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_第1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_第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_第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_第4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及基础练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名师总结 优秀知识点声音会逐渐唱高音的;(4)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D.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 X k B 1 . c o m初中物理知识点复习填空第一章声现象复习一、基础过关1 .声音是由物体的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发生才停止。2 .声音是以 的形式在 中传播,气体、液体和 都可以传播声音,声音在中传播的最慢GF的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 ,但不能传播声音。3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 。4 .声音具有三个显著的特性,分别是 、和。其中, 与振动的频率(每秒钟物体振动的次数) 有关,且频率越大,越高; 上 物体振动的

2、振幅有关,且振幅越大, 越大,它还与距离发生体的 有关;不同的发声体 不同。5 .人耳的听觉频率是 。频率高于 的声叫 波,频率低于 的声叫 波,生活中用B超检查身体及胎儿的发育情况用的是 波,地震、火山、台风、海啸及一些动物 交流时用的是 波。6 .物理学中,把发声体做 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做噪声;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 和 的声音都是噪声, 人们用 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是o w W w . x K b 1 .c o M7 .对噪声的控制可以在三个阶段进行减弱,分别是在处减弱;在 减弱;在减弱。8 .声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 ,声传递信息的例子有: 、;声传递能量的例 子

3、有:、°9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 回来,若回声比原声到达人耳晚 以上,也就是人与 障碍物必须相距至少 米以外,人们才能区分出来,否则,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加强原声。二、检测提高1 .如图1所示,用竖直悬吊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f一|现象说明,这是利用法,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汁”2 .联欢晚会上,口技演员惟妙惟肖地模仿一些动物和乐器的声音,他主要是模仿声音的邑,台下观众听到口技演员的声音是靠 传播的。图3 .音乐会上正演奏着小提琴协奏曲梁山泊与祝英台,优美的音乐是由于 的振动 r产生的,这动人的乐曲是通过 传到观众的耳朵的。4 .声音在15 c的

4、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m/s。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着: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时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这是因5 .在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但可以在真空中传播。6 .如图,轻塑料球A紧靠音叉B放置,用木槌敲击音叉 C,看到的现 象是。试验说明 可以传声,也说明声音具有;若将这一实验放置在月球表面,你会看到的现象7 .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闹钟的变小.这个实验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 .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 .

5、声波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8 .下列四个句子:(1)这首歌调太高,我唱不上去; (2)引吭高歌;(3)她是 请勿高声喧哗.其中“高”字指音调的是()A. (1)(2) B . (2)(4)C. (1)(3) D . (3)(4)9 .我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声音无处不在。下列声音工厂车间机器的轰鸣声,剧场里京剧表演的演奏声,清晨公园里小鸟的鸣叫声,装修房子的电钻声,婚庆时的爆竹声,山涧小溪潺潺的流 水声。其中属于噪声的是()A.B C. D. 10 .以下措施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新|课|标|第| 一|网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机场工作人员佩戴有耳罩的头盔C.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D .

6、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11 .甲同学把耳朵贴在足够长的铁管一端,乙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则甲同学听到的 声音情况是()A.响了一下,声音是从铁管传来的B. 响了一下,声音是从空气传来的C.响了两下,先听到从空气传来的声音D.响了两下,先听到从铁管传来的声音12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 前三者都不同13 .一些同学经常在噪杂的公共场合戴耳机听MP3为了听得更清楚,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相当于增大了声音的()A.音色 B. 音调 C. 响度 D. 频率14 .当听到几个熟悉的

7、同学谈话的声音时,你往往很容易判断出都是谁在说话,这时你判断的主要依据 时它们的()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C.响度不同 D.三个特性同时作用的结果15 .下列实例不是利用超声波的是()A.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昆虫的位置B.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工作情况C.外科医生利用声波振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D.发出声波切削坚硬的金刚石16 .向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的水位上升的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B.C.灌水过程中,音调不变,响度越来越大17 .有关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B.男低音独唱时由女

