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 版数学 八年级 下学期期中测试卷学校 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1 .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 79B. 712C. /ID.岳2 .下列四组线段中,能作为直角三角形三条边的是()A.3,4,5B.6,8,93.下列二次根式中,与有能合并的是()A. 724B. 732C. 1,2, y/1D. 5, 12, 14C. 7184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 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0m.则A,B间的距离为()A. 15mB.

2、25mC. 30mD. 20m5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Z A=Z CzZ B=Z DB. ABII CD,AB=CDC. AB=CD,ADII BCD. ABH CD,ADII BC6 .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而(OM )垂直的墙(QN)上,设木棍中点为P,若木棍A端沿墙下滑,且4沿 地面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到点0的距离()A-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7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为()A.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8 .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三角形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D.对角线相等

3、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8 .如图,在%BCD中,AB=3, AD=5f ZABC的平分线交A。于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则DF=()A. 1B. y/3C. 2D. 39 .如图,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是()-22 >A. 75-1B. -75 + 1C. 75+1D. y/510 .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其而积为()A. 96B. 49C. 24D. 48二.填空题11 .要使二次根式JT互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12 .已知平行四边形ABCQ中,NA+NC=200。,则N6的度数是13 .如图,矩形ABCQ的对角线AC, 8。交于点O,AC=4",N

4、AOD= 120。,则BC的长为 cm.D14 .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 方形A, B, C的面积分别是8a“2, 10(加,Mo武则正方形。的面积是 cm2.15 .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为坐标原点,若点A的坐标是(8,0),点C 的坐标是(2, 6),则点B的坐标是16 .如图,U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0,两条对角线的和为18, AD的长为5,则AOBC的周长为 17 .如图,在 RIAABC 中,ZACB=90° , CD1AB 于点 D, ZACD=3ZBCD, E

5、 是斜边 AB 的中点,则NECD 的度数为 度.18 .如图,DE 7JA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NAFB = 90。,若AB = 5.BC=8,则EF的长为24.三*+(而+2)(2-n)19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20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 AE±BC于E, AF±CD于F, AE=2cni, AF=3cm,平行四边形ABCD的而积为cm2.B E v三.解答题21.79+V12-x/4822.2712x1 + 7247623 .计算:(/ + >/3)(>/5 >/3 )+5 +J-0825 .

6、如怪I,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直接写出四边形A8C。的面积和周长;(2)求证:NBCD=90° .26 .如图,平行四边形A5CD的对角线AC、8。交于点Q£ F是线段AC上的两点,并且AE=CR求证:DE/BF.27 .如图,在矩形ABCD中,A8=5, BC=4,将矩形A8CO翻折,使得点B落在CD边上 点E处,折痕AF交BC 于点工求厂。的长.28 .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等对边四边形”.(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名称;(2)如图1,四边形ABCD是“等对边四边形",其中AB=CQ,边明与CO的延长线交于点

7、M点七、F是对角线AC、8。的中点,若NM=60° ,求证:EF=;AB:(3)如图2.在ABC中,点。、E分别在边AC、A3上,且满足NO3C=NECB= NA,线段CE、BD交于 点.求证:ZBDC=ZAECi请在图中找到一个“等对边四边形”,并给出证明.2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尸x+1与x、'轴分别交于点A、民在直线AB上截取过点先分别作x、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4、G,得到矩形0A山Ci;在直线/W上截取B山户88,过点 Bi分别作小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A?、C2,得到矩形OA2&C2:在直线AB上截取历&=9&,

8、过点心 分别作x、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A3、C3,得到矩形04&C3:;则点'的坐标是:第3个矩形OA383c3的面积是第个矩形OV&C的面积是 (用含的式子表示,是正整数).30 .阅读下述材料:我们在学习二次根式时,熟悉的分母有理化以及应用.其实,有一个类似的方法叫做“分子有理化”: 与分母有理化类似,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子的有理化因式,从而消掠分子中的根式比如:分子有理化可以用来比较某些二次根式的大小,也可以用来处理一些二次根式的最值问题例如:比较"一而和卡有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分子有理化如下:币一瓜=l 1 Ly/l+y/6因为"疵+小,所

9、以6-娓娓-小再例如:求),=J% + 2 -&-2的最大值.做法如下:解:由讨+ 220,%一22。可知工22,而3 = >/ + 2-右一2 =当x = 2时,分母J772 +有最小值2,所以的最大值是2.解决下述问题:(1)比较3&-4和2JJ-的大小:(2)求y = Jl - x + J1 + X - JT的最大值和最小值.31 .点P是矩形ABCD对角线AC所在直线上 一个动点(点P不与点A,c重合),分别过点A,C向直线BP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E, F,点O为AC的中点.(1)如图1,当点P与点0重合时,请你判断OE与OF的数量关系:(2)当点P运动到如图2所

