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1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2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3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4页
湘教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下音乐教案第一课 我长大啦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别来接我,并能深情地唱出歌曲所表达的感情。2.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深情地演唱歌曲别来接我。教学难点歌曲的衔接及恰当的表达出歌曲的情感。教学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是四年级的孩子了,很多的事情我们都愿意自己解决,可是也有的孩子有的想法却不敢和家长交流,他们用歌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录音机,学生聆听歌曲别来接我。)二、进入主题1.交流、讨论师:你觉得刚才这首歌给你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歌中的小朋友唱出了对家长的心声,我们来和他们比比,看谁表现得更好,好吗?(播放别来接我音乐及画面,学生边看

2、边听自由表现。)2.学唱旋律A、学生分别用mu、lu等母音跟琴模唱。B、学生跟琴轻声识读乐谱。C、采用比赛的形式,比比谁的读谱能力最强,能识读一乐句也很棒!3.学唱歌词A、学生轻声跟唱歌词。B、以小组形式分乐句自学歌词,再互换学唱。C、请部分学生当“小老师”带唱或采取一帮一的形式。4.指导演唱指导学生用“心”去演唱,以情带声,用最美的歌声表现内心真挚的情感。(小博士顿音记号:顿音也叫断音。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奏)得短促而有弹性。)三、情感的升华师:同学们,就要到“三八”妇女节了,你们想对长辈说些什么呢?能将今天所学的歌,采用表演的形式把自己的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行吗?1.分组排练(学

3、生分组自由练习,由小组长负责,老师整体调控,分组指导。)2.综合表演。A、鼓励学生大胆表演。B、评价师:对刚才的表演你有什么感触?如果要让家长肯定的想法,你觉得自己或他人还有什么不足,又该如何改进?(学生自评、互评。)C、拓展引申a、拓展:平时家长是怎样娇惯你们的?b、引申:在以后的日子里你将如何做才能让长辈放心呢?(学生自由发言,老师作鼓励性、表扬性小结。)c、小结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唱我怎样长大,并从中体验到合唱的乐趣。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一、情境定向1.动一动随音乐春天在哪里进教室,师生问好。2.听一听,看一看

4、小树招手说:小朋友们,你们瞧,我长得多高啊!(课件播放动画:小树苗长高)3.演一演、唱一唱师:(播放小树长高了。)小朋友现在分成三组,每组唱一个声部,扮演三个成长段的小树,唱小树长高了,演绎一遍小树长高的过程。师:小树是因为有了“音乐雨露”的灌溉才健康快乐地长大。“音乐雨露”是甜美的,那么你们的声音能不能和“音乐雨露”一样甜美呢?我们来试一试。二、引导掌握1.听一听师:小树想知道自己究竟要怎样才能长大,于是就问“蓝天伯伯”。(课件展示:小树和蓝天的对话情景,同时播放歌曲我怎样长大。)2.哼一哼师:我们如果学会唱这首歌,就知道小树是怎样长大的了。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用“啦”唱一唱歌曲的第一部分吧

5、。(学生随旋律用“啦”跟唱第一部分。)A、三拍子节拍:引导学生随三拍子律动摇摆,像是随风儿飘动的小树。B、每句句尾五拍、六拍长音:引导学生将长音唱成树叶随风摇曳所发出的声音。3.奏一奏师:歌曲的第二部分是二声部合唱,大家随琴轻轻唱一唱高声部。师:低声部旋律也很优美,希望你们能使出自己的乐器-竖笛或口琴,用它们来吹一吹旋律。(课件播放音乐,老师用电子琴,学生用竖笛或口琴跟奏。)4.合一合师:下面将你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唱高声部,一部分吹奏低声部,大家一起合作表演,好吗?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乐器吹奏的旋律唱出来呢?让我们来试一试把高低声部一起唱出来。5.唱一唱A、老师指导唱曲谱。B、学生从头至尾唱

6、曲谱。C、学生填词跟琴演唱。三、听赏表现1.说一说、听一听师:小树不怕风不怕雨健健康康地长大了,那你们呢?想不想和小树一样长得高高大大的?师:你们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乘着音乐的翅膀长大了,带着幻想去飞行,让实现我们的美好愿望吧。2.画一画、演一演(学生随音乐表现)师:你们边听音乐,边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把长大后的美好愿望告诉大家,可以用画的方式,也可用动作造型来表现,看看你们中间有哪些“未来之星”。四、评价总结师:今天,我们大家一起学唱歌曲,还认识了班上这么多的“未来之星”,收获真不少。第 二 课 春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小提琴协奏曲春第一乐章,感受春的音乐形象,体验乐曲轻

7、松愉快的情绪。2.能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用歌声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3.能收集有关春天的歌曲和诗歌,并积极参与活动春天歌会,与同学交流。教学重点、难点 用甜美自然的声音轻松愉快地与他人合作演唱二声部歌曲春风。教学过程一、活动激趣-找春天1、春景图导语:当严寒的冬天离开我们,银装素裹的世界悄悄换上绿装。看,冰雪消融,柳树的枝条吐着嫩芽,轻轻摇摆,花朵含苞待放,小草也从泥土中探出了小脑袋,小鸟正舒展着翅膀,高兴地在天空翱翔。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呀!在这充满朝气的春天里,我们的春天歌会正式拉开帷幕!同学们,准备好了吗?(展示:引导学生进入情境。)2.课件展示:

