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20152014-2015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含答案沈阳二中) 2014-2012014-2015 5高一语文上学期期中试卷(新人教含答案沈阳二中) 注意事项:1 1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H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 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 I I 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 (9 9 分,每小题 3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I I3 3 题。荐举与科举从理论上说,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 才通常不是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就结果而言,荐举制在乱世环境与 治
2、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所取得的效果判然有别。在春秋战国及曹操时代,荐举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尤其是曹操,提 出了唯才是举的选官标准,宣布一个人不管出身如何卑微、品德如何 恶劣、曾有过何等的劣迹,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他都会重用。 荐举之所以能在乱世执行较好,主要原因是乱世存在有效的危机约束 机制。生死存亡的竞争环境使大家真正成为 “同一战壕的战友 ”,成为 损俱损,一荣俱荣 ”的命运共同体。无论上司简拔下属,还是下属拥戴 上司,都不得不把真才实干放在首位。可是,荐举一旦到了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没有乱世里的那套 生死存亡的危机约束机制,人的私心及贪欲很快就暴露出来,将荐举 制中脆弱的理性及公
3、平掏空。无论是两汉察举制还是魏晋南北朝九品 中正制,实行不久都很快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不副实。察举制的结果 是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九品中正制的结果是,负责选人的中正(官名)一点也不中正,屁股 完全坐到了世家大族那一边,使该制度彻底沦为世家大族把持政治的 工具。而科举制实际上也就是中国人情非得已时所划的一道杠杠而已。科举 制与其说是较为优秀的官僚选拔制度,不如说是至为优秀的文人选拔 及塑造制度。科举及第者多是一流的文人,而一流的文人却多非一流 的政治家。文人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简单的问题弄得很复杂,而政治 家最大的特点是善于把复杂的问题提炼为很简单;文人最
4、需要的是多 情,而政治家最忌讳的是妇人之仁。从从政的需要来看,科举出身的文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 可是,科举偏偏令苏轼之类 天生就是文人”的人,其人生志向或者说是 人生第一志向不是写诗而是做官,且官瘾都还不小;同时科举还使他 们不仅能当上官,而且多半要在仕途上不断地遭遇坎坷及沧桑,进而 因为沧桑而柔肠寸断,由于坎坷而入木三分,总之是越来越适宜写诗 了。结果事与愿违,一心想当的大官未必当成,大诗人反倒切切实实 地做成了。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正面意义较多,毕竟科举堪称国人自行设计并 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 ”的最严密、最公平(但非公正) 的选官制度, 毕竟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大多是聪明人,用
5、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 要好。但从今天的角度看,科举又确实负面性很多。科举诞生后,中国读书 人的心被牢牢拴在乌纱帽上,眼睛则被紧紧锁在获得乌纱帽必备的敲 门砖 儒家经典及文学创作上, 对社会发展作用更大、 更直接、 更具 体的自然科学技术,却被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科举走向成熟、发达 的宋代以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 挖潜力, 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可结果却是越想越片面,越 走越极端,越 “发展 ”越钳制人性,直到今天仍余孽未消。科举使中国读书人纷纷成为或者渴望成为统治体系内的一员,使传统 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建帝制的异端及挑 战者,无
6、法产生不同于封建制度、思想及伦理的新制度、新思想、新 文化,从而直接导致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科举本质上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久而久之,科举制也就很自然地强 化了国人本已浓厚的名利心, 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 “成王败寇 ”论人生高 低的非正常心态,使整个社会对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1.1. 下列有关 “荐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A.A. 荐举制造就了中国社会惯以 成王败寇”论人生高低的非正常心态, 使整个社会对失意者缺乏应有的包容度。B B .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 鸡”,可见,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里,九品中正制出现了极其严重的名 不
7、副实。C.C. 荐举制是一种合理的官僚选拔制度,因为优秀的政治人才通常不是 考试所能选拔出来的。D.D. 荐举制在乱世执行较好,而在治平及大体可以苟安的环境中,则被 掏空了脆弱的理性及公平。2.2. 下列有关 “科举制”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A.A. 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都是聪明人,用聪明人治理国家总比笨蛋要好。B.B. 在历史的时空里,科举的负面性很多,它让中国读书人的心被牢牢 拴在乌纱帽上。C.C. 科举制诞生后,中国读书人心无旁骛地在人的内心世界兜圈子、挖 潜力,试图从心灵的角度寻求突破,以救众生。D.D. 科举选拔出的人多属智商很高、情商偏低之类,多非一流的政治家。3.
