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上册古诗文经典诵读目 录1、山居秋暝-唐·王维2、逢入京使-唐·岑参3、马 诗-唐·李贺4、赠花卿-唐·杜甫5、滁州西涧-唐·韦应物6、浪淘沙-唐·刘禹锡7、乌衣巷-唐·刘禹锡8、秋 夕-唐·杜牧9、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10、村居即事 -宋·范成大11、江村晚眺-宋·戴复古12、浣溪沙-宋·晏殊13、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14、水调歌头 中秋-宋·苏轼15、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16、龟虽寿-东汉
2、183;曹操1、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注释作者简介:王维:约(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画家。尤以山水诗成就最高,苏东坡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暝(mín):夜,这里指傍晚。空山:幽静的山。新:刚刚。喧:喧哗。浣(huàn)女:洗衣服的姑娘。浣:洗。随意:任凭。春芳歇:春天的芳华衰歇了。歇:尽,消失,消散。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留:居。 领会 空寂的终南山刚下了一场雨后,
3、秋天的黄昏降临了。 明亮的月光在松树间照耀,清澈的泉水在岩石上流淌。竹林里传来喧闹声是洗衣的女子回来了,水上的荷叶摇动是打鱼的渔民下船了。 任凭春天的芳香花草消逝,我自己还是可以居留在这里。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写山水的名诗,描写了秋天傍晚的景色,在一片动景中,写出了山居的幽趣,生动活泼,自然谐美。于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的高洁情怀和对理想的追求。全诗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慨言志,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实乃千古佳句。2、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注释岑参(cén shn): (约715年770年),荆州江
4、陵(湖北江陵)人,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其诗歌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雄伟,想象丰富,热情奔放,尤其擅长七言歌行。故园:指长安,作者在长安有别墅。 龙钟:这里是沾湿的意思。 凭:托。领会 向东望着故乡的路途那么漫长,热泪洒满了两袖,湿漉漉的没有干。在马上相逢没有纸笔,就请你给我家里带一个平安的口信吧。诗文赏析这首诗写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诗人在赴任途中,遇到入京的人,立马叙谈,请他给自已家里带个口信。纯朴的描写流露出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情深意厚,亲切感人。 3、马 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注释李贺:(
5、790816),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他的诗作想象丰富,立意新奇,构思精巧,用词瑰丽。燕(yn)山:山名,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领会无边的黄沙像一层白白的霜雪,燕山顶上挂着银钩一般的月亮。什么时候才能得到金制的笼头,纵横驰骋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 诗文赏析这首诗看起来是写马,其实是借马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戴上华贵的马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日子里飞快地奔驰呢?显然,这是诗人因热切期望为国建功立业,却又不被赏识所发出的感慨。4、赠花卿唐·杜甫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
6、回闻?注释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世称杜少陵、杜工部等,生于河南巩县,我国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人称“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三吏”、“三别”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强烈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政治倾向,被称为一代“诗史”。 花卿:即花敬定,成都府尹崔光远的部将,曾因平叛立功。卿是对男子的美称。 锦城:指成都。成都旁有锦江,所以称成都为锦城。 丝管:弦乐和管乐,此处泛指音乐。 纷纷:多而乱的样子。这里指看不见、摸不着的乐曲。 闻:听到。领会锦城里日日飘荡着美妙乐声,一半江风吹散一半袅袅入云。这悠扬的曲调莫非是神仙演奏,在凡俗的人间又
7、能够几回听到呢?诗文赏析 这首诗前二句写成都音乐繁盛,日日奏个不停,乐声到处飘传。后二句一转,说此种音乐只有天上才有,人间难以听到,从而赞美了成都音乐的高超优美。整首诗围绕音乐,或作具体形象的描述,或记述自己的遐想,有虚有实,巧妙地写出了音乐的美妙动听。对于音乐名曲,后人常引用此句加以赞赏。 5、滁州西涧唐·韦应物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注释韦应物:(737792)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其诗多写田园风物,以古风和五律最受人推崇,风格古淡隽永,后人将他与柳宗元并称为“韦柳”。滁州:今安徽滁州,诗人曾任州刺史。西涧(jià
8、n):滁州城西郊的一条小溪,有人称上马河。独怜:最爱,只爱。春潮:春雨。野渡:荒郊野外。 横:指随意飘浮。领会涧边丛生的幽草特别让人喜爱,密林中还有黄鹂鸟在婉转啼鸣。带雨的春潮在傍晚来势更湍急,荒郊野渡寂无人影只有船空横。诗文赏析 诗人所用的字句都很平常,但因捕捉到一个特殊的情景,描绘出小船横在水流中的画面。所以格外生动。从前两句的描写来看,诗人的心情很悠闲,但后两句的风景又有点寂寥的感觉。所以诗中表露着诗人恬淡的胸襟和忧伤的情怀。 6、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