8、高音轻声伴唱,则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C.射击运动员在驯练和比赛中戴耳塞,是为了减弱进入耳中的噪声D.宇航员在月球上进谈话时,听不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这种现象叫色2、紫外线:A.B.C.D.7 . 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时,若要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是60° ,则入射角应为 ,入射光线与镜面白夹角为。8 .小文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 3 m处,看到了镜中自己的像,这是由于光的 而形成的,她的像到第二章 光的传播一、光源: 叫做光源。光源可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灯泡、火把)。二、光的传播:1、光在,沿直线传播;2、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1)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

9、 ,像是倒立的 像(树阴下的光斑是太阳的像)(2)取直线:激光准直(挖隧道定向);整队集合;射击瞄准;(3)限制视线:坐井观天(要求会作有水、无水时青蛙视野的光路图);一叶障目;(4)影的形成:影子;日食、月食3、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 表示光的传播径迹和方向; 三、光速1、真空中光速(电磁波)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真空或空气中光速c=m/s;2、光年:是光在一年中传播的 ,光年是 单位;四、光的反射:1 、当光射到物体表面时,有一部份光会 ,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2、我们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 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3、反射定律: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内;反射光线、

10、 入射光线分居 两侧;反射角 入射角。4、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的5、两种反射:反射和 反射。(1)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时,反射光仍然被 的反射出去;(2)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反射出去;(3)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相同点:都是反射现象,都遵守 -五、平面镜成像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是 像,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像和物的大小 ,像和物对应 的点的连线和镜面 ,像到镜面的距离和物到镜面的距离 ;像和物上下相同,左右相 反。六、凸面镜和凹面镜1、以球的外表面为反射面叫 面镜,以球的内表面为反射面的叫 面镜;2、凸面镜对光有 作用,可增大视野(汽车上的观后镜,街

11、道拐角处的反光镜);凹面镜对光有 作用(太阳灶,反射式天文望远镜,电筒)七、光的折射1、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 。2、光在同种介质中传播,当介质不均匀时,光的传播方向也会发生变化。3、折射角:折射光线和 间的夹角。八、光的折射定律1、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时,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光从水或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 法线,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 ;2、斜射时,总是 中的角大;垂直入射时,折射角、反射角和入射角都等于03、光的折射中光路。九、光的色散:1、太阳光通过 后,依次被分解成红、散;彩虹是光的 现象;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 、蓝;十一、看不见的光:

12、1检测提高1 .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2 .下列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A.坐井观天,所见甚小B.日食、月食的形成C.白天能看见本身不发光的物体D.人在阳光下的影子早晚长,中午短3 .关于光的反射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的反射定律,只在射向光滑的平面时才成立B.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时,光的反射定律不成立C.光发生漫反射时,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D.光在所有物体的表面上发生反射时,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 .如图所示,当渔民在叉鱼时,为了能叉到鱼,应使鱼叉对准 ()A.所看到的鱼 B .所看到鱼的下方 C .所看到鱼的上方 D .都 不正确5 .下列事例中,属于

13、紫外线应用的是 ()A.夜视仪 B .遥控器 C .验钞机 D .全自动感应水龙头6 .红外线是一种()A.红色的光 B .无色的光C .人眼看不见的光 D .不是光线m,当她向镜子走近 1 m时,像到她的距离为m,像的大小) °、边缘的透镜,如:远视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边缘的透镜,如:近视镜片,门上的猫眼;10.完成光路,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1、2、3、45°4、表不。如下图:个住点I 八'、八1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图中物体AB的像。A于主光轴;射向异侧焦点的光线经B12.如上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