8、3. 下列分析推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 3 分)A.A. 在缺乏危机约束机制下,荐举制得以较好实行的前提之一是:荐举 者须是既有识人慧眼又具无私品德的人。B.B. 科举虽然堪称国人 自行设计并制造、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最严密、 最公正的选官制度,但在本质上,却是将读书彻底名利化。C.C. 科举不仅使中国读书人几尽忽略自然科学,且高度强化了国人官本 位意识,还使传统中国社会始终缺乏独立的知识阶层,缺乏真正的封 建帝制的异端及挑战者。D.D. 无制度保证荐举者公正无私,且荐举权基本被贵族垄断,所以九品 中正制在诞生不久自然地走向了初衷的反面,成为贵族把持政治的工 具。二、古代诗文阅读
9、( 3636 分)(一)文言文阅读( 1919 分)晏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岁,能属文。景德初,张知白安抚江 南,以神童荐召,与进士千余人并试廷中。殊神气不慑,援笔立成, 帝嘉赏。赐同进士出身,时相寇准曰: “殊江外人。 ”帝曰: “张九龄非 江外人耶! ”后二日,复试诗、赋、论,殊奏: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 题。 ”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 左庶子。帝每访以事,率用方寸小纸细书,已答奏,辄并稿封上,帝 重其慎密。仁宗即位,章献太后权听政,宰相丁谓、枢密曹利用各欲独见奏事, 无敢决其议者。殊建言,群臣奏事太后者,垂帘听之,皆无得见,议 遂定。后拜枢密
10、副使。 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 忤太后旨, 罢知宣州, 改应天府,延范仲淹以教生徒。自五代以来,天下学校废,兴学自殊 始。召拜御史中丞,兼三司使。拜参知政事。陕西方用兵,请罢内臣 监兵,兼以阵图接诸将,使得应敌为攻守。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 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悉为 施行。康定中, 拜同平章事兼枢密使。 平居好贤, 当世知名之士, 如范仲淹、 孔道辅皆出其门。及为相,益务进贤材。而仲淹,韩琦,富弼皆进用 至于台阁,多一时之贤。帝亦奋然,欲因群材以更治。徙陈州许州, 稍复礼部刑部尚书,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徙河南府,以疾请归 京师访医药。逾年,病寝剧,乘舆将
11、往视之,驰奏曰: “臣老疾,行愈 矣,不足为陛下忧也。 ”已而薨,帝虽临奠,以不视疾为恨。赠司空兼 侍中,谥 “元献 ”。 殊性刚简,奉养清俭,累典州,吏民颇畏其悁急。善知人,富弼、杨 察,皆其婿也。文章赡丽,应用不穷。尤工诗,闲雅有情思,晚岁笃 学不倦。4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A.A. 七岁,能属文属:写作B.B. 援笔立成援:拿C.C. 忤太后旨忤: :违反D.D. 尤工诗工: :工整 5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晏殊刚正率直的一组是() (3 3 分) 臣尝私习此赋,请试他题 疏论张耆不可为枢密使 天下学校兴学自殊始 请罢内臣监兵,兼以
12、阵图授诸将 凡他司之领财利者,悉罢还度支 以疾请归京师访医药A.A. B.B. C.C. D.D. 6 6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3 分)A.A. 晏殊小时被誉为神童, 并被张知白举荐给朝廷。 在廷诗中表现出过 人的才华,受到皇帝的称赞。B.B. 晏殊行事很谨慎,仁帝即位后,他用 垂帘听政”的办法解决了大臣 丁渭和曹利用之间的争端。C.C. 晏殊很注重向朝廷举荐贤能的人才,当时名士范仲淹、孔道辅等人 都是他的门生,并都受到了他的举荐。D.D. 晏殊在外遭贬期间生病,后来回京治病。这期间仁宗曾亲自探问, 但不久晏殊病逝,引起仁宗深深痛惜。7.7. 把文言文阅读
