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伟岸人格》检测题_第1页
2018-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伟岸人格》检测题_第2页
2018-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伟岸人格》检测题_第3页
2018-2019年北师大版语文七下第四单元《伟岸人格》检测题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单元伟岸人格检测题( 90 分钟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 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注音。 ( 4 分)(1)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2)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3)想到这些,费米不禁打了个寒噤()。(4)鲁迅先生有点踌躇()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2. 将下列诗句工整地抄写在横线上。 ( 2 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 下面对课文相关内容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 邓稼先, 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追授“两弹一

2、星”功勋奖章。B.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于1936 年 10 月 19 日逝世。其著作包括散文、小说、诗歌、杂文等多种体裁。C. 居里夫人为波兰物理、化学家, 1903 年与丈夫居里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11 年,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D.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热爱化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化学的理论研究。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学校是一个天然庇护所,它既安抚学生、传递温暖,也护佑公众、凝聚人心。B. 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C. 有的游客明明看到油菜地里

3、“禁止入内”的牌子,还是义无反顾地走进去拍照留影,让人无可奈何。D. 从古时的大同理想到今日的中国梦,尽管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其中所蕴含的对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的期盼,却有着一脉相承的连续性。5.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 在春暖花开的美好时节,报社组织了近80 名中小学生记者走进潍坊高密,参观莫言家乡,采访莫言亲人。B. 在当今社会, 个体获取知识的方式很多,但谁也无法否认的是,阅读仍是一种最主要的途径之一。C. “五月的鲜花”作为“五四”青年节的品牌节目,经过这几年的精心打造,已经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受到广大师生的喜爱。D. 普及灾害教育, 就要真正

4、将灾难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之中, 以强化公众的风险意识, 提高其应对灾难的能力。6. 综合性学习。 ( 8 分)学校开展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活动一从下列材料中任选两则,参照示例,探究“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途径。( 4分)【材料一】美国德克萨斯州有一条法令:任何酒店、餐馆都不得随意倒掉客人吃剩下的食物。将那些还可以食用的食物倒掉,就是一种犯罪。【材料二】 法国为防止粮食浪费,推出反浪费计划,从细节着手,提供节约粮食的好政策与好方法,签订全国反浪费公约。【材料三】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些古训传达的是对

5、勤俭的倡导,对奢靡的摒弃。【材料四】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有一种习惯叫光盘!网友们发起“不剩饭菜,晒吃光后的餐具”的“光盘行动”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示例:我选材料四,探究结果:运用公共媒体进行宣传。我选,探究结果:我选,探究结果:活动二下面是人们就餐桌上讲排场的现象编的顺口溜,有人反其意,另写了一则反对餐桌浪费的顺口溜,请你把它补充完整。(4 分)奢华高档,才够诚意;多多点菜,才够热情;吃饱还剩,才算阔气。经济实惠,就显真情;,;,。二、阅读理解(40 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3 分)永恒的骄傲稼先逝世以后,在我写给他夫人许鹿希的电报与书信中有下面几段话:稼先为人忠

6、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稼先去世的消息使我想起了他和我半个世纪的友情。我知道我将永远珍惜这些记忆。希望你在此沉痛的日子里多从长远的历史角度去看稼先和你的一生,只有真正永恒的才是有价值的。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能这样估价自己一生的人不多,我们应为稼先庆幸!7. 怎样理解标题“永恒的骄傲”的含义?(2 分)8. 这一部分是全文的最后一部分,请指出它在全文中的作用。(3 分)9. 这一段文字采用的修辞手法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7、2 分)10. 为什么说“邓稼先的一生是有方向、有意识地前进的。没有彷徨,没有矛盾”?(3 分)11. 怎样理解文中“是的,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途径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的含义?(3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 分)绝版的暮春朱以撒又是一年三月三。 兰亭的上空澄澈得如同小儿的眼神, 修竹在温润的地气里拔节, 有风吹过,春日最有风韵的那个部分就是由竹林中的绿意释放的。已经一千六百多年过去了, 大多琐屑的日子被人淡忘, 只是这一天, 人们照例要汇聚兰亭,纪念书圣,弘扬书道,效晋时士人流觞曲水,吟诗作赋。我们正努力地复原着当时的仪式,贴近那一场盛会。 而今,利