14、直尺的上面,再一、透镜:1、凸透镜:中间镜头、放大镜等等;2、凹透镜、中间、基本概念:注意:凸透镜和凹透镜都各有 _、三条特殊光线(要求会画):1、经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传播方向经凹透镜后向外发散,但其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镜子的距离为(填9.如图所示, 峰的倒影是_mif”主光轴: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光心:通常位于透镜的几何中心;用“O”表示。焦点: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点叫焦点。焦距:焦点到的距离(通常由于透镜较厚,焦点到透镜的距离约等于焦距)焦距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后经过 ;必过焦点(所以凸透镜对光线有 作用,凹透镜对江边的山峰最高处距江面

15、120 m,江水深10 m,映在平静江水中山_(填“实”或“虚”)像,该山峰的最高处与倒影的最低处相距光有作用);经过凸透镜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凹透镜后于主光轴。如下图:“变大” “变小”或“不变”取两段等长的蜡烛 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 (1)点燃蜡烛 A调节蜡烛B的位置,直到 像所在的位置。A的一侧进行观察。时,B的位置即为六、照相机:的实像;七、投影仪:1、镜头是透镜;2、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二倍焦距,成的是倒立、1、投影仪的镜头是(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3)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关系;进行(选填“能”物体到透镜的距离(物距)透镜;二倍

16、焦距,2、投影仪的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倍焦距,成的是倒立、的实像;3、是对玻璃板放置的要求是:O所以使用玻璃板的目的是:、“不能”),理由。在探究活动中注意:照相机、投影仪要使像变大,应该让透镜物体,;如果有 3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选填“能”、“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5)选择蜡烛A和B的要求是:橡。;这是为了比较物与像八、放大镜:放大镜立的千&竟的光心、光屏的到物体的 关,危献大M九、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口诀:音焦距分虚实、物距)物体;胶卷、屏幕。

17、勺是放大、扉、蜡烛、咏便(带刷度尺 远像应像变大关系。(6)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 节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蜡烛的像重合,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是(7)如果将蜡烛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填“喊"B)这一侧观察。小明无论怎样调(填“变大”、“变小”或“不变”B.桥的倒影C.水面“折”枝 D.n全食又叫“三心等成像条件物距(u)成像的性质像距(v)应用u> 2fu=2ff < u < 2fu=f0< u < f十、凹透镜始终成缩小、正立的虚像;十一、眼睛的晶状体相当于 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卷);十二、近视眼看不清远处的物体,远处的物体

18、所成像在视网膜 面,晶状体太 ,需戴 透镜矫正;远视眼看不清近处的物体,近处的物体所成像在视网膜面,晶状体太,需戴 透镜检测提高1、关于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8、用 透镜可以会聚太阳光,在 处可点燃火柴。9、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 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10、要想利用凸透镜使小灯泡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该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 处。11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能成 、的 象的原理制成的。12 .投影仪应用了凸透镜能成 、的 象的原理制成的。13 .放大镜应用了凸透镜能成 、的 象的原理制成的。13.眼睛像一架照相机, 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相当于照相机内的胶片。近视眼时物体通过 眼

19、球所成的像成在 ,应戴 镜矫正;远视眼时物体通过眼球所成的像成在,应戴 镜矫正。14、小林有一个块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若想用它做一个模拟照相机,则景物到凸透镜的距离应;若想用它做投影仪的镜头, 则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若想用它作为放大 镜使用,则被观察的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应 。A.凸透镜成虚像时,因用光屏接收不到,所以人眼也看不到 B.虚像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 C虚像总是放大的,实像有时是放大的有时是缩小的15、某同学先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下图所示的各点,分别调整光屏的位置.请你回L答下列问题D虚像用眼可以看到,用光屏接收不到2、与电影放映机成像原理相同的仪器是(

20、)A.照相机B.放大镜 C.投影仪D.潜望镜3、用照相机拍照时,被拍摄景物到镜头的距离()A.小于焦距 B.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 C.大于2倍焦距 D.以上说法都不对3、用照相机照相时,物体在胶卷上形成()A、缩小的倒立实像B、放大的正立实像C缩小的正立实像D、缩小的倒立虚像4、.当人看清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A放大的 B缩小的 C正立的 D倒立的5、利用一片远视镜片做成像实验,不能得到()A放大的实像B放大的的虚像C倒立的实像 D倒立的虚像6 .下列光学仪器中能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A.照相机B.凸面镜 C .平面镜 D .幻灯机7 .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分别反映近视眼白成