13、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10 分)(1 1) 帝爱其不欺,既成,数称善,擢秘书省正字,累官翰林学士,迁 左庶子。(5 5 分)(2 2) 及募弓箭手教之,以备战斗,又请出宫中长物助边费。 (5 5 分)(二)古代诗歌阅读( 1111 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8989 题。水村闲望俞紫芝画桡 两两枕汀沙,隔岸烟芜一望赊 。翡翠 闲居眠藕叶,鹭鸶别业 在芦花。 溪云淡淡迷渔屋,野旆翩翩露酒家。可惜一绷 真水墨,无人写得寄京华。注: 俞紫芝:笃信佛教,得其心法,终身不娶不仕。 桡:船桨, 指代船。 赊:语助词。 翡翠:翠鸟。 别业:指白鹭栖息的地 方。 绷:布幅。8.8. 诗歌描写了
14、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 ?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 ?(5 5 分)9.9. 结合颔联和颈联简要分析诗歌景物描写的手法。 (6 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 6 6 分) 10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部分。 (6 6 分)(1 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 ) (2 2)此中有真意,。(陶渊明饮酒)(3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陶渊明桃花源记)(4 4),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战国策)(5 5)舞幽壑之潜蛟,。(苏轼赤壁赋)(6 6)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2525 分) 11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1
15、)( 4 4)题东坡居士林语堂苏东坡由现在起 , ,由情势所迫,要一变而为农夫,由气质和自然的爱 好所促使,要变成一个隐士。社会,文化,学问,读历史的教训,外 在的本分责任,只能隐藏人的本来面目。若把一个人由时间和传统所 赋予他的那些虚饰剥除净尽,此人的本相便呈现于你之前了。苏东坡 若回到民众之间,那他就犹如在水中的海豹。在陆地上拖着鳍和尾巴 走的海豹,只能算是半个海豹。苏东坡最可爱,是在他身为独立自由 的农人自谋生活的时候。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头戴斗笠、手扶犁耙、 立在山边田间的农人 倘若他也能作好诗, 击牛角而吟咏。他偶尔喝 醉, 甚至常常喝醉而月夜登城徘徊。这时他成了自然中伟大的顽童 也许
16、造物主根本就希望人是这副面貌吧。在元丰三年(10801080)正月初一,苏东坡已和长子迈离开京都,起程 前往幽居之地黄州。黄州是长江边上一个穷苦的小镇,在汉口下面约 六十里地。苏东坡幸而死里逃生,至少是个惊心动魄的经验。他开始深思人生 的意义。在六月他写的别弟诗里,他说他的生命犹如爬在旋转中的磨 盘上的蝼蚁,又如旋风中的羽毛。他开始沉思自己的个性,而考虑如 何才能得到心情的真正安宁。他转向了宗教。在元丰四年(10811081),苏东坡真正务农了。他开始在东坡一片田地里 工作,自称“东坡居士 ”。他过去原想弃官为农, 没料到在这种情形之下被迫而成了农夫。在他那东坡八首前面的小序中说:地既久荒,为
17、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释耒而叹,乃 作是诗,自愍其勤。庶几来岁之入,忽忘其劳焉。”他看着稻茎立得挺直,在微风中摇曳,或是望着沾满露滴的茎在月 光之下闪动,如串串的明珠,他感到得意而满足。他过去是用官家的 俸禄养家糊口;现在他才真正知道五谷的香味。苏东坡的邻人和朋友是潘酒监、郭药师、庞大夫、农夫古某;还有 一个说话大嗓门跋扈霸道的婆娘,常和丈夫吵嘴,夜里像猪一般啼叫。 黄州太守徐大受、武昌太守朱寿昌,也是对苏东坡佩服得五体投地的 人。再一个是马梦得(字正卿),始终陪伴着苏东坡,而且非常忠实可 靠.过去已经追随苏东坡二十年。苏东坡曾说,他的朋友跟随他而想 发财致富,那如同龟