10、示位置时,请你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通过证明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3)若点P在射线OA上运动,恰好使得NOEF=30。时,猜想此时线段CF, AE, OE之间有怎样 数量关系, 直接写出结论不必证明.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邪B. V12C. RD. V15【答案】D【解析】【分析】利用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A、W=3,不合题意,B、厄=26,不合题意:C、=走,不合题意;V3 3D、店是最简二次根式,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最简二次根式,熟练掌握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解本题的关键.2 .下列四组线段中,能作为直角三角

11、形三条边的是()A. 3,4,5B. 6,8,9C. 1,2,近D. 5,12,14【答案】A【解析】【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详解】A、32+42=52, 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正确;B、62+8号9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C、口+2县(")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D、52+122至142, .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熟知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 是直角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3 .下列二次根式中

12、,与"能合并的是()A. 724B. 辰C. V18D.【答案】D【解析】 【分析】能与不合并的二次根式,就是与是同类二次根式.根据同类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相同的性质解答.【详解】有的被开方数是3.A、衣 =2而,被开方数是6:故本选项错误;B、J变=40,被开方数是2:故本选项错误:C、= 3 被开方数是2:故本选项错误:D、.被开方数是3:故本选项正确:,42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同类二次根式是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称 为同类二次根式.4.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聪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但绳子不够长,一位同学帮他想了

13、一个主意: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找到AC.BC的中点D,E,并且测出DE的长为10m.则AB间的距离为()A. 15mB. 25mC. 30mD. 20m【答案】D【解析】【分析】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即可得到结果.【详解】解:由题意得AB=2DE=20cm,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中位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 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5 .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NA=NC,NB=ND B. ABII CD,AB=CD C. AB=CD,ADII BC D. ABH CD,A

14、DII BC【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可以得到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 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可以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 合题意;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根据: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

15、形是平行四边形,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6 .如图,一根木棍斜靠在与地面(OM )垂直的墙(ON)上,设木棍中点为P,若木棍4端沿墙下滑,且4沿地而向右滑行.在此滑动过程中,点P到点。的距离()B XfA.变小B.不变C.变大D.无法判断【答案】B【解析】【分析】连接OP,易知OP就是斜边AB上的中线,由于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0P=: AB, 由于AB不变,那么0P也就不变.【详解】不变.连接0P,在RUAOB中,0P是斜边AB上的中线,那么 OP=;AB,由于木棍的长度不变,所以不管木棍如何滑动,0P都是一个定值.故选B.【点睛】本

16、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解题的关键是知道木棍AB的长度不变,也就是斜边不变.7 .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为()A.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8 . 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三角形中位线和矩形的判定判断即可.【详解】A、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是真命题:B、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原命题是假命题:C、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是真命题:D、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

17、分的四边形是矩形,是真命题: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判断事物的语句叫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经过推理论证的真命题叫定理.8.如图,在41BC。中,AB=3, AD=5, ZABC的平分线交A。于E,交CD的延长线于点F,则DF=( )A. 1B. y/3C. 2D. 3【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BC=5, AB=CD=3,然后求出NCBF=NCFB,得到CF=CB=5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 AD=BC=5, AB=CD=3, .ZABE=ZCFE.V ZABC的平分线交AD于点E,.ZAB

18、E=ZCBF,.ZCBF=ZCFB,,CF=CB=5,.DF=CF - CD=5 - 3=2.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中,当出现角平分线时,一般可构造等腰三角形, 进而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A. 1【答案】AB. -75+1C. 75 + 1【解析】【分析】由题意,利用勾股定理求出点A到-1的距离,即可确定出点A表示的数.【详解】根据题意得:数轴上的点A所表示的数为炉万7=4 1,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弄清点A表示数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10 .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其面积为()A. 96B. 49C. 24D. 4

19、8【答案】C【解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24,斜边长为10,则两直角边的和为24-10=14,设一直角边为X,则另一边14-x,根据勾股定理可知:x2+ (14-x) 2=100,解得x=6或8,所以面积为6x81=24.故选C.二.填空题11 .要使二次根式JT3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答案】43【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为非负数进行求解.【详解】由题意知,x-3>0,解得,x23,故答案为:x23.【点睛】本题考查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二次根式中的被开方数是非负数.12 .已知平行四边形A3CQ中,ZA+ZC=200°,则的度数是.【答案】80° .【

