以缓解社会矛盾B.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经济C.扩大政府支出以平息公众不满情绪D.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8、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

5、体制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9、1933年罗斯福的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C危机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D、危机持续时间长10、有学者这样介绍罗斯福新政时颁布的一部法律:“指导劳资双方订立本行业的公平竞争法规,要求各工业部门制定生产规模、产品价格、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标准及工时数等,由雇主、工人和消费者共同监督生。如果发现企业有违规行为,总统有权吊销其执照”。这

6、部法律是()A社会保险法B联邦紧急救济法C全国工业复兴法D全国劳工关系法11、从1933年以后的10年内,美国由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多达3556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5倍,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总统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这反映出A.新政破坏了美国的民主制度B.新政中存在总统滥用权力的现象C.新政并没有任何实质性效果D.新政使“三权分立”格局面临失衡12、1936年罗斯福说,“我们美国正在打一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这不仅是一种反对匮乏、贫穷与经济不景气的战争,而且是一种争取民主政治生存的战争。”据此说明这场“伟大而成功的战争”有助于()克服

7、经济大危机巩固美元中心地位遏制法西斯势力进入“新经济”时代。A.B.C.D.13、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A.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B.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C.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D.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14、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把“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与以前的“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并列为“四大自由”。这是资本主义政治理念的重大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在()A.增强资本运作过程的自由度B.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C.建

8、立更全面合理的劳资关系D.全面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15、某同学在学习罗斯福新政时,对其作用进行了归纳总结,请指出其中有几处错误()新政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到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大危机爆发前的水平新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新政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便资本主义走入计划经济时代A1处B2处C3处D4处16、对于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当时中国的东方杂志在1934年的一篇文章中这样评价说:“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结合

9、背景理解,下列说法合理的是()国共即将合作之时,知识分子畅所欲言,建言献策罗斯福新政之初效果不明显使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产生怀疑作者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问题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成就吸引了先进的中国人。A.B.C . D .第 3 页17、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解决经济大危机:过剩与秩序,过剩与价格,信用与保障,温饱、就业与保障;这四个方面所解决的问题对应最恰当的是()A.农业危机工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B.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工业危机C.民生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工业危机D.工业危机农业危机金融危机民生危机18、罗斯福说:“低收入的工人是我们人数最多的消费集团,可是他们

10、今天却无法维持像样的生活水准,不能购买食品、衣服和其他必须品以保持我们的工厂和农场充分运转”。为此,罗斯福新政采取了()A.整顿银行,统制货币B.调节农业生产C.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D.降低生活用品价格19、“凡在现在所处环境中,竭尽一切人力的可能,仍找不到完全自给和安居乐业机会的家庭,我们均将尽力在新的环境中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为执行这一原则,罗斯福政府()A.给予工人谈判权利B.采取以工代赈政策C.规定工人最低工资D.提高农产品的价格20、全球通史记载:“我在西雅图看到许多妇女在大超市的弃货堆里找寻剩余的食物我在纽约和芝加哥等城市里看到人们在丢弃的罐头听里找剩肉”对此,美国罗斯福总

11、统采取的直接措施有()增加农业产量兴办公共工程扩大商品进口实行社会救济。A.B.C.D.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安全阀、润滑剂和调节器。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罗斯福实施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了部分资本家的反对,它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向富人敲竹杠”,是天天吃“百万富翁”。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方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前任总统胡佛在国家工业复兴法通过以来,对政府干预经济生活的规定也感慨说:“这简直是法西斯。”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在一次谈话中说:在

12、救济工作中,我们是同有正当自尊心的美国人打交道。对他们来说,单纯的施舍会伤害要求保持个人独立的一切本能。大多数美国人都想为他们所得到的东西付出点什么。第4页-力夫二次大战三巨头(二)身残志坚罗斯福材料三罗斯福成立“民间资源保护队”,先后吸收150万18至25岁的失业青年从事诸如造林、防火、防洪、筑路等工作,每月工资30美元。其中对田纳西流域的治理最为典型,包括开凿内陆水道、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这一工程使整个流域居民的平均收入提高了9倍。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罗斯福新政措施中“迁就工人”的体现。(2)为避免“单纯的施