8、春天的歌、春天的诗导语:同学们知道哪些有关春天的歌曲?来,唱一唱。3.唱一唱4.读一读小组朗诵后,学生自由朗读。二、听赏感受-听春天1.初听春(课件播放春第一乐章。)导语:许多歌曲和诗歌都描绘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在下面这段音乐中你能听到春天的声音吗?(感受乐曲情绪,并展开想象。)2.了解乐曲背景与作者生平A、诗歌(春天来了,鸟儿歌唱,无限欣喜,迎接春光。泉水淙淙,微风习习,好似喃喃细语。天空乌云笼罩,电闪雷鸣来把春报,转瞬间风停雨止,鸟儿重又歌唱。)B、教师结合课件介绍作者及小提琴套曲四季3.复听春讨论:乐曲中用的主要乐器是什么?模仿了什么的叫声?4.随乐哼唱三、歌曲表现-唱春天1.春风的歌(学

9、习歌曲1、2乐句)A、听春风B、学春风C、唱春风提出声音要求2.小树、溪水和花儿的歌(学唱3、4乐句)导语:春风高兴地跑来了,小树、溪水和花儿都欢迎它的到来。你们听,它们是怎样表示欢迎的?、听一听、学一学请学生学学小树、溪水和花儿欢迎春风的样子。感受音乐形象。、唱一唱3.春天的问候(学唱高声部)A、教师范唱歌曲最后一乐句。B、学唱歌曲高声部。C、师生合作演唱声部四、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听赏了维瓦尔第四季中的春,学会了春风这首歌,从中领略了春的绚丽、春的生机、春的豪情,愿我们每一位同学在这美好的春天里都有一份新的收获、新的喜悦!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歌曲春晓,并有感情地演唱。2.能够用朗诵、演

10、唱、配画来表现春晓的情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组织教学。2.演唱歌曲春风。3.让学生回忆以前所熟悉的诗歌。二、赏析1.想一想这幅画面最象哪首诗的意境?(课件展示画面。)2.说一说不同的意见。3.提问:诗中的“晓”是什么意思?4.吟诵(个别学生、全班、老师)。三、学习歌曲1.教师有感情地范唱。(观察老师的演唱表情。)2.教师带唱一遍。3.学生跟琴用lu轻声哼唱。4.师生接唱。5.情绪处理(课件展示画面,让学生很自然地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朗诵跟合唱速度一致。)四、起舞作画1.以春为题,以绘画或自己喜爱的的方式表现诗歌的情感。2.教师巡回指导。(课件展示春晓的音乐。)3.评价(分组互相看,说说自己画

11、了什么,表现了什么,最喜欢这张画的哪一点)五、小结老师小结,评奖,在乐曲中结束新课。第三课 草原上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附点八分音符,能在小马跑来了的活动中采用各种身势动作正确地进行节奏表现。2.能学会大雁湖,并随音乐吹奏大雁湖。教学重点1.演唱大雁湖,吹奏大雁湖。2.学习附点八分节奏。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师:同学们,让我们唱着歌儿进教室吧。(引导学生随着我是草原小骑手边唱边拍手进教室,在座位上站好。)师:来跟着老师动一动。2.师生问好二、导学铺垫:游戏“我跳你猜”师:同学们,从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和咱们律动时的动作中,知道咱们今天这节音乐课将要走进哪个民族吗?对于蒙古族,你们了解多少

12、呢?大家一起来说一说。师:既然大家对蒙古族了解这么多,我们来玩一个“我跳你猜”的游戏。老师跳一个蒙古族舞蹈动作,你们来猜一猜这个动作是什么意思?如果能跟着老师学一学,那就更好了。A、“挤奶”动作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在蒙古族的舞蹈中会出现挤奶的动作呢?(课件展示草原上牛羊满地的风景,老师随风光片介绍。)B、“抖肩”动作C、“雄鹰展翅”动作D、“骑马”的动作三、新课教学1.节奏活动小马跑来了A、小马跑来了(初听与模击节奏)师:蒙古族人从小就在马背上长大,在马背上生活,马成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好伙伴,在每年的那达慕大会上,都有赛马的项目,瞧,有三匹小马过来了(课件展示:三匹小马分别拖着三条节奏出现。)第一

13、匹:X X X | X X X | X XX X | X XX X |第二匹:X XX X | X XX X | X XX X | X XX X |第三匹:X XX X | X XX X | X XX X | X XX X |B、认识附点八分节奏C、节奏练习2.歌曲大雁湖A、初听歌曲师:刚才草原牧民用歌声表达了他们对美丽草原的热爱之情,这儿有一群小牧民也唱起了他们自己的歌。(全班同学聆听大雁湖。)B、读谱C、跟唱3.吹奏大雁湖四、总结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歌乐声中,老师再一次感受到了蒙古族文化的美丽。让我们在这动听的音乐中结束这堂愉快的音乐课吧。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速度、力度学会演唱可

14、爱的羊群这首歌曲。2.能学会跳简单的筷子舞,并随乐表演舞蹈。3.能认真听赏牧歌,感受草原的宽广与美丽。教学重点从听牧歌、唱可爱的羊群、跳筷子舞这三个内容中感受草原美丽的景象。教学难点学跳筷子舞教学过程一、清晨的草原1.听赏牧歌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你们闭上眼睛听一听这段音乐,想象一下你到了哪里?A、初听第一段(感受基本情绪和意境)师:你觉得刚才的音乐美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象呢?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请同学们说说聆听音乐的感受。)B、复听全曲师: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其中的一个乐段,现在我们来完整地听赏一遍。如果你觉得它很美,就随着音乐动一动。另外,这个乐段一共被重复了三次,如