20、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邻角互补,进而得出NB的度数.【详解】如图:平行四边形A5CQ中,NA = NC, ZA+ZB=180°,ZA+ZC=200°,,ZA = ZC= 100°,NB的度数是80。.故答案为80°.【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NA=NC是解题关键.13.如图,矩形ABC。的对角线AC, 8。交于点O,AC=4c?,NAOD= 120。,则8。的长为 cm.【答案】2褥【解析】【分析】根据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可得OA=OB,再根据邻补角的定义求出NAOB=60。,然后判断出aAOB 是等边三角形,根据

2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OA,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详解】在矩形ABC。中,OA = O3=LaC=Lx4=20,2V NA 00=120。,AZAOB=180°- 120°=60°,.,.AO8是等边三角形,:.AB=OA=2cm, 在 RSA8C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BC= J AC? - AB? =- 2)=2故答案为2jJ.【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主要利用了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14.如图所示,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为7cm,正方形A, B, C的面

22、积分别是8。加,ioc加,14a谓则正方形D的面积是cm2.【答案】17【解析】试题解析:根据勾股定理可知,;S :e力影i+S正方彩2=S火”=49,s iE力形c+S正方杉D=S正方影2,S止方形a+S正方形B=S出力影1,S大ii力形=S正力杉c+S正方形d+S正方形a+S正方段b=49.,正方形 D 的而积=49-8-10-14=17 (cm2).15 .如图,将平行四边形ABCO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0为坐标原点,若点A的坐标是(8,0),点C的坐标是(2,6),则点B的坐标是.OA【答案】(10,6)【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A点和C点的坐标,就可以写出B点

23、的坐标.【详解】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C/OA,根据己知条件A (8,0)可知OA=8,C (2,6),可知B 点的横坐标为2+8=10, B点的纵坐标为6,所以B (10,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坐标的表示,再结合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难度系数较低,但应当熟练掌握.16 .如怪I, UABCD的对角线相交于点0,两条对角线的和为18, AD的长为5,则AOBC的周长为 【答案】14【解析】分析:根据两对角线之和为18,可得出OB+OC的值,再由AD=BC,可得出aOBC的周长.详解:由题意得,OB+OC=; (AC+BD) =9,XVAD=BC=5,OBC 的周长=9+5=14.故答

24、案为14.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解答此题需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对边相等的性质.17.如图,在 RtAABC 中,ZACB=90° , CD1AB 于点 D, ZACD=3ZBCD, E 是斜边 AB 的中点,则 NECD 的度数为 度.【答案】45°【解析】【分析】求出NACD=67.5。, NBCD=22.5。,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NB=67.5。,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求出 BE=CE,推出 NBCE=NB=67.5。,代入NECD=NBCE-NBCD 求出即可.【详解】VZACD=3ZBCD,ZACB=90° ,ZACD=

25、67.5° ,ZBCD=22.5° ,VCD1AB,AZCDB=90° ,.ZB=180° -90° -22.5° =67.5° ,/ ZACB=90° , E是斜边AB的中点,ABE=CE,.,.ZBCE=ZB=67.5° ,A ZECD=ZBCE-ZBCD=67.5° -22.5° =45° .【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和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中线性质.18 .如图,DE 7JAABC的中位线,点F在DE上,且

26、NAFB = 90。,若AB = 5.BC=8,则EF的长为.【解析】【详解】试题解析: NAFB=9(F,D为AB的中点,DfJaB=2.5,2,DE为4ABC 中位线,.DE=-BC=4.2.,.EF=DE-DF=1.5,故答案为1.5.【点睛】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和三角形的中位线 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9 .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4.则第三边长为.【答案】5或J7【解析】试题分析: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的长,但没有明确是直角边还是斜边,因此分两种情况讨论:长为3的边是直角边,长为4的边是斜边时:第

27、三边的长为:户手=":长为3、4的边都是直角边时:第三边的长为: 用于=5;.第三边的长为:"或5.考点:1.勾股定理;2.分类思想的应用.20 .如图,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20cm, AE1BC于E, AF±CD于F, AE=2cm, AF=3cm,平行四边形ABCD的而积为 cm2.【答案】12【解析】【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BC+CD=10,根据而积公式可得2BC=3CD,然后联立组成方程组可得CD和BC 的长,进而可得面积.【详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AB=CD, BC=AD,周长为20cm,,BC+CD=1O,V AE±BC