18、背上采毛织毯子。那时苏东坡又吸引了一些古怪的人物,其中两个是道士。因为苏东 坡对长生的奥秘甚感兴趣,子由特别介绍其中一个去见苏东坡,此人 据说已经一百二十岁,后来这位道长就成了苏家的常客。但是东坡最好的朋友是陈慥。今天中文里有 季常之癖”一个典故,季 常是陈慥的号。陈季常这个朋友,苏东坡是可以随便和他开玩笑的。 苏东坡在一首诗里,开陈季常的玩笑说: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地心茫然。”因为这首诗,在文言里 用河东狮吼”就表示惧内,而陈季常是怕老婆的丈夫.这个名字也就千 古流传了。苏东坡自己善于做菜,也乐意自己做菜吃,他太太一定颇为高兴。 根据记载,苏东坡认为在黄州猪
19、肉极贱,可惜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他颇引为憾事。他告诉人一个炖猪肉的方法,极为简单。就是用 很少的水煮开之后,用文火炖上数小时,当然要放酱油。他又发明了一种青菜汤,就叫做东坡汤。这根本是穷人吃的,他推 荐给和尚吃。方法就是用两层锅,米饭在菜汤上蒸,同时饭菜全熟。 下面的汤里有白菜、萝卜、油菜根、芥菜,下锅之前要仔细洗好,放 点儿姜。(11)在这种农村气氛里,他觉得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像田园诗人陶潜的生 活,他对陶潜极其佩服。苏东坡写过一首诗,说陶潜一定是他的前身。 这种说法若出诸一个小诗人之口,未免狂妄自大,若苏东坡说出来,只觉得妥当自然。他越读陶诗,越觉得陶诗正好表现自己的情思和生 活。(1
20、2)苏东坡很容易接受哲学达观思想的安慰。在雪堂的墙上门上,他写了三十二个字给自己昼夜观看,也向人提出四种警告: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蛾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13)失去人间美好的东西之人,才有福气!苏东坡能够到处快乐满足,就是因为他持这种幽默的看法。后来他被贬谪到中国本土之外的琼崖 海岛,当地无医无药,他告诉朋友说:每念京师无数人丧生于医师之手,予颇自庆幸。”(14)苏东坡现在衣食足堪自给,心满意足。他今日之使我们感到亲切自 然之处,是那一片仁爱心。当年在他所住地区溺死初生婴儿的野蛮风 俗,最使他痛心。苏东坡自己成立了一个救儿会,请心肠慈悲为人正 直的邻居读书
21、人古某担任会长。救儿会请富人捐钱,每年捐助十缗, 多捐随意,用此钱买米,买布,买棉被。古某掌管此钱,安国寺一个 和尚当会计,主管账目。这些人到各乡村调查贫苦的孕妇,她们若应 允养育婴儿,则赠予金钱、食物、衣裳。苏东坡说,如果一年能救一 百个婴儿,该是心头一大喜事。他自行每年捐出十缗钱。他行的才是 最上乘的佛教教义。(15)我总以为,不管何处,只要人道精神在,宗教即可再兴;人道精神 一死,宗教也随之腐烂了。(摘自苏东坡传第十五章东坡居士 ,有删节)(1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 5 分)A.A. 头戴斗笠、手扶犁耙、立在山边田间并且能作好诗、击牛角而吟咏 的农人是
22、中国人由心里就赞美的形象。由此可见,造物主一定希望人 以这副面貌出现。B.B. 被迫成为农夫的苏东坡,深深地体验到了田间劳作的艰辛。这对一 个毫无经验又要以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应是一种压力和折磨,但苏 东坡却从中感到得意和满足。C.C. 陶渊明是一个隐士,他的诗表现了苏东坡的情思和生活,因而苏东 坡仰慕陶渊明,要追寻陶明,做一个真隐士。D.D. 苏东坡用三十二个字警醒自己,不要贪图享乐。我们从中可以真切 感受到,他之所以能够到处快乐满足,是因为他拥有豁达的心胸和正 确的得失观。E.E. 传记引用了苏东坡的诗文,使得传记更具有真实性,更能突出传主 的思想品格。 另外,本文视角独特, 思路清晰,
23、手法新颖, 选材精当, 可于平淡中见深长。(2 2) 本文题目为东坡居士 ,联系全文,说说苏轼为什么要自称 “东 坡居士”(?6 6 分)(3 3) 结合文章具体内容, 分析苏东坡转向宗教的原因以及划线语句 “我 总以为, 不管何处, 只要人道精神在, 宗教即可再兴。 人道精神一死, 宗教也随之腐烂了 ”的含义。(6 6 分)(4 4) 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有充分的理由不快乐,但他却能事事处处体会 到快乐甚至创造快乐。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苏东坡的快乐,并谈谈你 从中得到了什么启发。 ( 8 8 分)第H卷表达题四、语言文字运用( 2020 分)12.12.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4、(3 3 分)A.A. 所谓研究,其核心事件就是处心积虑、绞尽脑汁地思考。唯有思考, 才可能产生创新的思想火花、新的认识和新的学术观点。B.B. 昨晚,一名女子过马路时沉浸在音乐中,对外界充耳不闻,因躲闪 不及被一辆水泥搅拌车撞伤。C.C. 20132013 年 2 2 月 1212 日, 朝鲜悍然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引发了国际社会 广泛关注,日、韩、美做出紧急应对,致使半岛局势陷入不绝如缕的 境地。D.D. 这时一道闪电仿佛一把利剑划破长空,紧接着穿云裂石的炸雷响了 起来随后豆大的雨点倾盆而下。13.1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 3 分)A.A. 我出身平凡但我精神高贵,我非
25、书香门第但我思想上进,我不甘平 凡,更不甘平凡地活着。B.B. 西大街,是我留在这个城市里最多记忆的地方。儿时的母亲常常带 我来这里访亲, 后来我读书, 就在一箭之外的城墙脚下。 多少个夜晚, 我的脚印几乎能将这条大街上每家铺子的门槛磨平。C.C. 这一方面需要管理者在加大制度建设完善的同时,将道德约束融入 进去,德法合一规范公民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公民 接受道德养成教育。D.D. 因此,我们不妨将网络用语再沉淀一下,在经历时间的检验之后, 再去粗取精,选取那些有生命力和影响力的网言网语,为现代汉语注 入新鲜健康的血液。14.14.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 排序最恰当的一
26、项是 ()(3 3 分)1尤其是 PM2.5PM2.5 (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 2.52.5 微米的颗粒物) 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 “元凶 ”2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阴霾天气现象出现增多,危害加重3雾霾天气是一种大气污染状态4中国不少地区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5雾霾是对大气中各种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6统称为 “雾霾天气 ”A A.B.C.D D.1515下面这段文字提供了黄山哪几个方面的具体信息,请用四个短语 概括。(5 5分)大自然是崇高、 卓越而美的。 它煞费心机,创造世界。它创造了人间, 还安排了一处胜境。它选中皖南山区。它是大手笔,用火山侵入的手
27、法,在周围一百二十公里、面积千余平方公里的一个浑圆的区域里, 分布了这么多花岗岩的山峰。大自然布置完毕,就把胜境给予人类。、1616仿照下面的语句,另写一组句子,使前后意思衔接一致。 宽容是大海。它能容下江河,也能容下小溪,他能容下竞游百舸,也 能容下一叶扁舟。五、写作( 6060 分)171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800 字的议论文。( 6060分)福尔摩斯曾说:真相,往往在你多看一眼中显露。苹果从树上落下, 牛顿多看了一眼,发现了万有引力。一位睿智的老人对年轻人说,有时地狱与天堂的距离很近,关健在于你多看一眼。田纳西 ? ?威廉姆在名 剧欲望号街车 中说,生活不是缺少美
28、, 而是缺少多看一眼的执著。 列夫 ? ?托尔斯泰曾深情地说, 留心身边的人和事, 关注你爱和爱你的人, 多看一眼,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妙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 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沈阳二中 2014-2015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1717 届)语文试题答案1.D2.D3.B4.D5.A6.D1.D2.D3.B4.D5.A6.D7.7.(1 1)宋真宗喜欢他的诚实不欺,待晏殊写完后,宋真宗看了连连称 好,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后来晏殊做官至翰林学士,又被任命为左 庶子。(数,擢,累官各 1 1 分,句意 2