15、果你能记住它,能否在它第三次出现时用噜轻轻地跟着它哼哼。(全班聆听全曲,教师引导学生随乐律动,并在第三乐段时轻声哼唱主旋律。)C、视唱主旋律,介绍牧歌师:这是草原牧民用歌声来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所以这首歌曲就叫牧歌,是根据内蒙古长调民歌改编的无伴奏合唱。让我们再唱一唱它的主题吧。2.读谱唱歌A、模唱师:刚才的无伴奏合唱展现了草原美丽的景色,那么现在我们也来用美妙的声音表现清晨的草原,首先请大家听一听这段旋律,然后再用“噜”来模唱。B、识读乐谱(课件展示可爱的羊群的乐谱。)C、为音乐配画二、欢腾的草原1.用筷子为歌曲伴奏师:为了加强这种欢快的感觉,让我们用筷子为可爱的羊群伴奏好吗?师:刚才跟着老师

16、用筷子伴奏的时候,除了筷子互相敲击之外,老师还敲击了身体的哪些部位?2.介绍筷子舞及蒙古族的其他舞蹈师:刚才你们随老师敲击身体的不同部位和进行身体韵律的变化,是不是使我们的动作具有了舞蹈的韵味?其实,老师带大家跳的就是蒙古族人民非常喜爱的筷子舞中的典型动作。师:蒙古族人民不仅能骑马射箭,而且能歌善舞,他们的传统舞蹈有安代舞、顶碗舞和筷子舞。今天我们就来跳一跳蒙古族人民特别喜爱的筷子舞吧。(老师随可爱的羊群音乐范跳。)师:这些动作你们熟悉吗?其实,我们只要把上节课“我跳你猜”环节中学到的动作和我们刚才敲击筷子的动作结合起来,就是一个完整的筷子舞。(师生一起随乐跳筷子舞。)3.表演筷子舞三、总结师

17、:照耀大地一天,太阳要回家了。忙碌了一天牧民们也要回家了,让我们和他们一起唱起歌跳起舞,踏着夕阳回家吧。第四课 大海摇篮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明亮、轻快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能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配合歌曲进行表演。2.能安静地听赏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养成聆听的好习惯。教学重点用明亮、轻快的声音演唱歌曲海娃的歌,并在身势造型海娃的歌中担任一个角色,结合歌曲进行表演。教学过程一、清晨欢乐的海-学习歌曲海娃的歌1.听音乐,玩游戏,学习歌曲旋律A、音乐游戏-抓尾巴师生在海娃的歌的旋律中进行游戏。B、音乐游戏-浪花飞起来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音乐游戏。C、模唱旋律师:你能学着海风轻轻地

18、唱一唱吗?请用“噜”模唱。老师启发学生用其他声音来模唱。学生探索用不同的声音模唱歌曲旋律。2.学习海娃的歌的歌词A、聆听范唱(课件播放海娃的歌的音乐,组织学生安静地聆听。)B、试唱歌词师:你能试着唱一唱歌词吗?不会也没关系,将不会唱的乐句记下来,大家互相帮助。(老师弹奏歌曲旋律,学生随着音乐轻声唱歌词。)3.创编身势造型海娃的歌A、讨论造型方案B、各组进行身势表现C、身势表演二、深夜神秘的海-大海和辛巴特的船1.介绍交响组曲舍赫拉查德的背景,了解主题音乐。2.认识“辛巴特”其人,听赏大海和辛巴特的船。师:夜深了,海面上泛起阵阵波光。你们听,多美的音乐呀!(老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初步聆听乐曲大海和

19、辛巴特的船。三、课堂小结师:音乐中的大自然是美丽多变的,时而欢快,时而宁静,时而又神秘莫测。我们学会了演唱并表演了海娃的歌,也聆听了大海和辛巴特的船的美妙音乐。只要你细心,你就能用音乐表现身边的一切。下课。(课件播放大海和辛巴特的船。)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大海摇篮,能随音乐哼唱歌曲,感受歌曲情绪的变化,并结合音乐游戏表达自己的感受。2.积极参加“破译密码”的音乐活动,能准确找到每个乐句的结束音。教学过程一、听音乐,玩游戏游戏说明:将P21三条旋律分别制作在形状为海洋动物的卡片上,但每个乐句都缺少终止音,学生听着,边哼唱边选择正确的终止音填在卡片上,形成完整的乐句。补充练习:A、633

20、1 | 236 | 6215 | ()- |B、5 6 532 | 112 | 132 | 1 61 2 1 | () - |C、35433543 |522 | 24322 432 | 31( ) |二、复习海娃的歌三、听赏与跟唱大海摇篮师:风轻轻地吹来,欢乐的海渐渐平静下来,海面就像摇篮一样轻轻地、静静地摇。我们一起来做“大海摇篮”的音乐游戏吧。1.老师带领学生在音乐中作听赏游戏-“大海摇篮”。2.学生在大海摇篮的音乐中,和他人配合玩听赏游戏。游戏说明:将学生分成海浪、小船组,在舒缓的歌曲声中,表现海浪轻轻翻动,小船轻轻穿梭在大海上,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小船也在海面上高低起伏,变化动作。让学