21、因和矫正方法的两幅图是()(1)把蜡烛放在A点,观察到的现象是(2)把蜡烛放在B点,观察到的现象是(3)把蜡烛放在C点,观察到的现象是(4)把蜡烛放在F点,观察到的现象是(5)(6)(8)把蜡烛放在2F点,观察到的现象是2F.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正对着凸透镜照射,左右移动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现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凸透镜的焦距 f =cm。(2)如图乙所示,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左右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否得到清晰的烛焰像?为什么?答:(9)(3)如图丙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像是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 光屏,人眼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填“能”或

22、“不能”(10) (4)在图丙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的像,光屏应该向(填“左”或“右”)移动。)直接看到烛焰的实像。5 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A.B.C. D.1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1)实验所需的仪器有蜡烛、火柴、。(2)为了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间,要调整 、和 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3)若透镜的焦距是 15厘米,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距离是40cm,调节光屏的位置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的性质是 的 的 像。像距的范围是 。(4)将点燃的蜡烛沿凸透镜的主轴,从大于二倍焦距处逐渐向透镜移动时,在光屏上可先观察到、的实像,当蜡烛移到距凸透镜二倍焦距时

23、可观察到 、的实像, 接着移动蜡烛可观察到 、的实像,最后在光屏上观察不到像了, 可在凸透镜的另一 侧观察到、的虚像。17.请完成如图所示的光路图第四章物态变化一、温度:1、温度: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2、摄氏温度:(1)我们采用的温度是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 ”表示;(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个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 0C;把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C;然后把0c和100c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代表 1C。二、温度计1、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造的;2、温度计的构成:3、温度计的使用: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 (每个小刻度表示多少温度),并 估测液体

24、的温度,不能超过温度计的量程(否则会损坏温度计)测量时,要将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 测液体 接触,不能紧靠 和;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要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读数,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夜柱的上表面 。三、体温计:1 、用途:测量范围:C;分度值为 C;2 、体温计读数时 (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3、体温计的特殊构成:玻璃泡和直的玻璃管之间有极细的、弯的细管叫做缩口;四、熔化和凝固:1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 ;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 化过程;熔化要 热,凝固要 热;2 、固体可分为 体和 体;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 (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

25、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 ,继续吸热);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3 、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热量;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热;五、汽化和液化1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 ;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 汽化要 热、液化要 热;2、汽化的方式为沸腾和蒸发;(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 发生的 的汽化现象;注:蒸发的快慢与:A、液体 有关: 越高蒸发越快B、跟液体 的大小有关, 越大,蒸发越快C跟液体表面 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 (2)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注: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不同液体的沸点

26、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压强越大沸点越 (高压锅煮饭);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 热;3、液化的方法:(1) 温度;(2) (增大压强,提高沸点)六、升华和凝华1、物质从固态 叫升华;物质从气态 叫凝华,升华吸热,凝华放热;2、升华现象:樟脑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变干;人工降雨中干冰的物态变化;3、凝华现象:雪的形成;北方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在玻璃的 表面) 第五章物质、Mm1 .质量(1)定义:物体中 叫质量,用字母 表示。(2)质量的单位: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有千克( kg)、吨、克(g)、毫克(mg),其中 是质量的国际单位。(3)换算关系:1t= kg ; 1kg

