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web程序设计非正式版第6章servlet技术进阶_第1页
java web程序设计非正式版第6章servlet技术进阶_第2页
java web程序设计非正式版第6章servlet技术进阶_第3页
java web程序设计非正式版第6章servlet技术进阶_第4页
java web程序设计非正式版第6章servlet技术进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章 Servlet技术进阶Java Web程序设计回顾n Java Servlet 又称作 Java 服务器小程序,运行在服务端,主要用于Web应用中的请求响应,逻辑处理功能,让JSP更专注于数据展示。n Servlet的实现步骤为:创建Servlet并且完成请求处理、在web.xml中配置Servlet及请求路径、页面上请求Servlet。n Servlet生命周期包括:加载实例化、初始化、服务、销毁几个阶段。n HttpServletRequest代表请求对象,可以调用其方法获取请求相关的信息,如请求的参数等。n HttpServletResonse代表响应对象,可以调用其方法实现响应

2、功能,如重定向、设置响应编码等。12341234本章内容应用 Servlet API(一)应用 Servlet API(二)MVC(一)MVC(二)使用重定向与转发技术实现一个欢迎功能ServletConfig和ServletContext接口参数根据 Model1 架构模式设计登录流程根据 MVC 架构模式设计登录流程讲解时间: 分钟实践时间: 分钟技术讲解实践练习6.1 应用 ServletAPI(一)1.Servlet 类的层次结构2.使用 Servlet API 的原则3.重定向与转发1.使用重定向与转发实现欢迎功能20256.1.1 Servlet 类的层次结构n Servlet A

3、PI 中定义了一整套的接口和类,使开发人员能够很容易地开发一个 Servlet。n ServletAPI接口和类的继承层次如图:6.1.2 使用 Servlet API 的原则n 开发人员编写的 Servlet,通常继承自 HttpServlet 类,然后重写其中的某些方法,使用原则如下:n重写 doGet() 方法处理 Get 请求n重写 doPost() 方法处理 Post 请求n如果需要在 Servlet 实例化中进行初始化工作,可以重写 init() 方法n如果需要在 Servlet 被释放时进行资源清理工作,可以重写 destroy() 方法n 实际开发中大多数重写doGet、doP

4、ost居多6.1.3 重定向与转发n 重定向与转发,均用于实现 Web 应用程序中资源的跳转。n 使用时其主要区别如下:n转发是继续传递、处理同一个请求,并在服务器端进行,浏览器显示旧请求 URLn重定向在客户端运行,会产生新请求,经过一次重定向后,浏览器会显示新 URL,存在request中的数据重定向后无法取出n因为浏览器需要发出一个新请求,所以重定向速度比转发慢n转发只能在项目内部进行,重定向可以跳转到外部资源,如其他项目6.1.3 重定向与转发创建两个Servlet,第一个Servlet中存入数据到request中,分别使用转发和重定向跳转至第二个Servlet,查看数据和地址栏情况:

5、Servlet1关键代码/ 将数据存放到 request 作用域中request.setAttribute(name, jack);/ 重定向到 Servlet2/response.sendRedirect(servlet2);/转发到Servlet2request.getRequestDispatcher(servlet2).forward(request, response);分别使用转发、重定向跳转Servlet2关键代码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判断请求属性中的值是否存在,存在则输出if (request.getAttribute

6、(name) = null) out.print( 无法获取请求属性中的值 !); else / 否则输出请求属性中的值out.print(request.getAttribute(name).toString();重定向方式无法取出request中的数据6.1.3 重定向与转发n在实际开发中,两者的选择原则如下:n优先选择转发,因为转发效率更高。n在同一个 Web 应用程序的两个请求间传递数据时,采用转发。n如果需要跳转到其他服务器上的资源,则必须使用重定向。需求说明实践时间: 分钟6.1.4 学生实践练习n 使用重定向与转发技术实现一个欢迎功能,具体要求如下:n(1)创建一个 Servle

7、t 做数据转发。n(2)创建两个 JSP 页面,一个传递数据,一个接收数据。20实现思路6.1.4 学生实践练习(1)创建动态Web项目,项目下创建包“com.exam”。(2)创建 JSP 文件“login.jsp”,表单只包含用户名文本框,提交至下一个Servlet中。(3)在包中创建 Java 类“ForwardServlet”,该servlet中获取传递的用户名数据,存入数据到request中,使用转发跳转至下一个index.jsp界面。(4)创建JSP文件”index.jsp”,从request中取出数据显示。(5)部署启动项目,浏览器中访问login.jsp提交测试。讲解时间: 分