21、生在音乐游戏中玩一玩,感受音乐情绪的不同。3.跟唱大海摇篮引导学生通过与海娃的歌的比较、分析,体验到大海摇篮所表现的那种恬静的美、深情的美、演唱音色的柔美。四、课堂小结第五课 音乐家舒伯特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听故事的活动中,了解音乐家舒伯特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2.能认真听赏钢琴独奏曲军队进行曲,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情绪;能在听赏音乐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选择喜欢的方式积极参与表现。3.能用柔美的声音深情地学会演唱摇篮曲,表现歌曲安静、温馨、甜美的情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介绍舒伯特的故乡学生随着军队进行曲的音乐在教室律动。师:在欧洲,有一个美丽的音乐城市,你们知道是什么地方?维也纳究竟是一个

22、怎样的地方?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二、观看连环画-少年舒伯特1.导入师:在维也纳,诞生了很多著名的音乐家,如海顿、莫扎特等等。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众多音乐家中的一个,他就是著名的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2.学生观看连环画A、看一看B、说一说师:看了这段连环画后,你了解了舒伯特什么?受到了什么启发?小结:三、听赏乐曲-军队进行曲1.导入师:刚才我们了解到,舒伯特一生创作了998部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都来源于生活。一次,他看到家乡凯旋归来的军队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非常好听的作品。下面,请大家来听一听其中的一段。2.听赏第一乐段(课件播放军队进行曲第一乐段。)师: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想到了什么?(引导学

23、生说出解放军、士兵等。)师:大家觉得这段音乐的节奏感和情绪是怎样的?(课件展示:节奏鲜明情绪是雄壮有力的)师:让我们用“嘣”唱唱主题音乐。3.听赏第二乐段师:让我们接着往下听,听一听这段音乐又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场景?(课件展示乐曲第二乐段。)师:你觉得这段音乐与前面那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B=音乐情绪=热情的)师:请大家一边唱一边随着音乐挥挥手。(课件展示B段主题乐谱。)4.听赏再现乐段(学生选择适当的方式参与表现。)5.听赏全曲,参与表现师:下面请大家完整地将整首乐曲听一遍,请你随着音乐的变化选择适当的动作进行表现。师:这首乐曲一共有三个乐段,其中第三乐段是第一乐段的重复,这样的

24、乐曲结构我们称它为带再现的三段体。6.总结师:这首乐曲就是舒伯特创作的军队进行曲。乐曲描写的是士兵在行进中的雄姿和人们在街头欢迎凯旋而归的士兵的热闹场面。)四、学唱歌曲-摇篮曲 1.讲述故事师:舒伯特是一位才华横溢的青年,但他的一生在贫穷中度过,他整天吃不饱,穿不暖。有一天,又冷又饿的舒伯特已身无分文,他不得已走进了一家饭馆,静静地坐在饭桌前,拿起了一份报纸看了起来他看到了报纸上的一首诗,感动得热泪盈眶。(老师深情地朗读第一段歌词。)2.学唱歌曲A、体会歌词B、朗读歌词(课件播放摇篮曲伴奏做背景音乐,师生共同有感情地朗读。)C、教师弹奏范唱歌曲,学生感受歌曲意境。D、学生哼唱旋律请大家划拍哼唱

25、旋律。E、比较演唱,解决难点依音F、演唱歌曲,体验角色师:让我们一起学着妈妈的样子,一边摇着摇篮,一边用温柔的声音演唱摇篮曲。五、歌曲之王-舒伯特1.其他歌曲介绍师:大家知道吗?舒伯特短短的一生中,共创作了600多首歌曲。他创作的歌曲既继承了前人的艺术成果,又把歌曲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所以,人们把舒伯特称为“歌曲之王”。让我们来听一听他最具代表性的几首歌曲。(课件展示其他歌曲画面及音乐主题。)2.音乐家小卡片师:虽然舒伯特1828年就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六下的音乐却感动着一代又一代热爱音乐、热爱生活的人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张“音乐家小卡片”,让我们用小卡片的方式记住舒伯特,记住他的作

26、品。请同学们课后认真地填写,好好地保存。下课。(课件播放小夜曲,学生随音乐领取音乐小卡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认真听赏鳟鱼、鳟鱼五重奏,了解其音乐形象,体验、辨别音乐情绪的转变,并能积极参与表现。2.能认真聆听幻想飞行,感受乐曲情绪,并用形体动作或画画的形式将自己的想象展示出来。教学过程一、师生问好二、听赏鳟鱼1.初听与思考(学生聆听鳟鱼,并思考歌曲的速度、力度、情绪和意境。)2.交流与归纳A、学生交流对歌曲的理解。提问:歌曲中出现了几个角色?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B、老师小结:鳟鱼是舒伯特写的一首富于戏剧性的艺术歌曲,创作于1817年。当时他才20岁。歌词取材于舒巴尔特的一首浪漫诗。他以