28、于 E, AF±CD 于 F, AE=2cni, AF=3cni,A2BC=3CD(2),联立得,BC + CD=02CB = 3CD解得:CD=4CB = 6J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AExCB=2BC=2x6=12,故答案为:12.【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关键是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而积等于它 的底和这个底上的高的积.三.解答题21.Q+屈-屈【答案】3-2&【解析】【分析】直接化简二次根式进而合并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 3+2退-46= 3-2 技【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加减法,熟知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实质上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9、是解答此题的 关键.222/士+而+娓4【答案】5【解析】【分析】根据二次根式乘除法则运算.【详解】解:原式=2xgx JT=+"不=3+2=5.【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正确化简二次根式是解题关键.23.计算:(+ J)(【答案】4.【解析】【分析】利用平方差公式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运算.【详解】原式=5-3+0x2 =2+2=4.【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中,如能结合题目特点,灵活运用二次根式 的性质,选择恰当的解题途径,往往能事半功倍.M V12xV6 +(c+2)(2 _ 痣).V18【答案】0【解析】【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乘除

30、法则和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原式=2-2=0.【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乘除法运算,平方差公式的运用,熟练掌握二次根式乘除运算法则是解决本 题的关键.25.如图,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1)直接写出四边形A8CD的面积和周长;【答案】(1)四边形A5CD的面积为14.5,四边形ABCQ的周长是后+ 36+JT7; (2)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用四边形ABCD所在长方形的面积减去4个小三角形的而积,列出算式计算即可求得四边形ABCD的 面积:利用勾股定理分别求出AB、BC、CD、AD,即可求得四边形ABCD的周长;(2)求出BD2,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证明:

31、【详解】(1)四边形 ABCD 的面积=5x5-3x1+2-4x2+2-5x1+2-5x2=14.5:由勾股定理得 ab=7FTF=岳,故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2/+6+旧=后+3/+/7:(2 )连接BD.BD2 = 32+42 = 25, BC2+CD2=20+5=25,.BC2+CD2=BD2,.,.BCD是直角三角形,且NBCD=90。.【点暗】本题考查割补法求面积,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26 .如图,平行四边形A8CO 对角线AC8。交于点O,E、P是线段AC上的两点,并且AE=CF .求证【答案】证

32、明见解析.【解析】【分析】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求得OA=OC, OB=OD,再结合条件可求得OE=OF,利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为 平行四边形可证得结论.【详解】如图,连接BE, DF.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A=OC, OB=OD,XVAE=CF,,OE=OF,.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DEBF.月 K-/、_Zx*?/【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求得OE=OF是解题的关键.27.如图,在矩形ABCD中,A8=5, BC=4,将矩形ABCD翻折,使得点B落在CD边上的点E处,折痕AF交BC【解析】分析:根据翻转前后,图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

33、可知EF=BF, AB二AE,故可求出DE的长,然后设出FC的长, 则EF=4-FC,再根据勾股定理的知识,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得 AE=AB=5,AD=BC=4,EF=BF,RtZkADE中,由勾股定理,得DE=3.在矩形ABCD中,DC=AB=5.,CE = DC-DE= 2.设 FC=x,则 EF=4-x.在 RtZCEF 中,+2三(4-x) 3解得才=二.2即 FC二2点睛:本题考查了翻转变换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注意掌握图形翻转前后对应边和对应角相等.28.定义:至少有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为“等对边四边形”.(1)请写出一个你学过的特殊四边形中是“等对边四边形”的名称:(2)

34、如图1,四边形A5CD是“等对边四边形”,其中A8=CQ,边射与C。的延长线交于点M点从厂是对角线AC、8。的中点,若NM=60° ,求证:EF=;AB;(3)如图2.在ABC中,点。、E分别在边AC、A3上,且满足NO3C=NECB= NA,线段CE、BD交于 乙点.求证:NBDC=NAEC;请在图中找到一个“等对边四边形”,并给出证明.【答案】(1)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等;(2)证明见解析:(3)证明见解析:四边形E5CQ是等对边四边形.证明见解析.【解析】【分析】(1)理解等对边四边形的图形的定义,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等,可得出答案.(2)取BC的

35、中点N,连结EN, FN,由中位线定理可得EN=12CD, FN = 12AB,可证明EFN为等边三角形,则结论得证:(3)证明NEOB = NA,利用四边形内角和可证明NBDC=NAEC;作CG±BD于G点,作BF1CE交CE延长线于F点,根据AAS可证明BCF/4CBG,则BF=CG,证明BEFACDG,可得BE=CD,则四边形EBCD是“等对边四边形【详解】(1)如: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等.(2)如图1,取BC的中点N,连结EN,FN,AEN=FN.V ZM=60°,AZMBC+ZMCB=120°.FNAB,ENMC,AZFNC=ZMBC, NE