8、用这种仪式, 文人们是否能够抵达那个烟水遥遥的深处呢?公元 353 年暮春之初, 王羲之在兰亭序 中很欣喜地写道: “天朗气清, 惠风和畅。 ”四十多人行走在山间林木道中,士林中很有影响的谢安来了, 高僧释支遁来了, 王羲之带了几个儿子一起出动, 最小的是献之, 此时九岁。四十余人其乐陶陶地相拥着,披一身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的温暖阳光,_。流觞到处,诗思敏捷者脱口而出。谢安、王羲之、孙绰等二十余人很快成诗,博得一片好评;卞迪、丘髦等十余人一时难以即席吟诵,罚酒三巨觥。 年少的王献之参与这样的成人活动,一时不知所措,也只好喝了罚酒。一切都是自如的,随意的,唯有这样,雅集才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气氛。谢安

9、也参加了兰亭雅集,和一个普通文人一样,成四言五言诗各一首。在雅集中,丝毫不见他有与人不同之处。从文人角度看, 谢安的影响要胜过雅集中的每一个人。从职务上看,谢安历任了桓温司马、吏部尚书, 东晋孝武帝时甚至位居宰相。 这样的人在兰亭雅集中,与大家平等,无人着意提起,也无专文渲染。这正是晋文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文风。难得的是谢安的平常心,更难得的是诸士人的平常心,以至达到了自由的最大值。山水怀抱中的文人相聚,适意是雅集的动力。由于适意而毋需相互提防、戒备,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每一个相与者都重在个性上、精神上的享受,追求浪漫散怀、从容悠然的趣味。 一次寻常的文人聚会能流传下来,恐怕远远超过了所有参

10、与者的料想,他们只是觉得快乐了一天,一身轻松地披戴着芳草野花的香气回家。今日的兰亭依然清幽静谧,只是人工痕迹多了, 不是当年的草莽情调, 渐渐把自然气味逼到角落, 以至似有若无了。 在孙绰笔下, 短短数字已将遥不可复的景致移到了眼前, “乃席芳草,镜清流,览卉木,观鱼鸟”,远比今日所见丰富。像兰亭序这样的美文,亦是这样,一个高度确立了,后人有再多的兰亭修葺,至多是一种怀旧、仿效。公元 353 年的这个暮春之后,我们的许多集会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我们在追随复制中想念和回顾,那往日已淡如竹林中袅袅的烟水气了。在暮春,的确可以沿着兰亭方向走,找回日渐失去的脾性和情怀。12. 绝版的东西往往弥足珍贵。公

11、元353 年的那个暮春,究竟有些什么让人觉得珍贵而不可复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答出三点即可。(3 分)_13. 仿照第段画横线句子,顺其思路,再写一句话,表现兰亭雅集的美好。(2 分)四十余人其乐陶陶地相拥着,披一身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的温暖阳光,_ 。14. 第段重点介绍了位居宰相的大文豪谢安参加兰亭雅集的情形,加点的“丝毫”一词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3 分)_15.“适意是雅集的动力。”请用第段的相关语句说说“适意”的内涵。(2 分)_16.孙绰短短数字已将兰亭遥不可复的景致移到了眼前,请赏析第段画波浪线句子的妙处。(3 分)_17. “沿着兰亭方向走”实际上是告诉我们要弘扬传统,重塑雅集

12、。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怎样才能“找回日渐失去的脾性和情怀”?(4 分)_(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0 分)奇迹那年,文参加高考,以六分之差落榜了。那晚,文把窗外的月光望了一夜。吃早饭时,文对爹说: “爹,我想复读一年。 ”听了这话,爹白了他一眼,说:“算啦!回家帮我吧! ”文知道爹的脾气,爹决定了的,九头牛也拉不回,错了也不改。何况这次,爹没错。那年,家里真是陷入了困境:奶奶病故了;刚埋了奶奶,娘又病了;家里贷款买的那头奶牛也不明不白地死了。两个弟弟还在上小学。家里就一个劳力了。这天晚上,文听了一夜的蛐蛐叫。第二天天刚亮,文就去找爷爷。文知道爹是个大孝子,爷爷的话,爹句句听。爷爷很疼文,