27、= g ; 1g= mg 。(4)质量是物质的一种 ,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的测量:用天平(1) 使用:先将天平放 ;后将游码;再调螺母; 放物 体,放码;四点注意要记清。调整平衡后不得移动天平的位置,也不得移动 ;左盘放被测物体,右盘中放祛码;物体的质量=盘中祛码总质量+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 俗称游码质量)。四点注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 ;向盘中加减祛码时要用,不能用手接触祛码, 不能把祛码弄湿、弄脏;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祛码要轻拿轻放。三、密度1 .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 ,其比值为。2 .密度(1)

28、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符号_表小。(2)公式:P=。式中,p表小窗度; m表小质里; V表小体积。(3)单位:国际单位是 ,读做千克每立方米;常用单位还有:克立方 厘米。换算关系:1g/cm =kg/m。/厘米 (g/cm ),读做克母颗卫星是(填“运动”或“静止”)的。4、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 相对于路旁的树木, 它是;以车厢为参照物,车上的座位是 5、静坐在飞船载人舱里的杨利伟,对于飞船来讲,他是,而相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讲,他(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四、测量物质的密度1 .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m3、dm3(L)、cm(mL)

29、 > mrrio(2)换算关系:1m3=103dm3; 1dm3= cm 3; lcm3=103mrm; 1L= dm3 ; 1mL= mm3。(3)测量工具:或量杯、刻度尺2 .密度的测量(1)原理:。(2)方法:测出物体质量 m和物体体积V,然后利用公式 计算得到p。测沉于水中固体(如石块)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祛码)、石块、水、细线。步骤: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m;倒适量的水入量筒中,记录水面的刻度V1;用细线拴住石块浸没入量筒的水中,记录此时水面的刻度V2;用表达式p=算出密度。测量液体(如盐水)的密度器材:天平(含祛码卜量筒、烧杯、盐水。步骤: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盐水的质量m,将烧杯中

30、的盐水倒一部分入量筒中,记录量筒中液面的读书V;用天平称出剩余盐水和烧杯的质量m2;用表达式 算出密度。五、密度与社会生活1 .密度作为物质的一个重要属性,在科学研究和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2 .密度与温度:温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六、运动的描述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 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2.参照物(1)研究机械运动,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 。(2)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关系。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 的,如果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_的。检测提高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

31、个人,河岸上有树,相对树来说,人是 的,小船是 的。相对船来说,人是 的。2、人站在上升的电梯里,如果选择 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如果选择 为参照物,人是3、地球同步通信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空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这6、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 的,如果选择楼房为参照物, 甲、乙两同学都是 的。7、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 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情景时,说:火地迎面而来”,他是以 做参照物的。四:巩固延展一人骑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去,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A.向北运动B、向南运动C、静止

32、 H运动方向无法判断七、运动的快慢1 .知道比较快慢的两种方法(1)通过相同的距离比较 的大小。(2)相同时间内比较通过 的多少。2 .速度(1)物理意义:速度是描述 的物理量。(2)定义:速度是指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 。(3)速度计算公式:v=。注意公式中各个物理物理量的含义及单位以及路程和时间的计算。(4)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米 /秒,读做米每秒,符号为 m/s或m- 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读做千米每小时,符号为 km/h。单位的换算关系:1m/s= km/h 。(5)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 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对于匀速直线运动,虽然速度等于路程与时间 的比值,

33、但速度的大小却与路程和时间无关。变速直线运动可以用 来粗略的地描述物体在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运动快慢。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式中,t为总时间,s为路程。检测提高1、一列火车运行的速度是 72 km/h , 一只燕子飞行速度可达48 m/s , 的速度大。2、34m/s=km/h ; 62km/h=m/s3 .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 20 s内通过的路程是160 m ,它的速度是 m/s ,它25 s内通过 的路程是 m,它在第30 s内的速度是 m/s.4 . 一列火车的车厢长为 30米,在列车未开动时,某乘客以2米/秒的速度从车厢一端走到另一端需要秒;5 .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