27、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往往被欺诈,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恨,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3.复听全曲师:请大家再听一遍,听一听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的情绪变化。4.再听全曲(边听音乐边表演鳟鱼。)三、听赏鳟鱼五重奏师:舒伯特短暂的一生中,留下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1819年,舒伯特创作了A大调钢琴五重奏,因为该曲的第四乐章是根据歌曲鳟鱼写成的,所以又叫鳟鱼五重奏,让我们一起来听听。(播放音乐鳟鱼五重奏,学生聆听。)四、评价总结师:今天,我们大家再一次感受了舒伯特音乐的魅力,收获真不少,同学们也可以利用因特网去查询更多有关舒伯特的作品,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新的发

28、现。第 六 课 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可爱的家,并能与他人一起用深情、和谐的声音合唱这首歌曲。2.能认真听赏萨克斯独奏曲回家,感受乐曲蕴含的对家的眷恋之情,初步了解萨克斯管的音色特点。3.在一系列音乐活动中,能大胆尝试与同学合作,学会关爱他人。教学过程一、听赏回家1.学生听歌曲可爱的家进教室。2.初听回家片断师:同学们,请你们先听一段音乐。(课件播放萨克斯曲回家片断及相关画面。师:介绍萨克斯。萨克斯属于西洋木管乐器,它的音色柔和优美,表现力极为丰富,被称为“迷人的乐器”。谁能模仿一下萨克斯的动作吗?(随音乐模仿吹奏萨克斯的动作。)师:听到这首深情、悠扬的曲子,你有什么感受?这是一首著

29、名的萨克斯独奏曲回家。你们能记住其中的1-2句了吗?能不能哼唱一下?(随音乐轻声哼唱主题旋律。)3.复听回家师:让我们再听一遍,跟着音乐一起来哼一哼。二、学唱可爱的家的旋律过渡语:老师和同学们一样,也想和回家了。让我们踏着这条音乐之路一起回家吧。 (课件播放旋律。)1.学唱齐唱部分旋律A、学生听一遍旋律。B、随琴声唱一遍旋律。C、跟音乐一起唱一遍旋律。2.学唱合唱部分旋律A、聆听合唱部分B、再次聆听C、分组自由学习旋律D、合唱旋律三、学唱歌词1.整体听赏(播放歌曲。)2.读歌词A、学生听歌曲后说出歌词,并读一遍。B、师生一起深情地读四句歌词。C、随音乐完整地再读一遍歌词。3.唱歌词A、分组学唱

30、高、低声部歌词。B、高声部同学练唱,低声部同学倾听。C、低声部同学练唱,高声部同学倾听。D、合唱歌词4.歌曲情绪处理A、完整合唱歌曲,老师及时指导评价,表扬鼓励。B、老师指挥,再次合唱歌曲。四、评价总结(课件播放可爱的家作为背景音乐。)1.说说自己的家2.珍惜家庭之爱师:说到自己的家,大家都有说不完的话。回去,我们都有一个小家庭,在学校里,我们共同拥有一个大家庭。无论在哪里,人与人之间都要和睦相处,互相关心,都要珍惜这份家庭之爱,让我们从小就学会关爱家人,关爱他人!(学生唱着可爱的家离开教室。)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和同学一起用独唱和伴唱的形式跟唱鲁冰花,感受歌中蕴含的对妈妈的思念之情。2.能

31、与同学合作进行“对暗号进家门”的节奏游戏,并从中体验到快乐。3.结合音乐意境参与“我的家”的表现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咱们每天上完课都要回家。有一天你忘带钥匙了,幸运的是家里有人,回想一下,你是怎么敲门或喊门的?(课件播放家的情景画面。)二、对暗号进家门1.挑选节奏感比较好的学生上台表演。2.在黑板上记录学生进家门的“暗号”3.出示丁丁家的情境画及进家门的“暗号”:(节奏谱) X XX | X XX | X XX X X | X0 |4.把学生分为儿女组、父母组、爷爷奶奶组进行节奏游戏。三、听赏与跟唱1.播放影片鲁冰花片断。(让学生边听边看,了解歌曲的大致内容及背景。)2.讨论:A

32、、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B、运用了哪几种声乐演唱形式?3.随乐跟唱歌曲的童声伴唱部分。4.分组创设场景参与表现。四、活动“我的家”师:谁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引导不知道父母生日的同学回家询问并记住,以增进家庭感情。)第七课 江南小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上波音和下波音,并能在歌曲演唱中准确运用。2、能用抒情、柔美的声音演唱江苏民歌茉莉花。教学重难点感受江南小曲的风格,能声情并茂地演唱茉莉花。教学过程一、走近江南1.导入师:吟诵忆江南。2.交流学生谈谈所了解的江南。 3.揭题师:今天让我们去感受委婉动听的江南音乐吧。(板书:江南小曲)二、游历江南1.田间跟唱师:同学们,现在正是插秧季节,你们看,

33、不少人正在愉快地劳动,嘴里还唱着秧田歌。让我们去听听吧。(课件播放拔根芦柴花的音乐。) A、听赏与感受学生听赏拔根芦柴花的范唱音乐,然后老师范唱不带波音的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说说这两种演唱的不同之处,体会波音的妙处。B、认识波音记号师:江南的小曲如同江南的山水一样柔美、婉转,人们给音乐加上不同的装饰音来表达他们细腻的情感。在这首秧田歌里,波音的运用增添了乐曲欢快的情绪,更好地表达了劳动的欢乐。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a、学习波音的名称、记法、演唱演奏方法=用口哨吹一吹b、再次播放拔根芦柴花,让学生聆听,并做出相应反应,完成教材上的练习。c、跟唱2.庭院咏花师:江南的花多、花美早已闻名天下,意大利作