9、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县),晚年自号“庐山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 有刘梦得文集传世。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后也用为词牌名。谗言:毁谤或挑拨离间的话。迁客:被贬谪(bin zhé)到外地的官。漉(lù)、淘: 过滤。始:才。领会不要说流言蜚语如同急浪一样深得使人无法脱身,令人恐惧,也不要说被贬谪的人好像泥沙一样永远下沉。淘金要千遍万遍地过滤,要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才能淘尽泥沙,得到闪闪发光的黄金。诗文赏析诗人屡遭贬谪 ,历尽坎坷,但斗志不衰,精神乐观,胸怀旷达,气概豪迈,在边远的贬所虽然经
10、历了千辛万苦,到最后终能显示出自己不是无用的废沙,而是光亮的黄金。诗句通过具体形象的比喻,概括了从自我经历获得的深刻感受,坚信被谗言所害的人,终有一天会真相大白,洗清罪名。说明了“是金子迟早要发光的”道理。后两句也常用来比喻做学问要精心筛选,去其糟粕,才能取其精华。 7、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注释刘禹锡:(772842),字梦得,生于嘉兴(当时属苏州),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中期诗人、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有“诗豪”之称,世称“刘宾客”。有刘梦得文集传世。乌衣巷:在今江苏南京市秦淮河南岸。六朝时为贵族聚居的地方。朱雀桥:在
11、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在南京城秦淮河上花:作动词用,即开花的意思。斜:为了押韵,这里按古音也可以读作“xiá”。王谢:东晋时声望、权势最显赫的王导、谢安两大贵族世家。寻常:平常、普通。领会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怀古诗。凭吊东晋时南京秦淮河上朱雀桥和南岸的乌衣巷的繁华鼎盛,而今野草丛生,荒凉残照。感慨沧海桑田,人生多变。以燕栖旧巢唤起人们想象,含而不露;以“野草花”、“夕阳斜”涂抹背景,美而不俗。语虽极浅,味却无限。全诗抒
12、发的是一种物是人非、沧海桑田的感慨。8、秋 夕唐·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星。注释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擅长诗文,力倡“文以意为主”之论。诗风豪爽清丽,尤工绝句。后人称杜牧与李商隐为“小李杜”。秋夕:秋天的夜晚。银烛:白色而精美的蜡烛。画屏:画有图案的屏风。轻罗:柔软的丝织品。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天阶:露天的石阶。牛织女星:两个星座的名字。领会 秋夜,白色的烛光映着冷清的画屏,手执绫罗小扇,轻盈地扑打流萤。 夜色如水透着逼人的凉寒,独自坐看牵牛和织女双星。诗文赏析 这诗写了一个失意宫女
13、的孤独生活和凄凉心情。诗中的“冷”和“凉”字既是深秋的季节感觉,又是人物的生活感受。后两句中的一个“卧”字,表现了宫女无限惆怅复杂的心情。全诗虽没有一句抒情的话,但宫女那种哀怨与期望相交织的复杂感情见于言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9、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注释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阴人。一生著述丰富,著有剑南诗稿等数十种存世。以诗的成就为最,今尚存九千三百余首。其中许多诗篇都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示:含指示、训示的意思。
14、子聿(yù):陆游的幼子。 学问:指读书学习,有做学问的意思。无遗力:用尽全部力量,一点也不保留。始:才。终:到底、毕竟的意思。浅:肤浅,浅薄; 绝知:深入、透彻的理解。躬行:亲自实践。领会古人做学问是不遗余力的,而青少年时期花的工夫往往要到年老时才能有所成就。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还是有限的,要深切地了解必须亲自实践才行。诗文赏析这首诗是由读书而生发的感想,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竭尽全力 ,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同时强调,从书本上获得的知识固然重要,但是要透彻地理解,一定要亲身实践。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10、村居即事
15、; 宋 ·范成大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注释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平江吴郡(今江苏吴县)人。南宋诗人。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山原:山陵(坡)和原野。白满川: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 子规:指杜鹃鸟。 了:结束。 蚕桑:种桑养蚕。 领会山坡、原野,遍地新绿,一片葱茏,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交相辉映,白茫茫一片。在那轻烟似的细雨中,杜鹃不停地啼叫着,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村里哪还有闲人呢?乡村里的男女老少,刚刚结束了种桑养蚕的活儿,又马上要开始插秧了。诗文赏析这首诗描写了乡村
16、四月紧张、繁忙的劳动场景。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与赞美,也表现出他对劳动人民、劳动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之情。11、江村晚眺宋·戴复古江头落日照平沙,潮退渔船阁岸斜。白鸟一双临水立,见人惊起入芦花。注释戴复古:(1169?)是南宋江湖派重要诗人。字式之,号石屏,黄岩(在浙江)人。 阁岸斜:斜靠在岸边。立:站立、伫立。领会江边沙滩平坦柔软,残阳的余辉笼照在上面,一派金红。江水已经退潮,一艘艘打渔船斜靠在岸边。一对白色的水鸟静静地伫立在江水旁,似醒还睡。突然,一个渔人来到江岸,水鸟惊觉,扑啦啦展翅腾起,转眼间没入开满白花的无边无际的芦苇荡中。诗文赏析这首诗
17、在“静”与“动”的描写安排上十分巧妙,诗人晚眺江边景色,一幅静态画面:落日、平沙、江水、渔船、白鸟,一切似乎凝固了,显得那么宁静而沉寂。突然,人来鸟惊。整个画面动了起来。另外色彩运用也恰到好处:黄色的沙滩,斑驳的渔船,深褐色的堤岸,碧绿的江水,青青的芦荡,白色的芦花,洁白的水鸟,在血红的残阳映照下,更显得色彩浓郁,陆离绚丽,耀人眼目。12、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注释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抚州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市)人,北宋前期著名词人。其代表作为浣溪沙、蝶恋花等。 新词:新填写的词。
