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语文综合试卷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语文初一语文综合试卷综合试卷人教版人教版【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一. 本周教学内容:综合试卷【模拟试题模拟试题】一.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 30 分)1. 给下列词语中的加点字注音。(4 分)(1)奢侈( )(2)鄙薄( )(3)差异( )(4)行辈( )2. 根据拼音写出词语中所空缺的字。(4 分)(1)丰 (yng)(2)拘 (j n)(3)(di) 惰(4)(m) 色3. 填写下列成语中所缺少的一个字。(4 分)(1) 轻怕重(2) 雀无声(3)孔 有力(4)屏气 神4. 在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下面画横线,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2 分)(1)它们的打闹并不过火,争斗也是天真无斜,

2、结果总是以几支歌结束。( )(2)但大自然似乎只富予了它们可爱的性情,却忽视了装扮它们。( )5. 根据课文或提示,写出横线上所空缺的诗词句。(6 分)(1) ?烟波江上使人愁。(2) ,隔江犹唱后庭花。(3)海内存知己, 。(4)剪不断, ,是离愁。(5)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中,表现小儿活泼可爱情状的两句是: , 。 6. 从括号里选择最恰当的一个词语,把序号填在句中的横线上。(2 分)(1)我提着这 (A. 灵巧 B. 灵活 C. 小巧)的小橘灯,慢慢地在黑暗潮湿的山路上走着。(2)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 (A. 温暖 B. 闷热 C. 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

3、界立即变得亢奋了。7. 下列句子中不是比喻句的一项是( )。(填序号)(1 分)A. 每一朵盛开的花像是一个张满了的小小的帆。B.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C. 这银河系像一个扁平的车轮,直径约八万多光年。8.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填序号)(1 分)A. 这次夏令营活动锻炼了我们不怕吃苦的精神。B. 这篇小说塑造了人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一个形象。C. 同学们的发言给了我很大的启发。9. 下列作品、作者和朝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1 分)A.石壕吏 杜甫 唐代B.泊秦淮 杜牧 唐代C.爱莲说 周敦颐 唐代10. 根据后面语句的内容和形式,在横线上应填入

4、的最恰当的一项是( )。(填序号)(1 分) ;高山无语,却体现出巍峨;大地无语,却展示出广博。A. 江河无语,却波涛汹涌B. 太阳无语,却放射出光辉C. 小草无语,却焕发着生机11. 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里画“”,错误的画“”)(4 分)(1)陋室铭中,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周围环境恬静、雅致。( )(2)大自然的语言一文中,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条理清楚地介绍了物候学的知识。( )(3)“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这句中“叹为观止”的意思是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 )(4)“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

5、石何?”这句中没有通假字。( )二. 阅读(共 30 分)(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回答 1215 题。(共 8 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12. 给语段中加“”的字注音。(2 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2)几欲先走( )13. 解释语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 分) (1)曳屋许许声 (

6、2)不能名其一处也 14. 按要求从语段中找出两个表示时间的词语,分别写在横线上。(2 分)(1)表示突然发生: (2)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15. 对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2 分)A. 虽然大家有一百只手,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B. 就算都有一百只手,一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头传来的声音。C. 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手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二)阅读下面现代文语段,回答 1621 题。(共 10 分)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ji o)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

7、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y u)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16. 这个语段选自课文 ,作者是 。(2 分)17. 根据语段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1)(ji o) 洁(2)(y u) 扬18. 画波浪线的语句表达了“我”对赵庄社戏 的心情,此段其他语句

8、中能够准确表达出这种心情的一个词语是 。(2 分)19. 根据语句所表达的意思,语段中“”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填序号)(1 分) A. 不是而是 B. 不但而且 C. 一面一面20. 画单横线的语句形象地描写出行船速度 和孩子们摇船技术 。(2 分)21. 画双横线的语句运用了( )的写作方法。(填序号)(1 分) A. 正面表现 B. 侧面烘托 C. 反面突出(三)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2228 题。(共 12 分)爱心无价 (1)一天,明明回到家,认真地对妈妈说:“妈妈,学校倡议给贫困山区的孩子捐款,我们班很多同学都捐了钱。”妈妈随即掏出破旧的钱包,取出两张 5 元钞票