34、曲家普契尼创作的歌剧图兰多中公主的主题音乐就取材于中国的一种以花命名的江南小曲,你知道这种花的名称吗?现在我们就一起到苏州的庭院中去观赏茉莉花吧。A、赏花(伴随着优美的茉莉花背景音乐,展示一朵朵洁白的茉莉花,让学生观赏,然后请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茉莉花。B、咏花师:茉莉花以它独特的芬芳美丽和朴实无华深受人们的喜爱,我国的不同地域都流传着不同曲调的茉莉花。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的是江苏民歌茉莉花,请大家欣赏。提问:这首歌是用什么声音和情绪来演唱的?(课件展示:柔美、抒情的声音;喜爱、赞美的情绪演唱;)a、学唱用闻花香时吸气的感觉随琴哼唱旋律。学生自主划拍视唱旋律,找出难点,师生突破,然后跟琴依谱唱词

35、两遍。分组讨论:用什么样的声音和情绪来演唱,才能把歌曲表现得更完善?老师归纳全班声情并茂地把歌曲完整地演唱两遍。C、拓展师:我国还有很多地方有题为茉莉花的民歌,学会了江苏的茉莉花后,我们再来听听东西南北茉莉花,请同学们比较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听赏东西南北茉莉花,请学生在听到有江苏民歌茉莉花的部分轻声跟唱。老师小结:同样是赞美茉莉花,但由于我国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性格、习俗的不同,因此在音乐方面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南方音乐柔美清秀;北方音乐热情高亢。这正是我国民歌的地域性特点。三、课堂小结师:同学们,江南小曲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奇葩,它那抒情、委婉、细腻流畅的特点如涓涓细流,沁人心脾,以

36、后,老师将带大家去更多地方,去感受风格各异的民族音乐。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自然圆润的声音,轻快优美的演唱茉莉花。2.在听赏与跟唱歌曲的过程中,能自信的跟唱歌曲,并能唱准波音记号,积极地参与音乐表现活动。教学重点:学唱茉莉花与听赏跟唱拔根芦柴花。教学难点:唱准波音记号。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伴着江苏民歌拔根芦柴花的音乐,师生一起做拔芦柴花的动作进教室。二、引导掌握(一)说江南看江南师:老师在课前请同学们分组去查找收集与江南有关的一些资料,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同学们劳动的成果,各小组亮出你们的自信吧。分组指名回答第一组江南的风俗第二组江南的名胜第三组江南的特产

37、第四组江南的音乐(二)唱江南1.跟赏与听唱拔根芦柴花师:各组同学们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江南的知识,让我们大开眼界。的确,江南是个人杰地灵地方,江南人民是那样柔婉、细腻。现在,让我们来感受江南人民劳动的景象吧。2.学生欣赏江苏北部地区人民拔芦柴花的情景。(课件播放歌曲MTV拔根芦柴花,普通话版。学生跟赏歌曲一遍。)说一说,做一做师:刚才大屏幕上的江南人民在干什么?指名回答。师:谁来模仿人们劳动的样子?你能唱一唱其中的某一句歌词吗?解释芦柴花。请23名学生回答。师:刚才的这首江苏民歌叫拔根芦柴花(课件出示歌单)3.找一找,唱一唱师:仔细看曲谱,有你不明白的知识吗?(学生看曲谱,指名回答。)师:让我们请

38、出知识渊博的小博士吧。(出示课件,了解上波音、下波音。)师:让我们来唱一唱带有波音记号的乐句。(学生跟音乐唱2遍,难点的地方带唱几遍。)师:假如我们不带上波音记号,会是怎样一种效果呢?(让学生通过比较。再次体验波音记号,感受江苏民歌的风格。)4.听一听,演一演聆听用江苏方言演唱的拔根芦柴花。师:刚才的歌曲是用江苏方言唱的,你听懂了吗?能唱一唱吗?学生用方言跟唱拔根芦柴花,并进行参与表现。(可用各种方言唱、用手势动作表现、分组展示等。)学唱歌曲茉莉花1.导入劳动的歌声刚落,这边的又传来了咏花的歌声,你听(课件播放MTV茉莉花)2.哼唱歌曲师:歌中唱的是什么花?你也想歌唱茉莉花吗?(指学生回答,跟

39、音乐哼唱)3.歌曲表现A、你觉得这首歌的情绪怎样?(指名回答)B、你怎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尽量让学生多说,多参与。)C、有感情地演唱茉莉花。(三)赞江南师:我们看了江南的景,欣赏了江南的音乐,也唱起了江南的歌,现在你对江南有什么话说吗?(指名回答)四、课堂小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的民族音乐是音乐宝库中的一颗奇葩。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族音乐有了深刻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中去发现更多的民族知识。第三课时教学目标1.能和同学合作,自主学习采茶舞的基本动作,并能随采茶舞曲的音乐跳一跳。2.能积极参与听赏古筝独奏茉莉芬芳的活动,再一次感受江南小曲抒情、委婉、流畅细腻的韵味。教学过

