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5 将进酒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_第1页
高中语文 15 将进酒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_第2页
高中语文 15 将进酒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_第3页
高中语文 15 将进酒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_第4页
高中语文 15 将进酒优化设计 大纲人教版第5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5将进酒这首诗的感情奔涌跌宕,大起大落,感情的发展极快,试对诗人的感情发展脉络加以分析。参考答案 全诗以愤激为感情基调,开头悲叹人生短暂,接着因悲而生寻欢之意,准备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借酒抒发其愤世嫉俗之情,到结尾更将这一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使抒情达到了高峰。试将“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作一比较,说说二者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提示 这首诗作于“安史之乱”的前夜,其时唐玄宗沉溺女色,宠信奸佞,朝纲废弛,官场黑暗,社会极度腐败,豪门贵族寻欢作乐,不念国事。诗人对此极为愤慨,“钟鼓馔玉不足贵”表达的正是对权贵们的鄙弃不屑和强烈的

2、否定;但他又无力改变这一切,只能消极反抗,于是“但愿长醉不复醒”。“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都表现了诗人对权贵的愤慨和否定、鄙弃和蔑视;所不同的是,前者所谓“但愿长醉不复醒”消极逃避,显得愤激而消沉,而后者所谓“开心颜”则包含着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显得愤激而决绝。在表达形式上,前者婉曲,以“钟鼓馔玉”借代权贵,后者直白,锋芒直指权贵,情绪急切。1.实词伐疏2.虚词曾诸乃同步阅读1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将进酒( )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 )岑夫子( )钟鼓馔玉不足贵( )斗酒十千恣欢谑( )呼儿将出换美酒( )千斤散尽还复来( )答案

3、qin zn pn cén zhuàn xuè jin sn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1)高堂明镜悲白发( )(2)会须一饮三百杯( )(3)钟鼓馔玉不足贵( )(4)斗酒十千恣欢谑( )(5)径须沽取对君酌( )(6)与尔同销万古愁( )(7)但愿长醉不复醒( )(8)主人何为言少钱( )答案 (1)高大的厅堂(2)应当(3)值得(4)放纵(5)即、就(6)代词“尔”(7)只(8)为什么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C.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D.烹羊宰

4、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答案 A4对第一段诗句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诗人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老,以黄河的伟大永恒衬托生命的渺小脆弱。B.“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间的事,把本来短暂的人生说得更短暂。C.“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现了作者消极的思想: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因为人生寿命如黄河之水耗入海,一去不复返,因此,应及时行乐,莫负光阴。D.“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诗人乐观自信地肯定自我价值的宣言,流露出怀才不遇和渴望用

5、世的积极思想感情。答案 C5对全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进酒是一首劝酒歌,诗人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中的不平之气,也表达了施展抱负的愿望。“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两句,是诗的主旨,有统摄全诗的作用。B.全篇诗情忽张忽翕,大起大落,由悲转乐、转狂放、转愤激、再转狂放,最后结于“万古愁”,回应篇首,奔放跌宕。C.诗中起兴夸张的手法运用得颇具特色。如诗篇开头的两组夸张的长句,就有抓风海雨而来之势,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诗中屡用巨额数字“十千”“千金裘”“万古愁”表现了豪迈诗情,略给人空浮之感。D.诗句以七言为主,间以三、五、十言“破”之,长短不一,参差错综,使得快慢多变,一泻千里

6、。答案 C6起兴与夸张手法的运用是本诗颇具特色之处,请各举一例予以解说。答案 (1)起兴手法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特色:开篇用长句起兴,借天上而来不再复回的黄河之水、明镜中转眼雪白的头发,来感慨人生之短暂,尽吐心中之郁闷,引出“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2)夸张手法诗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特色:一方面表现了诗人浪漫、狂放的气质和性格,同时很好地照应了下文“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的主旨,也为文末“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开阔而旷达的胸襟作了很好的铺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10题。君不见黄河之

7、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B. C.D.解析 D.请/拿;A.应当;B.再;C.介词,为。答案 D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烹羊宰牛且为乐 且:暂且。B.