13、立马去找爹。爹听了爷爷的话,气呼呼地说: “叫他复读,你能挣回钱来?”一句话问得爷爷不吱声儿了。文去找爹的好朋友赵伯。赵伯和爹在堂屋里谈了半天,叹着气摇着头走了。文咬咬牙, 骑上他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去县城中学找当教师的姑父。这是最后一线希望了。半下午,文用自行车把姑父捎回家。姑父的脸晒得通红,文浑身出汗, 像刚从河里爬出来一样。姑父一口水也顾不上喝,就坐在正扎笤帚的爹身边:“叫娃复读吧! ”爹硬硬地说: “家里没钱! ”姑夫说:“我供他!”爹白了他一眼,说: “你供他一年,他考不上,还要读,你供吗?”姑父坚决地说: “供!”爹连珠炮似的说: “还考不上你供吗?考上了你供吗?”气得姑父胸脯一起一

14、伏地走了。文真想冲上去,给爹两脚,可他不敢。文也是个孝子呀。文默默地走到家后面的悬崖上,靠着一棵柏树, 无力地软了下去。文的脑海里闪现出一双双专注听课的脸,文的耳畔回响着脆生生的上课铃声。这时候,不知哪儿的广播里传来“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的歌声。歌声里,文流下了伤心的泪:我的脚下哪有路?我的脚下明明是崖呀!不知过了多久, 文听到谁在叫他。这声音多么熟悉而亲切呵!文扭头一看是爹。文把头倔强地扭过去。爹走上来,和蔼地说: “娃,咱回! ”文硬硬地答: “我不 ! ”爹问:“你要咋?”文大声说:“你不叫我复读,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摔死算啦! ”文想用这话激怒爹,让爹狠狠地打他一顿,这样,他心里也许

15、好受些。谁知,听了他的话,爹的眼睛却湿了,他一下子把文拉起来,拉进他的怀里,激动地说:“爹答应你 ! ”听了这话,文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把眼睛瞪得老大。爹说:“你找爷爷,找你赵伯,找你姑父,你把爹给感动啦!冲着这股牛劲儿,还怕考不上大学?爹就是把腰累弯,也要供娃复读!”“爹 ! ”文大叫一声,把爹抱住,热泪如泉涌。文复习了一年,考上了北京大学。只要有 1的希望, 就用 99的努力去争取。这时,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甚至产生奇迹!不是吗?(有删改)18.文中揭示产生 “奇迹” 的前提条件的一句话是:。(2 分)19.文中画线句交代“爹的脾气”,在文中有何作用?(3 分)20. 文章大篇幅地写“文”

16、争取复读的过程,而对复读的经过和结果一笔带过,为什么要这样处理?( 2 分)21.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句话进行表述。(3 分)三、写作( 40 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材料 1:美国航空航天局安全顾问组一位成员警告说,由于美国与俄罗斯工程师之间缺乏交流,国际空间站可能会发生严重事故。材料 2:英国大文豪萧伯纳说:“你我是朋友,各拿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交换后仍是各有一个苹果;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流,那么,我们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看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感想?生活中你有类似的见闻和体验吗?请就“交流”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所写内

17、容必须在这个话题之内。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500 字;不得抄袭。七年级语文(下)第四单元伟岸人格检测题参考答案1. ( 1) xi è ( 2) zhì ( 3) j ìn( 4) chóu ch ú(注意平时积累课文中的重点字音。)2. 提示:注意“俯” “孺”的写法,书写工整即可。3.D (爱因斯坦是物理学家。)4.C(“义无反顾” 指为了正义而勇往直前,毫不犹豫。 是褒义词。 原句中是对游客无视“禁止入内” 的牌子强行走进油菜地拍照留影的做法的批评,所以用“义无反顾” 是不正确的。 )5.B (“一种”和“之一”语意

18、重复,可去掉其中的一个。)6. 活动一示例:材料一立法保障。材料二制订反浪费计划,签订反浪费公约。材料三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写出两点即可)活动二示例: 按需点菜亦显热情光盘净碗尽显文明 “活动一”是在同一主题“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下,通过单则材料,探究(提炼概括)具体解决办法:立法(材料一),推出计划、签订公约(材料二),弘扬美德(材料三) ,媒体宣传(材料四)等。 “活动二”是补写顺口溜。 补写时只要与上面的顺口溜内容相反,字数相同即可。 这道综合性学习题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关注社会热点,贴近生活。“活动一”考查信息筛选能力。 这类题目主要考查考生在阅读时,能否抓住一段话的

