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案_第1页
2018-2019年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案_第2页
2018-2019年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案_第3页
2018-2019年粤教版语文选修第9课《李商隐诗三首》学案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李商隐诗三首导学案 (教师版 )适用年级:高二级1-19 班一、作者简介。李商隐,晚唐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与杜牧齐名,称“小李杜 ”。 在词采华艳这一点上,与温庭筠接近,后世又称“温李”。他的一生在政治上很不得意。唐代后期, 统治集团内部党派斗争激烈,而李商隐与当时牛党、李党都有关系, 他年轻时受牛党令狐楚赏识而中进士,后来又被李党王茂元招为女婿,因此牛党认为他背恩负德。牛党掌权后,他一直在政治上受到压抑,郁郁不得志,成了牛、李党争的牺牲品。 46 岁时死在荥阳。李商隐的诗歌,有的抒发自己政治失意的痛苦心情,有的反映晚唐的政治生活,有的是托古讽今的咏史之作,还有一类描写爱情生活

2、的无题诗,最为后代读者所喜爱。他的诗有独特的艺术成就:构思新巧,词藻华美,想象丰富,格律严整,风格婉转缠绵。 但有的作品伤感情调比较浓重, 用典过多, 隐晦难解。 有李义山诗集 。二、 课前预习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西畔 (p àn)灵犀 (x )钓钩 (g u)B嗟余 (ji )转蓬 (p éng)舞筵 (y àn)C才调 (di ào)可怜 (l íng)逐臣 (zh ú)D斜阳 (xi é)春苑 (yu àn)蝉声 (c án)射覆 (f )苍生 (c ng)吹拂 (f &

3、#250;)无伦 (l ún)2、填空。(1),不问苍生问鬼神。(2)身无彩风双飞翼,。(3)如何肯到清秋日,!(4)李商隐,字义山,号,唐代著名诗人, 作品缠绵悱恻, 著有诗集,与并称“小李杜”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2)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断肠:肯:(3)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4)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虚:转蓬:一、无题二首(其一)1 、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2、这首诗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提示:答题步骤:准确指出手法;结合诗句阐释技巧;效果作用/ 表达情感。答案点拨 : 本诗用了虚实

4、相生的手法。 首联和颈联是回忆想象,是虚写;颔联和尾联是眼前真实的情景,是实写。首联明写昨夜,颔联似应紧承而续写昨夜,却突然回到现境,抒写自己与意中人相隔的现实处境,颈联又转写对昨夜宴席的回忆,尾联又回到自己。这使得全诗虚实相生,富于变化,并且断续无端,变幻迷离,富有浪漫气息。(写出了甜蜜与痛苦相交织的爱情。 )点拨【何谓虚实】诗中的“实” :客观世界存在的实像、实境、实事等。诗中的“虚” : 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已逝之景之境,设想的未来之境3、拓展练习:请从虚实关系去分析下面的诗作: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答案:“去年今日”是虚景, “今

5、年今日”是实景。虚景“人面桃花相映红”,塑造了一位艳若桃花、光彩照人的少女形象。实景“桃花依旧笑春风”则空余美景,人已沓然。以虚衬实,更加突出了那段美好的回忆,那位明媚的少女形象,使人顿生怅惘之情二、阅读 贾生,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汉文帝求贤若渴,夜半与贾谊促膝长谈的做法,诗人持什么态度?由此可见本诗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明确: 诗人持讽刺(否定)态度,用了欲抑先扬的写法。 诗的前两句从正面着笔,丝毫不露贬意,仿佛热烈颂扬文帝求贤若渴,虚怀若谷,和对贾生的赞叹。可是读了后面两句,才恍然大悟,原来郑重求贤,虚心垂询,推重叹服,乃至促膝谈心,不是为了寻求治国安民之道,却是为了“问鬼神 ”的的问题!

6、这对治国无用,指出封建统治者不能真正重视人才,感慨贾谊不遇英明君主。2、本首诗仅仅是为了讽刺汉文帝吗?有没有深层含义?明确:此诗托古讽今,言有尽而意无穷,含蓄丰富。诗中有讽刺,有感慨。从表面看,诗人是讽汉文帝,实际上是托古讽今,晚唐许多皇帝大都崇佛或信道,服药求仙,以求长生,而不问民生疾苦,更难礼贤下士。同时,诗人怜贾谊正是自怜。既表达了对皇帝的讽刺,又抒写了自己的怀才不遇三、阅读 柳。(1 )【写作背景介绍】这首诗大致写于大中五年( 851 ),此时李商隐的妻子刚刚病故,自己又应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之聘,将要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活。作者自己由于党争的倾轧,长期沉沦下僚,心情极为沉郁苦