29、 2 分)(5 5 分)(2 2)及时招幕弓箭手进行训练,以作好战斗的准备;晏殊还请求拿出 皇宫中多余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 (“及,以,长物 ”各一分,句意 2 2 分)( 5 5 分)8 8(1 1)诗歌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 (总说 1 1 分)船泊烟岸、 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 (分析 2 2 分)从 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情感 2 2 分)9.9. 远近结合。(手法 2 2 分)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 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分析 1 1 分) 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手法 2 2 分)溪云、酒
30、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 有静,更增情味。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 闲适之情荡漾其间。(分析 1 1 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 分)10.10. (1 1)陟罚臧否( 2 2)欲辨已忘言( 3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4)能 谤讥于市朝( 5 5)泣孤舟之嫠妇( 6 6)举匏樽以相属1111(1 1)A A、C C(2 2) “东坡”是他被贬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农 耕的地方,这里有他辛勤的汗水,更有他自力更生的快乐,是一个有 特殊意义的地方,故以 “东坡”为号。 居士,即学佛的居家之士,介 乎隐士和佛徒之间。他此时是一个被
31、贬的人,想从宗教中寻找心灵的 解脱安宁,但他选择的是参禅而不是遁人空门,而且受气质和自然的 爱好所促使,他选择做隐士。 此刻的他,以 “东坡居士”自称,符合他的 处境也符合他的心境。 他以这段特殊的经历的标志为号,表明他不 以这种身份、生活为辱,反以这种身份、生活为豪,这体现出他的豁 达快乐的天性。(每点 2 2 分,答对三点即满分)(3 3) 苏东坡死里逃生后,开始深思人生的意义,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 常,欲寻求心灵的真正安宁,于是,他转向了宗教。 (2 2 分)这句话是 对苏东坡的赞美与肯定。(2 2 分)赞美苏东坡具有人道精神,在被贬遭 难的时候,还心系百姓疾苦、 ,而且亲自奔走,通过救婴
32、儿来解决百姓 的实际问题。宗教应该以救人渡生为宗旨,不如此,则毫无意义。 ( 2 2分)(4 4)苏东坡身体力行了宗教救苦救难的教义。身处逆境的苏东坡有充 分的理由不快乐,但他却能事事处处体会到快乐甚至创造快乐,更可 贵的是,他的快乐是跟百姓大众联系在一起的。 (2 2 分) 林语堂举了许多事例来表现这一点: 务农之乐。务农是艰辛的,尤 其对一个毫无经验又要以此为生的士大夫来讲,这还是一种压力和折 磨。但苏东坡却从中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务农之乐。 交友之乐。被贬 至穷乡僻壤,苏轼可交往的朋友甚少,但他照样可以从中体会快乐。 他与老百姓交朋友,能感受淳朴的友情。与不离不弃的朋友交往,感 受忠贞的友情