13、舍”,“在救济工作中”罗斯福采取了什么措施?结合材料二、三指出这一措施对当时的美国产生了那些积极作用?22、20世纪20年代末,正当苏联找到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途径时,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经济大危机,各国纷纷寻找摆脱大危机困境的模式。材料一1931年这一年因其显著特征而不同于“战后”前几年,也不同于“战前”几年。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英阿诺德J.汤因比材料二罗斯福无意发动一场革命,也无意为美国创造一种新的体制机构。相反,他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

14、试用了试验性疗法。摘编自美内森米勒罗斯福正传材料三罗斯福“新政”是在大危机威胁美国的形势下,试图在资本主义范围内对其中某些弊病加以改革,以保证资本主义的稳定与发展“新政”作为挽救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救急药方,其直接效果虽不十分显著,但却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摘编自吴于廛、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篇(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为什么“都在认真地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国试用的“试验性疗法”指的是什么?这种“试验性疗法”与苏联的新经济政策相比在手段上有什么异同?指出其实质。如何

15、理解材料三中提出的新政“留下了深远的影响”?2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一是建立国家复兴XX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第5页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奠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遭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字逐句抄来的。内森米勒罗斯福传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当时美国政府新政期间实行的什么措施?有何具体表现?(

16、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社会问题?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美国政府采取这一措施所反映出来的本质意图。( 3)对于上述两则材料中的这些社会保障措施,你如何评价并简要说明理由。答案一、选择题1、 B2、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新政”通过兴办基础设施和公共项目促进经济复苏并藉此帮助失业者的做法堪称典范,世人有目共睹从材料的内容可知,罗斯福认为要“更好地分配工作”,提高工人的收入以刺激消费,从而稳定社会秩序,依据所学,在罗斯福新政中达到上述目的措施应是“以工代赈”,故D正确;ABC匀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是罗斯福新政,从全国工业复兴法切入,从而

17、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和作用.结合材料可知A项符合材料和事实是国家立法,是正确的说法,故排除A;结合材料可知B项不符材料,材料还涉及到了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等问题,故说法错误,故是正确答案;结合材料可知C项符合材料,减少失业大军,改善劳工待遇,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是正确的说法,故排除C;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了工作时间等问题,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是正确的说法,故排除D;故选B.4、 【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中凯恩斯的说法可知凯恩斯反对全国工业复兴署,他主张促进消费和开放市场反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项。结合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第6页货币通论

18、相关知识可知凯恩斯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可以适当赤字以促进经济发展和防止盲目过剩,故B、C、D三项错误。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依据材料信息及所学可知,罗斯福新政采取了放弃金本位制的做法,实行美元贬值,起到刺激美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作用,故选A。B项在材料信息中无体现,故排除;由于美元贬值,导致商品价格上涨,故C项错误;罗斯福政府的上述做法属于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不利于国际贸易的稳定发展,故D项错误。6、 A7、 【答案】B【解析】工程振兴、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这些领域与社会矛盾没有直接联系,故A项错误工程振兴、公共建设和资源保护的建设,都是为了拉动国内就业以恢复社会

19、经济,故B项正确.扩大政府支出无法平息公众不满情绪,故C项错误.只有资源保护这一项能加强资源保护以合理配置资源,不全面,故D项错误故选B8、 【答案】D【解析】材料中“守夜人”形容国家对本国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而罗斯福新政后国家开始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所以成了“二老板”,故D项正确;A、BC三项表述均错误,与所学不符,故排除故选D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特征。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错误,经济危机发生是在1929年;C项错误,材料并不是只强调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的灾难问题;D项说法本身正确,但材料信息无从体现,排除;根据材料

