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诗韵教案_第1页
洛阳诗韵教案_第2页
洛阳诗韵教案_第3页
洛阳诗韵教案_第4页
洛阳诗韵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洛阳诗韵教学设计授课教师:李梅 学 科语 文教材名称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课 题洛阳诗韵课时第二课时年级高二学期下学期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欣赏洛阳的“古、美、绝、奇”。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取典型材料多侧面叙写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体会和理解本文题目“诗韵”的含义,培养学生提炼、综合能力。4、学以致用,根据本文写作思路,加强学生作文思路的练笔,做到思路清晰、明确。【过程与方法目标】1、直观教学法主要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展示洛阳的“诗韵”,既拓宽课本知识体系,又开阔学生

2、的视野。 2、朗读体悟法:直接导入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在读中思考、领会、划词划句,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通过研读课文,采用问题式、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学会发现美、提炼美、表达美,激发学生对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1、 欣赏洛阳的“古、美、绝、奇”。2、 采用典型的材料体现洛阳作为文化名城的“况味”。教学难点体会和理解本文题目“诗韵”的含义。主要教学方法以学生自学为主,合作探究,教师点拨为辅。教学资源1、网络资源。(1)有关作者的介绍。(2)有关洛阳作为历史名城的资料,尤其是白马寺、牡丹、唐三彩、龙门石窟等相关材料的介绍。(3

3、)对洛阳诗韵一文的评价资料。2、微课。对课文重点的突出及难点的突破,用微课的形式展示。3、PPT。结合课堂教学的需要,设置直观、丰富、实用的教学课件。4、文本。基础教育模块下册第16课洛阳诗韵课文。教学过程预设(第二课时)课时环节教师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学生活动(学习活动的设计)设计意图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1、多媒体展示课题洛阳诗韵。2、直接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洛阳作为中国九朝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灿烂的精神财富。正如作家叶文玲所说,洛阳有“特殊的况味”,所以她在文中流露了对洛阳“十分偏爱”“笃诚的崇拜”之情。这体现在课文哪些段落?(15段)3、有

4、感情地朗读课文15段。就因作者对洛阳的感情如此深,所以每忆起洛阳,就连笔尖都带有几分醉意,下面,让我们再一次“醉”在作者的文字里吧! 齐读课文。(注意字音、断句、情感的把握)1、 引发学生对上节课知识的回忆。2、 激发对文本情感的投入。二、授新采用典型的材料体现洛阳作为文化名城的“况味”。我读、我思、我说:(PPT展示) 作者在写洛阳的古、美、绝、奇四个特点时,选择了哪些材料?为什么要选这些材料?(学生自由发言,可结合文本或自己搜集的资料)1、洛阳古白马寺(天下第一寺)为什么作者认为“许多城市的风景点,常冠以天下第一美称,但都没有白马寺这个第一教我感到真切实在”?结合课文略作补充(多媒体链接通

5、过白马寺简介,让学生感受洛阳的“古韵”)2、洛阳美牡丹(群芳之冠)播放牡丹图片、音乐牡丹之歌、写牡丹的著名的诗篇,让学生对千年帝都、牡丹花城有更多的了解;(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欧阳修;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刘禹锡)3、 洛阳绝唐三彩(“走”向世界)你对唐三彩有哪些了解?品析这部分中“走向世界各地”中“走”字儿加上引号的作用。适当补充内容及图片,让学生感受我国的唐三彩的艺术魅力并为之感到骄傲。(多媒体链接2169224-2295300.html,素材中了解“基本简介”“历史由来”“艺术价值”这几点)1、认真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采用自主合作的方式分析归纳。3、交流。学生可以互相

6、补充和相互纠错。(发现美、提炼美、表达美)1、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2、 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 实现学生学习的自我评价。4、 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对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的热爱。5、 突出教学重点。4、洛阳奇龙门石窟(浩大辉煌)课文第13段中介绍龙门石窟开凿情况时,作者用了一组数字,有什么作用?PPT播放几张龙门石窟图片,从外观到个体,感受龙门石窟的浩大宏伟,艺术的精湛。重点介绍卢舍那的塑像:总高1.71米,头高4. ,指1.91米;朗读课文中对卢舍那塑像描述的句子。目的是引发学生对龙门石窟产生兴趣,能够自己动手利用相关资源了解这一“浩大辉煌”的艺术。三、小结体会和理解本文题目“诗韵

7、”的含义。我来提炼:洛阳丰富的文化遗产,极富品味,洛阳的自然、人文景色,如诗如画。游赏洛阳,如品诗韵,如临仙境。洛阳是一轴六代九朝的画卷,一部中华民族的文化史。学罢课文,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洛阳是一首 的诗。洛阳是一首古、美、绝、奇的诗。洛阳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洛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中华民族历史的深厚积淀,是中华民族悠久灿烂文化的代表。审视洛阳,仿佛读一首激越雄浑的史诗,韵味无穷。小结: 中国从第一个王朝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正统王朝在洛阳建都。洛阳代表最早的中国,也是最本色的中国,最渊深的中国。我们对生在长在洛阳的人们充满了艳羡,但更应骄傲,因为,洛阳不仅属于洛阳人民,更属于华夏每个子孙,我们为有这样的古都而自豪,我们为我们国家有如此悠久灿烂的文化而骄傲!学生自由读文后,独立思考,完成课文提升任务。1、 培养学生综合提炼能力。2、突破教学难点。四、作业布置:指导练笔谁不说俺家乡好我来写:谁不说俺家乡好洛阳古、洛阳美、洛阳绝、洛阳奇,希望大家将来去走走、去看看。人们都说“月是故乡明,水是家乡甜”,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可圈可点的地方?让我们在谁不说俺家乡好的歌声中,在我们的脑子里再现故乡的美好画面,用我们手中的笔尽情书写对故乡的热爱吧!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