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屋面砌体结构_第1页
坡屋面砌体结构_第2页
坡屋面砌体结构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理解砌体结构的"三道承重纵墙现浇坡屋面结构构造   1.设计时应注意的建筑构造   a.坡屋面瓦面做法分挂瓦及贴瓦,以前设计时往往采用预制F形或L形挂瓦条挂瓦, 其大样如下附图,现在坡屋面多采用现浇,所以预制挂瓦条就不多谈了. 在现浇屋面 上贴瓦或挂瓦对结构来说区别不大,要注意的是建筑构造中的防水与保温层做法. 若按中南图集中简易做法,在混凝土屋面板上仅有一层隔热防水膏,其防水耐久性及 隔热性能均不详,按西北(华北)图集,在混凝土屋面板上有一层保温层,保温做法较好. 防水层及保温层的设置主要是牵涉到现浇混凝土板裂缝控制,这一点在后面讨论.个

2、人 认为,在造价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建议建筑师设置防水层及保温层.   b.坡屋面的坡度一般均要求小于当地最小日照角,坡度的大小牵涉到现浇支模时支模形式 及浇筑混凝土的施工方案.在设计时还应注意在图纸上注明所标注的钢筋间距及负筋长度是 指水平投影长度还是实际长度,当坡度较大时,要注意加密分布筋间距. 2.砖混结构中坡屋面构造    a.坡屋面部分计算层高为其坡高的一半, 当坡屋面下有平屋面搁板时,只需注意规范对 总高的限制,若无平屋面搁板,应注意其顶层层高为坡脚下层高+坡高/2)<4.0m(多孔砖限值) 安审时对此项控制较严,若按新规范则要小

3、于3.6m.无搁板时要设双层圈梁,其水平圈梁与 坡屋面圈梁分开浇筑,大样可参考后附文件.    b.双坡硬山或悬山屋面构造与平屋面做法接近,不过在造型上稍嫌单调,近来建筑师 都爱选用歇山,四坡,六坡或其他一些构造更为复杂的坡屋面形式.在结构的图纸表达上 仅使用平面图,剖面图已不足已表示清楚,附图是一个典型的六坡屋面梁布置示意图(取自 实际工程图).图示结构形式为标准的梁板体系,在凸凹折角处均设梁,结构传力较明确, 但在实际施工中支模复杂.这里稍讲一下应注意WL1梁宜向左偏移半梁宽,以避免WL2,WL3梁 交于一点,不易插筋.WL1梁梁宽宜取300350.WL4梁为

4、外纵墙阳台上口封梁,上部要砌筑240 墙体至坡屋面板底,WL6梁为顶层阳台挑梁,此梁同样存在墙内段与挑出段要分开浇,因此亦可 将此梁改为折梁.后附为WL1WL6模板图(配筋已删除).    c.完全按梁板体系处理坡屋面对施工及设计都较复杂,当然可对其加以简化.在凸凹折角处, 当角度较小时,可考虑板的平面刚度,在折角处均设暗梁即可,具体可详羊兄的有关贴子,这里 就不详述了.(其实本人也倾向于这种设计方法).    d.坡屋面老虎窗可视其大小采用设梁,或直接用折板处理.老虎窗立板因需双面支模,板厚 不可取得太小,通常可取120mm,d62

5、00双层双向配筋. 3.框架结构中坡屋面构造    a.当坡屋面为双层屋面时,应注意坡脚处净高>1m,以免施工时无法支模,当无平屋面时,应注意 填充墙高度,若>4m时可设水平拉梁一道.    b.坡屋面梁不宜采用梁平法表示,其梁加密区长度,负加筋长度,梁钢筋锚固做法应采用梁 详图表示.框架坡屋面的复杂程度取决于柱网的布置形式,本人手上的都较简单,就不上贴了.    4.坡屋面现浇结构施工    a.当坡屋面坡度<30(有观点认为26)时,一般采用单

6、面支模,即在支底模,绑钢筋后,将塌落度较小 的混凝土拍到模板上,用振动棒稍加振捣后,再将滑移下坠(为防止下滑,可每隔1.5m设一道横挡)的 混凝土刮道上面去,最后用手提小型平板振动器稍加振捣.此法受坡屋面坡度大小,模板光滑程度, 塌落度大小影响,因其无法正常振捣,浇筑质量不易保证.   b.当坡屋面采用双面夹板支模时,一般分段在外侧模板上开500x500浇筑洞口,并采用细石混凝土, 设计时应注意加大板厚(>120),否则钢筋密集,不易振捣.此种方法浇筑质量较好   5.坡屋面裂缝控制   a.坡屋面表面积较平屋面大,其迎光面日光集度较高,当坡屋面板厚较大时,因板面上下温差影响 易产生裂缝,因此,坡屋面板上部宜设置保温层,伸缩缝间距也宜减小,当无法设上下通长的伸缩缝时, 可在屋面处单独设缝,后附有参考大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