20、信息“交换手段、工业企业、农场主的产品、千万个家庭”,说明经济危机的范围广、破坏性强,B项符合材料主旨,正确。故选B。10、 C11、 【答案】D【解析】罗斯福新政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大力干预经济,缓解了经济危机,稳定了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故AC项错误;材料“罗斯福通过向国会提出特别咨文、写信等方式,把总统破例向国会提出立法草案的做法变成了一种经常性的活动”符合美国宪法关于“在战争和紧急情况下,经国会授权,总统还可拥有更大的权力。”的规定,并不属于滥用权力,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美国由总统发布的行政命令多达3556项,联邦行政官僚机构扩大了5第7页倍”可知总统的行政权得到扩张,故D项正确。12、

21、【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服经济大危机符合史实,罗斯福新政有助于缓解经济危机,是正确的;罗斯福新政实现美元贬值故巩固美元中心地位是错误的;罗斯福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故遏制法西斯势力是正确的;新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故进入“新经济”时代是错误的;故正确故选B13、 【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看出,工程振兴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很显然工程振兴局就是罗斯福新政的一个重要思路:以工代赈,就是给你提供就业机会,来代替赈灾,避免不劳而获.所以A项符合;材料中“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说明重点在兴建项目,而不金融干预,故B排除;C项在材料中没有体

22、现,故排除;D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材料中没有控制市场的含义,故排除故选A14、 【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指导思想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清楚罗斯福新政主要是重新定位政府的经济职能,从自由放任到大力干预题干材料“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的职能,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加强对经济的调控,不是增强自由,故A项错误调整劳资关系、保障工人的合法利益,属于政府经济职能内容之一,故C项排除,D项排除.故选B.1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便资本主义走入计划经济时代,不符合

23、事实,罗斯福新政没有改变美国市场经济的模式,不是计划经济模式,只有一处错误,其余军事正确,故A项符合题意。16、 【答案】D【解析】1934年,国民党还在围剿红军,国共合作正式实现是在1937年9月,故说法不合理,排除;1934年,罗斯福新政刚刚开始实施,效果还不是很明显,使中国人对罗斯福新政产生怀疑,故说法合理;根据题干材料“不首先改革现存的经济制度,不消去这一些的冲突与矛盾的根源而要期待健全的复兴,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只有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才能解决问题,故正确;这一时期苏联正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计划经济建设,并取得巨大成就,故正确.故选D.17、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

24、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对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的认识与理解,与题干材料的四个方面一一对应过剩与秩序对应工业危机;过剩与价格对应农业危机;信用与保障对应金融危机;温饱、就业与保障对应民生危机故选D18、 【答案】C【解析】题干罗斯福所关注是当时美国低收入的工人的生活,消费能力低,致使工厂和农场无法充分运转的历史现象,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题干罗斯福话语里的经济问题A项是金融上的措施,主要是恢复金融秩序,排除A项;调节农业生产,是为恢复农业生产,不符合题意,但具有一定的迷惑性,排除B项;以工代赈,规定最低工资标准,解决工人失业问题,保障工人生活,有利于刺激经济需求,使工厂和农场好转,故C

25、项正确;D项并不是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C.19、 【答案】B【解析】考点:罗斯福新政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题干材料的主旨,理解“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的意思根据题干材料可知罗斯福政府为了“给予重新开始的机会”,主要是给失业的人重新提供就业的机会,即“以工代赈”,故B项符合题意;ACDE项也是新政的主要措施,但与题意不符.故选B.20、 【答案】B【解析】通过阅读题意可知经济大危机导致人民生活陷入极端的贫困,为了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罗斯福总统着手建立社会保障体系,通过以工代赈和社会救济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所以是罗斯福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措施,故正确;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二、非选择题21、 (1)保护劳工权利,规定了工人的工资标准,工作时数。(2)政府举办公共工程,实施“以工代赈”,扩大消费需求;组建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从事造林、筑路、森林防火、防止水患、水土保持等市政工程;成立民间工程署,以完成工程计划和支付工资。“以工代赈”给美国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解决了就业问题;同时维护了失业者的自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