8、钟实践时间: 分钟技术讲解实践练习6.2 应用 Servlet API(二)1.ServletConfig 接口2.ServletContext 接口1.ServletConfig和ServletContext接口参数20256.2.1 ServletConfig 接口n 在 Web 容器初始化一个 Servlet 实例时,会为当前的 Servlet 准备一个唯一的 ServletConfig 实例配置对象。ServletConfig 对象能读取配置在 web.xml 文件中对应Servlet 配置的初始化参数。n ServletConfig只能针对当前配置的Servlet有效6.2.1 Se

9、rvletConfig 接口n 配置Servlet的时候,在web.xml中配置该servlet的初始参数值,如下:ConfigServletcom.exam.ConfigServlet uidscott pwd tiger 每个参数由参数名和参数值组成6.2.1 ServletConfig 接口n 具体Servlet中可以读取配置的参数,如下: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获取 ServletConfig 实例ServletConfig confi

10、g = this.getServletConfig();/ 获取指定名称的初始化参数的字符串值String uid = config.getInitParameter(uid);String pwd = config.getInitParameter(pwd);out.print(servlet 初始化参数 uid 的值是: + uid + );out.print(servlet 初始化参数 pwd 的值是: + pwd + );uid是配置时的参数名称6.2.2 ServletContext 接口n ServletContext可以实现多个Servlet获取相同的初始化参数值,它不属于某一个

11、Servlet所有,而是Web 应用程序的上下文环境的参数。n 多个Servlet都可以读取ServletContext中配置的初始化参数值6.2.2 ServletContext 接口n 在web.xml中配置ServletContext上下文全局参数,如下:appNamejava web 应用程序 ContextServletcom.exam.ContextServletContextServlet/context上下文参数是全局配置,不是配置在某一个servlet内6.2.2 ServletContext 接口n 每个Servlet中都可以读取上下文初始化的参数,如下:response.

12、set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PrintWriter out = response.getWriter();/ 获取 ServletContext 对象ServletContext context = this.getServletContext();/ 获取指定名称的 Web 应用程序的上下文初始参数的字符串值String appName = context.getInitParameter(appName);out.print( 获取的 Web 应用程序的上下文初始参数值为: + appName + );appName是配置时的参数名称需求说明

13、实践时间: 分钟6.2.3 学生实践练习n 使用 ServletConfig 接口和 ServletContext 接口对应参数,具体要求如下: ()创建两个 Servlet 参数。n name 值为“zhangsan”;n pwd 值为“123456”。 ()创建一个 Servlet 公共参数。textName 值为“Servlet 应用”。20实现思路6.2.3 学生实践练习(1)创建动态Web项目,创建项目所需的包。(2)创建读取初始化参数的Servlet,在该servlet中分别读取ServletConfig配置的初始化参数和ServletContext配置的初始化参数。(3)在项目的

14、web.xml中,配置该servlet,并且配置该Servlet的私有初始化参数。(4)在项目的web.xml中,配置全局公共的servletContext参数(该参数配置时和servlet标签同级)。(5)部署项目,启动服务器,访问该servlet测试是否读取正确。讲解时间: 分钟实践时间: 分钟技术讲解实践练习6.3 MVC(一)1.Model 1 架构模式简介2.Model 1 的体系结构图1.根据 Model1 架构设计登录流程30156.3.1 Model 1 架构模式简介n JSP 的 Model 1 和 Model 2 是 SUN 公司为了更好地指导 Web 开发人员进行 Jav

15、aWeb 开发提出的两种架构模式,本质区别在于处理批量请求的位置不同。n Model1 就是 JSP+JavaBean模式,其职责如下:nJSP:负责界面的显示、请求响应和逻辑流程处理nJavaBean:进行辅助,如保存从数据库中查询出来的数据等6.3.2 Model 1 的体系结构图n Model 1 体系结构就是 JSP+JavaBean模式,其工作流程如下:n首先 Web 客户端向 JSP 页面发出 request 请求。n在 JSP 页面取得请求所需的页面参数。n通过 JSP 调用业务逻辑层JavaBean的方法并返回结果。n在 JSP 中完成网页页面的渲染。n通过 JSP 向 Web