33、。还有与奇人异友交往的乐趣,更有与好友交往的无拘 无束的乐趣。做菜之乐。苏轼从庸常的家居生活中也能体验快乐, 在做菜中苏轼体验创造的快乐。 无医之乐 (幸存之乐)。病痛时无医 无药,这是可悲之事,但苏轼却也能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品出其中的乐。 救人之乐。苏轼不以自己的苦为苦。在救婴的过程中,苏轼为能解 民困、导民风而感到快乐。 隐居之乐。苏轼过着艰苦的生活,但他 十分满足,觉得一偿心愿,觉得自己天生适合隐居,因此,他以陶潜 为榜样,甚至认为自己是陶潜转世,以自己像陶潜那样农耕与写作为 快乐。(3 3 分,答出三点即可。)启发示例:可以谈人要达观豁达,正确看待得失;人要热爱生活享受 生活,就像苏东坡
34、做菜一样,用心对待每一件小事,从细微处也可以 品出快乐,甚至可以创造快乐;人要热爱劳动,才能真正享受收获的喜悦;人要有朋友,真挚的友情,朋友的陪伴、支持,这些都是快乐的源泉;人要关心他人,能帮助别人的人是快乐的;人应该追求精神的自由、 心灵的喜悦, 这才是生命的本真; 人应该懂得收藏和珍惜点 滴的快乐(3 3 分)1212C13C13D14D14A A1515( 5 5 分)地理位置、形成方式、范围(区域)面积、构成成分(组 成物质)1616( 6 6 分)参考答案:宽容是高山。它能容下鲜花,也能容下荆棘; 它能容下参天大树,也能容下一棵小草。1717( 6060 分)参见高考阅卷标准。201
35、4-20152014-2015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 1717 届)语文试题答案1.D2.D3.B4.D5.A6.D1.D2.D3.B4.D5.A6.D7.7.( 1 1)宋真宗喜欢他的诚实不欺,待晏殊写完后,宋真宗看了连连称好,提拔他为秘书省正字,后来晏殊做官至翰林学士,又被任命为左 庶子。 (数,擢,累官各 1 1 分,句意 2 2 分)(5 5 分)( 2 2 )及时招幕弓箭手进行训练,以作好战斗的准备;晏殊还请求拿出 皇宫中多余的物品来充实边防军费。 ( “及,以,长物 ”各一分,句意 2 2 分)( 5 5分)8 8(1 1)诗歌绘出一幅恬淡静谧的深秋水村图: (总说 1 1
36、分)船泊烟岸、 鸟闲云淡、屋迷旗展,显出一派沉寂安宁朦胧的意境, (分析 2 2 分)从 而表现了作者悠然闲适的心绪和寄情山水,与世无争的情怀。 (情感 2 2 分)9.9. 远近结合。(手法 2 2 分)翠鸟闲眠,白鹭栖息为近观,溪云淡淡, 酒旗招展为远望,极富层次感。 (分析 1 1 分) 动静结合,化动为静。(手法 2 2 分)溪云、酒旗为动景,渔屋酒家为静景,一动一静,动中 有静,更增情味。翠鸟、白鹭本为动景,动物不动,从而静物更静, 闲适之情荡漾其间。 (分析 1 1 分)(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 分)10.10. (1 1)陟罚臧否( 2 2)欲辨已忘言( 3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 4)能 谤讥于市朝( 5 5)泣孤舟之嫠妇( 6 6)举匏樽以相属1111( 1 1) A A、C C(2 2) “东坡”是他被贬黄州后居住的地方,更是他生平第一次参加农 耕的地方,这里有他辛勤的汗水,更有他自力更生的快乐,是一个有 特殊意义的地方,故以 “东坡”为号。 居士,即学佛的居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作绩效评估方法3篇
- 小学生制定方式使用协议书3篇
- 全新定制衣柜质保合同3篇
- 回款期对中小企业发展影响3篇
- 工程用块石采购合同2篇
- 德国委托书翻译认证参考3篇
- 季度销售工作总结(10篇)
- 合同价格的市场因素3篇
- 合同更改补充协议3篇
- 便利店客户关系管理合同3篇
- 湖北省武汉市2025届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 悦己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预防- 班主任技能培训课件
- 征信查询委托书(共4篇)
- 销售谈判技巧课件
- PADI开放水域潜水员理论考试A卷
- golf高尔夫介绍课件
- 物业管理服务品质检查表
-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16表里的生物-表里的生物-学习任务单
- JJF 1318-2011 影像测量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 高中美术《匠心之用-雕塑艺术》“纪念与象征-空间中的实体艺术”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