40、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领略了江南的美景甜歌,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享受江南。二、听赏茉莉芬芳1.聆听古筝独奏曲-茉莉芬芳(课件展示茉莉花盛开的江南美景。)2.说一说A、听到乐曲后,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到了什么?B、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C、让熟悉古筝的学生说说古筝的音色特点,介绍演奏古筝的姿势,并学一学。3.动一动(主题欣赏)(引导学生创设场景参与表现。)A、随乐曲动一动,想象自己正在美丽如画的湖畔一边演奏古筝,一边欣赏美景。B、想象自己坐在西湖的游船上欣赏着江南美景。C、随乐哼唱主题音乐并参与表现。三、听赏采茶舞曲、活动采茶舞1.情境导入师:作为一个江南人每天都在这种美景中生活是多么

41、的幸福,而当漫山遍野都长满翠绿的新茶时,江南的人们会做什么呢?美丽的江南又将出现怎样的场景呢?让我们去看看吧。2.听赏采茶舞曲A、引导学生说出乐曲的情绪以及采茶时的热闹场面。(课件展示:采茶场景)B、随乐曲,试着模仿课件中采茶动作表现乐曲中的情境。3.活动“采茶舞”师:刚才我们感受了江南人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还加入了他们采茶的队伍。其实采茶是很讲究手法的,手法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到茶叶的质量。让我们来学一学他们采茶时的动作吧。A、试着学一学“采茶舞”的动作。B、随乐曲跳一跳“采茶舞”。C、编一编、演一演、评一评(引导学生自主分组创设采茶的场景。)4.全体学生齐跳“采茶舞”四、课堂小结师:同学们,

42、我们今天聆听了江南小曲茉莉芬芳,还在听赏采茶舞曲的同时,加入了采茶的队伍,跳了“采茶舞”,又再一次共同领略了江南的美景,感受了江南人民采茶时的热闹场面,收获可不少。 第八课 月夜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地听赏乐曲彩云追月,感受乐曲所表现的月夜之美,能背唱音乐主题。2.能用明亮的声音、欢快的情绪学会演唱萤火虫,体验在月夜玩耍的乐趣,并在演唱过程中认识下滑音,能正确地运用在演唱中。教学过程一、优美的月夜-听赏乐曲彩云追月师: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里做,只看见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同学们,你们喜欢月光皎洁的夜晚吗?下面请你们先听一首描绘月夜的乐曲,再回答老师好吗?1.听赏(课件展示

43、音乐,学生聆听乐曲彩云追月,想象画面。)2.赏析A、介绍课件展示:彩云追月是表现月夜美景的中国乐曲。B、听赏让学生边听边看,并说一说乐曲表现的情境。C、讨论师:你们通过刚才的听赏,觉得月夜之景美不美呢?你们喜欢月夜吗?3.演唱A、导入师:你们都说月夜很美,也很喜欢月夜,那我们就来唱一唱彩云追月的音乐主题,表现月夜之美吧。B、视唱课件展示:音乐主题乐谱,教师弹奏音乐主题。二、欢乐的月夜-演唱歌曲萤火虫1.导入师:月夜是美丽的,我想,在这样的夜晚玩耍,感觉一定不错,而且还会有一群会发光的小精灵陪伴我们呢,那将是件多么有趣的事情呀。猜谜=揭谜2.听赏A、听赏(课件播放萤火虫。)B、讨论师:同学们,听

44、完这首歌曲,你们感到歌曲的情绪怎样?3.学唱歌曲A、弹奏歌曲旋律B、提示与思考师:在默唱曲谱中你们遇到了休止符和新的音乐记号了吗?这些音乐符号在乐曲中起了什么作用?请同学们思考。C、发现与探讨学习下滑音记号D、小结下滑音表现了小朋友在月夜赶路回家时,一脚深一脚浅的情形,休止符表现的是萤火虫在夜晚飞来飞去,一闪一闪,时亮时灭的情景。E、带唱旋律F、师生接唱歌词G、启发与想象H、指导表演三、静谧的月夜师:月夜不但美丽有趣,而且还那么的神秘,令人向往,真想登上月球去探个究竟。(课件播放音乐小白船,学生边休息,边聆听。)四、课堂小结师:今天我们聆听了乐曲彩云追月,演唱了萤火虫,收获真多。第二课时教学目

45、标1.能和同学合作读谱演唱小白船。2.能积极参与唱一唱歌曲月亮的活动,想象夜空中美好的情境。教学重点读谱演唱小白船。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先来了解一下月球。(课件播放现代人登上月球的画面。)二、唱一唱1.静听歌曲月亮。2.老师弹奏歌曲旋律。3.随乐演唱(引导学生用柔美的声音来表现一月亮升起的感觉。)三、读谱唱歌小白船1.情境导入师:有这样一个传说叫嫦娥奔月,嫦娥偷吃了仙丹以后,随着云儿飞到天上,看到蓝蓝的天空里,有个象小白船一样的月亮,月宫桂花树下一只白兔在玩耍,她飘呀飘呀,度过银河水,走向云彩国,前面就是闪着金光的灯塔。(老师讲述的时候随机展示画面,最后音量放大。)2.