18、无可奈何:不得已、没有办法。香径:散发着幽香的园中小路。领会 唱一曲新填写的歌词饮一杯美酒,依旧是去年一样的暮春时节,旧时的亭台。夕阳向西落下山去,什么时候才能再回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纷纷随风飘落去,好像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了回来。在小圆散发着花香的小路上我独自徘徊。诗文赏析 晏殊的这首词作于他在京城任职期间,抒发了词人吊惜残春、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情怀。其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千古传诵的名句。不仅因为这两句所描写的是暮春时节的典型景物,更主要的是因为它们能引起读者的美感联想,体悟它们的象征意蕴。 13、天净沙 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
19、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注释马致远:(约1250约1321),号东篱,大都 ( 今北京 )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曲牌名。枯藤(tén):干枯的藤萝。昏鸦:黄昏时的乌鸦。 天涯:天边,形容极远的地方。领会枯藤缠绕的老树栖息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旁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荒凉的古道上,迎着萧瑟的秋风走来一匹孤独的瘦马。夕阳已经朝西落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在天涯。诗文赏析整个小令只有28个字,但却写出了枯藤、老树等十个意象,组成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秋思图。以这组独具意境的景物表达了飘零异地的游子情怀,人与物、景、情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不
20、愧为“秋思之祖”,千古绝唱。14、水调歌头 中秋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注释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中期的文学巨匠,“唐宋八大家”之一。文艺才华颇高,散文、诗、词、书、画等,成就都很高。许多词作豪迈奔放,慷慨激越,形成了豪放词派。著有东坡全集。把酒:端起酒杯。 宫阙:指月宫。琼楼玉宇:美玉做成的楼宇,即仙宫。 不胜寒:不
21、能忍受清寒。 朱阁:朱红色的楼阁。绮(q)户:彩绘雕花的窗(门)户。恨:遗憾,不满意。婵娟:美好的样子,这里指美好的月亮。领会明月什么时候出现的?(我)端着酒杯问青天。不知道天上的月宫,今晚是哪年哪月?(传说神仙世界里只过几天,地下已是几千年,故此设问。)我想乘着风回到天上,又怕玉石砌成的美丽月宫,在高空中让人经受不住寒冷。在月中起舞,清影随人,孤单凄清,哪里比得上人间呢。 月亮绕过朱红色的楼阁,又低低地透进雕花的门窗里,照着心事重重不能安眠的人。(月亮)不该有人间的怨恨吧,可为什么总在人们离别时显得格外圆呢?人间总是会有悲伤与欢乐、离别与团聚;月亮总是有阴有睛、有圆有缺,这种事情自古就难得十
22、全十美。只希望离别的人都能健康平安,各自珍重,即使远隔千里还能共同观赏美好的明月。诗文赏析这首词由中秋赏月,抒发人生感慨,表现了作者因政治失意而引起的出世与入世的矛盾、凄凉寂寞之苦和对亲人的离别相思之情,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之情,善于自我解脱的达观豪放的精神个性。15、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南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注释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西。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社,土地神庙。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忽见(xiàn):忽现。“见”同“现”。 领会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诉说着丰收年。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中国电热水龙头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甜糯玉米市场供需平衡预测及发展行情监测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猕猴桃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模式下课程一体化的评估与质量保障机制研究
- 教育技术与商业融合的案例分析
- 运营保险知识培训课件
- 教育游戏化的智能技术应用研究
- 创新教育与人才培养政策探析
- 商业智能技术的趋势预测与策略制定
- 教育信息化与技术集成应用
- 产后出血的护理课件
- 新建自体血液回收机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GB/T 45004-2024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
- 新疆阿克苏地区(2024年-2025年小学六年级语文)统编版小升初真题(下学期)试卷及答案
- 西安邮电大学《软件工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鲜食玉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5.1延续文化血脉-(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
- 薪酬谈判协议范本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苏科版(2023)教学设计合集
- 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申报书
- 2024年秋新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教学课件 Unit 1 第1课时 Start up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