34、=s/t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变,路程与时间成正比D.速度与路程成反比6. a、b两图表示游泳运动员比赛时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其中图 a表示某一时刻的情景,图 b表 示在终点时的情景, 则图a表示,图b表示.假如运动员 运动的时间和路程都不相同时,物理学中用 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A. 17 . 31cmB. 17 . 32cm C 17 . 52 cm D . 17 . 30cm5 .木铅笔是同学们天天用到的工具。你判断一下,小宇对木铅笔的下列估测哪个有误,请你把它找出来()A.铅笔的质量约为 5kgB.铅笔的长度约为 20cmC.铅笔

35、的截面积约为0.5cm2D.铅笔芯的直径约为 1 mm6 .某同学用1cm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五次测量的数据分别是1.24dm,1.25dm224dm,1.24dm,八、长度时间的及其测量1 .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还有“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毫米(mrm"、"微米(师)"、"纳米(nm)”等。它们之间的关系为:1km=10*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科 m; 1 . m= nm 。(2)长度的测量工具: 、游标

36、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2 .时间的测量(1)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问的单位是“ (2)时间的测量工具:、时钟等。(3)时间的估测:可以借助脉搏的跳动次数等对时间进行估测。3 .误差(1)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 。在测量中误差总是存在的。误差不是错误, 不可避 免,只能想办法尽可能减小误差,但不可能消除误差。(2)减小误差的方法: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检测提高1 .如图11-31 ,在测物体长度时,有以下几种方式,其中操作正确的是视线2、李明用压紧的20张纸测出总厚度为1.9mm,则每张纸厚约为()A 0.1mmB、0.09mmC 0.095mD、0.95m3 .请你将下列长度

37、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填序号) A太阳的直径为 7X1011cm B.原子核的半径为 2X10-15mC.人高度为1.7 x 103mmD.珠穆朗玛山I高度为 8.84813km E .万里长城全长为 6.7 X 1012 m F.课桌长为1m4 .李明同学测量课本宽度的4次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第九章、力1 .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2)力可以使物体 。注: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指物体的运动 或速度大小的改变或二者同时改变,或者物体由静止 到运动或由运动到静止。形变是指 发生改变。2 .力的概念(1)力是,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切物体都受力的作用。(2)力的单

38、位: ,简称: ,符号是。(3)力的三要素:力的 、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都会影响力的作 用效果3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的检测提高1 .手击排球,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 。2 .下列力的作用效果分别是什么?守门运动员接住足球 。弹簧变弯 。3、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4、跳水运动员在向下压跳板的过程中,压跳板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跳板发生 。跳板弹起过程中,跳板推运动员的力的作用效果是使运动员的发生改变。5、射箭时,拉弓的力越大,箭被射出去的越远,这说明力的作用

39、效果与力的 有关。6、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那么人体前进的推力来自于 。7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没有物体,也可能有力的作用8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没有力的作用C .发生力的作用时,必定可以找到此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D .力作用在物体上,只能使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8、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 B 、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该物体的长度为.H排球运动员扣球使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9、关于力的说法

40、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间的作用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在空中下落的物体不受力的作用D. 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10、下列哪个力的大小最接近1N()A.拎一桶水所用的力B.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C.搬动课桌所用的力D.托起一块橡皮所用的力A.右侧通行B.系好安全带C.限速行驶D.保持车距6、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还安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 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A、汽车速度太慢B.汽车转弯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B.C.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惯性越大D.C、汽车突然启动

41、D.汽车前端发生严重撞击)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不可能发生力的作用 物体不受力,运动状态一定不改变8、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11、(1) 一个人用40N的力推着一个木箱水平向右匀速运动。意图。(2)请在图2中画出小球所受所受到拉力的示意图。请在图1中画出木箱所受所受到推力的示(3)水平冰面上有一重为 300N的雪橇,受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0、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才有惯性B.C、物体的运动方向改变时才有惯性到的拉力为35N,方向与水平面成 30。角。请在图3中画出雪橇所受到

