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掌握西晋的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的内迁的根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的背景。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对“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归纳史实的能力。(2) 西晋八王之乱以来,中原大乱,人口大规模迁徙。人口大迁徙是社会动乱的结果,但它客观上推动了迁入地区的经济开发和社会进步。讲清其中的辩证关系,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西晋使我国从分裂复归于统一,这符合人民愿望,
2、也适应社会经济、民族文化开展需要,从而肯定统一是中国历史最突出的特点。 (2)中华民族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汉族和其他各少数民族共同创造的。西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过程中加深了对彼此的了解。(3)西晋统一的短暂,固然是多种矛盾冲突的结果,但统治阶级的贪婪腐败是导致当时政治黑暗不可忽略的一个问题。历史提示我们,应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难点】西晋的短暂统一的原因。 【教学重点】西晋的统一、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1、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展示晋江风景图片,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晋江名字的由来吗?晋江名字的由来:
3、晋人南迁,依江而居,故名晋江。为什么晋人要南迁?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1讲述:魏自曹丕之后,司马懿父子逐渐控制魏国军政大权。司马氏掌权大体上分三个开展时期:司马懿时期,司马师、司马昭时期,司马炎时期。 曹丕建魏,得到多谋略善权变的大将司马懿的支持,曹丕死后,司马懿父子发动政变,控制了魏国军政大权。263年,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趁诸葛亮亡、蜀帝刘禅无能、朝政混乱之机派兵灭蜀。 266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司马懿的孙子废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司马炎就是晋武帝。 晋武帝经过周密的准备,派
4、兵灭吴,280年吴亡,三国鼎立的局面结束。 强调:结束三国鼎立局面的不是曹魏,而是司马炎建立的西晋,西晋265年建立,280年统一全国。 2图片展示?西晋的疆域图?。 引导:西晋为什么能实现统一呢?可引导学生从主客观两方面考虑 客观原因:司马氏控制的魏国实力日益增强;吴、蜀两国日益衰落。主观原因:统一德合历史开展的总趋势和人民愿望。 3过渡: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并没有出现长期统一的富强局面,由于统治阶段内部的混战和他们对各族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迅速激化。 二八王之乱 1讲解:西晋初年大封同姓王,并使封王拥有财政军实权,留下动乱隐患。晋武帝统一南北后,并非不想稳固这
5、种统一,而是采取的措施不当。本来,曹魏承两汉以来削弱诸侯王的趋势,虽因循汉制,封建同姓王侯,但均为虚封,“皆使寄地空名而无其实。王国使有老兵百余人,以卫其国。虽有王侯之号,而乃侪于匹夫。悬隔千里之外,无朝聘之仪,邻国无会同之制。诸侯游猎,不得过三十里;又为设防辅监国之官,以伺察之。王侯皆思为布衣而不能得。因此在地方上,宗室毫无屏藩的势力。晋武帝惩诫曹魏之以孤立而亡,于是大封同姓诸王,并让他们享有优厚的田租户调收入。后来,晋武帝裁撤州郡兵,却让封王们“移封就镇,并逐渐拥有武装,势力越来越大,给日后的动乱埋下隐患。社会风气败坏,君臣上下贪婪腐化,是导致动乱的社会深层原因。2提问:八王之乱爆发的根本
6、原因是什么?性质怎样?带来哪些危害?根本原因:西晋统治者昏庸腐朽。性质:西晋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进行的混战:危害:混战长达16年,给人民带来灾难;经济遭到破坏,西晋衰落。3探究:造成西晋短期统一的原因是什么? 阶级矛盾锋利,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严重,八王之乱削弱了统治力量。三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1简介:东汉、魏晋时期,边疆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内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历史上称他们为“五胡。2学生看?西晋内迁各族分布图?,找出这些少数民族的地理位置,以加深印象,但不要求记忆此图。讲述:西晋内迁各族的分布是:匈奴族居幽、并、雍诸州,特别是并州一带;鲜卑族居住在幽、并州以及秦、凉一带;羯族