46、听一听A、听旋律的感受歌曲有什么特点?抓住旋律特点再次聆听。B、随乐曲哼唱旋律。3.唱一唱A、随琴填词哼唱。B、随琴演唱。C、有感情地演唱。四、课堂小结第九课 歌唱二小放牛郎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不同的情感、速度、力度和表情学会演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表现不同的音乐形象。2.能够和同学合作完成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简单表演。3.能积极参加以上音乐活动,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过程一、情感激发学生在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音乐中进教室,像参观革命纪念馆一样,安静有序地绕教室一圈。(课件展示五星红旗、红军帽、红缨枪等。)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呢?你们了解红缨枪吗?二、歌曲学

47、习将歌曲进行分段处理第一段:叙述性段落1.听音乐故事师:十一岁的王二小每天都和小伙伴在山上放牛,可是有一天 (课件播放歌曲第一乐段。)2.说一说师:歌曲中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是怎样来唱的呢?3.学一学A、模仿演唱B、学唱歌谱(用“lu”哼唱全曲-用唱名视唱全曲-突破难点)4.唱一唱第二、第三段:故事起因1.师生探究,讲故事师:二小到哪儿去了? 在熟悉的音乐中让我们来听听他的同伴是怎么说的。(课件播放故事发展情况:敌人扫荡村庄,二小被抓。背景音乐:歌唱二小放牛郎。)师:故事发展到这里,情况危不危急?如果你在场的话,会是什么心情呢?2.唱一唱,比一比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来唱呢?(学生分成几组,用

48、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再选择合适的方式演唱。)第四段:二小机智斗敌人1.剧情设想师:二小被抓,情况十分危急。如果你是王二小,被敌人抓住要你带路的话,你会怎么做呢?2.歌曲学习A、说情节B、身势创作,激发情绪3.歌曲表演A、表演设计B、表演故事4.唱一唱第五段:二小牺牲1.激发情感2.进一步激发感情3.唱一唱第六段:怀念二小1.朗诵动情(课件播放音乐,老师朗诵旁白。)2.跟唱歌曲3.完整地演唱全曲三、歌曲表演师:二小的故事讲完了。现在我的心情很激动,不知道同学们是不是也一样。歌曲有五个段落,现在我们分成五个小组,每个设计表演一个段落,看看谁能把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表现得好。学生分组设计并完整地表演歌曲

49、。四、课堂拓展(课件展示画面。)师:其实在我们新中国成长的道路上,还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有舍身炸碉堡的董存瑞、有被烈火烧死的邱少云、还有誓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壮士等,他们都为了人民的解放,为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他们的鲜血染红了鲜艳的五星红旗,他们将永远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五、缅怀英烈,结束全课师:在我们的教室里不仅有抗战时期的红缨枪、红军帽,还有和平年代的红领巾,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让我们用队礼向英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第十课 地球村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能与同学一起,用和谐统一的声音演唱手拉手,地球村,表达小朋友保护地球的强烈愿望,并选择打击乐器和节奏为合唱伴奏

50、。2.能意识到地球的环境危机;在听赏天鹅的活动进一步感受“地球的美”,更加热爱地球,自觉保护地球的自然环境。教学过程一、地球的灾难导入语: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一个美丽的村庄,但是这个村庄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灾难,我们首先来看一个片段。1.看(课件展示龙卷风、洪水、冰川等给地球带来的毁灭。)2.谈师:谈看完的感受,引导学生将话题转移到地球的灾难。3.想二、保护地球师: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面对这些局面,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在此等待灾难的到来吗?不,我们决不能看到自己温馨的家遭到破坏,保护地球是我们神圣的使命,让我们齐心协力保护地球。1.说出我们的愿望(歌词教学)(说编念)2.歌唱我们的愿望

51、(二声部学习)(听奏唱编唱)唱第二声部:A、跟琴分组视唱B、全班同学在二声部音乐里找到自己的声部演唱。C、用la跟琴演唱两声部,要求用高位置演唱。3.实现我们的愿望(歌唱全曲)A、聆听全曲B、哼唱全曲C、演唱全曲三、美丽的地球村师:有了同学们的帮助,地球变得更加美丽。小天鹅活过来了,请听,它在悠然自得地游泳呢。1.初听天鹅学生闭目聆听音乐,想象天鹅悠然自得的神态,感受大提琴柔和的音色。2.知识讲解对照课件展示的大提琴图,认识大提琴的结构。3.哼唱天鹅4.表演天鹅四、心中美丽的地球村师:同学们,地球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像保护自己的生命一样去保护它,保护我们生活的家园。我相信,在同学们的保护下

52、,我们的地球村会装扮得更加美丽,请将你心中美丽的地球村画下来,好吗?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用优美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表达自己对动物的喜欢和关爱之情。2.了解地球的环境危机;在听赏活动中,进一步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关爱地球妈妈 导语: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地球养育了人类,给予我们太多的关爱,不仅赋予我们生命,而且还带来了阳光、雨露、河流、花草以及我们的邻居庞大的动物家族,这是一个多美的家园呀,你们瞧(一)情境引入1.赏图片(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景观。)2.看影片师:多美的地球呀,可是,有人却不懂得珍惜(课件展示地球被肆意破坏、动物濒临灭绝、生存环境遭受污染的录象。)(二)歌曲激情1.听歌曲师:虽然,有人对地球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但是大多数人是关爱自己家园的,你们听(课件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2.谈感受A、听完这首歌曲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想到了什么?B、你能谈谈自己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吗?你平时做得怎样呢?二、描绘梦中家园过渡语:我们是多么向往与大自然相亲相爱,不知大家心中的美好家园是怎样的呢?1.随乐思考思考:你认为歌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课件播放白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