42、拉力的示意图十、牛顿第一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 。(2)牛顿第一定律不可能简单从实验中得出,它是通过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和科学 得到的。(3)力是 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中,每次都要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高度滑下,其目的是 。2 .惯性(1)惯性:一切物体 性质叫做惯性。惯性只与物体的 有关,检测提高1、投掷出去的篮球在空中能够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篮球受到 的作用;手枪子弹飞出枪口后,还 能继续飞行,是因为子弹具有 。2.、我国的火箭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进入了世界的先进行列。杨利伟被宇宙飞船带入太空中处于失重状态时,杨利

43、伟的质量 (填“不变”、“改变”),惯性。(填“具有”、“不具有”) 3、汽车突然开动时,乘客会向 倾倒;突然刹车时,乘客向 倾倒。在向前行驶的车厢里, 挂一个手提包,如果发现提包向前摆动,说明列车;如果发现提包向后摆动,说明列车在。4、斧柄碰在石头上, 停止了运动,但 由于 将继续运动,因此使斧头紧紧套在斧柄上。5、汽车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下列交通规则与惯性无关.的是()9、对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看法,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可以做出来,所以惯性定律是正确的B.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所以惯性定律不能肯定是正确的C.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做不出来,但可以在事实基础上

44、,经过进一步科学推理得出D.验证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虽然现在做不出来,但总有一天可以用实验来验证)物体的惯性大小跟它的运动状态、受力情况都有关系 D、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十一、二力平衡1 .力的平衡(1)平衡状态:物体受到两个力(或多个力)作用时,如果能,我们就说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平衡力: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两个力(或多个力)叫做 。(3)二力平衡的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 ,方向,并且作用在 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可以简单记为:等大、反向、共线、同体。2 .力和运动的关系:(1)不受力或受平衡力物体保持。(2)受非平衡力> 运动状态 检测提高1

45、、某人沿水平方向用20N的力推着一辆车匀速向西运动,车受到的助力大小是 N,方向向 2、重500 N的人站在电梯中,当人和电梯一起匀速上升时,支持力的大小为 N,方向向3、一个重100N的木箱防在地面上, 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为N ,小明用了 50N的力去推木箱,结果没有推动,木箱受到的阻力为N ,木箱受到的合力为N 。4、下列情况,两力平衡了吗?为什么?5、下列受到平衡力的物体是()A、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的汽车。日 正在刹车的汽车C、用细线系住一个小球使其做匀速圆周运动。D、静止在桌面上的粉笔盒。6、下列受到非平衡力的物体是()A.匀速直线行驶的汽车Bo用力搬一块大石头,但没有搬动。C.静止在

46、地面上的桌子。Do从滑梯上加速下滑的小孩7、重50N的物体在10N的水平推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则重物所受阻力的大小是()A、10N B、40N C、50N D、60N8、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B、物理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C、物理所受的重力与地面对桌子的支持力D、物理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物理书的支持力9、值日时,小东提着一桶水走进教室.下列情况中,属于彼此平衡的两个力是()A、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人的拉力日 水桶受到的重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C水桶对人的拉力和人对水桶的拉力D、水桶受到的重力和水桶对地球的引力 10、如

47、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的是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绳拉牛的力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绳拉牛的力小于牛拉绳的力D、绳拉牛的力小于地面对牛的摩擦力十二、弹力和弹簧测力计1 .弹力(1)弹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力。压力、支持力、拉力等的实质都是弹力。2 .弹簧测力计(1)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叫做测力计。(2) 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检测提高1、如图1所示,是正在使用的弹簧测力计, 这个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此时的测力计的示数为N 。2、测量力的工具是()A、天平;B、弹簧秤;C杆秤;D、台秤。图13、测一个约6N力时,应选用最恰当的