36、NB=NMCB,AZENF=180°- 12O°=6O°,EFN为等边三角形,EF=FNAB.2(3)证明:V ZBOE=ZBCE+ZDBC, ZDBC=ZECB= | ZA, :.ZB0E=2ZDBC=ZA. I ZA+ZAEC+ZADB+ZEOD=360°, ZBOE+ZEOD=180°,AZAEC+ZADB=180°.VZADB+ZBDC=180%AZBDC=ZAEC;解:此时存在等对边四边形,是四边形EBCD.如图2,作CG1BD于G点,作BF±CE交CE延长线于F点.图2 ZDBC=ZECB=i NA, BC=CB

37、, ZBFC=ZBGC=90°, 2AABCFACBG(AAS), ABF=CG. : ZBEF=ZABD+ZDBC+ZECB, ZBDC=ZABD+ZA,:.NBEF=NBDC,AABEFACDG(AAS),ABE=CD, 四边形EBCD是等对边四边形.【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 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四边形内角和等知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等对边四边形的定义.2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v=x+l与x、y轴分别交于点A、艮在直线A8上截取88尸A8, 过点用分别作x、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38、点4、G,得到矩形。小朋。;在直线AB上截取B山2=38,过点 民分别作小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42、C2,得到矩形。42&C2:在直线A3上截取&&= 342,过点心 分别作X、y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A3、。3,得到矩形OAB3c3:;则点用的坐标是:第3个矩形0483c3的面积是:第个矩形QABC的面积是 (用含的式子表示,是正整数).【解析】【分析】先求出A、B两点的坐标,再设B】(a.a+1) B(b.b+1) B (c,c+l),求出a、b、c的值,利用矩形面积公式 求而枳,找出规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一次函数y=x+l与x、y轴分别交于点A、B.A A

39、 (-1,0) ,B (0,1),ABm/TFm 万设 Bi (a.a+1) B (b.b+1) B (c,c+l ),VBBi=AB./ a2+ (a+1-1) 2=2,解得 ai=l,az=-l (舍去),/.Bi (1,2),同理可得,B2(2,3).Ba (3,4),S 矩吻A383G =3x4=12,'S矩形oamc =n ( n+l),故答案为(1,2) ,12,n (n+l).【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根据题意得出8、B2、B3的坐标,找出规律是解答本题 的关键.30 .阅读下述材料: 我们在学习二次根式时,熟悉的分母有理化以及应用.其实,有一个类似的

40、方法叫做“分子有理化与分母有理化类似,分母和分子都乘以分子的有理化因式,从而消掉分子中的根式比如:V7+V6分子有理化可以用来比较某些二次根式的大小,也可以用来处理一些二次根式的最值问题.例如:比较 近一«和 而-逐的大小.可以先将它们分子有理化如下:币-瓜=L LV7+V6"一乒后飞因为,7+«卡+正,所以 再例如:求),=Jx+2 -4-2的最大值.做法如下:y/x + 2 + y/x - 2解:由x + 220,x-2N0可知工22,而丁 = 一=当x = 2时,分母V7+2 +有最小值2,所以的最大值是2.解决下述问题:(1)比较3&-4和-布的大

41、小: (2)求y = J - x + Jl + x - J7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答案】(1)3点-426-加:(2)'的最大值为2,最小值为0一1.【解析】 【分析】_22(1)利用分子有理化得到3夜-4 =送“,26-加=点勺石,然后比较3五+ 4和26+加的大小即可得到3JJ4与2JJ Ji6的大小; (2)利用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得到04丫41,而y = 3二x +a+ + j ,利用当x = 0时,/+ + J .有最 大值1, y/ x有最大值1得到所以'的最大值:利用当x = l时,,/工 +瓜有最小值 1,大-x有最下值0得到)'的最小值.【详解】解:(1

42、)3也-心吟舞""春'(26+而(2/-加)22" +加而3点>2/, 4> V10,3 直+ 4>2/ + 加,/. 3 点-4<2>/1-加:(2)由 l-xO, 1 + a-O,珍0得0Q&1,y = x + Jl + j - x +,yj+X + yjX,当x = 0时,/TTG+/7有最小值,则" + : +J.有最大值1,此时Ji-x有最大值1,所以 >'的最大值为2:当x=1时,、/n+«有最大值,则-rn有最小值戊-1,此时J17有最小值o,所以y的最小值 yjl + 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