19、主要内容,明确这段话要表达的主要观点的能力,同时考查对语段的概括能力、表述能力和对事物的认识、初步探究能力,考查规律性的知识的总结和运用。“活动二”考查仿写能力。这都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和文字功底。7邓稼先不是一个普通人物,他为祖国, 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是我们民族的骄傲。(邓稼先为祖国,为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祖国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8这一部分是对邓稼先的总体评价,既洋溢着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又总结了全文。(文章最后一部分所起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升华主题。)9排比。增强了语势,高度评价了邓稼先的一生及其贡献。 解答此题需掌握排比这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作用:利

20、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或句子并排,达到加强语势的效果。10他的方向是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奋斗,因为他始终把国家利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所以不会有彷徨、矛盾。(邓稼先始终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为了祖国的强大奉献了自己的一生,目标坚定,心里没有彷徨和矛盾。)11邓稼先以严谨的科学态度,无私的奉献精神决定了自己一生的道路。(结合全文对邓稼先的描写可知,他为了祖国和人民,无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他的这种奉献是不求回报的,假如让他重新选择,他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走他已走过的道路。)12. 有自如的、随意的、无拘无束的气氛;有平等、自由的精神和文风,有平常心;有相聚

21、的适意;有自然的风景和绝世的美文。(任意答出三点,意近即可)(从第段中“一切都是自如的,随意的,唯有这样,雅集才充满了无拘无束的气氛”这句可筛选出“自如的、随意的、无拘无束的气氛”;从第自然段中“这正是晋文人的自由精神、自由文风。难得的是谢安的平常心,更难得的是诸士人的平常心,以至达到了自由的最大值”这句可筛选出“自由、有平常心”;从第段“山水怀抱中的文人相聚,适意是雅集的动力”这句可筛选出“相聚的适意”;从全文看,这里有绝美的风景和绝世的佳作。)13. 示例:盈一袖芳草野花间散发出来的清新香气;拥一怀春日晴空中吹拂而来的和煦轻风(句式一致, 意境美好即可, 句式错误不得分) (分析例句的句式

22、是动宾关系, 动词“披”的对象是“阳光”,“茂林修竹中倾泻下来的温暖”写出了林间的优美意境,所仿写句子只要句式一致,意境美好即可。)14. 不能去掉。 “丝毫” 说明谢安跟大家没有一丝一毫的不同,充分表现了兰亭雅集的平等、自由以及谢安和诸士人无关功利的平常心。去掉了就不能起到强调作用了。(意近即可)(第段通过介绍大文豪谢安参加兰亭雅集与大家没有不同的情形,表现了兰亭雅集的平等、自由以及谢安和诸士人无关功利的平常心,加点词“丝毫”起强调作用。如果去掉,就减弱了文章的表达效果。)15. “适意”的内涵就是“毋需相互提防、戒备,你愿意怎么着就怎么着吧,每一个相与者都重在个性上、精神上的享受,追求浪漫

23、散怀、从容悠然的趣味。”(不全部照抄,答出画线的主要内容也可)(“适意”的本义是:宽心,舒适;称心,合意。根据语义找出第段中相关语句即可,注意用文中语句作答。)16. 抓住“席”“镜”“览”“观”四个动词的准确运用,或者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进行赏析均可。 (从用词的角度或者从修辞的角度分析,这句话用了 “席”“镜”“览”“观”四个动词,准确写出了兰亭遥不可复的景致,或者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生动准确地写出了兰亭遥不可复的景致。)17. 如多读好书,提高修养,提升品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淡泊名利,拥有平常心和纯净的心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等任一角度均可。(题干要求“我们要弘扬传统,重

24、塑雅集”,那么我们就要多读书,提高自己的修养,培养生活的雅趣。结合全文的主旨看,要想提升品位,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还应拥有选文中士人所具备的“平常心和纯净的心灵,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这些品质,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18.只要有 1的希望,就用 99的努力去争取(要联系最后一段来解答本题。)19.为下文爹不为说情所动做铺垫,同后文爹的态度改变形成对比,使文章富有感染力。 (本题考查文中重要情节的作用。可先从内容上进行分析,然后从作用上思考,两方面结合起来回答,不要遗漏要点。 )20. 详写“文”争取复读的过程,表现“文”锲而不舍的性格,其复读时的努力、考上大学的结局可想而知。 (本题考查文章详略处理对表现人物、 安排情节的作用, 大意对即可。)21.“文”是一个认准目标不言放弃的有志青年。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解答此类题,要把人物放到具体的情节中去,仔细观察人物的特点,然后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22. 写作指导:作为新一代的中学生,不应该只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天地里,而应该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出自我,和同学朋友交流,和父母长辈交流,和大自然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