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格式._第1页
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格式._第2页
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格式._第3页
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格式._第4页
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格式.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程(含实验内容)教学大纲编写格式课程编码:10272061课程名称:放射毒理学英文名称: Radiotoxicology开课学期: 7学时 /学分: 40 学时 / 2.5(其中实验学时:)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放射医学专业选用教材:放射毒理学苏州大学出版社2004 年出版(主编朱寿彭李章)主要参考书:医用放射生物学原子能出版社1998 年出版(主编刘树铮)试验核医学技术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年出版(主编叶维新)卫生毒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年出版(主编张桥)执笔人:范洪学于雷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放射毒理学( Radiotoxicology )是放射医学的重要组成部

2、分 , 是毒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放射性核素及其化合物对机体毒性作用规律的科学。它主要为临床医学提供放射性核素内照射损伤的诊断治疗依据和措施、为放射防护提供内照射防护的科学依据,并为环境辐射水平与质量的评价提供理论基础。放射毒理学的教学主要是要使学生了解与掌握放射性核素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规律、内照射的特点及其损伤效应规律,并传授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应急措施,阻吸收与促排措施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二、教学基本要求放射毒理学 是放射医学专业的必修课, 对于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和指导以后的工作都非常重要,因此在讲授理论的同时应结合实例,以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三、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概论目的1

3、、 掌握有关毒理学概念和研究内容2、 了解毒理学的范畴及放射毒理学在毒理学中的地位 讲授内容 1、 放射毒理学的特殊性,放射性毒理学研究内容与有关学科的相互关系2、 放射毒理学有关概念、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要性 授课时数 2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Radiotoxicology课堂讲授第二章目的放射性核素生物动力学1、 掌握生物动力学的概念及研究意义,隔室模型、单室模型、双室模型及多室模型,放射性核素体内的代谢模式等2、 掌握放射性核素在血液内存在的形式、分布类型、分布动态及规律3、 熟悉肺模型与胃肠道模型的概念及其意义4、 了解放射性核素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机理 讲

4、授内容 1、 放射性核素通过生物膜的方式及机理2、 放射性核素进入体内的途径,各种途径的吸收率、吸收动态、吸收机理及机体因素对吸收的影响,肺模型与胃肠道模型的概念及其意义3、 放射性核素的分布放射性核素自体内的排除4、 放射性核素的生物动力学授课时数 4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Biotransport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图表投影; 核素因素第三章目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机理、特点及影响因素1、掌握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辐射作用特点及作用机理2、 了解放射性核素性质及机体状态等因素对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影响 讲授内容 1、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辐射作用特点及作用机理2、放射性核素理化性质及机体状态等因

5、素对放射性核素内照射作用的影响授课时数 2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Internal exposure 教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第四章目的放射性核素内照射的损伤效应1、掌握内照射损伤的特点2、掌握内照射致癌效应、辐射致癌效应的发生机理3、 熟悉危险、危险度概念及其评价的内容4、 了解影响放射性核素致癌效应的因素 讲授内容 1、 内照射损伤的特点、内照射损伤效应的分类及有关概念2、内照射致癌效应、辐射致癌效应的发生机理,影响核素致癌效应的因素3、辐射致癌效应的危险度4、辐射遗传效应的危险度授课时数 4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Stochastic effects / Deterministic effects 教

6、学方法和手段课堂讲授图表投影第五章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诊断与危害评价目的1、 掌握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方法2、 了解体内污染量的估算及内照射剂量的估算 讲授内容 1、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监测方法2、体内污染量的估算及内照射剂量的估算,放射性核素内污染危害评价依据 授课时数 2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Radionuclide monitoring课堂讲授第六章目的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1、掌握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原则2、了解内污染事故的处理措施 讲授内容 1、放射性核素内污染的医学处理原则2、内污染事故的阻吸收措施,体内放射性核素的促排措施 授课时数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

7、法和手段2学时Preventive absorption/Accelerating removal of radionuclide课堂讲授第七章放射毒理学在制定辐射防护标准中的应用目的1、掌握我国现行的内照射防护标准及其依据2、了解放射毒理学在制定内污染防护标准中的应用 讲授内容 1、我国现行的内照射防护标准及其依据2、放射毒理学在制定内污染防护标准中的应用 授课时数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2学时dose limit / tolerable dose课堂讲授第八章放射毒理学的研究的基本方法目的1、掌握放射毒理学基本研究方法的选择2、了解放射性核素的测量方法 讲授内容 1、 放射毒理学基本

8、研究方法的选择2、特殊毒理的试验方法,放射性核素的测量方法 授课时数 2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Exposure to toxicant课堂讲授第九章目的铀及铀系主要核素的放射毒理学1、 掌握铀化合物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2、 掌握镭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和损伤效应3、 熟悉氡及子体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4、 了解铀化合物所致损伤效应,尿铀值在卫生学评价中的应用 讲授内容 1、 铀化合物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铀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除。铀化合物所致损伤效应,尿铀值在卫生学评价中的应用,加速铀自体内的排除措施等2、 镭在体内的分布特点和损伤效应,镭的促排3、 氡及子体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

9、,氡子体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损伤效应 授课时数 8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Uranium/Radium/Radon课堂讲授图表投影第十章裂变产物的放射毒理学目的1、 掌握混合裂变产物或落下灰的概念2、 掌握放射性碘的辐射特性、体内放射性碘的促排措施3、 熟悉放射性碘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放射性碘对机体的急性损伤及远后效应 讲授内容 1、混合裂变产物或落下灰的概念、放化组成、辐射特性及作用于机体的方式2、 放射性碘的辐射特性,放射性碘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对机体的急性损伤及远后效应,体内放射性碘的促排措施 授课时数 2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 教学方法和手段Fission pr

10、oduct课堂讲授图表投影第十一章医学上常用放射性核素的毒理学目的1、 掌握放射性氚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放射性氚在体内分布代谢特点2、 掌握放射性锝的辐射特性、放射性钴化合物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3、 掌握放射性磷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出规律、放射性碳的辐射特性及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与转化4、 熟悉体内放射性磷的促排5、 了解放射性钴的内照射损伤效应 讲授内容 1、 放射性氚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放射性氚在体内分布代谢特点,所致损伤效应的特点及内污染时的促排措施2、放射性锝的辐射特性、分布代谢特点、损伤效应及促排药物的应用3、 放射性磷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放射性磷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出规律;放射性磷致近期损伤及远期效应;体内放射性磷的促排4、 放射性钴化合物的理化学特性及辐射特征、在体内的行径代谢特点,放射性钴的损伤效应及促排措施授课时数10学时 外语专业术语Tritium/Techneti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