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1页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2页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3页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4页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一、选择题1 .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 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湖北境内)从 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B.北方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D.民族融合加强2 .“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全国的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A.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B.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3 .宋代,在主要港口设立的市舶司的职能是A.执行削藩政策B.监

2、察百官C.管理海外贸易D.主持变法4 .下图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卡片,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主题是A.宋朝商业的繁荣兴旺B.古代政治中心的南移C.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D.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5 .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 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C.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6 .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 理手续A.蕃市B.市舶司C.蕃学D.蕃坊7 .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这

3、一现象说明了南宋A.重点支持东南沿海开发B.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C.东南沿海的农民负担重D.政治中心转移到南方8 .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关于题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卡佛一圉昭元通宝9 / 8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定糙卡氟出北工“更子-黑花跖片 阚£筑币期耽片A.农业繁荣B .手工业繁荣C .商业繁荣D .文化繁荣10.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

4、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11 .外国人以一个地方的原名“昌南”的发音来代表瓷器和中国,并且此地在宋代已成为闻名天下的“瓷都”,此地是A.海南岛B.湖州C.景德镇D.泉州,以下是达成的共识,你认12 .七年级(1)班同学对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探究性学习为正确的有南方自然条件优越南方地域辽阔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大量劳动力南方战乱较少,相对安定A.B.C.D.13 .在现代社会中,刷卡消费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是纸币仍然在流通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A.秦朝的圆形方孔钱B.汉朝的五铢钱C.北宋的交子D.

5、南宋的会子14 .“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之根柢。语曰:苏湖熟,天下足'南宋诗人陆游这段话中的“故都”是指A.长安B .临安 C 建康 D .东京15 .北宋清明上河图展现当时店铺林立、生意兴隆、人口稠密的街市景象。这幅图可研究A.宋朝政治制度B .宋朝文化C .贞观之治D .商品经济16 .某同学在学习“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主题时,制作了如下示意图,其中”处应填写虢普南北jffi-f唐朝中后期一T?奠定基岫开始南移最终完成蛀济重心转翔到长江流域)A.北宋B .南宋 C .明朝 D .清朝17 .梦梁录记载南宋首都临安“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

6、之屋”。这一记载描述的是临安A.商业店铺林立B.商品琳琅满目C.商品交易量大D.货币交易量大18 .从唐朝中晚期至五代、宋朝,南方经济大发展。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现象的是出现了著名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 民间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A.B . C . D .19 .下面知识卡片所列内容为中国古代某时期经济发展的一些特征。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红百景稳澳交客逐渐成为贵业中心 交子,会子等蚊币与轲毁等并行搜用 籁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A.唐朝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20 .“苏湖熟,天下足”

7、这一谚语反映出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全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于A.三国时期B.隋唐时期C.南宋时期D.明清时期21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写道:“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市列珠矶,户盈罗绮,竞豪奢。”该词作内容不能反映出当时A.人口众多B .市民殷富C .交子的出现 D .商业繁荣22 .两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已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以下谚语能反映这种转移完成的是A. “扬一益二”B. “苏湖熟,天下足”C. “无徽不成商D.“湖广熟,天下足”23.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

8、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A. B , C24.北宋初期纸币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商业发展和城市繁荣C.宋代造纸业相当发达. D .B.铜钱和铁钱携带不便D.政府支持发展纸币业25 .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一组图片,由此可知他们探究的主题是声明上河圉交子A.魏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B.两宋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C.两宋时期对外贸易的繁荣D.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二、材料分析题:26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材料一:(如下图文字说明:这是 1974年泉州市后渚港出土的南宋中型远洋商船。该船长为34

9、米,宽11米,深4米左右,载重量 20吨以上。)材料二:宋朝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中 国商船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外国商人是中国海船的 常客。材料三: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市舶:古代中国对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称。亦指海外贸易。)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当时外国商人成为中国海船常客的原因。(2)材料一反映了宋朝造船业的发达,请利用材料二、三,分析其中的原因。27 .魏晋南北朝以来,我国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南移

10、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回 答问题。材料一:朝及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装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产口装比例当汉247068519.8%99B576580.2%生代392041543.2%514852956. 0%有宋1124076062.9%662429&37.1%两宋时拉江角建济发表蜿况材料二:“苏湖熟,天下足”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两宋时期,中原军民英勇抗击契丹、女真等少数民族南侵,使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南方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北方战乱使中原人口南迁,给南方带来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推动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南方地区大多日照充足,降水充沛,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为

11、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1)材料的表格反映了西汉以来人口 (户)数的变化,根据数据变化说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这时的经济重心已从北方的彳f么流城转移至么流域?(2)材料二的谚语表明哪一地区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江淮以南,无冻 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材料二东南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朝代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

12、.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汉朝时南方怎样的生产和生活状况?(2)材料二中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A.西汉时期B.三国时期C.南宋时期D.隋朝时期(3)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什么现象?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29. 29.材料一:泉州位于福建晋江下游的入海口,有优良的港湾,自南朝以来就是外贸港口。晚唐五代以来,因环城遍植刺桐,遂于刺桐港闻名于世。1087年,北宋政府在这里设立市舶司。(1)根据材料一,指出泉州以刺桐闻名于

13、世界是在哪一时期?材料二:泉州作为东海航路和南海航路交汇点上重要贸易港的地位日益显现。南宋以后,由于宋朝政府的南迁,泉州既没有在宋金战争中遭到破坏,又有了接近政治中心的有利条件,兼之南方经济的高度发展,到南宋中晚期,各种综合因素使泉州逐渐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港的贸易额已超过广州,“以蕃舶为命”,一跃成为中国第一外贸大港。(2)根据材料二,指出泉州港的对外贸易额超过广州是在哪一时期?(3)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泉州成为中国第一外贸大港的原因?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测试试题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1. B2. B3. C4. C5. A6. B7. B8. C9. C10. B11. C12. D13. C14. 15. D16. B17. A18. C19. B20. C21. C22. B23. D24. A25. D26. (1)原因:中国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抗风力强,能战胜惊涛骇浪;船上 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意思接近即可)(2)原因:政府重视和鼓励海外贸易;海外贸易获利丰厚.27. (1)南宋(或两宋、宋朝);黄河流域;长江流域。(2)太湖流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