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7 猴王出世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7 猴王出世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7 猴王出世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7 猴王出世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新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7 猴王出世 教案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猴王出世要求1. 会认“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会读“灵通、 迸裂”等词语。2. 默读课文,遇到不明白的语句,能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 验猜测大致意思。3.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4.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重点难点1. 了解石猴从出世到成为猴王的经历,体会石猴敢作敢为的特点, 感受其形象。2. 了解课文的语言与现代语言的区别。3.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激发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会认“芝、遂”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呵”,会读“灵通、 迸裂”等词语。2. 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

2、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1. 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第一集的片段。2. 学生交流自己对剧中人物的了解,教师评议。3. 谈话导入:大家对西游记都不陌生,里面有许多不同的人物形 象。在西游记中,你最喜欢谁?能简单说说你喜欢他的理由吗?有很 多同学都喜欢神通广大、能力非凡的孙悟空,那他最初是什么样子呢?今 天我们就来学习猴王出世。(板书:猴王出世)学生齐读课文题目。4. 了解西游记。(出示多媒体)西游记,长篇小说。明无名氏撰,一说明吴承恩撰。二十卷,一百回。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 杂剧的基础上,经过再创作而成。前七回叙述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的

3、 故事。此后,转而写他被迫皈依佛门,在八戒和沙僧的协助下,保护唐僧 去西天取经,沿途降妖伏魔的经过。成为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5. 简介作者。(出示多媒体)吴承恩(约1500约1582),明文学家。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 (今江苏淮安市楚州区)人。嘉靖贡生,曾任长兴县丞、荆府纪善。晚年 绝意仕进,专心著述。诗文清雅流丽,有射阳先生存稿传世。另有小 说集禹鼎志,已佚。又明末淮安府志-艺文志、清初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卷八“地理类”皆著录其撰有西游记,故后世多以 其为长篇小说西游记的作者,但也有学者表示怀疑,认为吴撰西游 记可能是一部地理或游记类著作。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 学生自读课文,读准

4、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理解的词语,可根据课 文内容或结合字面意思猜一猜。2. 学生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 解决生字词。3. 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三再读课文,弄清层次1.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叙述猴王出世的?是按 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联起来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 小组交流,代表汇报,教师总结。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石猴出世及他的生活情况。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石猴和众猴一起寻找山涧源头,来到瀑布 旁,石猴第一个跳进瀑布,发现了水帘洞。第三部分(第3、4自然段):写石猴将所见之景告诉众猴,并带领众 猴进入水帘洞安家,众

5、猴按照约定拜石猴为王。四精读课文,读懂文意1. 学习“石猴出世”。(板书:石猴出世)(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小组交流,教师相 机引导。(出示多媒体) 那座山正当顶上,有一块仙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a. 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写了石猴的出世的经过及他的生活环境)b. 石猴是怎样出世的?(内育仙胞,一日迸裂,产一石卵,似圆球样大。 因见风,化作一个石猴)C.播放“仙石迸裂”的视频片段。结合视频和课文,你感受到了什 么?(石猴与众猴不一样,他是由一块饱受日精月华的仙石迸裂而生的)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

6、果;与狼 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0弥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a. 石猴日常生活的情形是怎样的?(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 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0弥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 中)b. 读了这段话,你仿佛看到了一只怎样的石猴?(自由自在、和善友 爱、顽皮可爱 )c. 指导朗读: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2)过渡:课文中还有哪些经典的句子呢?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感受 语言的魅力。2. 学习“发现水帘洞”。(板书:发现水帘洞)(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描写石猴动作的句子。 小组交流,说说自己从石猴的动作中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汇报,教师评议,相机小结。

7、(出示多媒体)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 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左右观看,只见正当中有一石碣。从“瞑、蹲、纵、跳”等动词可以感受到石猴敏捷灵巧、本领高强、 勇敢无畏的性格特点。从“再看”可以感受到石猴观察细致、聪明心细 的性格特点。(2)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石猴发现水帘 洞的经过。3. 学习“石猴成王”。(板书:石猴成王)(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第3、4自然段,画出描写众猴和石猴语言、 动作的句子。(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教师相机引导小结。 从众猴的动作中你可以看出众猴的什么特点?(顽劣)作者为什么 能把众猴的特点

8、表现得这么传神?(因为作者对猴子观察细致、了解全面, 所以文中描写猴子特点的语言十分传神) 从石猴的语言中可以看出石猴的什么特点?(聪明、机敏、爽朗、 坦率;做事有心计,是天生做首领之材)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的意思。(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 石猴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赢得了众猴的敬仰、崇拜,最终被 拥戴为王。发挥想象,说说当时的情景。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部分内容的意思。(石猴将所见之景告诉众猴, 并带领众猴进入水帘洞,石猴被拜为猴王)(3)指导朗读:读出石猴的聪明、坦率、有心计。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1. 课文主要写了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石猴与众猴 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而被众猴拜为猴王,表现了石猴活泼 可爱、敢作敢为的特点。(板书:活泼可爱、敢作敢为)2. 开展“故事大王”活动。同学们在课后试着阅读西游记的一 两个章节,然后在班内讲述,最后评选出“故事大王”。课后反思教学时,教师以读为主线来安排教学过程,首先让学生围绕“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