9、,递给明明。明明没有马上接钱。妈妈似乎看出了什么,轻声地问:“孩子,怎么啦?”明明低着头,喃喃地说:“同学们把捐款交给老师时,很多人捐的是 50 元、100 元。”(2)明明在一所很有名气的小学读五年级,他们班很多同学的家境都不错。明明一向认真完成老师布(zh)的功课,这一次,他也想把自己的“功课”做好。况且,他们班的捐款数已经在学校领先了,他可不想拖集体的后腿。(3)妈妈的眉头好像微微地皱了一下。她望了望墙上明明的奖状,目光又落在重病卧床的明明爸爸身上。她迟疑了一下,但目光马上又恢复了往日的坚(y)。“孩子,不要低头,妈妈明白你的心思。10 元钱虽少,但也表达了我们的爱心。”妈妈用粗糙的双手

10、轻轻托起明明的头说,“爱心是给予别人的真诚关怀,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只要你好好学习,将来就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就会用你的力量,为他人献出更多的爱。”明明忽闪着大眼睛静静地听着,点了点头。(4)第二天,明明高高兴兴地来到学校,把 10 元捐款郑重地交给了老师。老师在班会课上表扬了每一位捐款的同学。明明抬着头,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5)妈妈的那一番话,从此深深地在明明的心里。那是明明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一次特殊的教育。正是那次难忘的经历,使他正确地领悟了“爱心”的含义。22. 给文中的加点字注音。(2 分) (1)随即( )(2)粗糙( )23. 根据文中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

11、(1)布 (zh)(2)坚 (y)24. 文中的“”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一个词应是( )。(填序号)(1 分) A. 留 B. 刻 C. 记25. 对短文第(1)段中“明明没有马上接钱”的原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2 分)A. 明明觉得妈妈给他的钱比其他同学的捐款少,对妈妈很不满。B. 明明在班里是个好学生,他想把捐款这项特殊的“功课”也做好。C. 明明不想因为自己捐款少而拖集体的后腿。26. 从短文的记叙顺序看,第(2)段属于( )。(填序号)(1 分)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27. 短文第(3)段中写道:“她迟疑了一下”,“迟疑”反映出妈妈当时矛盾的心理。妈妈为什么会

12、“迟疑”?请联系上下文,用自己的语言回答。(2 分) 28. 对短文结尾处“爱心”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填序号)(2 分)A. 爱心是给予别人的真诚关怀,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B. 爱心是富有的人对贫困的人的付出,是金钱的给予。C. 爱心是给予素不相识的人的真诚关怀,不包括自己的亲人。三. 作文(40 分)在生活中,有一些“声音”时时与我们相伴,像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教导、朋友的安慰你印象最深的“声音”是什么?它使你想起了哪些往事?又使你领悟到什么道理?请你围绕自己最难忘的“声音”选择合适的材料,写一篇 500 字以上的记实作文,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题目自拟。要求:1. 中心明确,内

13、容具体,结构完整,语言通顺。2.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3.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注意:注意:答案仅供参考,最后以标答为主。一.1.(1)ch (2)b (3)ch (4)hng2.(1)盈 (2)谨 (3)怠 (4)暮3.(1)拈 (2)鸦 (3)武 (4)凝4.(1)斜邪 (2)富赋 5. (1)日暮乡关何处是(2)商女不知亡国恨(3)天涯若比邻(4)理还乱 (5)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6.(1)A (2)C7. B 8. C 9. C 10. B11.(1) (2) (3) (4)二.(一)12.(1)jin (2)j13.(1)拉 (2)说

14、出14.(1)忽(2)俄而15. C(二)16. 社戏;鲁迅17.(1)皎 (2)悠18. 依依不舍;回望19. C20. 快;高超21. B(三)22.(1)j (2)c o23.(1)置 (2)毅24. B 25. A 26. C 27. 妈妈知道明明是个好学生、不愿拖集体的后腿,可因爸爸病重,家里又拿不出更多的钱。 28. A三. 略【试卷分析试卷分析】1. 本次试卷依然紧扣教材,从语文基础知识、阅读、写作三个方面出题,题目重点突出,难易程度适度。2. 试题的语言积累与运用部分中的 14 题重点考查字的书写,紧紧抓住教材中的多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及个别易错的生字进行考查。第 5 题考查了书中的古诗的重点诗句。611 题考查了近义词、修辞病句、文常等方面的知识。3. 阅读分课内和课外两部分,课内语段选了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