48、弹簧秤规格是()A.量程10N,最小刻度值0.2N。B ,量程5N,最小刻度值0.1N。C.量程15N,最小刻度值0.5N。D.上述三个弹簧秤都可以用。4、某同学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发现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0.2N的位置,为了使测量准确,这个同学提出了以下调整方法,其中正确的是期A.把指针调到“ 0”刻度线B.测出拉力后,再加上 0.2NC.因为实验总有误差,直接读出数值就可以D.以上方法都可以5、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B.观察不到物体的形变,就一定没有产生弹力C.只有发生形变的物体才会产生弹力D.形变大的物体产生的弹力一定比形变小的物体产

49、生的弹力大.6、每个弹簧秤都有一定的测量范围,加在弹簧秤上的力不能超过这范围。超过这范围,弹簧的 就不再与 成正比,弹簧不再恢复到原来的 。在使用弹簧秤测量之前,最好轻轻来回拉动它的挂钩几次,这样做的好处是 。7、关于弹簧,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任何情况下,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B、在任何情况下,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C、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H在一定范围内,弹簧伸长后的长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十三、重力1 .重力的由来:(1)万有引力: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 的力,这就 是万有引力。(2)重力:由于 ,叫做重力

50、。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 .重力的大小(1)重力的大小叫 。(2)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 成正比。公式:G=,式中,G是重力,单位牛顿(N) ; m是质量,单位千克(kg)。g= N/kg 。3 .重力的方向(1)重力的方向: 。 (2)应用:重垂线,检验墙壁是否竖直。4 .重心:(1)重力的 叫重心。(2)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 上。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也有的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以检测提高1、重力的产生原因是由于 ,重力的方向总是 ,重力的方向与物 体的运动状态及其所处的位置 (选填“有关”、“无关”)。2、篮球在飞行中运动方向不断改变,这是因为篮球受到 力的作

51、用(不计空气阻力)。3、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和物体的 成 比,可用公式 G=计算。4、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C 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的变化而变化;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的重力。5、熟透了的杏子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杏子受 常用线拴一小石子,来检验砌的墙是否直,这是应用重力的方向是力作用的原因。泥瓦工人通的原理。6、运动员托起排球,排球在空中运动,排球受到的力是(不计空气阻力)()A重力;B重力和运动员的手对排球的作用力;C 运动员的手对排球的作用力;D重力和地球引力。7、从桥上向下行驶的汽车,受到的重力()

52、(A)大小、方向都不变;(B)大小、方向都变;(C)大小不变、方向变;(D)大小变、方向不变。8、在下面各图中画出各物体重力的示意图。5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两物 并挤压。(2)接触面。 (3)发生相对运动或有 。6 .摩擦力的分类(1)静摩擦力:将要发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叫静摩擦力。(2)滑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滑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滑动摩擦力。(3)滚动摩擦力:相对运动属于滚动,则产生的摩擦力叫滚动摩擦力。7 .滑动摩擦力(1)决定因素:物体间的 大小、接触面的。(2)方向:与方向相反。(3)探究方法:。8 .增大与减小摩擦的方法(1)增大摩擦的主要方法: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53、(2)减小摩擦的主要方法:减少压力;使接触面 ;用 代替滑动;使接触面分离。检测提高1、搬运工人在移动大型机器时,常在它的底部垫上若干根金属棒,其目的是将 摩擦变为 摩擦,从而 摩擦力.2、利用弹簧秤来测定木块的摩擦力的大小,必须使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作 运动,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 力和 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弹簧秤上的读数就是摩擦力的 .(3)请在下图中画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所受重力的示意图。(4)画出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示意图4、下面关于摩擦的说法,正确的是A.轴承里加润滑油可消除摩擦C.鞋底上的花纹是为了防止摩擦(B.D.10、一辆汽车的质量是 3 t,则这辆汽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g=10 N/kg)5.下列因素中与滑动摩擦力大小无关的是A.物体间的正压力C.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用滚动代替滑动可大大减小摩擦如果路面无摩擦,车辆将行驶得更快()B.物体间的有效接触面积D.物体间接触面的光滑程度6、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下面哪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