16、 客户端返回处理结果。6.3.3 Model1 架构模式的优缺点n Model 1 是较为早期的一种JavaWeb应用模式,有着明显的优缺点,如下:n优点:架构简单,比较适合小型项目的开发。基本上使用 JSP+ JavaBean就可以完成一个小型项目的开发。n缺点:JSP 页面有控制页面显示的代码又有与后台业务逻辑交互的 Java 代码,职责不单一,页面负担很重,影响页面运行速度;而且不方便后期的维护。需求说明实践时间: 分钟6.3.4 学生实践练习n 根据 Model 1 架构模式设计登录流程,要求按照 Model 1 架构模式将各层代码分别编写到各个包和类中。30实现思路6.3.4 学生实

17、践练习(1)创建动态Web项目。(2)创建包“com.exam.data”,在包中创建 Java 类“User”用于封装用户实体信息。(3)创建登录 JSP 文件LoginCheck.jsp页面,该页表包含用户名和密码的表单。(4)创建 JSP 文件CheckLogin.jsp页面,用于登录请求逻辑判断处理和界面跳转,该页面包含了大量的scriptlet脚本代码。(5)创建 JSP 文件LoginSuccess.jsp,用户展示登录成功界面。讲解时间: 分钟实践时间: 分钟技术讲解实践练习6.4 MVC(二)1.Model2 架构模式2.MVC 的概念及优缺点1.根据 MVC 架构模式设计登录

18、流程25206.4.1 Model 2 架构模式n Model2 就 是JSP+Servlet+JavaBean 模式。它吸取了两种技术各自的突出优点,其各部分职责如下:nJSP:负责界面数据展示nServlet:完成深层次的请求处理响应,逻辑控制处理nJavaBean:完成数据封装,业务功能实现,数据库操作等6.4.1 Model 2 的体系结构图n Model 2体系结构就是 JSP+Servlet+JavaBean模式,其工作流程如下:n首先 Web 客户端向 Servlet 发出 request 请求。n通过 Servlet 取得请求所需的表单数据。nServlet 向业务逻辑层调用业

19、务逻辑方法并返回所需的数据。nServlet 再重定向转到 JSP 页面,在 JSP 页面完成页面渲染。nJSP 通过 response 向 Web 客户端返回处理结果。6.4.1 Model2 架构模式的优缺点n Model 2 模式更好的结合了Model1的优缺点改进而来,其优缺点如下:n(1)优点:清晰地分离了表达和内容,明确了角色的定义以及开发者与网页设计者的分工,适合大型项目的开发。n(2)缺点:分层过多,不适合小型项目的开发。6.4.1 Model 1 与 Model 2 的比较n Model 1 在一定程序上实现了 MVC 的设计理念,即 JSP 将控制层与表示层合二为一,Jav

20、aBean 则为模型层。JSP担任的职责过于繁多,不适合大项目开发。n Model 2 则是将控制层(Servlet)单独地划分出来了,专门负责业务流程的控制,响应页面的请求,创建所需的JavaBean 实例,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再返回给 JSP。这样层次分明,不同开发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所以项目越复杂,使用 Model 2 架构模型的好处就越大。6.4.2 MVC 的概念及优缺点n MVC 全名是 Model View Controller,一种软件设计典范,用一种业务数据、逻辑、界面显示分离的方法组织代码,各部分职责如下:nM 是指业务模型nV 是指用户界面nC 是指控制器n 使用 MVC 的目的是将 M和 V 实现代码分离,从而使同一个程序可以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C 存在的目的则是确保 M 和 V 的同步,一旦M 改变,V 应该同步更新,更好地调节 M 和 V 的搭配。6.4.2 MVC 的优缺点n MVC 模式实现了功能模块和显示模块的分离,还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移植性和组件的可复用性,其表现的优缺点如下:n MVC 的缺点:n不适合小型、中等规模的应用程序n增加系统结构和实现的复杂性n视图与控制器间的过于紧密的连接n视图对模型数据的低效率访问n MVC 具有以下优点:n耦合性低n重用性高n部署快n可维护性高n有利于软件工程化管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