8、与君歌一曲 歌:唱歌。C.径须沽取对君酌 取:拿取。D.与尔同销万古愁 销:消除。解析 C.语助词。答案 C9选出下面的诗句翻译正确的一项。(1)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A.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B.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像青丝一般黑,傍晚已成了雪白。C.可叹那明镜里父母的头发已经变白,早晨还是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成了白雪。D.可悲的是从高大厅堂的明镜里看到自己的头发已变白,早晨还像一根根的青丝,傍晚已变成了白雪。解析 注意“高堂”的准确翻译,以及后一句中比喻的体现。答案 A(2)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

9、恣欢谑( )A.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地平和与欢乐,喝一斗酒赏十千钱,纵情地欢乐。B.陈王曹植从前设宴时非常地平和与欢乐,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C.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着千钱一斗的名贵酒,纵情地欢乐。D.陈王曹植从前在平乐观设宴,喝一斗酒赏一千钱,纵情地欢乐。解析 注意“平乐”“斗酒十千”的翻译。答案 C10诗中运用陈王曹植的典故的作用是什么?答案 三国时期的陈王曹植是个才华横溢的人物,因为被其兄曹丕所忌恨而郁郁不得志,只能借酒浇愁、以泪度日,最后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诗人由曹植想到了自己同样怀才不遇,因权贵当道,使自己为国效力的志向无法实现,英雄无用武之地。作者是借曹植的典

10、故尽吐心中的不平。延伸阅读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秋 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这首唐诗借秋景抒情,诗中的秋景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 本诗描写的景物是秋日晴空,一鹤排云,矫健凌厉。本诗借这些物象,抒发了奋发有为的凌云壮志。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放言(其三)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注。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注:钻龟与祝蓍都是古代占卜的方法。颔联作者自注“真玉烧三日不热,豫章木生七年而后知”。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这首诗蕴涵

11、着深刻的哲理。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解析 本诗先用辨玉的品质和树的成材与否需要一定时间来正面说,然后又用周公和王莽两人的史例说明如果不通过长时间的观察和考验,而只看表面现象,就会将真相蒙蔽,以伪为真。列举正反事例,深入浅出地说明了道理。答案 同意。这首诗主要说明了解人的品德和为人需要长期的观察和考验,不能在短时间内凭表面现象评定一个人的本质。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题张十一旅舍韩 愈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认为,本诗托榴花的形象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答案 (示例)同意。本诗描绘了榴花的鲜艳美丽,表达

12、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进而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 ,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李白将进酒)(3)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山居秋暝)答案 (1)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3)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李白诗歌中的英雄主义色彩李白诗歌是波澜壮阔的盛唐诗潮中最引人瞩目、动人心弦的。他的诗,最充分地、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其饱满

13、的青春热情,争取解放的蓬勃精神,积极乐观的理想展望,强烈的个性色彩,汇成了中国古代诗史上格外富有朝气的歌唱。而他对英雄主义的礼赞更是令人瞩目。其一:李白诗歌中英雄主义精神是他强烈的任侠作风的表现。李白生平浪迹天下,慷慨自负,不拘常调。“常欲一鸣惊人,一飞冲天,彼渐陆迁乔,皆不能也。”他尚武轻儒,脱略小节轻财好施,豪荡使气。这就养成了他崇尚英雄的性格。反映在诗歌中,他从无数古代英雄的风度、气派中吸取力量,把现实的理想投影到历史中去,从而在诗歌中建立起英雄性格的人物画廊。他歌颂草泽,际会风云的英雄,如梁甫吟,写太公望:“君不见朝歌屠叟辞棘津,八十西来钓渭滨;宁羞白发照清水,逢时壮气思经纶。广张三千

14、八百钓,风期暗与文王亲。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歌颂视功名如草芥的义士,如古风其十写鲁仲连“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耀。却秦振英声,后世仰末照。意轻千金赠,顾向平原笑。吾亦澹荡人,拂衣可同调。”歌颂爱才若渴、礼贤下士的英明君王,如行路难其中的:“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槐,拥彗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赞美傲岸不驯、坚持布衣尊严的名臣,如梁甫呤中的郦食其: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骋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旋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他笔下的英雄大多是在动荡变乱的非常时期在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人物,而且与抒情主人公打成一片,浑然而不可分。例如他在赠酬友朋的诗中说:风水如见资,投竿左皇极。其二:李白对英雄的崇敬和礼赞是他自身济世经国、建功立业伟大理想的折射。李白一生理想远大,抱负高远。“济苍生”“安社稷”是他最大的愿望,即使在遭谗毁、贬谪之时,他也怀着“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盖”政治理想,而不是避世隐居。所以,大量的歌颂古代英雄名臣的诗篇出现在他的笔下。他对诸葛亮君臣如鱼得水,无比羡慕,并表示“余亦草间人,颇怀拯物情”。他深情地吟咏着张良,谢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