7、闷,一时间悼念妻子,悲叹前路,百感交集,于是写了这首诗。借柳的今昔荣枯变化,寄寓自己的迟暮之伤、沉沦之叹。( 2) 1、春天的柳树具有什么特征?秋天的柳树又有什么特征?由此可见,诗人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明确:春天的柳树婀娜多姿、生机勃勃,秋天的柳树萧条冷清、稀疏衰落,诗人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2、本诗通篇写柳,但又不见一个“柳 ”字,句句写景,但又句句写情,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明确:诗歌用了象征的表现手法。句句咏物,但又句句写人,通过描绘今昔荣枯变化的柳,寄寓了诗人的迟暮之伤、沉沦之叹。10酬赠诗四首( 教师版 )适用年级:高二级1-19 班一、 了解酬赠诗: 酬赠诗乃是诗人赠送酬答之作。这类诗

8、委婉曲折,常用比兴手法。二、 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一)节妇吟:张籍( 766? 830?)字文昌,苏州吴人。贞元 十五年登进士第,任国子博士, 后为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有张司业集 。其作品多为古风和乐府,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 。后来元稹、白居易所发起的“新乐府运动”其实就是从他们这里开始的。(二)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稹 (779831),字微之,河南 (今河南洛阳 )人。十五岁明经及第,宪宗元和初年任右拾遗、监察御史等职。长庆二年官至宰相,四个月后调同州刺史,又任浙东观察使, 53 岁暴卒于武昌节度使任上。元稹与自居易友善,同倡新乐府,世称“元白”

9、 。他主张继承杜甫现实主义文学传统,有新题乐府和乐府古题等诗,借以“讽当时之事,以贻后代之人” 。但讽刺力度远不及白居易诗, 他说:“词直气粗,罪尤是惧,固不敢陈露于人。”有元氏长庆集六十卷。 此诗作于宪宗元和十年 (815)。这一年王承宗、李师道等藩镇派人在京城暗杀了主张平藩的宰相武元衡。 当时白居易任太子左赞善大夫, 他立即上书要求追查凶手和幕后主使,被藩镇势力以“越职言事”之罪名,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听说后,写有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又得乐天书:“远信入门先有泪,妻惊女哭问何如 ?寻常不省曾如此,应是江州司马书。 ”自居易

10、有梦微之诗相送,此诗便是诗人收到白诗后非常感动而写下的答诗。(三)近试上张籍水部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越州 (今浙江绍兴 ) 人。宝历二年 (826)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此诗约作于宝历二年,诗题一作“闺意献张水部”。近试,临近考试。唐代应试举子有向名人行卷的风气,目的是希望声名传人主考官耳中。 张籍时任水部员外郎, 以擅长文学而又乐于奖掖后进闻名于士子之中。(四)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773 819),字子厚,祖籍河东 (今山西运城 )。唐德宗贞元九年 (793)进士,十四年中博学宏词科。顺宗永贞元年 (805),与刘禹锡同为王叔文革新集团核心人物,时任礼部员外郎

11、。同年八月,宪宗李纯即位,改革失败,王叔文被杀,柳宗元被贬为永州 (今属湖南 )司马。元和十年 (815)改任柳州刺史,四年后病死任所。此诗作于柳宗元任柳州刺史时。 诗人时当壮年, 正是大展宏图之际, 但政治上的沉重打击,使他忧危愁苦,心情难平。 新唐书本传言他“既窜斥,地又荒疠,因自放山泽间。其堙厄感郁,一寓诸文” 。浩初上人,著名禅师龙安海的弟子,时在柳州,与柳宗元友善。三、自主学习质疑(至少写2 个)请将自己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写下来,待小组学习讨论解决。_一、学习节妇吟1、结合课文注释读懂诗歌的内容。解题:什么是“节妇”?节,就是节操、气节。节妇就是守女性之“贞节”的女子。即女子

12、对她所遭遇的第一个男人的无条件的忠贞。特别是宋代以后,至于明清两朝, 这种观念始终是卡在我国女性脖颈上的一道沉沉的枷锁。2、 赏诗(你最喜欢哪句诗?可参考以下问题)( 1)诗中的节妇和那个“君”分别喻指谁?“珠”是又喻指什么?(明确:分别指诗人张籍自己和对方李司空师道。“珠 ”喻指李司空对给张籍的招揽。)( 2)为什么要“接珠”然后又要“还珠”呢?(明确:“接珠”表示对李师道好意的领会,“还珠”表明对朝廷的忠心;先“接”后“还”既达到了最后拒绝的目的,又没有因此而得罪对方。)( 3)诗中给足对方面子的话有哪些?明确: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知君用心如日月”“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3、拓展练习:情境一: 假设,有一个异性多次向你表白他(她)的心迹,并且渴望你能够接受他 (她)的请求。 但是,因为种种原因, 你不能接受他 (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