7、居住在并州上党一带。氐族在武都、略阳以及扶风今陕西泾阳县西北、始平今陕西兴平县东南、京兆今陕西西安,和汉人交错居住;羌族居住在关中的冯翊今陕西大荔、北地今陕西耀县、新平今陕西彬县、安定今甘肃泾川西北。补充:这些内迁的少数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他们同汉族杂居相处,互相学习,逐渐融合,对祖国北方的生产开展作出了奉献。3引导: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西晋统治者对内迁各少数民族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收取重税,征兵派役,掠卖为奴。这种剥削压迫迅速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4简介:西晋末年,匈奴首领刘渊起兵称帝,进攻西晋,匈奴兵占领洛阳,俘虏晋怀帝,3
8、16年,刘渊之子刘聪又率兵攻入长安,西晋灭亡。5探究:西晋为什么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引导学生从西晋的灭亡原因和存在时间上分析。(1)西晋统治集团腐朽,八王之乱后西晋统治衰落;对各族人民残酷剥削压迫,激化了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各族人民纷纷掀起反晋斗争,导致西晋灭亡。(2)西晋从建立至灭亡(265316年)共51年,从统一至灭亡(280316年)i共36年,所以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6过渡:西晋灭亡后中国的情况是怎样的?出现了十六国。7 讲述: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国家,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国家,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十六国。“十六国的多数政权都是少数民族首领建立起
9、来的。“十六国时期,各国彼此交战,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颠沛流离。但是,各民族通过长期交往和互相影响,也加速了民族融合。三、布置作业 结合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的内容和现代社会人口流动现象,请学生谈谈有关人口大迁徙的话题。四、课堂小结 西晋的灭亡可以说是统治者们咎由自取。回忆历史,夏桀的残暴,商纣王的奢侈腐朽最终导致亡国。大秦帝国也因施行暴政最终导致秦末农民起义。历史留给我深刻的教训。仁政治国,走群众路线,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五十六个民族为一家人,和谐社会促开展。学习了本节课,你收获到了什么?教师可以从知识收获和情感收获两个方面进行引导历史具有延续性的特点,承接上一历史时期,学生可以建立
10、完整的知识体系。 让学生培养情感,掌握学习技巧和方法以及遵循的根本原那么。 学习历史意在以史为鉴,通过对该问题的探讨,学会归纳和概括历史问题的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的历史学习能力。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讲解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能力。 通过设计课堂小结,稳固新知,以史为鉴,认识到“成有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稳固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小结【板书设计】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一、西晋的建立 266年,司马炎定都洛阳,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2、 八王之乱晋惠帝时,八王之乱316年,匈奴人灭西晋。3、 北方游牧民族内迁 匈奴、鲜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信托协议书模板
- 聚焦2025年:医药企业研发外包(CRO)项目成本效益分析与优化报告
- 2025年新能源行业绿色物流碳减排量核算与认证技术创新应用报告
- 协议书共建单位
- 伊核协议书各方
- 2025年医药行业CRO模式下的临床试验数据管理平台构建与应用报告
- 2025广东清远市英德市建筑工程检测站有限公司招聘员工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2025年度日照市岚山区事业单位高校专场招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含答案详解
- 新能源行业品牌忠诚度研究报告:2025年品牌忠诚度与市场占有率
- 2025年垃圾焚烧发电与新能源设备制造产业发展报告
- 地面拆除合同模板怎么写(3篇)
- 2025秋新教材统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十一课 军强才能国安 教案(共2课时)
- 人教PEP版(2024)四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 数控滚齿机操作指导手册
- 平安银行 iq测试题及答案
- 医保智能审核培训课件
- 2025年大学试题(大学选修课)-TRIZ创新方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典型考题)
- 如何培养数学尖子生的讲座
- 2025年义务教育劳动新课程(2025版)标准试题含参考答案
- 专题02选必一Unit2(知识全梳理考点精准练)
- 胸痛中心网络医院STEMI患者绕行急诊和CCU方案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